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廣東教育出版社綜合實踐活動第四單元說課人:教學方法說 課結 構教材與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一、教材分析(一)教學內容1、我要當家2、學當家3、今天我當家4、當家人的心聲一、教材分析(二)活動階段第一階段:課題確立第二階段:實施階段第三階段:匯報交流第四階段:成果展示與總結第五階段:總結評價二、學情分析1、四年級學生羨慕獨立自主的同齡人。2、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特別喜歡模仿大人主持家務和管理生活。3、讀學生作文時,了解到他們大部分都有做家務的經驗,已初步接觸當家。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通過課前開展的體驗活動,關注當家問題,培養(yǎng)問題意識,從自己關注的當家問題中確立子課題。2.通過提出問題,提高歸納和整理問題的能力,掌握選擇研究課題的方法。3.能通順清楚地表述課題。(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課前準備、課上研討,體驗課題選擇的過程與方法。2.通過分組研討,規(guī)范課題,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課前準備體驗,了解當家、認識當家。2.通過在活動中了解當家做主的不容易,從而更加熱愛父母,逐步形成對家庭的責任感和義務感。3.通過在活動中的互動交流,培養(yǎng)合作意識。四、教學重點:通順清楚地表述課題。五、教學難點:歸納和整理問題的能力。六、教學準備(一)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孩子當家的圖片。 2.擬一個選題規(guī)劃表,打印10張。 3.60張10cm*50cm的紙,紙的反面貼有磁鐵。 (二)學生準備 1.體驗幫助父母打掃衛(wèi)生、洗衣、洗碗等家務事。 2.體驗買菜和家里的生活用品。 3.體驗為全家準備一日三餐。七、教學方法1、情景教學法 2. 合作討論法 3. 探究教學法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八、活動過程(一)情景激趣,生成主題(二)提出問題,分組書寫(三)篩選問題,確立課題(四)尊重意愿,選擇課題 雪作文800字 地上厚厚的鋪了一層一層,又一層,灰色的馬路先是變黑,變黑,爾后,便被茫茫的白色掩蓋了,隨后,便蓋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 紅色的屋頂上,不時有水珠滑過,白色的地面上,出現(xiàn)了一個個小坑,但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很快,便再次被掩蓋了。屋頂仍努力地滴著水,數次后,蒙上了白頭巾投降。 一輛車頂著白色的帽子呼嘯而過,卻只在地上留下兩條深深的溝壑,溝壑約莫50厘米深,可僅僅幾分鐘后,地面便又平坦的如一面凈水。 一個男子撐著傘徐步前進,只有當他抬腳時才勉強可以看到他的“白色耐克”,雖說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可在他的身后卻只能窺見五個腳印。正值納悶之時,他卻突然跌倒在路上,路上多了一個大大的“人”字……男子拍著衣服爬起來,漸漸消失在了拐角處,地上的“人”字也隨著他的身影消失了蹤跡。 也不知從何處飄來了一張白紙,在半空中一會兒左拐,一會兒右搖,一會兒上竄,一會兒又下墜,不停地做著獨舞的姿態(tài)……終于,還是緩緩地飄落在了早已一片潔白的地上,之后,便再也尋覓不到它的身影。 細細的電線微微地左搖右晃似在躲避著什么,卻也只是徒勞,電線從來都是黑色,可此時電線的上面,卻又平添了一根長長的白線,黑八、活動過程(一)情景激趣,生成主題八、活動過程小調查1.你是否希望有當家做主的機會?2.你是否了解當家做主要做些什么?3.你是否每天參與家務勞動?4.你了解你家的收入和支出嗎?5.剩余的開支你是用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存進銀行呢?(一)情景激趣,生成主題八、活動過程(二)提出問題、分組書寫八、活動過程1.怎樣合理安排家庭開支呢?2.怎樣使用剩余的開支才最有意義?3.到銀行儲蓄小知識有哪些?4.策劃休閑活動,如果家里人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5.做家務有什么小妙招?(二)提出問題、分組書寫八、活動過程(二)提出問題、分組書寫八、活動過程(三)篩選問題,確立課題八、活動過程篩選要求 :1.不屬于當家問題的,刪去。2.不適合我們當前研究的,暫時不研究。3.相近、包容、重復的問題進行整合。(三)篩選問題,確立課題八、活動過程合理安排家庭開支的調查(四)尊重意愿,選擇課題怎樣合理安排家庭開支呢?八、活動過程選題規(guī)劃表(四)尊重意愿,選擇課題子課題名稱申請人員研究方法 采訪( )觀察( )上網( )查閱書籍( )實地考察( )拍照、攝像( )現(xiàn)場訪談( )調查問卷( )其它( )成果匯報形式 圖片、音像( )文字報告( )演示文稿( ) 其它( )準備聘請( )為課題顧問(可以是老師、家長、理財專家等)提出問題篩選問題確立課題七、教學方法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結構,通過生動直觀的影像片段,調動學生的活動積極性,體會當家做主的意思,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七、教學方法2.情景教學法: 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的畫面,感受當家的艱辛與快樂,激發(fā)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七、教學方法3.討論法: 學生在提出問題、篩選問題、確立課題的交流中互相探討,在討論中提高合作意識。三、活動過程(一)準備階段1、確立研究內容,討論分組方法及研究方向,討論研究對象及方法和可能遇到的困難。大家經過研究,確立了四方面的研究內容:(1)本校學生視力狀況調查(2)小學生近視原因的調查(3)保護眼睛的措施(4)對眼睛有益的食物三、活動過程(一)準備階段2、小組選擇研究課題、確立研究方向、制定實施計劃,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組建小組,選舉組長并制定活動計劃。(1)校園活動小組(2)采訪專業(yè)小組(3)網絡資源小組(4)文本資料小組三、活動過程(二)活動的實施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帶領各個小組設計調查問卷,深入社會進行調查采訪工作,發(fā)揮各自的能力,展現(xiàn)他們的才能。例如:校園活動小組學生以調查問卷、筆錄、錄音等方式進行調查,對調查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通過實踐活動進行解決。隨著問題的解決和引發(fā)的興趣,而產生一些新的目標和新的課題,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獲得新的感受,達到持續(xù)的自我教育目的。三、活動過程(二)活動的實施階段采訪專業(yè)小組由組長領導全組同學既分工又合作順利完成任務,并及時和老師取得聯(lián)系。組員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聯(lián)系眼科醫(yī)院,確定與眼科專家調查的日期等。網絡文本小組同學通過上網、去圖書館等方式查找相關資料。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資源,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之中。(三)活動后的評價——成果匯報交流階段。匯報交流課上展示自己小組的活動成果:1、注重過程:對學生的評價重點側重他們的體驗過程,適當關注其合理性與科學性。2、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活動中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量,展現(xiàn)他們的思想,通過討論、協(xié)商、交流等形式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3、教師評價:充分主觀的對學生的活動過程、成果進行鼓勵或評價,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三、活動過程四、活動的反思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走出校園,走上社會、走入社區(qū),完全走進了一個開放的時空,每個學生都全身心的參與,從而擁有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學生們的個性特長還會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的擅長發(fā)現(xiàn)問題,有的擅長資料收集,有的擅長社會調查等等,學生的合作意識必然增強了,社交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