資源簡介 《國際合作》教學設計新課準 結合“一帶一路”建設,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及表現。(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說明“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表現。(地理實踐力) 3.分析圖文資料,理解“一帶一路”建設對國際合作的影響。(綜合思維)重點 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產業轉移的規律和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難點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導入 第22屆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La’eeb “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本節課主要學習1.地域發展差異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 3.國際經濟合作地域發展差異 師:雖然人類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家園,但由于每個地區的自然條件有優有劣,開發歷史有早晚之分,經濟發展水平有高有低,因此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差異顯著 承轉:這是2022年世界燈光影像圖,你從燈光的亮暗程度中看出什么呢? 生:燈光的亮暗反映了所在地區城市發展水平的高低。燈光最亮的地區,城市發展水平最高。 師: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據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我們將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它們不僅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而且在生活水平、醫療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我們通過一些圖片對比來感受這種差異。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 任務一: 師: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呢?請同學們讀2022年世界燈光影像圖思考3個問題:(稍后請同學們上臺向我們展示你的發現) 讀圖,找出燈光最亮地區,說出它們的分布。 沿海與內陸相比,哪類地區發展水平較高? 3.結合世界地形圖和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等相關的地圖,你還能從哪些方面看出世界發展水平的地域差異? 生:1.北美洲、歐洲西部、日本 沿海比內陸發展水平高 3.(世界地形圖)世界經濟發達地區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區,內陸地區及高原、山區交通不便,往往較落后。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溫帶氣候、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區人口、城市密集,經濟較發達;而寒帶、熱帶、高山及沙漠氣候區,自然條件惡劣,往往人口稀少,經濟落后。 任務二:讀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分布圖,小組合作探究思考: 1.找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2.總結歸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分布的差異。 生1:歐洲的西部是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 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也是發達國家。 非洲、南美洲、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生2:總結歸納:①發達國家多分布于北美洲、歐洲、大洋洲,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北半球。 ②發展中國家分布于亞洲、 非洲、拉丁美洲,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所以一般稱“南”。 師小結: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北半球。所以一般稱“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所以一般稱“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關于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 活動檢測: (小提示: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為1,指數越高,表示發展水平越高。) 1.讀圖,看看哪些國家發展水平較高,哪些國家發展水平較低 2.在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圖(見書后附圖)上找出這些國家,說出它們所在的大洲。 三.國際經濟合作 師:目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人類攜手共同應對。同時,隨著交通、通信技術的發展,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所用的時間越來越短,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 師:你了解哪些國際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實例呢? 小組討論:國際合作的實例 實例: 1.美國某品牌手機關聯企業的分布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博鰲亞洲論壇) 3.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發展(一帶一路) 4.G20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匯聚 四、當堂檢測作業 如果你的家鄉引進外資發展經濟,你認為當地有哪些優勢?可以在哪些方向與外商進行合作?課堂小結 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4.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3.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的意義 (1)在生產領域,生產組裝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購,由此形成全球生產網絡。 (2)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世界各國之間形成了新的勞動地域分工。 (3)由于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世界已經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勞動分工格局。 二、“一帶一路”與國家合作 1.背景 2.意義 (1)打造新型國際合作模式。 (2)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 (3)開拓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新空間 (4)提供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文化驅動力 (5)促進沿線各國的共同繁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