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一、談天說地(導入古詩)二、古詩來襲(古詩講解)三、深思熟慮(古詩問答)四、古詩拓展(評說考試)談天說地讓我們來談天說地,猜猜今天要學的古詩童歌,你知道哪些姓高的詩人?高適。他的名句有……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還有嗎?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除了高適呢?高駢。他寫了什么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詩是《山亭夏日》吧?對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位高姓詩人的作品。此人名叫?高蟾chán聽名字就感覺……古詩來襲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講的是什么內容日邊紅杏倚云栽天上碧桃和露種不向東風怨未開芙蓉生在秋江上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高蟾,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郡望渤海(今河北滄州一帶)人。出身寒素,累舉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進士第,昭宗乾寧中官至御史中丞。與鄭谷友善。古詩背景出身于河朔間貧寒家庭的高蟾,天資聰穎,性情倜儻,講究為人的氣節;當時有人無緣無故地想拿千金來資助他,但他斷然予以拒絕,說他即便是餓死也不會接受對方這不明不白的禮物。因此,他這光明磊落的行為,自然引得了一些人的敬重。他跟著名詩人鄭谷郎中結為好友,而且鄭在酬贈詩里都是一再稱他為高先輩的,盡管高蟾在參加進士考試的路途上卻一再受挫。得第者平步青云,自己則由于不公平合理的競爭而落選;想像著那很為喧嘩熱鬧的宴會,而他自己則無疑就更為落寞了。但即便如此,他也決不脅肩諂笑以取媚于當權者,使自己獲取某些世俗方面的利益。于是他寫了不亢不卑的詩作,既有對時局的控訴,更有對自身才具的自信,盡管他在詩里也顯得不無孤高。高侍郎在仔細研讀了它后,就頗為同情他的遭遇并真正想幫助他了。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永崇:指長安永崇坊。 高侍郎:指當時的禮部侍郎高湜shí ,也有人說是高駢。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碧桃:傳說中仙界有碧桃。 和:帶著,沾染著。 倚云:靠著云。形容極高。天上的碧桃和著甘露種植,日邊的紅杏倚著彩云栽培。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天上”、“日邊”,象征著得第者“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地位不尋常:“和露種”、“倚云栽”比喻他們有所憑恃,特承恩寵:“碧桃”、“紅杏”,鮮花盛開,意味著他們春風得意、前程似錦。這兩句不但用詞富麗堂皇,而且對仗整飭精工。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芙蓉:荷花的別名。芙蓉生長在這秋天的江畔,從不抱怨東風不讓她及時開放。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唐代科舉慣例,舉子考試之前,先得自投門路,向達官貴人“投卷”(呈獻詩文)以求薦舉,否則沒有被錄取的希望。這種所謂推薦、選拔相結合的辦法后來弊端大啟,晚唐尤甚。高蟾有才華卻下第,可見當時靠人事“關系”成名者大有人在。這正是“碧桃”在天,“紅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勢,不是僻居于秋江之上無依無靠的“芙蓉”所能比擬的。天上的碧桃和著甘露種植,日邊的紅杏倚著彩云栽培。芙蓉生長在這秋天的江畔,從不抱怨東風不讓她及時開放。高侍郎向一干王公大臣極力舉薦高蟾的出眾才華。第二年,也就是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適值李昭知貢舉,由于高侍郎的大力推薦,經過了十年磨難之后的高蟾終于順利地考取了進士。在昭宗年間(896年前后),高蟾還做到了御史中丞這較高的官職。深思熟慮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問題你會不會答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評說考試有關這首詩還有哪些秘密呢漢代唐代明清后會有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m4a 高蟾《下第》.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