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書桌用品勤整理 教案課程目標:1.通過整理書桌,理解生活勞動的意義,形成積極的勞動觀念。2.掌握整理書桌的基本方法。3.能主動用科學方法去分析書桌整理后很快又亂的原因,開展研究并做好歸類。養成保持書桌整潔的好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了解書桌用品的分類和用途2.學會正確使用書桌用品,并學會勤整理書桌用品;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整理能力。教學難點:1.學會觀察和發現書桌用品的不同特點;2.學會分類和整理書桌用品的方法:活動設計:一、確立課題,制定方案。書桌是學生度過一天中大部分時光的場地,凌亂的書桌也能反映出思維的凌亂,對細節的不重視。因此,想要做一個思維嚴謹,做事有條不紊的人,先從收拾自己的書桌開始。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整理書桌。1.對比圖片:先展示凌亂的書桌,再展示整潔的書桌。2.探討喜歡整潔的書桌的原因:清爽、有條理、取放方便等等。3.拋出本次課的主題:整理書桌。4.展示整理書桌前的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1)先將桌面擦凈,確保臺面衛生。2)然后將書桌上的東西按照書本、文具、本子和其他物品進行分類。與研究或保持專注無關的物品應請出書桌,給自己一個保持高效和專注的研究環境。3)將書本分為課本、工具書和課外書。文具分為研究必備文具和選用文具或工具。本子分為學科所需本子和非必需的本子。4)觀察自己的書桌是一個平板書桌還是帶有書架的書桌。5)將自己的書桌劃分區域:活動區域(寫作業胳膊覆蓋的范圍)、固定區域(活動區域之外的范圍)、危險區域(桌子邊緣)。6)注意桌子邊緣的危險區域和在手肘活動的活動區域,盡量不放置水杯之類的生活物品,以免跌落。7)工具使用:必需品為書立、筆筒、筆盒。備選品為臺燈、鬧鐘、沙漏或便簽。二、依據方案,開展實踐。按照上面的分類規則,將自己書桌上的物品分類出來,接下來開始擺放。首先我們將分類好的書本放在固定區域。1.采取立式放置(需要用到書立),杜絕堆疊的方式,好處是取放方便,不會倒塌,從而不會導致整理后很快又恢復凌亂。2.常用的課本和工具書放在最方便拿到的位置,即最靠近自己的位置,不常用的書本放在稍遠點的位置。3.文具根據種類放進適合的里。筆和尺子之類長形的文具放進筆筒里,回形針、夾子、橡皮、修正帶之類的扁形或小型的文具放進較矮的盒狀里。4.如果有多出的固定區域,可以放上能提高研究效率的小物品,如鬧鐘、沙漏或便簽。總結:學生們在平時研究生活中,要養成從哪兒拿的,放回哪兒去的好慣,才能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三、參與實踐,百家爭鳴。通過家校合作,注重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孩子自覺參與和動手,掌握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本次課程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如何整理書桌,讓他們能夠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的研究環境,以及高效安全的研究臺面。整理書桌不僅是整理物品,還是整理思路,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過程,讓孩子們學會用清晰的邏輯思維,動手參與勞動。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在網絡上提問,老師會在線答疑,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會參與并樂于參與。在實踐結束后,學生應該拍下自己整理書桌的成果,并填寫實踐記錄表,撰寫實踐心得,交給家長簽字,再提交給班主任。班主任會選出“最整潔書桌”、“最高效書桌”、“最靚麗書桌”等稱號,激勵孩子們參與勞動并發揮創意。最后,我們布置作業,讓學生總結提升自己在這次實踐中的收獲和不足之處。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實踐,讓孩子們懂得勞動的重要性和價值,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