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必修1單元核心知識點總結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1節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1.實驗過程中的變化因素稱為變量。其中人為控制的對實驗對象進行處理的因素叫作自變量,因自變量改變而變化的變量叫作因變量。除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的可變因素,叫作無關變量。(P78“科學方法”)2.除作為自變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無關變量)都保持一致并將結果進行比較的實驗叫作對照實驗,它一般要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如果實驗中對照組未作任何處理,這樣的對照組叫作空白對照。(P78“科學方法”)3.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酶既沒有為反應提供能量,反應前后酶的性質也沒有改變。無機催化劑也能降低活化能,但沒有酶的顯著。加熱的作用不是降低活化能,是使反應分子得到能量,從常態轉變為容易反應的活躍狀態。(如圖)(P78)4.1926年,美國科學家薩姆納利用丙酮作溶劑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出了脲酶的結晶,然后又用多種方法證明脲酶是蛋白質。(P79“思考·討論”)5.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爾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P80“思考·討論”)6.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P81)7.酶有如下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和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P81)8.無機催化劑催化的化學反應范圍比較廣。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質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還能催化淀粉水解。(P81)9.建議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P82“探究·實踐”)10.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在0 ℃左右時,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間結構穩定,在適宜的溫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酶制劑適宜在低溫下保存。(P84)11.果膠酶能分解果肉細胞壁中的果膠,提高果汁產量,使果汁變得清亮。(P85“科學·技術·社會”)第2節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1.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最終來源是太陽能,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P86)2.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稱縮寫。ATP分子的結構可以簡寫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組成,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一種特殊的化學鍵,A—P可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86)3.對于動物、人、真菌和大多數細菌來說,產生ATP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對于綠色植物來說,產生ATP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P87)4.ATP在細胞中含量少,轉化迅速,含量處于動態平衡。(P87)5.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有些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釋放能量的。吸能反應一般與ATP水解的反應相聯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應一般與ATP合成相聯系,釋放的能量儲存在ATP中。(P89)默寫知識點:1.酶的概念: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____________,少數酶是________。2.酶的特性:專一性、________、作用條件較溫和。3.活化能: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________狀態所需要的能量。4.酶的作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影響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溫度、pH等。在最適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________。溫度、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________。6.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使酶永久失活的原因:酶的____________遭到破壞。但低溫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壞酶的________________。7.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其中“A”代表________,“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________________。8.一個ATP分子中有1個腺苷,3個磷酸基團,其中含有________個特殊的化學鍵。9.ATP中的A不代表腺嘌呤,當脫去兩個磷酸后,形成的物質為________的基本單位之一。10.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動物、人、真菌和大多數細菌,合成ATP的途徑是____________。綠色植物合成ATP的途徑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1.細胞內許多吸能反應由________提供能量。第3節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1.呼吸作用的實質是細胞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因此也叫細胞呼吸。(P90)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根據石灰水混濁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藍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以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CO2的產生情況。(P91“探究·實踐”)3.檢測酒精的產生: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乙醇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P91“探究·實踐”)4.對比實驗: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對實驗對象的影響,這樣的實驗叫作對比實驗。(P92“科學方法”)5.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質是葡萄糖,其化學反應式可以簡寫成: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P92)6.階段 場所 原料 產物 能量第一階段 細胞質基質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能量第二階段 線粒體基質 丙酮酸、水 CO2、[H] 少量能量第三階段 線粒體內膜 [H]、O2 水 大量能量7.概括地說,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P93)8.無氧呼吸的全過程都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第一個階段與有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第二個階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P94)9.無論是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轉化成乳酸,無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階段釋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則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P94)10.無氧呼吸的化學反應式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P(94)破傷風由破傷風芽孢桿菌引起,這種病菌只能進行無氧呼吸。(P95“思考·討論”)默寫知識點:1. 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但部分原核生物體內無線粒體,也能進行有氧呼吸。2.葡萄糖分子不能真接進入線粒體被分解,必須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分解為 后才能進入線粒體被分解。3.無線粒體的真核生物(或細胞)只能進行 呼吸,如蛔蟲、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4.有氧呼吸三個階段都產生 ,無氧呼吸只第一個階段產生ATP,第二個階段 。5.細胞呼吸中有H2O生成的一定是 呼吸,有CO2生成的不一定是有氧呼吸。6.對動物和人體而言,有CO2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因為動物及人體無氧呼吸的產物是 。7.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8.在酸性條件下,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變成 。9.不同生物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所含 不同。10.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在 中。第4節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1.“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1)提取色素的原理是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分離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 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速度越快。(2)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幾種藥品的作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防止色素被破壞。2.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P99)3.光合作用的化學反應式:CO2+H2O(CH2O)+O2。(P102)4.葉綠體增大膜面積的方式: 類囊體垛疊形成基粒。光合色素分布于類囊體薄膜上。(P100)5.色素的功能:吸收、傳遞、轉化光能。6.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7.將光反應和暗反應聯系起來的物質是ATP和NADPH,光反應的產物是ATP、NADPH、O2。8.突然停止光照,相關物質的量變化情況為:NADPH、ATP下降、C3增加、C5下降。9.突然停止CO2,相關物質的量變化情況為:NADPH、ATP增加、C3下降、C5增加。10.總光合作用可用O2的產生量或CO2的消耗量(固定量)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量表示。凈光合作用可用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釋放量或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量表示。默寫知識點:1.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 等有機溶劑中。2.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 ,反之則 。3.層析后濾紙條上自上而下的四條色素帶依次是 、 、 、 。4.葉綠素主要吸收 ,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 。5.色素分布于 上,而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分布于類囊體薄膜和葉綠體基質中。6.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7.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薄膜,產物是 。8.暗反應的場所是 ,產物是糖類等有機物。9.光合作用中的元素轉移途徑(1)14CO2→14C3→(14CH2O)(2)HO→ 。10.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轉變光能→ 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11.光照強度直接影響 反應速率,光反應產物中NADPH與ATP的量會影響暗反應速率。12.溫度影響光合作用過程,特別是影響暗反應中 的催化效率,從而影響光合速率。13.CO2是 反應的原料,CO2的濃度直接影響 反應速率。14.探究實驗中,圓形小葉片浮起是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 導致的。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參考答案)1.催化 蛋白質 RNA 2.高效性 3.活躍 4.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5.最高 降低 6.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 7.腺苷 特殊的化學鍵 8.2 9.RNA 10.呼吸作用 11.ATP水解1.線粒體 2.丙酮酸 3.無氧 4.ATP 不產生ATP 5.有氧6.乳酸 7.由藍變綠再變黃 8.灰綠色 9.酶的種類 10.ATP無水乙醇 2.快 慢 3.胡蘿卜素 葉黃素 葉綠素a 葉綠素b 4.紅光和藍紫光 藍紫光 5.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6.CO2+H2O(CH2O)+O2 7.O2、NADPH和ATP 8.葉綠體基質 9.18O2 10.ATP和NADPH 11.光 12.酶 13.暗 暗 14.氧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