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自然災害第4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在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中,地理信息技術是一種關鍵關鍵技術,近年來地理信息技術才走進課堂,不管學生還是教師,對此都十分陌生。但實際在生活中,它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了,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之前,關于地理信息技術的概念理解幾乎為零,無論是原理還是用途,都不了解。鑒于此,教師講課時要注意運用生活中學生了解的自然災害案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進行教學。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目標課程標準 通過探究有關地理問題,了解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綜合思維 結合某一種發生的自然災害案例,認識和理解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性。核 心 目 標 1.遙感的概念、原理、特點、應用。 2.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概念、原理、特點、應用。 3.地理信息系統概念、原理、特點、應用。 區域認知 結合區域圖文材料和地理特征,會理解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地理實踐力 了解自己家鄉所在地發生的自然災害情況,以及怎樣利用地理信息技術來防災減災的。人地協調觀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掌握自然災害發生的地區,災害形成和發生過程,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重點:各種地理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難點:各種地理信息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特點。多媒體 自制教具導入新課:舉例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網上購物——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瀏覽世界各地的商品,辦理商品郵購;美團外賣—網上訂餐,遠程教育——通過互聯網實現老師、媒體、學生的自主交流,任何人均可享用網上的教育資源。那么地理信息技術可以為自然災害的防災和減災服務么?通過這節內容的學習,我們就可以知道。學生閱讀教材思考; 什么是遙感?遙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教師講解:(教師板書)一、遙感及其應用1.概念:遙感技術是利用裝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學或電子設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感知的地理信息技術。分析圖6.21,衛星遙感技術原理示意(過渡)我們通常說“站得高,看得遠”,作為遙感,利用到航空器或航天器在空中獲取地面信息,所以它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講述:遙感特點2.特點:探測范圍大、獲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條件限制少。(承轉)遙感優點這么多,那么在自然災害中對于防災和減災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師講述:遙感在自然災害中的應用3.應用(1)實時監測洪澇、臺風等災害的形成過程,進行準確的預報、預警。學生閱讀圖6.22“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對臺風“菲特”進行監測圖6.22 “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對臺風“菲特”進行監測2013年10月,第23號強臺風“菲特”在我國福建沿海登陸“風云二號”氣象衛星實時監測了“菲特”的行進過程。圖a拍攝于10月5日20時,臺風“菲特”已經逼近我國東部沿海;圖b拍攝于10月7日3時30分,臺風正影響浙江和福建大部分地區。(2)快速識別地震等突發性災害的影響范圍,對災情統計、災害救援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學生閱讀圖6.23,對2008年5月14日四川北川縣城遙感影像進行探討,遙感對地質災害的快速識別作用。北川是汶川地震災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遙感影像顯示,地震導致北川縣城及其周邊地區多處出現滑坡和泥石流,道路、房屋被掩埋,河道被堵塞。這為搶險救災提供地理信息支撐。圖6.23 2008年5月14日四川北川縣城遙感影像(承轉)遙感除了在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中起重要的作用之外,在其它方面還有哪些作用呢?教師進行知識拓展:按遙感探測的目標對象領域的不同,可分為農業遙感、林業遙感、地質遙感、氣象遙感、海洋遙感和水文遙感等。總的來說,遙感主要用于獲取地面信息,可以廣泛應用于大地測量,農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自然災害防御監測、資源調查、土地資源調查、環境監測、病蟲害和農業生態環境調查及監測等。(過渡)在自然災害發生之后,為迅速知道災害發生地點,還要用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設問:什么是衛星導航系統?它是怎樣工作的?在防災救災中有什么作用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教師板書)教師講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概念: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定位、導航的地理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展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成:主要有三部分;衛星星座(空間部分)、地面監控系統(地面控制部分)和信號接收系統(用戶部分)可以為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教師舉例分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特點: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學生了解全球主要的衛星導航系統,可以介紹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增強學生的愛國自豪感。(見圖6.24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35顆軌道衛星組成衛星星座,集衛星定位、短信報文、精密授時于一體。能夠高效、快捷地實現信息傳遞圖6.24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承轉)在防災減災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十分廣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教師講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通過信號接收設備,進行精確定位,幫助用戶發出求救信號,及時報告位置和受災情況,有效縮短救援搜尋時間。(過渡)在利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環境和自然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及評估預測。地理信息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凡是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 ,都可以借助GIS。設問: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統呢?它有一些什么功能?對防災減災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教師板書:三、地理信息系統教師講解:地理信息系統概念:對地理數據進行輸入、處理、存儲、管理、查詢、分析、輸出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分析圖6.25)圖6.25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通過圖6.25可知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1.空間查詢功能2.依據相關數據進行疊加分析功能(教師分析圖6.26)地理信息系統以圖層為基礎。圖層用圖形、符號、文本等描述某個主題的數據,如道路、村莊、河流等。這些圖層可通過位置疊加組合在一起,不同的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實際應用價值的圖片、數據及文字信息。例如,將雨量站圖層與行政區圖層進行疊加,可以獲得雨量站在行政區的分布信息。圖6.26地理信息系統的疊加分析(過渡)在地理信息技術中,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是既各自獨立發展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在防災減災領域,三者是如何協調的呢?地理信息系統利用遙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提供的地理數據,進行自然災害的動態監測、預報預警,快速確定受災范圍及受災情況,為制定減災預案,評估災害損失和指導災后恢復重建等提供依據。學生閱讀p118《溫州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學生探究:P117活動: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判斷舟曲泥石流災害的影響2010年8月7日22時左右,甘肅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降雨持續40多分鐘,雨量達97毫米,引來特大泥石流。圖6.28 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前后衛星遙感影像1.對比災害前后的衛星遙感影像,在災后圖中勾勒出泥石流的范圍。2.如果估算泥石流沖毀的住宅數量,還需要哪些信息?3.完成第2題,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統的哪些功能?板書設計: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一、遙感技術概念:工作原理:特點:應用: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概念:工作原理:特點:應用:三、地理信息系統概念:工作原理:特點: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