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濱和中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法治期中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濱和中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法治期中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01 A B C D 0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02 A B C D 0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03 A B C D 0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04 A B C D 0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0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按序為12分、13分、11分、13分、11分,共60分。)
21、(12分) (1)(2分) A▁▁▁▁▁▁;B▁▁▁▁▁▁ (2)(4分) (3)(4分) (4)(2分) 22、(13分) (1)(3分) (2)(4分) (3)(2分) (4)(4分) 23、(11分) (1)(5分) (2)(6分) 24、(13分) (1)(3分) (2)(4分) (3)(2分) (4)(4分) 25、(11分) (1)(3分) (2)(3分) (3)(5分)` 1 ` `
2023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九年級文綜答題卡
(3)(4分)
正確填涂 ` 監考員填涂缺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校________ 班級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位號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項
^ ^ ^ ^ ^ ^ ^ ^ ^ ^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鉛筆填寫考生號,姓名等,再用 2B 鉛 & & & & & & & & & &
(4)(2分)
筆把考號的對應數字涂黑 * * * * * * * * * *
2.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 ( ( ( ( ( ( ( ( (
` `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 22、(13 分)
(1)(3分)
01 A B C D 0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02 A B C D 0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03 A B C D 0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04 A B C D 0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0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4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 5 小題,按序為 12 分、13 分、11 分、13 分、11 分,共 60 分。)
21、(12 分)
(1)(2分)
A▁▁▁▁▁▁;B▁▁▁▁▁▁
(2)(4分) (3)(2分)
(4)(4分)
` ` 1 ` `
` ` `
23、(11 分) (3)(2分)
(1)(5分)
(4)(4分)
(2)(6分)
25、(11 分)
(1)(3分)
(2)(3分)
24、(13 分)
(1)(3分) (3)(5分)
(2)(4分)
` ` ` `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
九年級文綜試題卷
【考生須知】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答題前,必須在答題紙指定位置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
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紙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
考試結束后,上交答題紙,保存好試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從公元前數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黃河—長江等流域的人們,開始耕耘灌溉、鑄器造皿、建設家園。上述講話涉及的古文明包括( )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倫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中華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人物與其歷史貢獻組合正確的是( )
A.伯里克利——推動羅馬民主發展到高峰
B.蘇格拉底——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C.亞歷山大——建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D.凱撒——首創“元首制”,建立羅馬帝國
3.一個歷史事實可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排列事件的層次(如右圖)。下列選項符合右圖的是 ( )
A.①古代兩河流域 ②古巴比倫 ③《漢謨拉比法典》
B.①羅馬法 ②《十二銅表法》 ③愛琴文明
C.①自治城市 ②大學 ③早期資產階級
D.①大化改新 ②公民公地 ③幕府
4.中世紀早期的教會不僅收集、翻譯古代希臘、羅馬時期的作品,編寫史籍,還直接創辦學校(見下表)。據此可知,當時( )
學校類型 開設課程 培養對象
修道院學校、在主教駐節的大教堂興辦的大教堂學校 “七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 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
A.教育發展促進大學興起 B.基督教對文化傳承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C.歐洲科技文化成就顯著 D.西歐經濟發展促使基督教的主動革新
5.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和結論能夠成立的是( )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日本大化改新確立一套先進的管理體制 學習西方先進制度
B 法蘭克王國推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隸主貴族等級制度
C 拜占庭帝國實行軍區制 有效抵御了十字軍東征
D 阿拉伯帝國擴張 使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廣泛傳播
6.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儒略歷” B.《天方夜譚》
C.《荷馬史詩》 D.“阿拉伯數字”
7.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空白框中應填寫的內容是( )
A.西歐土地關系變化 B.西歐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C.西歐手工業的發展 D.西歐生產組織資本主義化
8.“正當西班牙和葡萄牙用武力在海上和遙遠的大陸上進行征服的時候,意大利憑著它的精神,在整個古老的歐洲建立起自己的帝國。”能夠體現材料中的“精神”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神曲》 C.《人間喜劇》 D.《物種起源》
9.法國國王采取了一定的辦法使得原產于美洲大陸的馬鈴薯在歐洲流行開來。請你判斷把馬鈴薯帶到歐洲的最可能是( )
A.迪亞士 B.達 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10.“鐘擺理論”是指鐘擺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值在一定范圍內有規律地擺動。下圖中的鐘擺在17世紀末期向右擺動至“B:議會”處的原因是( )
A.《權利法案》的頒布限制了君主權力
B.克倫威爾成為英國的“護國主”
C.新貴族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貢獻巨大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曲折性
11.美國歷史的發展經歷了種種坎坷。圖示是美國某一階段的發展示意圖,F1是它發展的動力,F2 是它發展的阻力。下列關于美國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動力F1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B.圖中阻力F2是英國的殖民統治
C.圖中a處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D.圖中c處是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12.該國革命是整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變革最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現代社會”取代了“舊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階段,一切顯得非常激進,以致此后一切革命運動都將這場革命視作自己的先驅。“該國”是指( )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俄國
13.構建知識的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學編制的知識結構示意圖,由
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
A.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進程
B.近代西方工業浪潮發展的過程
C.近代西方反對君主專制的過程
D.近代西方反對殖民壓迫的歷程
14.《共產黨宣言》指出:“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這里的“革命”是指( )
A.珍妮機的發明和應用 B.資產階級革命高漲
C.工業生產方式的變化 D.無產階級革命興起
15.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廣泛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共同創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這表明馬克思主義( )
A.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 B.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開展
C.指導了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D.推動了法國巴黎公社建立
16.“與其坐等彼等昌明,共興亞洲,莫若早脫其列,攜手西洋諸國斷然廢舊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舊弊,舉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強,以圖傲視亞洲諸國。”材料表明日本( )
A.改革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B.廢除農奴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C.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D.變法圖強,向西方學習的決心
17.以下圖片反映了14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對其理解正確的是(  )
A.英國在每次變化中都處于領先地位 B.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C.內燃機推動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D.蒸汽革命催生了壟斷組織
18.歐洲的一位巨人被譽為“光明的使者”,其諸多貢獻如下表所示。據此可知,這位“光明的使者”(  )
領域 貢獻
力學 提出運動力學四大定律
天文學 建立了行星定律理論的基礎
光學 致力于三棱鏡色散之研究并發明反射式望遠鏡
數學 發現二項式定理及微積分方法等
A.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 B.沖垮了天主教的統治地位
C.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D.發展為法國啟蒙運動領袖
19.下列事件中,發生在下面圖示發展階段二的是( )
①美國獨立戰爭 ②俄國農奴制改革 ③日本明治維新 ④法國大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第一條第四款規定:“(各締約國)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該條約的簽署(  )
A.使美國實現了“門戶開放”等目的 B.廢除了德國在中國的特權
C.糾正了巴黎和會的不當決定 D.促使日本放棄了對山東問題的要求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按序為12分、13分、11分、13分、11分,共60分。)
21.(12分)人類文明的產生、發展,具有區域性、多元性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圖所示
材料二:亞歷山大的征服戰爭,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也許是更為重要的。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
材料三:對許多人來說,中世紀就是“黑暗時代”......對中世紀的這種不公道的觀點持續了整整500年。無論如何,中世紀都不是一個沉睡的、可怕的時代,而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
——【美】朱迪斯·M·本內特等《歐洲中世紀史》
(1)將材料一圖中所示文明成果與其在地圖中的誕生地對應寫下來。(2分)
A▁▁▁▁;B▁▁▁▁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列舉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結合所學任選一個帝國簡要分析其擴張的影響。(4分)
(3)列舉兩個史實證實材料三中作者認為中世紀是“充滿變化”的時代。(4分)
(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發展特點。(2分)
22.(13分)14—16世紀被稱為“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一時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促使了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以及科學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
——《圖說天下世界歷史系列:文藝復興》
材料二:只有到1500年左右......這種狀態才被打破,過去處于相對隔絕的各地區才開始建立了直接聯系。這是人類社會向全世界連為一體邁出的第一步。......西歐人走向海外,開始殖民征服......從而促進了歐洲的封建生產方式迅速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近代史編》
材料三:持續四個世紀之久的非洲奴隸貿易給西歐資本主義帶來巨額財富,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來源......然而,對非洲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紀錄片《世界歷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歐洲人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并指出它對資本主義的產生有何影響。(3分)
(2)指出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概括該事件對世界歷史進程造成了哪些影響。(4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最能反映資本原始積累血腥性的事件。綜合材料二、三,指出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4)結合所學,簡要說明上述材料所述重大歷史事件間的聯系。(4分)
23.(11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鞏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法治建設進程示意圖
材料二:
時間 事件
1853-1854年 ①美國艦隊強行進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
19世紀六十年代 ②南方有400萬黑奴,其中60%的黑奴在種植園勞動。
1861年 ③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法令,農奴獲得自由,還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需出錢贖買。
1862年 ④林肯頒發《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黑人奴隸踴躍參戰。
1868年 ⑤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
1881-1893年 ⑥日本工廠數由1100個增至3340個,工業年均增長率為12.1%。
1890年 ⑦俄國的鋼產量和棉紡織業的產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產量增加19倍,石油產量猛增200多倍。
1894年 ⑧美國在世界工業國家中躍居首位。
(1)請完善材料一中空白處的內容并簡要回答這些法律文獻產生的共同作用。(5分)
(2)從材料二中選擇兩至三件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提煉出一個觀點,并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目清晰)(6分)
24.(13分)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同時也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業革命將數量龐大的勞動人口從英國農場中解放出來,足以為新機器配置充足人員。
——摘編自《世界大歷史(第3卷)》
材料二:在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從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業占多數,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
——《簡明世界歷史讀本》
材料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和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經驗的基礎上了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871法國在歷史上盡管存在了72天的政權,但它破天荒地為世人展示了一個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民主國家的雛形,極大地豐富了這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材料四:
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再補充一條促使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其他條件。(3分)
材料二中“新一輪的革新”最顯著的成就是什么?根據材料二,指出這一時期生產組織形式的新變化。(4分)
材料三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的標志是什么?“1871年法國存在了72天的政權”指什么事件?(2分)
結合材料四,分析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4分)
25.(11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今,大多數歷史學家已能分清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1914 年6月28日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一戰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個: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相沖突的聯盟體系和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愿望。
——改編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它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
材料三:1917年,俄國的一場革命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這場革命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國,這場革命使俄國重新成為世界強國,這場革命也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
(1)材料一中“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是指什么歷史事件?“相沖突的聯盟體系”指的是哪些聯盟 (3分)
(2)材料二中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評價是否正確?請從一戰的性質和目的角度談談為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的“一場革命”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國”“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兩句話。(5分)
第3頁,共6頁2023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
九年級文綜試題卷
【考生須知】
本試卷滿分 100分,考試時間 100分鐘。
1. 答題前,必須在答題紙指定位置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
2. 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紙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
3. 考試結束后,上交答題紙,保存好試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
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19年 5月 15日,習近平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
從公元前數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黃河—長江等流域
的人們,開始耕耘灌溉、鑄器造皿、建設家園。上述講話涉及的古文明包括( )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倫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中華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人物與其歷史貢獻組合正確的是( )
A.伯里克利——推動羅馬民主發展到高峰
B.蘇格拉底——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C.亞歷山大——建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D.凱撒——首創“元首制”,建立羅馬帝國
3.一個歷史事實可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排列事件
的層次(如右圖)。下列選項符合右圖的是 ( )
A.①古代兩河流域 ②古巴比倫 ③《漢謨拉比法典》
B.①羅馬法 ②《十二銅表法》 ③愛琴文明
C.①自治城市 ②大學 ③早期資產階級
D.①大化改新 ②公民公地 ③幕府
4.中世紀早期的教會不僅收集、翻譯古代希臘、羅馬時期的作品,編寫史籍,還直接創辦學
校(見下表)。據此可知,當時( )
學校類型 開設課程 培養對象
修道院學校、在主教駐節的 “七藝”:文法、修辭,邏輯、
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
大教堂興辦的大教堂學校 算術、幾何、音樂、天文
A.教育發展促進大學興起 B.基督教對文化傳承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C.歐洲科技文化成就顯著 D.西歐經濟發展促使基督教的主動革新
5.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和結論能夠成立的是( )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日本大化改新確立一套先進的管理體制 學習西方先進制度
B 法蘭克王國推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隸主貴族等級制度
C 拜占庭帝國實行軍區制 有效抵御了十字軍東征
D 阿拉伯帝國擴張 使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廣泛傳播
第 1頁,共 6頁
6.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
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儒略歷” B.《天方夜譚》
C.《荷馬史詩》 D.“阿拉伯數字”
7.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
其中空白框中應填寫的內容是( )
A.西歐土地關系變化 B.西歐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C.西歐手工業的發展 D.西歐生產組織資本主義化
8.“正當西班牙和葡萄牙用武力在海上和遙遠的大陸上進行征服的時候,意大利憑著它的精
神,在整個古老的歐洲建立起自己的帝國。”能夠體現材料中的“精神”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神曲》 C.《人間喜劇》 D.《物種起源》
9.法國國王采取了一定的辦法使得原產于美洲大陸的馬鈴薯在歐洲流行開來。請你判斷把馬
鈴薯帶到歐洲的最可能是( )
A.迪亞士 B.達 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10.“鐘擺理論”是指鐘擺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值在一定范圍內有規律地擺動。下圖中的鐘
擺在 17世紀末期向右擺動至“B:議會”處的原因是( )
A.《權利法案》的頒布限制了君主權力
B.克倫威爾成為英國的“護國主”
C.新貴族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貢獻巨大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曲折性
11.美國歷史的發展經歷了種種坎坷。圖示是美國某一階段的發展示意圖,F1是它發展的動
力,F2 是它發展的阻力。下列關于美國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動力 F1 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B.圖中阻力 F2是英國的殖民統治
C.圖中 a處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D.圖中 c處是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12.該國革命是整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變革最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現代社會”取代了
“舊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階段,一切顯得非常激進,以致此后一切革命運動都將這場
革命視作自己的先驅。“該國”是指( )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俄國
13.構建知識的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學編制的知識結構示意圖,由
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 )
A.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發展的進程
B.近代西方工業浪潮發展的過程
C.近代西方反對君主專制的過程
D.近代西方反對殖民壓迫的歷程
第 2頁,共 6頁
14.《共產黨宣言》指出:“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
工業生產的革命。”這里的“革命”是指( )
A.珍妮機的發明和應用 B.資產階級革命高漲
C.工業生產方式的變化 D.無產階級革命興起
15.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廣泛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共同創
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這表明馬克思主義( )
A.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 B.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開展
C.指導了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D.推動了法國巴黎公社建立
16.“與其坐等彼等昌明,共興亞洲,莫若早脫其列,攜手西洋諸國斷然廢舊制,立新政。
朝野一心,革除舊弊,舉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強,以圖傲視亞洲諸國。”材料表明日本( )
A.改革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B.廢除農奴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C.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D.變法圖強,向西方學習的決心
17.以下圖片反映了 14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對其理解正確的是( )
A.英國在每次變化中都處于領先地位 B.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C.內燃機推動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D.蒸汽革命催生了壟斷組織
18.歐洲的一位巨人被譽為“光明的使者”,其諸多貢獻如下表所示。據此可知,這位“光
明的使者”( )
領域 貢獻
力學 提出運動力學四大定律
天文學 建立了行星定律理論的基礎
光學 致力于三棱鏡色散之研究并發明反射式望遠鏡
數學 發現二項式定理及微積分方法等
A.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 B.沖垮了天主教的統治地位
C.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D.發展為法國啟蒙運動領袖
19.下列事件中,發生在下面圖示發展階段二的是( )
①美國獨立戰爭 ②俄國農奴制改革 ③日本明治維新 ④法國大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第一條第四款規定:“(各締約國)不得因中國
狀況,乘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該條約的簽署( )
A.使美國實現了“門戶開放”等目的 B.廢除了德國在中國的特權
C.糾正了巴黎和會的不當決定 D.促使日本放棄了對山東問題的要求
第 3頁,共 6頁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 5 小題,按序為 12 分、13 分、11 分、13 分、11 分,共 60
分。)
21.(12分)人類文明的產生、發展,具有區域性、多元性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圖所示
A
B
材料二:亞歷山大的征服戰爭,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
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諸海航路的船
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也許是更為重要的。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
材料三:對許多人來說,中世紀就是“黑暗時代”......對中世紀的這種不公道的觀點持續
了整整 500 年。無論如何,中世紀都不是一個沉睡的、可怕的時代,而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
代。
——【美】朱迪斯·M·本內特等《歐洲中世紀史》
(1)將材料一圖中所示文明成果與其在地圖中的誕生地對應寫下來。(2分)
A▁▁▁▁;B▁▁▁▁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列舉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結合所學任選一個帝國簡要
分析其擴張的影響。(4分)
(3)列舉兩個史實證實材料三中作者認為中世紀是“充滿變化”的時代。(4分)
(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發展特點。(2分)
22.(13分)14—16世紀被稱為“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一時期是人類歷史發展
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促使了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使人們把關注的
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以及科學試驗的精神,從
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
——《圖說天下世界歷史系列:文藝復興》
材料二:只有到 1500 年左右......這種狀態才被打破,過去處于相對隔絕的各地區才開始
建立了直接聯系。這是人類社會向全世界連為一體邁出的第一步。......西歐人走向海外,
開始殖民征服......從而促進了歐洲的封建生產方式迅速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近代史編》
材料三:持續四個世紀之久的非洲奴隸貿易給西歐資本主義帶來巨額財富,成為資本原始積
累的一個重要來源......然而,對非洲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紀錄片《世界歷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歐洲人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并指出它對資本主義
第 4頁,共 6頁
的產生有何影響。(3分)
(2)指出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概括該事件對世界
歷史進程造成了哪些影響。(4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最能反映資本原始積累血腥性的事件。綜合材料二、三,
指出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4)結合所學,簡要說明上述材料所述重大歷史事件間的聯系。(4分)
23.(11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鞏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法治建設進程示意圖
材料二:
時間 事件
1853-1854 年 ①美國艦隊強行進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
19 世紀六十年代 ②南方有 400 萬黑奴,其中 60%的黑奴在種植園勞動。
③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法令,農奴獲得自由,還可以
1861 年
獲得一份土地,但需出錢贖買。
1862 年 ④林肯頒發《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黑人奴隸踴躍參戰。
1868 年 ⑤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
1881-1893 年 ⑥日本工廠數由 1100 個增至 3340 個,工業年均增長率為 12.1%。
⑦俄國的鋼產量和棉紡織業的產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產量增加19倍,
1890 年
石油產量猛增 200 多倍。
1894 年 ⑧美國在世界工業國家中躍居首位。
(1)請完善材料一中空白處的內容并簡要回答這些法律文獻產生的共同作用。(5分)
(2)從材料二中選擇兩至三件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提煉出一個觀點,并加以闡述
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目清晰)(6分)
24.(13分)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同時也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業
革命將數量龐大的勞動人口從英國農場中解放出來,足以為新機器配置充足人員。
——摘編自《世界大歷史(第 3 卷)》
材料二:在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從早期的
中小型家族企業占多數,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
——《簡明世界歷史讀本》
材料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和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經驗的基礎上了共同
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871 法國在歷史上盡管存在了 72 天的政權,但它破天荒地為世
人展示了一個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民主國家的雛形,極大地豐富了這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第 5頁,共 6頁
材料四:
(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再補充一條促使英國工
業革命發生的其他條件。(3分)
(2)材料二中“新一輪的革新”最顯著的成就是什么?根據材料二,指出這一時期生產組
織形式的新變化。(4分)
(3)材料三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的標志是什么?“1871年法國存在了 72天的政
權”指什么事件?(2分)
(4)結合材料四,分析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4分)
25.(11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今,大多數歷史學家已能分清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1914 年 6 月 28
日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一戰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個:經濟上
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相沖突的聯盟體系和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愿望。
——改編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它們;而英國、
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
材料三:1917 年,俄國的一場革命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這場革命從第一次世界大
戰中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國,這場革命使俄國重新成為世界強國,這場革命也改變了世界歷
史發展的方向。
(1)材料一中“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是指什么歷史事件?“相沖突的聯盟體系”指
的是哪些聯盟 (3分)
(2)材料二中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評價是否正確?請從一戰的性質和目的角度談談為什
么?(3分)
(3)材料三中的“一場革命”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拯救了落后挨
打的俄國”“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兩句話。(5分)
第 6頁,共 6頁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九年級文綜參考答案
選擇題
1-20 BCABD DDBCA BCACA DBCDA
二、非選擇題
21(1)④ ⑤(2分)
(2)暴力沖突(1分)、和平交流。(1分)亞歷山大帝國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1分)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或阿拉伯帝國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發展做出貢獻。)(1分)
(3)史實:西歐城市的出現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形成,成為早期資產階級;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促進了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的出現;推動了歐洲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任選2點得4分)
(4)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具有區域性、多元性特點。(2分)
22(1)轉變: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關注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2分)影響: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或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分)
(2)事件:新航路開辟(1分);影響: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打破以往各地區相互孤立隔絕的狀態;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歐洲開始了對外殖民擴張。(3分)
(3)事件:三角貿易。主要方式:殖民擴張。(2分)
(4)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精神動力;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三角貿易。(4分)
23(1)《拿破侖法典》(或《法國民法典》)。(1分)共同作用:①體現了資產階級倡導的民主思想,有助于資本主義法制社會的建立;②都反映了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專制走向民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趨勢;③都對本國的民主政治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④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律文獻,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任兩點,4分)
(2)給分標準:
觀點:2分 論述:4分(需要史論結合)
【示例一】選取事件:③⑦
觀點:俄國通過改革促使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論述:1.1861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獲得人身自由,還可以獲得土地。2.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俄國采取了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示例二】選取事件:①⑤⑥
觀點:日本通過學習與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論述:1.明治維新之前日本遭遇了美國黑船事件,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危機。
2.1868年明治政府開啟了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日本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示例三】選取事件:②④⑧
觀點:美國通過戰爭的方式清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障礙。
論述:1.內戰前,美國南方奴隸制限制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南北矛盾加劇,戰爭一觸即發。2.在戰爭過程中,聯邦政府通過《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調動了農民與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戰局。美國內戰避免了美國分裂,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美國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示例四】選取事件:②④⑤(或任意兩個也可)
觀點: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擴展開來。
論述:1.俄國通過廢除農奴制,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2.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改造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3.美國內戰,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展開來,資本主義力量進一步增強。(任兩點滿分)
24(1)條件:農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資源。(1分)其他條件:君主立憲制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殖民擴張擴大了海外市場;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提供了資金來源。(任1點2分)
(2)電力的廣泛使用。(2分)壟斷組織的產生(或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的趨勢)(2分)
(3)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分)事件:巴黎公社。(1分)
(4)①材料中“1770-1861年英國煤和鐵產量都在持續增長以及人均年收入的增長”反映了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發展。(2分)②材料中“資產階級人均年收入明顯高于工人人均年收入”反映了工業革命后貧富分化加劇。(或工業革命使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裕。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2分)
25(1)薩拉熱窩事件(1分);協約國、同盟國。(2分)
(2)不正確。(1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列強掠奪和侵略戰爭。參戰的大多數國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2分)
(3)俄國十月革命。(1分)“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國”指俄國提前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戰爭對俄國的破壞;(2分)“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是指十月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對2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2分)(意思相近即可)
第1頁,共2頁2023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九年級文綜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20 BCABD DDBCA BCACA DBCDA
二、非選擇題
21(1)④ ⑤(2 分)
(2)暴力沖突(1 分)、和平交流。(1 分)亞歷山大帝國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
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1 分)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
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或阿拉伯帝國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
色,為世界文化發展做出貢獻。)(1 分)
(3)史實:西歐城市的出現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形成,成為早期資產階級;
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促進
了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
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的出現;推動了
歐洲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任選 2 點得 4 分)
(4)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具有區域性、多元性特點。(2 分)
22(1)轉變: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關注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2分)影響:
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或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
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 分)
(2)事件:新航路開辟(1 分);影響: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打破以往各地區相互孤
立隔絕的狀態;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歐洲開始了對外殖民擴張。(3 分)
(3)事件:三角貿易。主要方式:殖民擴張。(2 分)
(4)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精神動力;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三角貿易。
(4 分)
23(1)《拿破侖法典》(或《法國民法典》)。(1 分)共同作用:①體現了資產階級倡導的民
主思想,有助于資本主義法制社會的建立;②都反映了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專制走向民主,
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趨勢;③都對本國的民主政治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④都
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律文獻,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任兩點,4
分)
(2)給分標準:
觀點:2 分 論述:4 分(需要史論結合)
【示例一】選取事件:③⑦
觀點:俄國通過改革促使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論述:1.1861 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獲得人身自由,還可以獲得土地。2.1861
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俄國采取了改革的方
式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示例二】選取事件:①⑤⑥
觀點:日本通過學習與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論述:1.明治維新之前日本遭遇了美國黑船事件,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危機。
2.1868 年明治政府開啟了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日本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發
展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示例三】選取事件:②④⑧
觀點:美國通過戰爭的方式清除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障礙。
論述:1.內戰前,美國南方奴隸制限制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南北矛盾加劇,戰爭一觸即
發。2.在戰爭過程中,聯邦政府通過《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調動了農民與黑人奴
第 1頁,共 2頁
隸的積極性,扭轉戰局。美國內戰避免了美國分裂,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美國經
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示例四】選取事件:②④⑤(或任意兩個也可)
觀點:19 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擴展開來。
論述:1.俄國通過廢除農奴制,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2.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從政治、
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改造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3.美國內戰,廢除了奴
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19 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在全
世界范圍內擴展開來,資本主義力量進一步增強。(任兩點滿分)
24(1)條件:農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資源。(1 分)其他條件:君主立憲制確立了資產階級
統治;殖民擴張擴大了海外市場;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提供了資金來源。(任 1 點 2 分)
(2)電力的廣泛使用。(2 分)壟斷組織的產生(或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的趨勢)(2分)
(3)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分)事件:巴黎公社。(1 分)
(4)①材料中“1770-1861 年英國煤和鐵產量都在持續增長以及人均年收入的增長”反映
了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發展。(2 分)②材料中“資產階級人均年收入明顯高于工人人均年
收入”反映了工業革命后貧富分化加劇。(或工業革命使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
們日益富裕。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
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2分)
25(1)薩拉熱窩事件(1分);協約國、同盟國。(2分)
(2)不正確。(1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列強掠奪和侵略戰爭。參戰的大
多數國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2分)
(3)俄國十月革命。(1 分)“拯救了落后挨打的俄國”指俄國提前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一
定程度上減少了戰爭對俄國的破壞;(2分)“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是指十月革命打
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對 20 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
遠影響。(2分)(意思相近即可)
第 2頁,共 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安顺市| 盐山县| 巩义市| 洮南市| 苏州市| 万年县| 台南县| 谢通门县| 廉江市| 望城县| 翼城县| 新源县| 台前县| 图木舒克市| 宁津县| 芒康县| 辽阳县| 临桂县| 任丘市| 德惠市| 年辖:市辖区| 昌江| 新晃| 白河县| 比如县| 饶平县| 博兴县| 乐亭县| 章丘市| 石嘴山市| 和硕县| 微山县| 闻喜县| 昭觉县| 黄骅市| 股票| 安徽省| 义乌市| 苏尼特左旗|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