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1.1細胞生活的環境【學習目標】1、掌握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2、理解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學習重難點】1、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學習障礙點】 無【高考考點】 無【自學指導】探究點一、仔細閱讀課本P2-3“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3分鐘)1、簡述體液的概念和組成2、血液、血漿的關系?3、閱讀課本P3中的“思考討論”的圖,繪圖構建組織液、血漿、淋巴液之間的關系。4、下列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境分別是什么?血細胞: 體內絕大多數組織細胞:毛細血管壁細胞: 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毛細淋巴管壁細胞:探究二、仔細閱讀課本P4-5“細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質”(3分鐘)分析課本P4的血漿的化學組成表及圖1-2,總結血漿的主要成分,進而思考血漿與組織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血漿 組織液 淋巴相同點 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 ,基本化學組成相同不同點 (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 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 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 細胞等; (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 ,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探究三、仔細閱讀課本P5“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4分鐘)閱讀教材P5相關內容,并結合P4圖表,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么醫院給病人輸血時必須使用生理鹽水?2、為什么紅細胞放在清水或者濃度較高的以及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過低的情況都無法正常生存?3、肝癌晚期往往出現全身水腫,毛細淋巴管阻塞也會造成組織水腫,跟細胞外液滲透壓有關嗎?4、人為什么能保持血漿PH的相對穩定?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探究四、生物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P5-6(4分鐘)多細胞生物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過程:結論:細胞直接與__________進行物質交換,__________再通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課堂小結】單細胞生物(細胞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內環境的概念 組成成分: 多細胞生物(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理化性質:滲透壓、酸堿度、溫度作用: 【課堂小結】見書本P6“練習與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