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必修1單元核心知識點總結第2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第1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夠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為細胞所特有,這說明了生物界與無機自然界具有統一性;但是,細胞與無機自然界相比,各種元素的相對含量又大不相同,這說明了生物界與無機自然界具有差異性。(P16)2.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它同時也是含量最高的無機物,含量最高的有機物是蛋白質。(P17)3.組成細胞的主要化合物及相對含量示意圖(P17):4.用化學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化合物或觀察結構(P18)還原糖 脂肪 蛋白質 淀粉試劑 斐林試劑 蘇丹Ⅲ 雙縮脲試劑 碘液現象 磚紅色沉淀 橘黃色 紫色 藍色需要加熱的是還原糖的鑒定,需要借助顯微鏡的是脂肪鑒定。常見的還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5.脂肪的檢測和觀察實驗中,切片后,從培養皿中選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筆蘸取放在載玻片的中央;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2~3滴蘇丹Ⅲ染液,染色3 min,用吸水紙吸去染液,再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先在低倍鏡下觀察,再換高倍鏡觀察,視野中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清晰可見。(P19“探究·實踐”)6.蛋白質的檢測和觀察實驗中,加入組織樣液2 mL后,先注入雙縮脲試劑A液1 mL,搖勻,再注入雙縮脲試劑B液4滴,搖勻,可見組織樣液變成紫色。(P19“探究·實踐”)第2節 細胞中的無機物1.自由水的作用:水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許多種物質能夠在水中溶解;細胞內的許多生物化學反應也都需要水的參與。多細胞生物體的絕大多數細胞,必須浸潤在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環境中。水在生物體內流動,可以把營養物質運送到各個細胞,同時也把各個細胞在新陳代謝中產生的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體外。(P20)2.細胞內結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與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結合,這樣水就失去流動性和溶解性,成為生物體的構成成分。(P21)3.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內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細胞的代謝就越旺盛;而結合水越多,細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環境的能力就越強。(P21)4.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P21)5.無機鹽的作用有:①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組成部分,如Mg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Fe是構成血紅素的元素。②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如缺鈣時哺乳動物會抽搐。③對維持細胞酸堿平衡非常重要。④維持正常滲透壓,即水鹽平衡。(P22)6.醫用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P22“練習與應用”,二、拓展應用)7.一種葉綠素分子和血紅素分子局部結構簡圖(P22“思考·討論”)1.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2.一般情況下,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________。3.糖類中的還原糖,如葡萄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________。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________反應。4.細胞內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細胞的代謝就越________;而結合水越多,細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環境的能力就越強。5.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僅占細胞鮮重的1%~1.5%。6.無機鹽在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的作用(1)構成復雜化合物。例如,Mg→______________,Fe→______________。(2)維持生物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血鈣過高→________,血鈣過低→________,Na+缺乏→肌肉酸痛、無力等。(3)維持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例如,大量出汗排出過多的無機鹽,會導致水鹽平衡失調。(4)維持細胞的____________。例如,緩沖對(如NaHCO3/H2CO3)可維持細胞所處液體環境pH的平衡。第3節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1.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糖類大致可以分為單糖、二糖、多糖。(P23)2.常見植物二糖有蔗糖和麥芽糖,動物二糖為乳糖。蔗糖可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麥芽糖可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乳糖可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P24)3.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植物體內的多糖有淀粉(儲能多糖)和纖維素 (結構多糖),動物體內的多糖有糖原,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動物的肝臟和肌肉中,是人和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淀粉、纖維素、糖原的基本單位是葡萄糖分子。(P24)4.幾丁質也是一種多糖,又稱殼多糖,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外骨骼中。(P25)5.組成脂質的化學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質(磷脂)還含有N、P。(P25)6.常見的脂質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磷脂是構成膜的重要成分;固醇類物質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性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磷的吸收。(P25~27)7.脂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氫的含量更高,所以氧化分解時,需氧量更高,釋放的能量更多。(P25)8.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與一分子甘油發生反應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稱甘油三酯)。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時呈液態,如日常炒菜用的食用油(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等);大多數動物脂肪含有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固態。(P26)1.________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糖類分子一般由____________三種元素構成。2.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細胞吸收。像這樣________水解的糖類就是單糖。常見的單糖還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____________等。3.多糖包含淀粉、糖原、纖維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是最常見的多糖,為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糖原是動物體內的多糖,主要分布在人和動物的____________中,是人和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________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外骨骼中。4.脂肪是由三分子________與一分子________發生反應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稱甘油三酯)。5.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________膜的重要成分。6.固醇類物質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________的運輸;性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____________的形成;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________的吸收。第4節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1.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也是主要的體現者。其功能包括: (1)結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發;(2)催化作用,如酶;(3)運輸,如血紅蛋白;(4)信息傳遞作用,如胰島素;(5)防御作用,如抗體。(P28~29)2.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人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其中有8種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它們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這些氨基酸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獲取,因此,被稱為必需氨基酸。另外13種氨基酸是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叫作非必需氨基酸。(P30“與社會的聯系”)3.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是:在結構上具有的特點是: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各種氨基酸之間的區別在于R基的不同。(P29)4.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作多肽。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作肽鏈。肽鏈能盤曲、折疊,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P30)5.蛋白質種類繁多的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以及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P31)6.蛋白質經高溫后變性失活,這是因為高溫破壞了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但未破壞肽鍵。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雞蛋、熟肉容易消化。(P32“與社會的聯系”)第5節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1.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另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P34)2.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P34)3.一個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的。根據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將核苷酸分為脫氧核糖核苷酸(簡稱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P34)4.DNA和RNA都含有的堿基是A、C和G,DNA特有的堿基是T,RNA特有的堿基是U。(P35)5.DNA水解的產物是脫氧核苷酸,徹底水解的產物是磷酸、脫氧核糖、4種堿基。6.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遺傳物質是DNA;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遺傳物質大多數是DNA,少數是RNA。例如煙草花葉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和SARS病毒是RNA病毒。7.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P35)8.DNA與RNA在化學組成上的異同(P35)9.生物體內各種物質的元素組成:纖維素:C、H、O;脂肪:C、H、O;磷脂:C、H、O、N、P;酶:C、H、O、N等或C、H、O、N、P;DNA:C、H、O、N、P;RNA:C、H、O、N、P;ATP:C、H、O、N、P。默寫知識點:1.________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________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2.在人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________種。3.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作____________。4.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作________;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作________。5.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____________被破壞,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喪失的現象。6.形成肽鏈的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是蛋白質結構具有多樣性的直接原因。7.一個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的堿基、一分子________和一分子磷酸組成。8.DNA和RNA在化學組成上的區別為五碳糖(脫氧核糖和核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9.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10.多糖、蛋白質、核酸________(填“都是”或“不是”)生物大分子,脂肪、磷脂、固醇________(填“都是”或“不是”)生物大分子。第2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參考答案)1.C、H、O、N、P、S、K、Ca、Mg 2.水 蛋白質 3.磚紅色沉淀 橘黃色 紫色 4.旺盛 5.離子 6.(1)葉綠素 血紅素 (2)肌無力 抽搐 (3)滲透壓平衡 (4)酸堿平衡1.糖類 C、H、O 2.不能 脫氧核糖 3.幾丁質 肝臟和肌肉幾丁質 4.脂肪酸 甘油 5.細胞器 6.脂質 生殖細胞 鈣和磷1.蛋白質 氨基酸 2.21 3.脫水縮合 4.肽鍵 二肽 5.空間構象 6.種類 數目 排列順序 7.五碳糖 8.含氮堿基(T和U) 9.細胞核 細胞質 10.都是 不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