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歷史編寫情景人物對話非選擇題做題技巧【真題再現】1.(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19)(15分)咖啡館的歷史,既是一部經濟史,也是一部社會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1652年,倫敦出現了英國第一家咖啡館。17世紀中后期,咖啡館在英國扎下了根。在當時倫敦任何一家賓客盈門的咖啡館里,常見的場景是:各色人等匯集于此,抽煙、讀報,談論商業和貿易,傳播小道消息,爭論國家大事,評判王室顯貴的品行舉止。18世紀中葉以后,倫敦的咖啡館出現了新的變化。輝格黨人愿意光顧“斯米納”等咖啡館,托利黨人則經常聚會于“懷特”等咖啡館,經紀人喜歡聚集于“喬納森”咖啡館,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騎士團圣殿附近的咖啡館。尋常百姓逐漸成為咖啡館社交場所的邊緣化群體。19世紀四十年代前后,滿足貧窮工人需要的咖啡攤應運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國重要的飲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為商品進口到歐洲。1658年9月23日,倫敦報紙上第一次出現了茶的廣告。不久,茶逐漸走進英國咖啡館,但直到17世紀末,飲茶在英國仍然是一個新鮮事物。18世紀英國的茶葉需求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英國人對茶的熱愛超過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國家。在整個18世紀,咖啡館都是提供茶飲料的主要場所。——摘編自【英】馬克曼·艾利斯《咖啡館的文化史》等(1)編寫一幕發生在17世紀倫敦咖啡館內的人物對話場景。(7分)(要求:先寫出對話主題,主題要緊扣英國當時政治或經濟領域的重大事件;對話內容要圍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對話過程完整,邏輯清晰。)【思路分析】對話主題要緊扣17世紀英國當時政治或經濟領域的重大事件;即對政治制度的認同和對經濟發展的認同①17世紀英國重大政治經濟事件政治大事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荷蘭喬森三世入主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君主立憲制形成經濟大事件:英國的對外殖民擴張、重商主義政策、頒布《航海條例》②角色分配:各色人等③談論內容:談論商業和貿易,傳播小道消息,爭論國家大事,評判王室顯貴的品行舉止【參考答案】17世紀倫敦咖啡館內的人物對話場景。劇本一:主題:新時代來臨地點:倫敦街頭某咖啡館時間:1689年約翰:你說光榮革命后,我們新教徒會被排擠嗎會?喬森:不能,我們的威廉瑪麗,也是新教徒,他們與我們同是上帝的兒女,我們追求的自由,是他們執政的理念。約翰:輝格黨與托利黨政念不合,對《權利法案》確立的君主立憲制有危險嗎喬森:兩黨根本利益相同,政念不合只是執政方式不同。約翰:那國王與議會誰控制政權尼喬森:議會是權力中心,國王統而不治。約翰:那我們都進入了新時代,經濟來源?喬森:新航路開辟為帝國準備了資金積累,國王又大力發展商業,積極開辟海外市場約翰:那不危險嗎喬森:荷蘭確實是個強有力的對手,但是《海海條例》頒布,限制了荷蘭,對我有利此時咖啡館里的人們仔細的聽著,人們漸漸明白了,也看到了帝國的未來。【答題技巧】1.基礎知識要牢固。2.抓住材料中的主要時間點與時間線。3.創建對話主體,明確主題,并圍繞知識點展開對話。【習題專練】1(2021·山東濱州高三上學期期末·26)(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巴黎和會期間,中日雙方代表圍繞山東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交鋒。日方辯詞的主要內容如下:①日本出兵驅逐了德國在山東的勢力,形成對膠州灣的實際占領。②1917年英法意三國支持日本戰后獲得德國在山東的特權。③根據中日關于“二十一條”的換文,中國方面已“欣然同意”山東問題。——據唐啟華《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1)假如你是中國代表團的一員,請撰寫一份中方辯論稿提綱。(6分)材料二兩家報刊對五四運動進行的相關報道:中國《京報》5月5日報《學生界之大風潮》:北京大學等五大學校聚集三千余人。當時學生舉動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學生之反抗,無意中將曹宅內電燈碰破,遂至宅內起火。警察乃捕去學生七人。5月5日報《北京學生大騷動》:中華門內突有北京各學校學生等一千余名,其態度頗極狂熱。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分子遂舉火焚房。群眾見軍警捕人始皆逃散,當時被捕者約有二十余名。(2)指出兩家報刊對學生運動不同態度的原因。(6分)2.(2021·山東臨沂高三上學期期中·18)(15分)“打工潮”的發展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活”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到1980年代,沿海工業快速發展,城市經濟有了極強地吸收農村勞動力的能力,全國勞動力市場開始形成,中西部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開始離土又離鄉,向沿海城市轉移。1992年以后中國突然出現前所未有的打工潮,當年就有大約4000多萬農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農民越來越多。21世紀第一個十年后,隨著內地承接產業轉移,越來越多的打工人員回到家鄉工作創業。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勞工”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摘編自《百度文庫》(1)編寫一幕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打工人物的對話。(7分)(要求:先寫出對話主題,主題要緊扣中國當時政治或經濟領域的重大事件;對話內容要圍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對話過程完整,邏輯清晰。)(2)結合打工人員流動的變化,說明“打工潮”的變化是一部“經濟史”。(8分)【答案解析】1.(1)提綱要點:山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屬于侵略行為;中國是獨立主權國家,英意法的行為屬于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戰勝國的身份有權收回山東主權;“二十一條”是不平等密約,不應承認。(任答三點,6分)(2)《京報》支持學生運動,表達對北洋政府的不滿和反帝愛國之情;《順天時報》站在日方立場,反對和指責學生運動損害日本既得利益的行為。(6分)【解析】(1)結合材料中日方辯詞“①日本出兵驅逐了德國在山東的勢力,形成對膠州灣的實際占領”,從山東自古是中國領土的主權歸屬方面,可撰寫中方辯論稿提綱內容是山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屬于侵略行為;從材料日方辯詞“②1917年英法意三國支持日本戰后獲得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以及中國是主權國家,不是英法意的殖民地,可撰寫中方辯論稿提綱內容是中國是獨立主權國家,英意法的行為屬于干涉中國內政;從材料日方辯詞“根據中日關于‘二十一條’的換文,中國方面已‘欣然同意’山東問題”,以及“二十一條”是袁世凱為個人利益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應有合法性,可撰寫中方辯論稿提綱內容是“二十一條”是不平等密約,不應承認;結合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身份是戰勝國,之前占領山東的德國是戰敗國,可撰寫中方辯論稿提綱內容是中國戰勝國的身份有權收回山東主權。(2)結合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反對巴黎和會割讓山東主權給日本的行為,以及兩家報刊一個是中國的、一個是日本的,代表的國家利益不同,故可從兩家報刊對學生運動的態度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說明兩家報刊對學生運動不同態度的原因。2.(1)主題:主題明確,緊扣中國當時政治或經濟領域的重大事件。(鄧小平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沿海經濟開放地帶的形成、浦東的開發、“安居工程”、鐵路的建設、通訊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等。從中選取事件組成主題,進行闡述。)對話內容:層次一:對話主題不夠突出,觀點不夠明確,對話不夠完整,邏輯不夠清晰;(7分)層次二:對話基本能夠圍繞主題展開,觀點較明確,對話較完整,邏輯較清晰;(5分)層次三:對話緊密圍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對話完整,邏輯清晰。(3分)(2)從打工人員的變化與國內外經濟發展聯系的角度: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沿海對勞動力的需求,“打工潮”出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與發展,“打工潮”達到高潮;互聯網等科技的發展,讓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打工人員“返鄉”工作創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與世界聯系不斷密切,打工人員的流動中出現了外國“勞工”。(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