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版九下科學§3.1物質的轉化(1)教學設計課題 3.1物質的轉化(1)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下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華師大版九下第三章第1節《物質的轉化》。主要內容有兩塊:一是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二是單質、氧化物和酸(堿)之間的轉化。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有單質、氧化物及酸堿鹽等相關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性教學與拓展,教材中運用大量的實驗事實來說明問題,并聯系實際,通過金屬的銹蝕、煉鐵等來說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及其應用;通過各類物質間的相互轉化現象來說明物質間的轉化規律。所以本節內容是既是三年零碎化學知識的歸納總結性學習,當然有助于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更是后續高一年級化學學習的基礎,所以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節內容擬用2課時完成;第1課時主要介紹是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第2課時主要介紹單質、氧化物和酸(堿)之間的轉化。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規律;了解常見的還原劑和氧化劑;了解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科學思維:培養從個例歸納出共性、總結出規律的科學思維,提高收集、處理信息能力,提高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實踐:由探究知道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方法;通過電子得失判斷出還原劑和氧化劑;態度責任:增強關心金屬材料的銹蝕等問題的意識和責任感。重點 金屬和金屬氧化物間的轉化規律難點 氧化還原反應及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判斷;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操作的注意點及原因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知識回顧:你能否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舉出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的物質之間轉化的例子,說出物質之間轉化的一些規律?導入:由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這種轉化一定是化學變化。下面我們將進一步探究物質轉化的一些重要規律。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活動1、 用坩堝鉗夾著繞成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發現紫紅色銅絲變成了 色。 分析說明: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銅的表面生成了 。 一、金屬的氧化 1、銅的氧化: 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黑色的氧化銅。 化學方程式: 這里,銅獲得氧變成氧化銅的過程,稱為銅的氧化。 視頻:銅的氧化活動2:鐵與濃硫酸反應 分別把兩塊鐵片放入濃硫酸和濃硝酸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實驗分析: 。 結論: 。 說明: 。2、金屬的氧化: 金屬獲得氧的過程,稱為金屬的氧化。 3、氧化劑: 氧化劑是一種化學物質,它可以給金屬提供氧,而使金屬發生氧化反應。最常見的氧化劑有氧氣等。還有濃硫酸等也可作為氧化劑。 氧化劑在反應時所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4、金屬的氧化現象: (1)絕大部分金屬能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化合生成金屬氧化物,如,鐵生銹和燃燒、生物呼吸、食物腐敗等都是氧化現象。但一些不活潑的金屬(如金、鉑等)很難與氧化合生成氧化物。 (2)金屬也能與某些能提供氧的物質(如硝酸和濃硫酸等)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 (3)某些非金屬也可能被氧化現象。 5、金屬的氧化舉例: 鎂在氧氣中燃燒:2Mg+O2 點燃 2MgO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 點燃 Fe3O4 鐵在空氣中緩慢氧化(鐵生銹): 4Fe+3O2 緩慢氧化 2Fe2O3 銅在氧氣中受熱:2Cu+O2 加熱 2CuO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 點燃 2Al2O3 少量鐵與濃硫酸:2Fe+6H2SO4(濃)△Fe2(SO4)3+3SO2↑+6H2O 6、金屬氧化的利與弊: (1)有利的一面: 金屬氧化形成了氧化膜,對金屬起保護作用。如,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在空氣中就被氧化為氧化鋁,進而保護內部鋁不再被氧化。(2)不利的一面: 使金屬銹蝕,如鐵和銅在潮濕的空氣有銹蝕為鐵銹和銅銹。活動3、 如果把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后的銅絲,馬上插入酒精(乙醇)中,銅片表面又由 色變成了 色。 說明: 氧化銅變成 。視頻:酒精還原氧化銅二、金屬氧化的還原 1、氧化銅的還原: 熱的氧化銅直接浸入乙醇(酒精)中,氧化銅變成了銅。 化學方程式: 這里,氧化銅失去得氧變成銅的過程,稱為氧化銅的還原。 活動4:氫氣還原氧化銅 (1)在干燥的硬質試管里鋪一層黑色的氧化銅粉末,使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地固定在鐵架臺上; (2)將直導管伸到硬質試管底部,通往一會兒,排盡空氣。 (3)加熱試管; (4)反應結束后,先停止加熱。 (5)繼續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實驗現象: ; 化學方程式: 。實驗討論:1)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目的是: 。 (2)加熱前要先通一會兒氫氣,排出試管內的空氣,目的是: 。 (3)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再通一會兒氫氣,直到冷卻,目的是: 。 2、氫氣還原氧化銅: (附視頻)氫氣與氧化銅反應時,氧化銅失去氧,是氧化銅被還原,屬于金屬氧化物的還原,其中氫氣是還原劑。 3、還原劑: 能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的物質稱為還原劑。 4、常見的還原劑: 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此外碳、一氧化碳等多種物質。 (注意:①氫氣和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加熱和高溫前要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②一氧化碳有毒,實驗中要增加尾氣處理裝置。) 拓展:像氫氣還原氧化銅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其中,氧化銅失去氧,被還原了,同時氫氣去獲得氧,被氧化了,這里氧化銅是氧化劑,氫氣是還原劑。 三、金屬的銹蝕和冶煉1、金屬的銹蝕: (1)實質:金屬與周圍環境中的水、空氣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2)防銹的常用方法: ①保護膜法(刷油漆、涂機油、封塑料膜、電鍍等); ②改變鋼鐵內部結構法(如制成不銹鋼等)。 2、鋁不容易的銹蝕: 鋁表面與空氣中氧氣反應會形成一層氧化膜,這是一種致密的保護層,可以阻止里面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3、金屬的冶煉:就是要把金屬從化合態變成游離態。 (1)實質: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 (2)方法:在高溫條件下,碳、氫氣、一氧化碳等還原性物質奪去金屬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 (3)煉鐵的主要原理: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礦石中的氧化鐵還原成鐵。 (4)高爐內發生的化學反應: 以活動開始新課增加興趣性,同時直接以最常見的金屬銅的氧化帶入金屬的氧化,自然而有效增加鐵與濃硫酸的反應,說明除了氧氣可作為氧化劑,其他有些物質也是可作為氧化劑的,拓寬認識面;為后續學習作鋪墊使學生認識到事物都有兩面性本實驗與活動1的實驗相連,現在分開來展示,便于分別說明氧化與還原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是難點,演示加視頻播放,加強示范性,規范性和安全性教育加強學法指導,為學生后續運用知識作準備這部分內容在九上“金屬和鹽”中已有介紹,這里可作為復習,同時結合氧化和還原知識點,有利于內化知識課堂練習 1、下列關于還原劑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A.具有還原性 B.在化學反應中結合氧 C.在化學反應中被還原 D.在化學反應中發生了氧化反應2、下列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B ) A.實驗室在硫酸亞鐵中加少量鐵粉 B.醫藥上用小蘇打治遼胃酸過多 C.工業上利用黃鐵礦煉鐵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3、鈦(Ti)被稱為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由TiO2制取Ti的 主要反應有: ①TiO2+2C+2Cl2 高溫TiCl4+2CO ②TiCl4+2Mg 高溫2MgCl2+Ti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 A.反應①是置換反應 B.TiCl4在反應中做催化劑 C.反應①中TiO2是氧化劑 D.反應②說明Mg比Ti活潑4、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要使8.0g氧化銅全部 被還原,實際消耗的氫氣的質量( C ) A.等于0.2g B.小于0.2g C.大于0.2g D.都有可能5、某興趣小組回收廢舊鋅錳電池制備皓礬晶體(ZnSO4 xH2O) 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操作Ⅰ、Ⅱ依次為過濾、結晶 B.固體A為銅和鋅C.步驟①所加硫酸可濃可稀 D.回收廢舊電池可防止污染 6、如圖,甲和乙分別是氫氣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下 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 A、甲實驗試管口向下傾斜可防 止生成的水倒流,也有利于將試管內的空氣完全排出B、乙實驗只能通過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判斷反應是否發生C、甲、乙兩實驗中,都應先使試管、玻璃管均勻受熱,再通入氣體,以 防止發生爆炸D、甲、乙兩實驗中,氫氣和一氧化碳都將氧化銅變成游離態的銅,都發 生了置換反應7、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微型實驗裝置,微型滴管內裝稀硫酸。 (1)實驗時應先擠壓微型滴管,還是先點燃微型酒精燈? ;(2)寫出CuO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 [參考:1)先擠壓微型滴管2)H2+CuO△Cu+H2O]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金屬的氧化是指金屬獲得氧的過程。2、金屬氧化物的還原是指金屬氧化物失去氧的過程。3、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的物質稱為還原劑,如氫氣、碳、一氧化碳等。 4、氫氣還原氧化銅時: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2)加熱前先通氫氣以排盡試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3)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繼續通氫氣直到冷卻的目的是防止熱的銅再次被氧化。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3張PPT)第三章 物質的轉化和元素的循環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第1節 物質的轉化(1)---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規律;了解常見的還原劑和氧化劑;了解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科學思維:培養從個例歸納出共性、總結出規律的科學思維,提高收集、處理信息能力,提高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實踐:由探究知道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方法;通過電子得失判斷出還原劑和氧化劑;態度責任:增強關心金屬材料的銹蝕等問題的意識和責任感。討論交流你能否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舉出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的物質之間轉化的例子,說出物質之間轉化的一些規律?碳等非金屬單質可以通過燃燒等方式轉化為非金屬氧化物;鐵等金屬單質可以通過燃燒或緩慢氧化等方式轉化為金屬氧化物;酸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酸和鹽反應生成新的酸和新的鹽;……新知導入由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這種轉化一定是化學變化。下面我們將進一步探究物質轉化的一些重要規律。活動:活動1、用坩堝鉗夾著繞成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發現紫紅色銅絲變成了 色。分析說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銅的表面生成了 。黑氧化銅(點擊圖片播放)新知講解一、金屬的氧化1、銅的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黑色的氧化銅。化學方程式:(紫紅色) (黑色)這里,銅獲得氧變成氧化銅的過程,稱為銅的氧化。活動:活動2:鐵與濃硫酸反應分別把兩塊鐵片放入濃硫酸和濃硝酸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實驗分析:。結論: 。說明: 。金屬表面成黑色,無氣體產生鐵在濃硫酸和濃硝酸中,表面形成鐵的氧化物(Fe3O4),保護鐵不再與酸反應產生H2。鐵在濃硫酸中也會被氧化濃硫酸也可以使鐵氧化新知講解2、金屬的氧化:金屬獲得氧的過程,稱為金屬的氧化。3、氧化劑:氧化劑是一種化學物質,它可以給金屬提供氧,而使金屬發生氧化反應。最常見的氧化劑有氧氣等。還有濃硫酸等也可作為氧化劑。氧化劑在反應時所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0-2得到氧(銅的氧化過程)新知講解4、金屬的氧化現象:(1)絕大部分金屬能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化合生成金屬氧化物,如,鐵生銹和燃燒、生物呼吸、食物腐敗等都是氧化現象。但一些不活潑的金屬(如金、鉑等)很難與氧化合生成氧化物。(2)金屬也能與某些能提供氧的物質(如硝酸和濃硫酸等)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3)某些非金屬也可能被氧化現象。新知講解5、金屬的氧化舉例:鎂在氧氣中燃燒:2Mg+O2 點燃 2MgO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 點燃 Fe3O4鐵在空氣中緩慢氧化(鐵生銹): 4Fe+3O2 緩慢氧化 2Fe2O3銅在氧氣中受熱:2Cu+O2 加熱 2CuO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 點燃 2Al2O3少量鐵與濃硫酸:2Fe+6H2SO4(濃)△Fe2(SO4)3+3SO2↑+6H2O新知講解6、金屬氧化的利與弊:(1)有利的一面:金屬氧化形成了氧化膜,對金屬起保護作用。如,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在空氣中就被氧化為氧化鋁,進而保護內部鋁不再被氧化。(2)不利的一面:使金屬銹蝕,如鐵和銅在潮濕的空氣有銹蝕為鐵銹和銅銹。鐵 銹銅 銹活動:活動3、如果把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后的銅絲,馬上插入酒精(乙醇)中,銅片表面又由 色變成了 色。說明:氧化銅變成 。(點擊圖片播放)黑 紫紅銅新知講解二、金屬氧化的還原1、氧化銅的還原:熱的氧化銅直接浸入乙醇(酒精)中,氧化銅變成了銅。化學方程式:這里,氧化銅失去得氧變成銅的過程,稱為氧化銅的還原。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活動:活動4:氫氣還原氧化銅(1)在干燥的硬質試管里鋪一層黑色的氧化銅粉末,使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地固定在鐵架臺上;(2)將直導管伸到硬質試管底部,通往一會兒,排盡空氣。(3)加熱試管;(4)反應結束后,先停止加熱。(5)繼續通氫氣,直到試管冷卻。(點擊圖片播放)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為光亮的紅色;且試管口有水珠出現H2+CuO△H2O+Cu實驗討論1)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目的是:。(2)加熱前要先通一會兒氫氣,排出試管內的空氣,目的是:。(3)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再通一會兒氫氣,直到冷卻,目的是:。使免生成的水冷卻時倒流引起試管破裂以免加熱時發生爆炸以免熱的氧化銅被再次氧化新知講解2、氫氣還原氧化銅:氫氣與氧化銅反應時,氧化銅失去氧,是氧化銅被還原,屬于金屬氧化物的還原,其中氫氣是還原劑。3、還原劑:能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的物質稱為還原劑。失去氧(被還原)(還原劑)新知講解4、常見的還原劑: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此外碳、一氧化碳等多種物質。(注意:①氫氣和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加熱和高溫前要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②一氧化碳有毒,實驗中要增加尾氣處理裝置。)拓展:像氫氣還原氧化銅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其中,氧化銅失去氧,被還原了,同時氫氣去獲得氧,被氧化了,這里氧化銅是氧化劑,氫氣是還原劑。新知講解1、金屬的銹蝕:(1)實質:金屬與周圍環境中的水、空氣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2)防銹的常用方法:①保護膜法(刷油漆、涂機油、封塑料膜、電鍍等);②改變鋼鐵內部結構法(如制成不銹鋼等)。2、鋁不容易的銹蝕:鋁表面與空氣中氧氣反應會形成一層氧化膜,這是一種致密的保護層,可以阻止里面的鋁進一步被氧化。三、金屬的銹蝕和冶煉新知講解3、金屬的冶煉:就是要把金屬從化合態變成游離態。(1)實質: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2)方法:在高溫條件下,碳、氫氣、一氧化碳等還原性物質奪去金屬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3)煉鐵的主要原理: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礦石中的氧化鐵還原成鐵。新知講解(4)高爐內發生的化學反應:隨堂練習1、下列關于還原劑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具有還原性B.在化學反應中結合氧C.在化學反應中被還原D.在化學反應中發生了氧化反應C隨堂練習2、下列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實驗室在硫酸亞鐵中加少量鐵粉B.醫藥上用小蘇打治遼胃酸過多C.工業上利用黃鐵礦煉鐵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B隨堂練習3、鈦(Ti)被稱為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由TiO2制取Ti的主要反應有:①TiO2+2C+2Cl2 高溫 TiCl4+2CO②TiCl4+2Mg高溫2MgCl2+Ti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①是置換反應B.TiCl4在反應中做催化劑C.反應①中TiO2是氧化劑D.反應②說明Mg比Ti活潑D4、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要使8.0g氧化銅全部被還原,實際消耗的氫氣的質量( )A.等于0.2g B.小于0.2gC.大于0.2g D.都有可能隨堂練習C隨堂練習5、某興趣小組回收廢舊鋅錳電池制備皓礬晶體(ZnSO4 xH2O)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操作Ⅰ、Ⅱ依次為過濾、結晶B.固體A為銅和鋅C.步驟①所加硫酸可濃可稀D.回收廢舊電池可防止污染D6、如圖,甲和乙分別是氫氣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實驗試管口向下傾斜可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也有利于將試管內的空氣完全排出B、乙實驗只能通過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判斷反應是否發生C、甲、乙兩實驗中,都應先使試管、玻璃管均勻受熱,再通入氣體,以防止發生爆炸D、甲、乙兩實驗中,氫氣和一氧化碳都將氧化銅變成游離態的銅,都發生了置換反應隨堂練習A隨堂練習7、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微型實驗裝置,微型滴管內裝稀硫酸。(1)實驗時應先擠壓微型滴管,還是先點燃微型酒精燈? ;(2)寫出CuO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先擠壓微型滴管CuO+H2 Cu+H2OΔ==課堂總結1、金屬的氧化是指金屬獲得氧的過程。2、金屬氧化物的還原是指金屬氧化物失去氧的過程。3、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的物質稱為還原劑,如氫氣、碳、一氧化碳等。4、氫氣還原氧化銅時:(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2)加熱前先通氫氣以排盡試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3)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繼續通氫氣直到冷卻的目的是防止熱的銅再次被氧化。板書設計3.1 物質的轉化(1)1、金屬的氧化:金屬 金屬氧化物如,2、金屬氧化物的還原:金屬氧化物 金屬如,獲得氧失去氧(還原劑)(氧化劑)(氧化劑)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學案中的“課后練習”;3、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4、預習下一課時主要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版九下§3.1物質的轉化(1)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金屬的氧化和金屬氧化物的還原規律;2、了解常用的還原劑和氧化劑;3、理解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操作步驟;4、能從得氧、失氧角度來分析物質的氧化和還原。一、知識點梳理:1、由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這種轉化一定是 變化;2、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黑色的氧化銅,這說明,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和銅結合生成氧化銅,像這樣,金屬 的過程被稱為金屬 。3、銅片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銅馬上和酒精(乙醇)反應又轉化成了銅。說明酒精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從氧化銅中奪取氧,使氧化銅轉化為銅。像這樣,金屬氧化物 的過程被稱為金屬氧化物的 。4、鐵片放在濃硝酸、濃硫酸中,沒有氣體放出,這是因為鐵在濃硝酸、濃硫酸中生成了 ,正是這層致密的氧化膜保護了鐵,使鐵不能與酸反應生成 。5、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中,應先 ,待空氣排盡后,再 氧化銅。觀察到黑色的氧化銅變成色,試管口有生成。反應完成后停止加熱,再繼續 ,直到試管 。6、除了氫氣, 、 、 、 等同樣能在加熱的條件下從氧化銅等氧化物中奪取氧,使氧化銅等氧化物轉化為金屬單質。二、例題講解例題1、下列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①給盛氧化銅的試管加熱 ②檢驗氫氣的純度 ③向試管內通入氫氣④撤酒精燈,待冷卻到室溫 ⑤停止向試管內通入氫氣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例題2、小柯和小雪打算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1)小柯用圖甲裝置還原氧化銅,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2)小雪則設計了圖乙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微型實驗,微型滴管內裝有稀硫酸,實驗開始時應先擠壓滴管還是先點燃酒精燈? 。(3)小雪的方案比小柯的方案除了節省藥品外,還有什么優點? 。例題3、“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CO2分離出來進行儲存和利用。在實際生產中,經常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流程如下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高溫反應爐中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B.反應、分離環節中,分離采用的操作方法是過濾C.NaOH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OH+CO2 =NaCO3+H2OD.捕捉到的CO2可制備其他化工產品,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例題4、小高和小新針對課堂上學過的“H2還原CuO實驗”,分別設計了一套CO還原CuO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應先加熱玻璃管,后通CO以節約COB.玻璃管中CO和CuO發生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為驗證有CO2生成,洗氣瓶的液體為NaOH溶液D.小新將CO燃燒釋放的熱量利用起來,節約燃料例題5、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測定CuO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已知實驗中CuO樣品的質量為15g,樣品中CuO反應完全,雜質不參與反應,U形管中干燥劑足量且吸收完全,該小組經過規范的實驗操作后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時應先點燃酒精燈,再通入H2B.該實驗缺少尾氣處理裝置C.完全反應后B中減少的質量等于反應生成水的質量D.選用第①組數據計算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得到的結果更準確三、隨堂練習:1、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不能使氧化銅還原成銅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木炭 D.氫氣2、下列有關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盛放氧化銅的試管口應塞上橡皮塞,以防止空氣進入而發生爆炸B.加熱氧化銅和通入氫氣應同時進行,以使反應充分進行C.實驗完畢后應先移開酒精燈,并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D.盛放氧化銅的試管口應略向上傾斜,以防止氧化銅沿試管滑出3、木炭、氫氣、一氧化碳分別跟灼熱的氧化銅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后都有水生成 B.反應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C.反應后都有紅色固體生成 D.反應類型均屬于置換反應4、如圖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裝置中試管口需略向下傾斜,主要是為了利于通入氫氣B. 在給試管內藥品加熱前,需先通氫氣排盡試管內的空氣C. 待藥品完全反應后,需同時撤去酒精燈和通氫氣的導管D. 該實驗裝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第4題圖) (第5題圖) (第6題圖)5、小樂利用如圖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實驗時,先加熱炭粉,一段時C間后,將酒精噴燈移至CuO處加熱,最終CuO變為紫紅色固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B.反應過程中,CuO變為CuC.反應過程中,體現出炭粉具有還原性 D.裝置中發生的反應:C+2CuO高溫Cu +CO2↑6、某不純的鐵粉與稀硫酸反應時質量關系如圖所示。X表示在反應中不純鐵粉消耗的質量,Y表示生成氫氣的質量,試判斷不純鐵粉中混入的雜質是( )A.Mg B.Zn C.Cu D.Ag7、如圖將插入橡膠塞的一根光亮的紅色銅絲繞成螺旋狀,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一段時間后趁熱迅速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和X氣體的集氣瓶中,塞緊橡膠塞,看到變黑色的銅絲又變為紅色,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集氣瓶中的氣體X是( )A.H2 B.O2 C.CO D.CO2(第7題圖) (第8題圖)8、如圖是CO與Fe2O3反應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實驗開始時,先通入CO,在裝置出口處驗純后,點燃酒精燈,再點燃酒精噴燈B.實驗過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紅棕色逐漸變為黑色C.CO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 + CO高溫 2Fe+CO2D.尾氣處理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點燃 2CO2四、課后練習:1、木炭粉、氫氣分別與黑色氧化銅粉末反應時,①反應都需要加熱或高溫;②都有紅色物質生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①② D.都不對2、氧化銀紐扣電池常用于手表和計算器,電池內的總反應可以表示為Zn+Ag2O=ZnO+2A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化銀具有氧化性 B.鋅發生了還原反應C.銀是氧化銀被氧化后得到的產物 D.在反應中鋅元素化合價升高3、在Fe3O4+4CO 高溫 3Fe+4CO2 中對Fe3O4 和CO發生的反應描述敘述正確的是( )A.Fe3O4發生還原反應,CO發生還原反應 B.Fe3O4發生氧化反應,CO發生氧化反應C.Fe3O4發生還原反應,CO發生氧化反應 D.Fe3O4發生氧化反應,CO發生還原反應4、在實驗室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有以下幾步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檢查氫氣發生裝置的氣密性 B.把氫氣通入已經加熱的裝有氧化銅的試管里C.檢查氫氣純度 D.反應完成時先停止加熱,冷卻后再停通氫氣5、《天工開物》中記載金屬鋅的冶煉方法:取爐甘石(主要成分: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罐中爐甘石熔化成團。冷定,毀罐取出,即獲得金屬鋅(已知主要發生的反應為:2C+ZnCO3高溫Zn+3CO↑)。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爐甘石屬于混合物 B.該反應中一氧化碳為還原劑C.冷卻時鋅由氣態轉化為液態需要放熱 D.“冷定"后再“毀罐"取鋅是為防止鋅重新被氧化6、用碳粉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裝入澄清石灰水的試管出現渾濁,繼續加熱,但始終沒有看到黑色固體變紅的現象.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 )A.碳過量很多 B.氧化銅過量很多 C.反應還沒有發生 D.裝置漏氣7、用木炭還原氧化銅,當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試管中仍然有黑色固體,該黑色固體的成分不可能是( )A.C B.Cu(OH)2 C.CuO D.C和CuO混合物8、將一種無色氣體X與紅熱的木炭反應后生成無色氣體Y,Y與灼熱的CuO反應后又得到無色氣體X,則X與Y分別是( )A.CO、CO2 B.O2、CO C.CO2、CO D.O2、CO29、小金對CO還原CuO的實驗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儀器等略),已知HCOOH熱濃硫酸 H2O+CO↑,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優勢之一,所需的CO可現制現用B.氣球能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C.為保證實驗成功,實驗一開始就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D.此實驗B中黑色粉末變為紅色,C中石灰水變渾濁(第9題圖) (第10題圖)10、下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利用該裝置不能進行的實驗是( )A. H2+CuOCu+H2O B. Zn+H2SO4==ZnSO4+H2↑C. 2H2O22H2O+O2↑ D. CaCO3+2HCl==CaCl2+H2O+CO2↑11、如圖所示,甲和乙分別是氫氣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相同之處是( )A.都能說明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和可燃性B.都能通過觀察試管、玻璃管內物質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生C.都應先使試管、玻璃管均勻受熱,再通入氣體以防止發生爆炸D.氫氣和一氧化碳都將氧化銅變成游離態的銅發生了置換反應12、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煤所產生的混合氣,其主要成分是CO、H2,還有CO2和水蒸氣,請用下圖所給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以確認上述混合氣中含有CO和H2。(1)連接如圖裝置的正確順序是(填寫各接口的字母)混合氣→ ;(2)確認混合氣中含H2的實驗現象是 ;確認的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確認混合氣中含CO的實驗現象是 ;確認的理由是(化學方程式表示) 。13、某小組的同學在課外進行科學探究,以驗證銅片在空氣中灼燒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質確實是銅與氧化合生成的CuO,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1)由上圖兩個實驗步驟判斷:灼燒后銅片表面的黑色物質不是 。 為進一步證明步驟二銅片表面黑色物質的元素組成,他們選用了以下裝置繼續進行實驗:(2) 甲同學向A裝置中通入純凈的H2,為檢驗反應產物,A的右邊應連接上面的裝置 (填序號),所選裝置中的實驗現象為 。(3)乙同學向A裝置中通入純凈的CO,為檢驗反應產物,A的右邊應連接上面的裝置 (填序號),所選裝置中的實驗現象為 ;此方法僅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有明顯的缺陷,要彌補這個缺陷,應采取的措施是: 。14、鋼鐵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如圖是煉鐵工業流程示意圖:(1)上述物質中屬于鐵合金的是 ;(2)過程②在煉鐵爐中進行:首先焦炭(C)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得到的產物再與灼熱的焦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繼續與磁鐵礦(Fe3O4)反應得到金屬鐵.分別寫出生成一氧化碳、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 、 ;(3)為了節約資源,降低成本,防止大氣污染,可將爐氣(含有大量的碳氧化物、氮氣和煙塵等)通過分離得到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4)冶煉29t含四氧化三鐵80%的磁鐵礦,能得到含雜質2%的生鐵的質量是 t(計算結果精確到0.1)。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1、 化學 2、 獲得氧 氧化3、 失去氧 還原 4、 鐵的氧化物 氫氣5、通入氫氣 加熱 通入一會兒氫氣 冷卻6、一氧化碳 碳 鎂 鋁二、例題講解:例題1、C解析:氫氣屬于可燃性氣體,使用前需要驗純,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原理是:氫氣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水。該實驗的注意事項有:實驗開始時,由于氫氣具有可燃性,為防止點燃酒精燈時,使氫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發生爆炸,應先通入氫氣,先將試管中的空氣排出,然后再點燃酒精燈加熱;實驗結束時,為防止生成的銅在高溫下再次被氧化,應先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然后繼續通入氫氣至試管冷卻;操作順序為②③①④⑤。例題2、(1)黑色粉末變紅,試管口出現小水珠 (2)先擠壓滴管(3)操作方便、更安全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會觀察到黑色粉末變紅,試管口出現小水珠; (2)氫氣還原氧化銅時需先通入氫氣排除裝置內空氣,然后再加熱,所以圖乙中裝置進行時需先擠壓滴管,使鋅與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然后再點燃酒精燈; (3) 小雪的方案操作方便、更安全。例題3、C解析:A、 高溫反應爐中為碳酸鈣高溫分解,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不符合題意;B、 反應、分離環節中,分離得到的碳酸鈣固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過濾 ,不符合題意;C、 NaOH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 =Na2CO3+H2O ,符合題意;D、 捕捉到的CO2可制備其他化工產品,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不符合題意。例題4、D解析:A.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需先通入一氧化碳,排盡裝置內空氣,然后再加熱玻璃管,以防止發生爆炸,不符合題意;B. 玻璃管中CO和CuO發生的反應中反應物無單質,不屬于置換反應 ,不符合題意;C. 為驗證有CO2生成,洗氣瓶的液體為氫氧化鈣溶液 ,不符合題意;D.將CO燃燒釋放的熱量利用起來,可節約燃料,符合題意。例題5、D解析:A.氫氣具有可燃性,此實驗過程中,應先通入氫氣排凈裝置內的空氣后再點燃酒精燈,以免發生爆炸,故A錯誤;B.該實驗的尾氣中是氫氣,無毒,故不用處理,故B錯誤;C.在加熱的條件下,B中的氧化銅轉化為銅,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也就是水中氧元素的質量,故C錯誤; D.據B裝置中減少的質量就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從而計算出氧化銅的質量,進一步計算出氧化銅的質量分數;因為A中產生的氫氣沒有進行干燥,所以C裝置中增重的質量不光是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水的質量,還有氫氣從裝置A中中帶出水蒸氣,用此組數據計算不正確,故D正確。三、隨堂練習:1、B 2、C 3、C 4、B 5、D 6、 7、C 8、C四、課后練習:1、C 2、B 3、C 4、B 5、B 6、D 7、B 8、C 9、C 10、A 11、B12、(1)EF→DC→AB→JI→HG (2)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銅,無水硫酸銅變藍; H2+CuOCu+H2O,CuSO4+5H2O=CuSO4·5H2O;(3)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CuOCu+CO2;CO2+Ca(OH)2=CaCO3↓+H2O13、(1)碳; (2)C;無水硫酸銅變藍色 (3)B;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用燃著的酒精燈將多余的尾氣燒掉或用一氣球直接將尾氣收集起來14、(1)生鐵和鋼 (2)C+CO22CO;4CO+Fe3O43Fe+4CO2 (3)CO (4)17.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華師大版九下科學3.1物質的轉化(1).pptx 2024華師大版九下科學3.1物質的轉化(1)學案.doc 2024華師大版九下科學3.1物質的轉化(1)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氫氣還原氧化銅.mp4 酒精還原氧化銅.wmv 銅的氧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