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上冊知識清單
第一單元 算法的實現
使用計算機實現算法解決問題主要經歷問題分析、抽象與建模、設計算法、驗證與優化算法等過程。
“雞兔同籠”抽象建模
問題:有若干只雞、兔在同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雞兔有 35 個頭,從下面數雞兔有 94 只腳,問籠中有多少只雞和多少只兔?
對問題進行抽象(以表格的形式)從對象、數量、關系方面入手
“雞兔同籠”問題中,使用變量“ji”表示雞的頭數,使用變量“tu”表示兔的頭數。
修改計算模型,用變量表示雞兔的總頭數和總腳數
練一練
我國古代數學家張丘建在《算經》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百錢買百雞”問題: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百錢買百雞,問翁、母、雛各幾何 你能用表格,對這個問題從對象、數量、關系等角度進行抽象建模嗎
枚舉法的思想是有序地嘗試每一種可能的解,如果滿足正確解的條件就采納,否則繼續枚舉,做到不遺漏、不重復。使用枚舉法的關鍵是什么呢?正確解的判斷條件;確定枚舉的范圍。
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算法流程圖
算法的程序體驗
IDLE Shell 窗口
程序編輯器 窗口
打開python程序 雙擊桌面上的python圖標
新建python文件 點擊“File——>New File”
打開老師文件中的python文件 點擊“File——>open”
運行python程序 點擊“Run——>Run Module”
另存為python程序 點擊“File——>Save As”
猜數字算法設計
猜數字算法驗證
枚舉法的驗證程序
“#”后面為注釋語句,程序運行時不會被執行。在編寫程序時添加注釋是個好習慣!
輸入語句:input() 實現數據的輸入,""中間的內容是提示語。
while循環語句:!= 不等于 當 cai 不等于 da 時……
雙分支條件語句:在Python中,用“if...else..”來構造雙分支條件語句,當滿足判斷條件時執行 if 分支下的代碼,否則執行 else 分支下的代碼。
二分法
使用“二分查找法”可以通過較少的次數猜出正確答案。
(最小值+最大值) 2 注意只取整數
例如:(5+10) 2=7.5 取 7
算法多樣性
猜數字“枚舉法”流程圖及驗證程序
猜數字“二分法”流程圖及驗證程序
若變量da的值為137,請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變量cz、zz和cai的值。
算法的評價方法
算法的評價方法:正確性、有效性、運行效率
在1~100范圍內,分別采用順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算法查找目標數1、50和100,估算循環的執行次數。
“韓信點兵”枚舉法的實現
相傳有一次,韓信帶領1500名士兵去打仗。戰后,死傷四五百人。剩下的士兵中,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人;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人;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人。韓信馬上算出人數:我軍還有1073名勇士!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