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9.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課型 新授課 課時 2課時學習目標 1.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影響。 2.兩宋王朝在政治上的新變化。 3.認識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學習重點 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學習難點 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王安石變法。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史學基礎,對于朝代發展的先后順序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新教材對于歷史的敘述更為簡潔,所配的文字和圖片和舊教材相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能力。但學生對歷史核心素養的認知不足,對于高中歷史學習的要求尚不明確,故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認知的邏輯層次,先易后難,深入淺出;同時要突出歷史核心素養,通過讓學生整理時間軸,具備時序感,用史料閱讀培養基本的歷史解釋能力。核心知識 一、“三冗”“兩積” 二、(1)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權 ②分割軍權 (2)地方措施:①設置路級機構,節制各州 ②州設通判,與知州相互牽制 (3)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三、王安石變法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設計 (含情景設計、問題設計、學生活動設計等內容) 教師個人復備導入新課 《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詩中作者細雨騎驢入劍門,反映出宋代哪些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繁榮背后的危機 時空觀念:觀察地圖,兩宋面臨什么樣的危機?統治者如何處理這些危機? 邊境危機的深化 簽訂和議的方式 2.時空觀念:根據地圖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歷史時間軸。 澶淵之盟 慶歷和議 靖康之變 紹興和議 3.鉆研教材:北宋的財政危機如何形成? 兩宋在邊疆戰事中頻吃敗仗,卻供養了一支空前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是通過招募組建的,軍隊不斷擴編,導致軍費直線上升,占到國家財政開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機構設置重疊,致使官僚隊伍也不斷膨脹。養兵和養官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財政狀況日益惡化。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9課 冗兵:募兵政策 軍隊擴編,軍費開支大 冗官:機構重疊 官僚膨脹 冗費:對外求和和羈縻之費負擔巨大 二、探尋危機的真相 4.史料實證:觀察教材圖片并閱讀教材,概括宋朝初年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權 ②分割軍權 地方措施:①設置路級機構,節制各州 ②州設通判,與知州相互牽制 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歷史解釋: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的影響。 史料: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就其被贊譽肯定的方面而言,例如政治穩定,限制宗室,權力的分立與制衡,等等……就其負面內容和影響而言,例如“守內虛外”的內政外交總政策,造成的國勢不振,中央政府組織機構間相互牽制帶來的效率低下,為避免割據局面的重演,收縮州郡長官權力,倡導文武臣僚循規蹈矩,防范喜事興功,不任官而任吏,不任人而任法,在文武關系處理上,實行以文抑武的方針。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第10頁 積極:鞏固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專制集權。 消極:專制制度束縛過死,權力分割過細,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保守消極的政治風氣 6.史料實證: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兩宋的政治有哪些變化? 史料一:中國古代自秦漢至五代十國,武將干政、亂政乃至引發戰亂、分裂國家一直史不絕書,其根源在于權力掌握在武將軍閥、政治派系手中。例如:東漢大將軍梁冀把持朝政,漢末曹操軍政大權獨攬,唐朝玄武門兵變、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等,而宋朝因其特殊的制度,結果恰好相反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 史料二:南宋寶佑四年《登科錄》的統計顯示,樣本601名 進士中,平民出身417名,官宦子弟出身的只有184名。 ——《現代的拂曉時辰·宋》 史料三: 1.崇文抑武,文官治國 2.打破階級固化 3.國家政權穩定 三、危機孕育著生機 7.情景再現:縱觀大宋江山,如果你是王安石,面臨這樣的危機你會何去何從? 8.呈現王安石變法的措施(設計意圖)突破重點、難點。 9.史料實證:閱讀三則史料,談談你對王安石變法失敗的認識? 史料一、綜上所述,王安石變法失敗除了其他原因,如新法在實施中走樣,實踐與理論相背離外,重要還在于變法派人士的分裂。 ——張祥浩:《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再探討》,載《東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史料二、王安石變法的關鍵是富國,實現國家對經濟、財政的全面控制,但當改革向縱深發展時,這場缺乏政治改革支持的經濟改革開始舉步維艱,趨向失敗,而且前期改革難以維持。 ——熊光慈:《史學月刊》2006年第10期 史料三、呂本中的《雜說》所載:“王安石再相,上意頗厭之,事多不從。”王安石只有一走了之。 ——鄧廣銘:《宋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2頁 (設計意圖)利用史料,全方位去看待王安石變法,從而深入吸取歷史發展的教訓,加深對改革的深入理解。 (核心素養)對照核心素養3史料實證水平1,能夠從所獲得的材料中提取有關信息。 參考答案:理論與實踐相背離,改革派內部分裂,經濟改革缺乏配套政治改革,改革支持者:宋神宗的動搖 10.課堂總結:南宋滅亡的標志,陸秀夫,滿江紅朗誦 11.交流討論:結合史料,小組討論,假設你是宋高宗,你會殺岳飛嗎? 史料:宋高宗希望與金完成和議,以便獲得短暫的安寧。總的來說,皇帝的權力和地位只能通過與主和派站在一道才能得到加強。主和派官員秦檜毒死了岳飛,岳飛死后不久,秦檜與金國特使完顏宗弼達成和議。 ——《哈佛中國史之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75頁 三、課堂小結板書設計 一、繁榮背后的危機 “三冗”“兩積” 二、探尋危機的真相 1. 加強專制 2. 加強中央集權 3. 崇文抑武 三、危機孕育著生機 1. 王安石變法 2. 南宋偏安作業設計 教材習題: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P54 頁思考點 教輔書:《名師金典高中導學案》 補充習題:《名師金典高中導學案》課時作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