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2我國的社會保障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高一政治統編版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2我國的社會保障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高一政治統編版必修2

資源簡介

4.2我國的社會保障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發揮的作用
2、理解我國社會保障的基本形式,各種保障措施的地位和作用
3、理解我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
【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結合社會保障制度具體實施的成就,感悟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不斷提升。增強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認同感,堅定我國的制度自信。
2.科學精神:了解社會保障的作用,闡釋我國社會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其含義。
3.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明確享受社會保障是我們的權利,也需要社會成員分擔責任。理解和認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提高社會責任感和參與能
【教學重點】
明確完善社會保障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
【教學難點】
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要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為此,須盡快補齊短板,夯實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織為實現廣大民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提供更堅實可靠的制度保障??椑紊鐣U稀鞍踩W”,努力推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思考:為什么建立社會保障“安全網”?社會保障“安全網”是什么樣的?怎樣織牢我國社會保障“安全網”?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跟我一起走進我們這節課,看看我國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原因以及是怎樣完善這一體系的!
新課講授:出示課題——我國的社會保障
總議題:如何通過社會保障增進人民福祉
議題一:我們為什么需要社會保障
議題二:應該如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一幕: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
議題一:我們為什么需要社會保障
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二十大關于養老保險的表述和理解》并閱讀材料《黨的二十大報告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這制度引導個人財富投向長期養老金融產品,能進一步優化國民退休收入結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發揮著巨大的穩定器作用,有利于在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后能夠再多一份收入,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議學問題:結合上述情境談談為什么要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 實施養老金制度有什么樣的意義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疾病、失業、養老、災害、貧困等各種問題,國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會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緩解國家養老壓力,能給予居民養老以更多元化、更豐富的選擇空間。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國民退休收入結構,調節不同社會群體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引導個人財富投向長期養老金融產品,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風險分攤,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發揮巨大的穩定器作用,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有利于穩步提高保障水平,推動養老行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
議學小結:
一、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
1、完善社會保障的必要性:
面對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疾病,失業,養老,災害,生活,貧困等。各種問題,國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會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安全網”,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式日益多樣的社會保障發揮著越來越廣泛的作用。
完善社會保障的重要性:
(1)社會保障作為精巧的“社會減震器”,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減震器)
(2)社會保障通過收入再分配,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調節器)
(3)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助推器)
議題二:社會保障“安全網”是什么樣的?
議學情境二:閱讀材料《為了誰?保障誰?》
有學校組織學生課后成立調查小組通過走訪社會,發現下列人群呱需解決問題,特發“招賢榜”,尋求資助。
(1)受災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群眾
(2)患病住院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被保險人 王奶奶。
(3)需要改善物質生活條件改善和精神關愛的抗戰老兵李大爺
(4)缺少養老床位或托老服務的王務爺
議學問題:班上學生分成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四組每組在上述情境中選定一名幫扶對象,并說明理由。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
社會保險:王奶奶。社會保險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保障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已發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社會救助:受災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群眾。社會救助是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社會福利:缺少養老床位或托老服務的老人。
社會福利是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化服務,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
社會優撫:李大爺,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原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
議學小結:
3、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組成,還包括其他社會保障形式,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1)社會保險
地位: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
含義:它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保障勞動者在因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因素暫時或永久失去勞動能力,從而失去勞動收人來源時,能夠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主要內容:社會保險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
相關鏈接: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是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達到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商業保險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購買商業保險,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
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關系
(2)社會救助
地位: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
含義:它是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
(3)社會福利是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社會化的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以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
(4)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
重點突破:我國的社會保障的主要形式
第二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議題二:應該如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議學情境三:閱讀材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有專家指出,“覆蓋全民”體現的是普惠性要求,“統籌城鄉”突出的是縮小城鄉差距,“公平統”針對的是現實中制度碎片化現象,“安全規范”對應的是制度可靠與規范運行,“可持續”強調的是能夠造福世代人民,“多層次”滿足的是人民群眾不斷豐富的美好生活需要。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提“安全規范”的要求,因為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擔責任,要強化規范管理,同時只有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確?;鸢踩?,才能實現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健康持續發展
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及所學知識小組合作,我國應該如何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托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要做到權責清晰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議學小結:
1、怎樣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
①要建立起覆蓋全民、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要更多地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議學情境四:觀看視頻《從搖籃到墳墓”北歐福利好得不行,是天堂還是崩壞的烏托邦》
議學問題:結合調頻內容分析:(1)北歐福利制度有什么好處 中國可不可以借鑒。(2)北歐福利制度又有什么壞處,中國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
(1)北歐福利制度有什么好處 中國可不可以借鑒。
可以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的社會保障需求。這一點可以借鑒
(2)其中又有什么壞處,中國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示
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
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只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社會保障持續發展。
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享受社會保障,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擔責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
那么,要把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成什么樣呢?
2、我國要建立什么樣的社會保障體系?
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知識拓展:
覆蓋全民:就是要把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都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來,不分城鄉,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一個都不能少。
城鄉統籌:就是要穩步推進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務的一體化建設。
權責清晰:主要強調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原則,盡可能地劃清邊。
公平統一: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群體之間的收入關系均衡、平等、公正和透明,基礎養老金實行全國統籌,城鄉醫保制度與管理的整合等
可持續:則是強調制度要著眼長遠,安全,可持續。
本課小結:
課堂練習:
一、單選題
1.(2023上·貴州遵義·高一校聯考期末)2022年7月,泉州市出臺《關于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服務鄉村振興和助力產業轉型的實施方案》,鼓勵科技特派員以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入股,與所在的服務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該《實施方案》能夠( )
①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②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激發技術員積極性,促進科技創新
④發揮社會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詳解】②③:泉州市出臺《關于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服務鄉村振興和助力產業轉型的實施方案》,此舉有利于激發技術員積極性,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進科技創新,②③符合題意。
①:鼓勵科技特派員以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入股,有利于激發技術員積極性,但可能會造成收入差距拉大,①與題意不符。
④:材料不涉及社會救助,④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C。
2.(2023上·山東臨沂·高三統考期中)長期護理保險是專門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一種社會保險,被稱為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之外的“第六險”。截至2023年6月,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參保人數達到1.7億,累計超200萬人享受待遇,累計支出基金約650億元,年人均減負約1.4萬元。建立長期護理保險( )
①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滿足了老年人多層次的保障需求
②調動社會力量完善保險服務,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
③提供最高層次社會保障,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④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完善社會保障的重要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④:長期護理保險是專門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一種社會保險,被稱為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之外的“第六險”。建立長期護理保險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完善社會保障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故①④符合題意。
②:長期護理保險作為社?!暗诹U”屬于社會保險,一般由政府、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未涉及調動社會力量完善保險服務,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排除②。
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作為社會保險,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排除③。
故本題選B。
3.(2023上·江蘇蘇州·高三統考期中)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了十六項醫保服務便民措施,為參保群眾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以簡化辦理材料為例,辦理時限由原來45個工作日壓縮為15個工作日,參保人可通過線上申請辦理,不用再“兩地跑”,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不跑腿。醫保線上轉移接續有利于( )
A.減輕相關職能部門的負擔,提高服務效能
B.破解異地醫療的堵點,降低群眾就醫成本
C.完善社會再分配,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D.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答案】C
【詳解】A:簡化辦理材料,讓數據多跑路并不會減輕相關職能部門的負擔,A錯誤。
B:醫保線上轉移接續有利于便利群眾異地就醫,但并不能降低群眾就醫成本,B錯誤。
C:醫保線上轉移接續是對我國社會再分配的完善,有利于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C正確。
D:材料沒有涉及區域協調發展問題,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4.(2023上·山東·高三校聯考期中)社保經辦服務是社會保險體系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8月16日,國務院公布的《社會保險經辦條例》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依托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等實現跨部門、跨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社會保險經辦窗口應當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為用人單位和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以上規定()
①做到了權責清晰,明確了各方的權利與責任
②滿足了較高層次的保險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③提高了社會保障服務水平,提升社會保障治理效能
④落實了民生政策,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①:權責清晰,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未體現,①不符合題意。
②:商業保險滿足了較高層次的保險需求,②錯誤。
③:社保經辦服務是社會保險體系的“最后一公里”。《社會保險經辦條例》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依托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等實現跨部門、跨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社會保險經辦窗口應當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為用人單位和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以上規定提高了社會保障服務水平,提升社會保障治理效能,③正確。
④:社保經辦服務條例的規定落實了民生政策,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④正確。
故本題選D。
5.(2023上·北京海淀·高一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计谥校胺矊⒘?,制度不可不察也?!薄爸贫葍瀯菔且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毕铝袑儆谖覈贫葍瀯莸氖牵? )
①全體公民都享受最高水平的社會保障
②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
③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集中力量辦大事
④以人民為中心的制度設計保證了國家的人民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詳解】①:社會保障水平應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并且不是全體公民都享受最高水平的社會保障,①表述錯誤。
②③④: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集中力量辦大事,以人民為中心的制度設計保證了國家的人民性,這都是我國的制度優勢,②③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6.(2023上·江蘇·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規定,自2023年8月1日起,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范圍由原來的只有醫療保險,擴大到了醫療保險、長期護理險,以及疾病保險等商業健康保險的主要險種。2023年8月3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提高個人所得稅有關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通知》,決定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上述系列舉措均( )
A.有利于減輕納稅人負擔,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B.減輕了家庭撫養負擔,促進了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C.旨在推動我國構建多層次、多支柱社會保障體系
D.激發了個人參保積極性,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答案】A
【詳解】A: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有利于減輕納稅人負擔,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A符合題意。
B: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說法夸大了其作用,B表述錯誤。
C:材料是通過稅收的作用減輕減輕家庭撫養負擔,目的并不是推動我國構建多層次、多支柱社會保障體系,C不符合題意。
D:有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說法夸大了其作用,D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A。
7.(2023上·云南昆明·高一昆明八中??计谥校?0世紀50年代起,歐洲國家普遍建立了普惠性社會福利制度,在促進社會公平、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經濟社會情況的變化,高成本問題日益突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加劇,特別是在經濟危機和難民危機沖擊下,其結構性缺陷不斷顯現。這說明( )
①推行高福利制度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②要在提供高福利和促進經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③要建立與經濟情況相符的福利制度才能造福于民
④高福利制度應成為發展中國家社會保障的目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詳解】①:經濟是基礎,高福利制度對經濟表現的依賴性非常強,盲目推行高福利制度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①說法錯誤。
②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對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建立與經濟情況相符的福利制度,在提供高福利和促進經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才能造福于民,②③符合題意。
④:推行高福利制度不僅需要盡力而為,還需要量力而行,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8.(2023上·北京大興·高三統考期中)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我國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實踐中要立足國情,穩步推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下列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①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盡力而為滿足人民社會保障的需求
②社會保障資金由政府和企業分擔責任,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
③中央財政需大幅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推動產業優化,凸顯政府投資實效
④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①③: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要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大幅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而是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盡力而為滿足人民社會保障的需求,①符合題意,③錯誤。
②: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而不是由政府和企業分擔責任),需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②錯誤。
④: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要堅持應保盡保的原則,立足國情,健全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9.(2023上·北京大興·高三統考期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6%,消費成為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最主要的因素。今年以來,促消費政策接連出臺,為消費穩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要進一步擴大消費,下列舉措推導正確的是( )
①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提升消費體驗→激發消費活力
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升企業投資信心→增加投資需求
③降低個稅起征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能力
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筑牢民生底線→增強消費預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能提升消費體驗, 從而激發消費活力,擴大消費,①推導正確。
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于提升企業投資信心,有利于增加投資需求,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但題干強調的是擴大消費,②不符合題意。
③:降低個稅起征點會加重居民的稅收負擔,減少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費能力,③錯誤。
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能筑牢民生底線,從而增強消費信心,增強消費預期,有利于擴大消費,④正確。
故本題選B。
10.(2023上·山東臨沂·高三??计谥校┥鐣戎ぷ魇峭械仔?、基礎性的制度安排。2023年上半年,我國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8%、8.5%,全國累計支出低保、特困和臨時救助資金1265億元,社會救助事業邁出高質量發展新臺階。材料表明( )
①我國社會救助水平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②要堅持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
③社會救助有效改善民生,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
④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第一道防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詳解】①:2023年上半年,我國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8%、8.5%,說明我國社會救助水平實現了跨越式增長,①符合題意。
②:全國累計支出低保、特困和臨時救助資金1265億元,社會救助事業邁出高質量發展新臺階,說明要堅持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②符合題意。
③: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③說法錯誤。
④: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11.(2023上·湖北襄陽·高三校聯考期中)2023年6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明確提出,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可按照每招用1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所需資金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 )
①能激發企業動力,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
②提升了職工的最低工資標準,改善職工生活
③意在使企業為就業青年提供社會保障
④表明社會保障能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詳解】①: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可按照每招用1人不超過1 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所需資金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能激發企業動力,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①正確。
②: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沒有提升職工的最低工資標準,②錯誤。
③: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有助于為就業青年提供社會保障,但這不是目的,目的為了擴大就業,③錯誤。
④: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表明社會保障作為精巧的“社會減震器”,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④正確。
故本題選B。
12.(2023上·江蘇常州·高三統考期中)調查顯示,我國九成以上老年人傾向于居家養老。為此,不少地方出臺優惠政策,在社區建立日間照料中心,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務;通過“三甲醫院+社區服務+醫生巡診”聯動模式,讓養老到醫療實現“零距離”;推出線上智能養老服務平臺,提供“訂單式、菜單式”上門服務。這些舉措( )
A.旨在鼓勵企業增加養老服務產品供給,減輕財政壓力
B.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C.通過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完善了個人收入分配
D.提供了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質量
【答案】B
【詳解】A:這些舉措有利于鼓勵企業不斷增加養老服務產品供給,減輕財政支出壓力,但不是目的,A說法錯誤。
BC:材料中的這些舉措能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守護老年人福祉,旨在不斷優化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未涉及通過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完善了個人收入分配,B符合題意,排除C。
D: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材料強調的是保障老年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并不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保靖县| 资阳市| 平罗县| 台州市| 六安市| 贞丰县| 永清县| 岳普湖县| 肥东县| 长海县| 台安县| 丰都县| 德江县| 宁津县| 吉林省| 嘉义县| 邢台市| 鄄城县| 溆浦县| 海南省| 和静县| 米脂县| 喜德县| 岑溪市| 通道| 横峰县| 光泽县| 香港| 朝阳区| 巫山县| 盐城市| 曲周县| 永登县| 资溪县| 荆门市| 梨树县| 韶关市| 江北区| 佛山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