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今天我當家》教學設計一、活動主題:今天我當家。二、適用年級:小學四年級。三、活動背景解析:現在的孩子由于多數是獨生子女,處在大人的包圍之下,家長們對孩子疼愛有加,關心過多,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差,依賴性強、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的關愛熟視無睹,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如何回報父母對他們的愛。而現在父母大多只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忽視勞動能力的培養在家里很少讓孩子干家務活,勞動能力較差,缺少勞動體驗的孩子很難體會到父母們生活的艱辛。小學階段的學生,個性品質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我認為,此時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和感恩教育尤為重要。由此設計了這樣一個主題的實踐活動,意在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知道自己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參加家務勞動自己也有份,應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長的指導下理財、買菜、做簡單的飯菜、刷碗、掃地、收拾屋子等。孩子在參與中提高勞動能力,養成勞動的習慣,更重要的是體會到家長當家的不易,從而更加理解、體諒家長,喚起他們內心上對父母的愛戴和感激,以行動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活動目標:(一)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并能對已有信息進行一定提煉。2.培養學生自理能力,了解父母平時當家的辛苦,能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辛勞。3.學會分工協作,培養小組合作精神和分析交流問題的能力。(二)知識目標:1.學會主動做家務,學會安排家庭一天家務勞動。2.了解一些家務活小常識,并學會一些簡單易行的小竅門]更好的做好家務活。(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熟悉身邊的各種家務勞動,逐步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增強家庭責任感。2.體會父母每天操勞的辛苦,更加熱愛體諒父母,能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五、活動重難點:1、重點:通過學生整理并體驗一天家務活事項,體會當家的艱辛,培養學生統籌能力,理解體諒父母持家的難處。2、難點:通過交流展示、比賽表演,培養學生合作分工和動手的能力,提高關心家庭的責任意識。六、活動安排:【活動時間安排】4課時。具體安排如下:主題一:(感悟階段——感謝父母對我的愛 (活動時間:1課時)主題二:實踐階段——今天我當家 (活動時間:2課時)主題三:成果匯報——我實踐我自豪 (活動時間:1課時)七:活動過程主題一:感謝父母對我的愛[課前活動準備]學生: 1、搜集贊美父母的古詩(詩歌、格言等) ;2、完成調查表(見下調查表1) ;3、排練小品:《真拿你沒辦法》。老師:材料搜集(課件:《烏鴉反哺》; 公益廣告錄..... )[課堂活動設計](一)溫馨調查:回憶成長經歷,體會父母“愛的真諦”。1、交流反饋:出示調查表,四人小組交流表格中的信息。我的成長經歷 父母的表現(心情、看法等) 備注我出生了 出生日期:年月日我會說話了 說出的第一個詞語是: 時間是:我會走路了 跨出第一步時間:我上幼兒園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日期我上小學了 第一天上小學的日期:我長大了 我經常為父母做的事情是:我懂事了 我最讓父母開心的事是:我成功了 最成功的一件事:我失敗了 最失敗的一件事:啟發感悟( 1 )教師感染:閱讀教師自己撰寫的《寫給我的兒子》日記片段。(2)你體會到父母對你的愛了嗎 ( 3 )談談本次調查最大的收獲。3、親情傾述:深情朗誦課前搜集的贊美父母的古詩(詩歌、格言等) ,聯系學過關于親情的課文或讀過的相關文章談談自己的感悟。(二)親情測驗:你對父母了解多少 1、現場采訪,實話實說:( 1 )你知道父母的年齡及生肖嗎 ( 2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嗎?父母生日那天,你向他們祝賀了嗎 溫馨提示:嘗試用別出心裁的創意向父母祝賀生日, 給父母一份意外的驚喜。還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學通過多方途徑(最好用一種不被父母覺察的方式)了解父母的生日。( 3 )你知道父母最愛吃的菜是什么嗎?( 4 )你知道父母興趣愛好是什么嗎?( 5 )你知道母親節在哪一 天嗎?你向媽媽祝賀了嗎?(補充介紹母親節的來歷)(6)你知道父親節在哪一天嗎?你向爸爸祝賀了嗎?(三)真情策劃:如何用行動表示我們的感激?1、出示課件,講述故事《烏鴉反哺》。2、談談感受,點撥啟發:動物尚且知道感恩,我們更應懂得學會感激,盡我們所能回報父母。3、小組策劃:你們有哪些好的建議呢?請記錄你們的“金點子”吧!4、真情交流(點撥:“細小之事見真情”)——課件隨機出示公益廣 告: "媽媽 ,我也幫你洗腳......5、行動引導(參考)(1 )學會對父母“微笑”和接受幫助時說聲“謝謝” ;(2)選擇適當的時機,向父親(親)朗誦贊美父母的詩歌(或自己撰寫小詩更好) ;(3 )制作“感謝卡”:選擇父母為自己做的一件事,向他們表示感謝【背面可寫上"爸爸(媽媽),我愛你” 等字或畫上能表達自己心意的圖案】;( 4 )現在的我能做什么?小品《真拿你沒辦法》討論:你對小品中的小剛有什么看法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做過——些給父母添麻煩的事 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c)行為定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父母的"小麻煩”: 打掃自己的房間;會洗自己的小衣物;會倒垃圾....力所能及的事主動做,要當父母的"小棉襖”:會幫父母買東西;在父母工作勞累時給他們捶捶背;學著幫父母洗腳;吃飯時,會幫父母擺碗筷,會給父母盛飯....6、引導:給自己設置合適的勞動小崗位(1 )故事《試試看》(2 )辨析:最后,媛媛沒把裙子縫好,媽媽為什么還表揚她 ( 3 )小組討論:家里哪些勞動小崗位適合我們 (4 )交流反饋:可以包括自己的事情及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四)約定評價:結合爭章行動,評選“懂事星”“孝敬星”、“實踐星”等活動時間: 4課時(在成果匯報階段評選)評價依據:(1)及時記錄;(2)父母評語;(3)圖片字;(......主題二:今天我當家[課前活動過渡及準備]活動一:實踐體驗——按計劃開展活動,及時記錄,及時反饋交流,隨時督促檢查,以保證活動自始至終進行。活動二:營造氛圍——師生繼續搜集有關親情的美文、古詩(詩歌) ,并推薦佳作利用課堂、晨會等契機進行美文欣賞、古詩(詩歌)誦讀。既營造氛圍,又與語文等學科進行有機地整合,從而更好地推進綜合實踐活動向縱深發展。活動三:走進父母,采訪父母,記錄父母一周活動表格3:星期 工作 家務 學習 自己娛樂 與孩子交流溝通等 其它一二三四五周末 重點觀察父母在家所做的家務勞動,可在指導下嘗試練習,為下段當好家做鋪墊。[課堂活動設計](一)前階段活動反饋:1、“家庭勞動小崗位”一周實施情況反饋( 1 )小組交流:自己在實施勞動小崗位中的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2 )代表發言—— 問題聚焦——難點突破問題一: 找不到合適的勞動小崗位;對策:(a)自己先仔細觀察家里需要有什么崗位,什么崗位適合自己;(b)與爸爸媽媽商量或者請爸爸媽媽參謀;( c )請教家長所選的崗位職責:需要做什么,該怎么做 (d)繼續試行,并及時記錄過程及體會。問題二: 爸爸媽媽不支持;對策:與爸爸媽媽溝通,說服父母做自己的“參謀”問題三:遇到困難半途而廢;對策:不怕困難,堅持到底(a)格言激勵。如:“別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b)故事感悟。如:《蜘蛛織網》等。2、父母一周活動記錄情況反饋(1 )小組交流:交流父母-周的活動;( 2 )引導感悟:從這張記錄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你體會到了什么 (啟發:父母這樣操勞是為了什么 作為女,應該怎樣體諒自己的父母 )——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的辛苦 ,以促使學生體驗父母每天的生活和感受。(二)后階段活動預設1、出示本階段活動任務:《今天我當家》——小組討論活動步驟;2、交流反饋,引導補充:活動準備:(1 )周五晚,與父母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了解媽媽周六或周日一天的日程安排,并記錄下來。( 2 )根據了解到的情況,我準備學媽媽當一天家。在媽媽的幫助下,訂一個計劃,將次日要做的事情記下來(別忘記安排好大約的時間段)。活動實踐:周六或周日當一天家(請媽媽當你的助手,活動時出謀劃策;活動后做好評價)活動后續:記錄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感受。3、引導設計活動表格( 1 )小組或個人按照以上步驟嘗試設計表格;( 2 )交流設計的表格,引導分析亮點及不足之處;(3)出示參考表格(表格4),根據剛才的分析修改自己(小組)設計的表格:表格4 :今天我當家當家人: 時間:前期了解: 媽媽周末一天的日程安排我的當家計劃當家過程遇到的困難解決的對策當家日我最難忘的事情媽媽對我的評價4、困難預設:( 1 )當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 2 )態度及解決的途徑、方法。課后活動:按照活動步驟當一天家(有條件的同學把自己在勞動的場景攝下來)活動交流(一課時)1、小組交流當家歷程(包括碰到的困難及解決對策) ;2、小組推薦當家成功者介紹經驗;3、當家不成功者介紹碰到的困難,共同探討問題所在。[課后活動延伸]1、繼續當一天家,對照兩次當家歷程,撰寫體驗日記。(爭創”實踐星”、“進步星” )2、繼續堅持每天完成自己的家庭勞動小崗位。主題三:我實踐我自豪[課前活動準備]1、整理活動中記錄的表格、拍攝的照片及撰寫的體驗日記等;2、分組(或個人)準備”我實踐我自豪”活動匯報,建議形式多元化,可將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及獲得的體驗等排小品、編順口溜、設計手抄報等。[課堂活動設計](一)成果展示:1、引導:同學們,我們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相信大家一定很想告訴其他同學,你做了哪些事情。請將活動記錄(圖片)展示給同學看。2、小組交流展示:一個小組各派一名同學參加活動;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活動結束說說優缺點。(1)快手疊被子; (總結技巧,并提倡每天這樣做)(2)巧手打雞蛋; (學習小竅門,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能手煎雞蛋; (嘗試有難度的家務活,但要注意安全問題)(4)高手來表演。(體會父母每天早上要做的事,要學會體諒與擔當);(二)暢談感受:1、小組(或個人)以各種形式匯報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困難、收獲及體會,引導匯報自已在實踐中的創新發現、獲得的小竅門等。2、家長談對這次活動的看法(可以以錄音的形式,最好是邀請幾位家長來現場參加活動)(三)星級評定:根據展示匯報情況評比“孝敬星”及“實踐星”“進步星”(四)情感升華1、學唱歌曲《我有-雙勤勞的手》2、教師總結:家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是兒和女,家是爹和媽,家是一根扯不斷的藤,藤上結著酸甜苦辣的瓜。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生活的港灣。家是我們踏出的起點,也是我們回歸的終點,這樣一個地方,我們怎能不做主人 從今天起,希望同學們要學當家,讓家成為自己心中最美好、最溫暖的地方。知識鏈接:歌曲《我有-雙勤勞的手》:《試試看》經典故事《烏鴉反哺》九、活動評價:通過本次《今天我當家》綜合實踐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圍繞活動主題,學生們結合自己的興趣,主動參與、深入探究、親身體驗,成為了活動的最大得益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增強了與人交流合作能力,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在完成了小組任務的同時,學到了與人交往、 合作的方式, 增強了禮儀交往的能力。比如他們在小組分工及比賽時,都想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機會有限,所以他們通過溝通交流,最終用自己認真的解釋、誠懇的態度獲得了其他人的支持,圓滿完成了活動任務。(二)發揮了自主探究精神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是孩子們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學生們都很感興趣,所以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如在疊被子,打雞蛋,煎雞蛋活動中認真觀察總結,說出了好多小竅門。(三)激發了對家庭的責任感,從孩子們的實際行動中,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他們學會了關注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切,學會了為父母、家庭分擔一份責任,學會了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家庭、對社會的關愛。教學反思:通過本次活動,我進一步轉變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以此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更為嫻熟地運用探究體驗式教學方式,并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多種實踐能力。在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觀察法、體驗探究法等研究性學習的形式與方法,讓學生以實踐為核心內容,倡導主動參與、主體體驗、探究等主要方式,發展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了學生對知識地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在觀察、調查、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做有心人、掌握了多種生活小竅門的方法。他們體驗了解決問題的愉悅,發揮了極大的潛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