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次鴉片戰爭【課程標準】1·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3·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教學目標】1.利用中西兩國在鴉片戰爭前商船、戰船的差異對比以及對鴉片戰爭影響分析,引起學生思考并分析差異的原因,培養學生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2.展示中西不同學者對鴉片戰爭性質的分析以及教材中選取穿鼻洋海戰圖,引導學生理解不同歷史敘述背后的原因,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3.展示兩次鴉片戰爭路線圖,以及梳理發展過程,幫助學生從時空上整體把握兩次鴉片戰爭,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4.引導學生從海權與當今中國發展去總結思考,并得出啟示,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強大的工業支撐著當今海軍的強大,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教學過程】導入:海權概念:“(海權)它不僅包括海上的軍事力量,還應包括和平時期的商業和航運”,是“憑借海洋或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海軍戰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2016年1.海權主要有哪些部分構成?鴉片戰爭的背景探究一:1.指出中英兩國商船的不同之處。2.兩國商船的差異說明什么問題。3.根據所學并結合第一子目分析,鴉片戰爭前中英兩國海權意識存在區別的原因,在當時這種差異的本質是什么?中 國 英 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探究二1.閱讀導言及P91第二段找出,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的目的和影響。探究三材料一:美國漢學巨擘(bò)費正清說:“中國看待對外關系的觀點....落伍且不合理....英國要求彼此平等往來,要求給予通商機會,其實代表了西方所有國家的心.....英國把對中貿易的重心不只放在茶葉上,還放在鴉片上,這是歷史的偶然。”——[美]彭慕蘭等著《貿易打造的世界》·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材料二: 此次的戰爭,表面上是因禁止鴉片問題而起....然而就戰爭的真正意義說,可稱為中西文化的沖突。因為中西人士對于國家政治及一切社會生活的觀念完全不同,所以才生出許多不易解決的糾紛問題來。——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為什么對鴉片戰爭定性會存在差異?2.結合所學,談談你對鴉片戰爭性質的認識?鴉片戰爭的過程探究一1、分析中英海上軍事力量存在差距的原因2.找到圖中的復仇女神號。3.教材中為什么不選用右邊的圖。探究二結合所學,閱讀教材P92——93完成下表內容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過程 侵略力量侵略時間簽訂條約影響 社會性質思考: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延續和擴大?兩次鴉片戰爭中各階級的反應及影響探究一粵海關已征銀三千余萬兩,收其利者必須預防其害。若前此以關稅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則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粵東關稅,既比他省豐饒,則以通夷之銀,最為防夷之用,從此制炮必求極利,造船必求極堅——林則徐:《密陳辦理禁煙抗英不能歇手片》(1840年9月)“一片胡言” ——道光皇帝批示概括材料中林則徐的主張,并分析其目的。林則徐的主張、目的以及道光的批示反映出什么觀念。人物 著作 地位林則徐魏源徐繼畬探究二:條約名稱 時間 內容中英《南京條約》 1842年 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接受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中英《虎門條約》 1843年 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巡查貿易以及通商口岸傳教權等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條約名稱 時間 內容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1858年 ⑴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⑵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⑶賠償英法巨額白銀; ⑷增開沿海、沿江十一處通商口岸,且獲內河航行權; ⑸鴉片以“洋藥”名義進口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 從中國搶占100余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根據兩次鴉片戰爭后所簽條約內容及所學,從政治、經濟、思想、外交、社會生活等角度分析影響。2.通過對兩次鴉片戰爭的學習,從海權的角度談談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啟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