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第3節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1. 細胞呼吸:細胞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產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方式。2. 有氧呼吸:在O2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CO2和水,釋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3. 無氧呼吸:在沒有O2參與的情況下,葡萄糖等有機物經過不完全分解,釋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過程。注:無氧呼吸時,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儲存在酒精或乳酸中。4. 發酵:特指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的叫做酒精發酵(如葡萄酒的釀造),產生乳酸的叫做乳酸發酵(如酸奶的制作)。注:人體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不屬于乳酸發酵!!!5. 細胞呼吸兩種方式的比較:6. 細胞呼吸時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但有氧呼吸生成的ATP比無氧呼吸多)7. 影響細胞呼吸的外部因素:(1)溫度:通過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來影響呼吸速率應用:① 低溫條件下貯存蔬菜、水果;② 大棚蔬菜栽培中,增加晝夜溫差(夜間和陰天適當降溫),減少有機物的消耗;③ 溫水和面發酵更快。(2)pH:通過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來影響呼吸速率應用:微生物發酵時依據微生物的種類調整pH(3)O2濃度:曲線I:氧氣濃度對總呼吸速率的影響(1)氧氣濃度為0時:只進行無氧呼吸;氧氣濃度為0~b時:有氧呼吸+無氧呼吸;氧氣濃度≥b時:只進行有氧呼吸。(2)B點:此時,有氧呼吸速率=無氧呼吸速率;A點: 總呼吸速率最小值,在其對應的氧氣濃度a下最適合貯存蔬菜水果;C點:無氧呼吸消失點M點:總呼吸速率最大值,M點之后的限制因素為酶濃度或底物濃度。應用:① 中耕松土,增強根部的細胞呼吸,有利于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② 在低氧條件下貯存蔬菜水果。(4)CO2濃度:生成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慢。應用:較高CO2濃度的條件下貯存蔬菜水果。(5)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多,新陳代謝加快,呼吸速率提升;但澆水過多會使植物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使根部腐爛,進而降低呼吸速率。應用:稻田需定期排水,防止水淹;8. 貯存蔬菜水果的條件:低溫、低氧、高CO2、一定濕度貯存種子的條件:低溫、低氧、高CO2、干燥9. 細胞呼吸與生活健康:① 包扎淺傷口選用透氣的創可貼:防止厭氧細菌的滋生② 皮膚破損較深或被銹釘扎傷需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破傷風桿菌只能進行無氧呼吸,容易在深傷口內大量繁殖;③ 提倡慢跑等有氧運動:避免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脹乏力。第五章 第3節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1. 實驗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2. 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3. 此實驗的自變量:氧氣的有無因變量:細胞呼吸的產物無關變量:溫度、葡萄糖濃度、酵母菌活性等(保證相同且適宜)4. 檢測CO2的方法:① 澄清石灰水:渾濁程度越高,CO2越多;② 溴麝香草酚藍溶液:藍→綠→黃(變黃用時越短,CO2越多)③ CO2傳感器:讀數(靈敏度更高)5. 檢測酒精的方法:① 酸性重鉻酸鉀(濃硫酸+重鉻酸鉀):橙色→灰綠色② 酒精檢測儀:讀數(靈敏度更高)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裝置示意圖6. 甲組(有氧呼吸)中各錐形瓶的作用:① 10% NaOH溶液:除去空氣中的CO2;② A瓶(酵母菌+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濃度過低則抑制酵母菌細胞呼吸,濃度過高則使酵母菌失水死亡;③ 澄清石灰水:檢測是否有CO2的產生(也可換為溴麝香草酚藍溶液)。7. 乙組(無氧呼吸)中各錐形瓶的作用:① B瓶(酵母菌+5%葡萄糖溶液)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連通檢測CO2的裝置,原因:使酵母菌耗盡瓶內的氧氣,保證無氧條件;② 澄清石灰水:檢測是否有CO2的產生(也可換為溴麝香草酚藍溶液)。8. A、B瓶中應加入等量的經過加熱煮沸后冷卻的葡萄糖溶液,原因:加熱煮沸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氣和雜菌,冷卻后再與酵母菌混合可以保證酵母菌的活性。9. 若有氧組也產生一定的酒精使酸性重鉻酸鉀變色,可能的原因是:培養瓶中的葡萄糖還未消耗完,與酸性重鉻酸鉀發生反應使其變色。(注:可將酵母菌的培養時間適當延長,以耗盡溶液中的葡萄糖,避免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10. 實驗結論:① 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均能進行細胞呼吸;② 在有氧的條件下,酵母菌通過細胞呼吸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③ 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通過細胞呼吸產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注:此實驗沒有檢測到水的生成,所以實驗結論中不應該提到“水”。)11. 對比實驗:是一種特殊的對照實驗特點:沒有對照組,均為實驗組,實驗組之間互為對照示例: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