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2017秋)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水《水沸騰了》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水沸騰的概念、條件及現象。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對實驗探究的興趣,意識到科學實驗的重要性和嚴謹性。二、教材分析本課主要探討水沸騰的現象及其條件。教材通過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水沸騰前的狀態變化和沸騰時的現象,從而理解水沸騰的概念和條件。同時,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三、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對水沸騰的現象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可能沒有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科學原理。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系統地了解水沸騰的原理和條件,從而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四、重難點重點:水沸騰的概念和條件。難點:水沸騰時氣泡的變化及原因。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我們知道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那么,你們知道水從液態變成氣態會發生什么現象嗎?學生:水蒸氣。教師:非常好!那么,水蒸氣是如何產生的呢?學生:(思考后回答)水沸騰時會變成水蒸氣。教師:非常棒!那么,什么是水沸騰呢?為什么水會沸騰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二)、探究新知1. 觀察水沸騰前的狀態教師:首先,我們來觀察水沸騰前的狀態?,F在,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將實驗器材放在講臺上,展示水沸騰前的溫度計和燒杯。你們觀察一下,水的溫度和燒杯底部有什么變化?學生:(觀察后回答)水的溫度逐漸上升,燒杯底部有少量氣泡產生。2. 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教師:好,現在我們來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加熱后,你們觀察到水的溫度有什么變化?學生:(觀察后回答)水的溫度達到100度并保持不變。教師:非常好!現在你們觀察一下燒杯底部和氣泡有什么變化?學生:(觀察后回答)燒杯底部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上升并逐漸變大。3. 探究水沸騰的條件教師:很好!現在我們來探究水沸騰的條件。根據實驗現象,你們認為水沸騰需要什么條件?學生:(思考后回答)達到沸點并持續加熱。教師:非常正確!水沸騰的條件就是達到沸點并持續加熱。沸點是液體沸騰時的溫度,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度。(三)、鞏固練習教師:現在,我們來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請同學們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請一位同學來回答第一題。學生:(回答)水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達到沸點后,要繼續加熱才能保持沸騰。答案應該是A和C。教師:非常棒!這個同學完全理解了水沸騰的概念和條件。其他同學也要認真思考,獨立完成練習題。(四)、、布置作業教師:課后請同學們完成課本上的作業題,鞏固所學知識。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探究其他有趣的科學現象。請同學們做好預習工作。(五)、達標檢測1. 填空題:(1)水沸騰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2)水沸騰的溫度是()。(3)水沸騰時,水的底部會出現大量()的氣泡。2. 選擇題:(1)水在多少度時會沸騰?( )A. 0度 B. 100度 C. 200度 D. 300度(2)水沸騰時的氣泡來自哪里?( )A. 水的表面 B. 水的底部 C. 水的中部 D. 以上都不是3. 判斷題:(1)水沸騰時,水的溫度會下降。( )(2)水沸騰時,氣泡會從小到大逐漸上升。( )(3)水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并持續加熱。( )(4)水只能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騰。( )4. 簡答題:(1)簡述水沸騰的現象和條件。(2)為什么水沸騰時,氣泡會從底部上升到頂部?六、課堂小結本課學習了水沸騰的現象和條件。通過實驗觀察,我們了解到水沸騰是在一定條件下,水由液態轉化為氣態的過程,其溫度恒定為100度,且伴隨著大量氣泡的產生和上升。為了使水沸騰,需要達到沸點并持續加熱。我們應該珍惜這些科學知識,用它們來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探究更多有趣的科學現象。七、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觀察和小組討論,讓他們通過親身經歷來理解水沸騰的原理和條件。但部分學生在理解水沸騰時氣泡的變化及原因上仍存在困惑,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我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他們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成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反饋,根據他們的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和進步。同時,我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欲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