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一、談天說地(導(dǎo)入古詩)二、古詩來襲(古詩講解)三、深思熟慮(古詩問答)四、古詩拓展(詩評和親)談天說地讓我們來談天說地,猜猜今天要學(xué)的古詩童歌,你看這些人在干嘛?好像挺熱鬧,是在結(jié)婚吧。這可不是一般地結(jié)婚,這是和親。和親可是政治聯(lián)姻呢!你說的對,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到清代,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數(shù)不等、緣由各異的和親。古詩來襲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詠史【唐】戎昱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fēng)(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一天,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于是唐憲宗背誦了戎昱這首《詠史》,并說:“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边€笑著說:“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們領(lǐng)會圣意,就不再提和親了。這則軼聞美談,足以說明這首詩的流傳,主要由于它的議論尖銳,諷刺辛辣。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唐代從安史亂后。朝政紊亂,國力削弱,藩鎮(zhèn)割據(jù),邊患十分嚴(yán)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邊境各族人民備罹禍害。所以詩人對朝廷執(zhí)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為國恥,痛心疾首。這首諷喻詩,寫得激憤痛切,直截了當(dāng),一針見血。詠史:一作《和蕃》,最早見于晚唐范攄的筆記《云溪友議》。詠史【唐】戎昱漢家:漢朝。青史:即史冊。古人在青竹簡上紀(jì)事,后世就稱史冊為青史。 計拙:計謀拙劣。和親:指中國歷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與其他民族統(tǒng)治者結(jié)親的辦法來謀求兩族和好親善,避免遭受侵?jǐn)_的政策。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廟宇,后來用做國家政權(quán)的象征。 安危:偏義復(fù)詞,指安全穩(wěn)定。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玉貌:美好的容貌,這里代指和親的女子。 擬:意欲;打算。靜胡塵:指消除邊境少數(shù)民族的侵?jǐn)_。胡:漢唐時期,漢族稱西、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即為“胡人”。塵:指煙塵,代戰(zhàn)爭。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千年骨:指漢朝臣子的枯骨。西漢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時代約千年,故稱。 輔佐:輔助。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詠史【唐】戎昱漢朝的史書上,記載著和親的拙劣計策。國家的安定要靠賢明的君主,怎能夠依靠婦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顏,去止息胡人的干戈。地下埋著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誰真正堪稱輔佐之臣呢。深思熟慮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問題你會不會答詠史【唐】戎昱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詠史【唐】戎昱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詠史【唐】戎昱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詩評和親有關(guān)這首詩還有哪些秘密呢《涼州詞二首》王之渙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后會有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詠 史(戎昱)yi.ppt 詠史.m4a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