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 認識生物—【名師導航】備考2024生物中考一輪考點突破學案(吉林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 認識生物—【名師導航】備考2024生物中考一輪考點突破學案(吉林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1 認識生物物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1 生物的特征 ☆
考點2 科學探究 ☆☆☆☆☆
考點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 舉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民以食為天;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生物能進行呼吸; 鯨魚浮出水面換氣;
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植物落葉;動物排尿、排汗、呼出氣體;
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 含羞草的葉子受到觸碰時會合攏;明月別枝驚鵲;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生長:一株幼苗長成大樹;蘑菇由小長大;
繁殖:鳥、魚等產卵;蜻蜓點水;
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遺傳: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變異: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考點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典例1:【2022吉林省中考】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 木偶人走路 B. 玩具蛙跳躍
C. 生石花開花 D. 鐘乳石長大
【答案】C
【解析】AB.木偶人走路、玩具蛙跳躍都無生物特征,不屬于生命現象,AB錯誤。
C.生石花開花,說明生物能繁殖,是生命現象,C正確。
D.鐘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屬于生物,所以鐘乳石慢慢長大不是生命現象,D錯誤。
故選C。
◆變式訓練
1.(2023·延吉模擬)下列物體屬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智能機器人 C.鐘乳石 D.雞蛋殼
【答案】A
【解析】“智能機器人”、“鐘乳石”、“雞蛋殼”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屬于生物;生石花具有物的各種特征,屬于生物。故答案為:A.
2. 【2023湖北宜昌真題】與“植物的向光性”體現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詩句是(  )
A.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B.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C.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D.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答案】A
【解析】A.“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意思是:柴門外忽傳來狗的叫聲,原來是有人冒著風雪歸家門。可見,該詩句體現了犬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向光性是植物在單側光的照射下,會朝向光源方向生長的現象。“植物的向光性”體現了植物能夠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A正確。
B.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等代謝廢物會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可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體現了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B錯誤。
C.鳥類雌雄異體,其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等幾個過程。“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描繪了鳥卵繁衍后代的景象,體現了生物能夠繁殖,C錯誤。
D.“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體現了植物能夠生長,D錯誤。
故選A。
3.【2023山東濱州真題】我國的多年生水稻,入選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評出的“2022年十大科學突破”。多年生水稻種一次可連續免耕收獲3~4年,下列相關生命現象與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水稻的莖中空——生物適應環境 B. 水稻季末落葉——排出代謝廢物
C. 草盛則稻苗稀——生物有應激性 D. 腋芽來年再生——能生長和繁殖
【答案】C
【解析】A.水稻的莖中空,便于根進行有氧呼吸,這是與水稻水生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可見,水稻的莖中空體現了生物適應環境,A正確。
B.植物的葉片在脫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東西和營養物質轉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謝廢物轉移到落葉中。可見,水稻季末落葉,體現了植物能排出代謝廢物,B正確。
C.應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對外界各種刺激(如光、溫度、聲音、食物、化學物質、機械運動、地心引力等)所發生的反應。“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與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等,屬于競爭關系,體現了環境中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沒有體現“生物有應激性”,C錯誤。
D.生物體在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芽分為花芽、枝芽和混合芽。可見,腋芽來年再生,體現了植物能生長和繁殖,D正確。
故選C。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是生物)
考點二:科學探究
一、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科學探究活動包括觀察、調查、實驗、資料分析、模擬探究、設計、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
2.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或測量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法等。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探究前首先要明確探究目的。
3.當調查或檢測范圍很大,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測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抽樣檢測。如果用于調查,則叫抽樣調查。
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六個環節,請把以下探究過程補充完整:
(1)提出問題:從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資料中發現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書面表達這些問題。
(2)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
(3)制訂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
(4)實施計劃:進行觀察、實驗;收集證據、數據;嘗試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
(5)得出結論:描述實驗現象;分析和判斷證據、數據;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交流探究過程和言論,寫出探究報告。
2.探究實驗成功的前提是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做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制訂出恰當的科學探究計劃,則是探究能否成功的關鍵。
3.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設置的這種不同的條件即本實驗控制的單一變量。
4.設計對照實驗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實驗分組編號;確定并描述控制變量的方法;確定實驗能順利進行的其他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注意事項:
(1)明確實驗目的:對實驗的儀器、材料、步驟和方法進行規劃和設想,提出可行方案。
(2)設計原則:①對照實驗;②一般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保證除變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③可重復原則。另外,注意實驗的科學性、可行性、簡便性和安全性。
5.評價試驗方案
當實驗結果與假設不一致時,首先檢查實驗過程是否準確無誤,如果實驗過程完好,則說明作出的假設的有誤,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重新實驗。
6.解答實驗設計題的方法
方案在理論上是否科學合理,具有嚴謹性,特別是對照試驗是否合理;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是否簡單易行;從經濟角度評價,是否節約原料成本;從環境角度考慮,是否會給環境造成污染。
■考點二科學探究
◇典例2:【2023湖北隨州真題】“天宮課堂”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向我們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戰實驗:將飄浮在太空艙中形似果凍的“茶水”夾起,像吃菜一樣放入口中。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的哪一環節(  )
A. 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 實施計劃 D. 得出結論
【答案】C
【解析】科學探究的過程:
提出問題,從生活、實踐,學習中發現問題;表述這些問題;根據已知科學知識揭示矛盾。
作出假設,根據已知科學知識對問題提出假設;判斷假設的可檢驗性。
制訂計劃,擬定計劃,根據擬定的計劃,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選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組。
實施計劃,采用多種途徑實施計劃;記錄現象、數據;評價現象,數據的可靠性得。
得出結論,描述現象;處理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表達和交流,撰寫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并完善。
因此,科學實驗挑戰“用筷子喝茶”,中國航天員手握一雙用繩子連接在一起的筷子,將飄浮在太空艙中形似果凍的“茶水”夾起,像吃菜一樣放入口中。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的實施計劃。
故選C。
◆變式訓練
1. 【2022吉林長春中考】 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來到長春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利用望遠鏡、攝像機、照相機等工具對鳥類的形態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 觀察法 B. 抽樣檢測 C. 推測 D. 實驗法
【答案】A
【解析】A.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A正確。
B.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這樣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法,B錯誤。
C.推測是根據已知的事物,通過思維活動,對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C錯誤。
D.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D錯誤。
故選A。
2. (2023·寧江模擬)在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設計對照實驗時應當注意(  )
A.所有條件都相同 B.所有條件都不同
C.只有光這一個條件不同 D.除光外其他條件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唯一變量是光照。設計對照實驗時,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且適宜,如鼠婦的數量、濕度等。因此“設計對照實驗時”,將鼠婦生活的環境分為明亮和陰暗兩組,C正確。
故答案為:C。
1.命題思路:中考試卷最后一大題都是實驗探究題,6-7分,圍繞考點考查。主要考查控制單一變量的措施;如何設計對照試驗;使實驗結果可靠的措施:重復實驗—避免偶然性;取平均值—減少誤差;對實驗數據借助數學圖表如柱形圖、表格、曲線等分析得出結論,一般分步表達,,說出具體影響還需要定量,如在一定范圍。
2.探究題解題四步曲
(1)找目的:從題干或步驟獲取,表達為“探究單一變量對某對象的影響”。
(2)明分組:圍繞單一變量,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
(3)做分析:對結果(曲線、表格、柱形圖等)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
(4)得結論:根據結果分析,扣緊目的,分步表達,得到結論。
1. 【2023云南真題】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  )
A. 滇金絲猴 B. 機器人 C. 草履蟲 D. 綠孔雀
【答案】B
【解析】ACD.滇金絲猴、草履蟲、綠孔雀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屬于生物,ACD不符合題意。
B.機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屬于生物,B符合題意。
故選B。
2. 【2023湖南衡陽真題】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類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鹽。這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 生物能進行呼吸
C.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D. 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答案】A
【解析】由題干“藻類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鹽”,體現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的特征,不能體現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2023湖南益陽真題】大雨過后,菜地里爬出許多蚯蚓,幾只鴨子忙著享受“美食”。以上沒有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 生物能進行呼吸
C. 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D.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答案】C
【解析】大雨過后,土壤里缺水空氣,菜地里爬出許多蚯蚓,說明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和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幾只鴨子忙著享受“美食”,說明生物需要營養,因此ABD正確,C錯誤。
故選C。
4. 【2023四川涼山真題】西昌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春景里會看到許多生命現象,下列生命現象與生物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大魚吃小魚”——生活需要營養
B. “驚起一灘鷗鷺”——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 “岸邊柳樹發出嫩芽”——能夠繁殖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變異現象
【答案】C
【解析】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物質,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機物。動物不能制造有機物,只能從外界獲取。可見,“大魚吃小魚”體現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A正確。
B.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的規律性反應叫應激性。應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夠使生物“趨利避害”,增強生物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驚起一灘鷗鷺”體現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正確。
C.生物體在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岸邊柳樹發出嫩芽”體現了生物能夠生長,不是能夠繁殖,C錯誤。
D.遺傳是指生物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性。可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體現了生物具有變異現象,D正確。
故選C。
5. 【2023湖南邵陽真題】下列詩句中不含生物的是(  )
A.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C.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答案】C
【解析】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中的蛙屬于兩棲動物,是生物,A正確。
B.“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中的花是植物,燕是動物,B正確。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沒有生物,C錯誤。
D.“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中的螢屬于動物,是生物,D正確。
故選C。
6. 【2023四川眉山真題】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下列不屬于該特征的是( )
A. 向日葵的花盤受太陽影響會向日轉動
B. 感染新冠病毒后機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
C. 人進入寒冷環境中時,會發生“顫栗”現象
D. 曬干的大豆種子浸在水中會膨脹發軟
【答案】D
【解析】A.向日葵的花盤受太陽影響會向日轉動體現了向日葵對光線做出的反應,A不符合題意。
B.新冠病毒作為抗原,刺激機體后機體會做出反應,即產生相應的抗體,B不符合題意。
C.“顫栗”現象是骨骼肌收縮導致的,能產生更多的熱量,是人對寒冷刺激做出的反應,C不符合題意。
D.曬干的大豆種子浸在水中會膨脹發軟是吸水引起的,不屬于生物對刺激做出的反應,D符合題意。
故選D。
7. 【2023山東臨沂真題】下列與生命現象無關的詩句是(  )
A.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D.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答案】D
【解析】A.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營養器官(根、莖、葉)和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千樹萬樹梨花開”體現了生物能夠繁殖,A錯誤。
B.苔蘚植物和草都是綠色植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反映了生物能夠生長,B錯誤。
C.荷花是植物,蜻蜓是動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體現了生物能夠生長,C錯誤。
D.“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沒有提到生物,與生命現象無關,D正確。
故選D。
8. 【2023安徽真題】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科研人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大熊貓的活動情況。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 觀察法 B. 比較法 C. 文獻法 D. 實驗法
【答案】A
【解析】A.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可見,科研人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大熊貓的活動情況屬于觀察法,A正確。
B.在生物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較的方法。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聯系的事物加以對比,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B錯誤。
C.文獻法是指通過閱讀、分析、整理有關文獻材料,全面、正確地研究某一問題的方法,C錯誤。
D.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D錯誤。
故選A。
9. 【2021年吉林長春中考】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人口普查所用到的方法是(  )
A. 觀察法 B. 實驗法 C. 調查法 D. 資料分析法
【答案】C
【解析】調查法是指通過一定的途徑,深入實際了解特定事物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并完成科技活動的方式。人口普查,應采用調查法,符合題意。
10. 【2023四川涼山真題】我國勞動人民總結的天氣諺語“螞蟻搬家,大雨來到”“蜘蛛結網,久雨必晴”,主要運用了(  )
A. 觀察法 B. 實驗法 C. 比較法 D. 調查法
【答案】A
【解析】A.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我國勞動人民總結的天氣諺語“螞蟻搬家,大雨來到”“蜘蛛結網,久雨必晴”,主要運用了觀察法,A符合題意。
B.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B不符合題意。
C.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被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化石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可以應用比較法,C不符合題意。
D.調查法是生物學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調查法的目的和具體做法;調查法包括抽樣調查和全面調查,選擇普查還是抽樣調查要根據所要考查的對象的特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調查、無法進行普查、普查的意義或價值不大時,應選擇抽樣調查,對于精確度要求高的調查,事關重大的調查往往選用普查,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 【2023湖南益陽真題】下表所列實驗操作步驟與實驗目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選項 實驗名稱 操作步驟 實驗目的
A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點燃種子后迅速放到錐形瓶底部 減少熱量的散失
B 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 時常往包裹小魚的棉絮上滴水 保持小魚正常呼吸
C 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D 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 實驗前進行饑餓處理 促使螞蟻積極覓食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在實驗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中,點燃種子迅速放到錐形瓶底部這一步驟的實驗目的是減少熱量散失,種子燃燒較快,若不及時放到錐形瓶底部,會造成熱量釋放到空氣中,A正確。
B.在實驗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中,時常往包裹小魚的棉絮上滴水這一步驟的實驗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呼吸,魚用鰓呼吸,濕棉絮可以維持小魚正常呼吸,B正確。
C.在實驗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中,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而并非清水,這一步驟的實驗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形態,C錯誤。
D.在實驗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中,實驗前進行饑餓處理,這一步驟的實驗目的促使螞蟻積極覓食,確保實驗順利進行,D正確。
故選C。
12.【2023廣東真題】某農業合作社開展火龍果促花增產實驗,探究夜晚不同時間段使用LED燈照明的增產效果,結果如下表。
組別 對照組 實驗組
甲 乙 丙 丁
夜晚照明時間段 ① 18:30-22:30 22:30-02:30 02:30-06:30
果實產量(千克/公頃) 1980 4693 9474 2940
請回答下列小題。
據表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①的處理是夜晚無照明 B. 各實驗組的照明時長相同
C. 增產效果乙>丙>丁 D. 丙組處理方法最具推廣價值
【答案】C
【解析】AB.根據題意該實驗是探究夜晚不同時間段使用LED燈照明的增產效果,那么變量是不同時段使用LED燈光照明,除了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應該相同,對照組最好無照明,那么,①的處理是夜晚無照明,各實驗組的照明時長相同,AB正確。
CD.從表格中數據分析可知,增產效果丙>乙>丁;由于丙組產量最高(9474千克),因此丙組方法最具推廣價值,C錯誤,D正確。
故選C。
13. 【2023四川內江真題】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時,利用綿羊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實驗方法和過程如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第一次處理 10天后第二次處理
方法 結果 方法 結果
甲組綿羊 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乙組綿羊 不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患炭疽
A. 甲組綿羊為實驗組,乙組綿羊起對照作用
B. 甲組綿羊注射脫毒病菌可引起特異性免疫
C. 甲組綿羊第二次處理產生的抗體多于第一次處理
D. 患炭疽的乙組綿羊死后,將其焚燒處理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答案】D
【解析】A.該實驗的變量是脫毒病菌的有無,甲組綿羊為實驗組,乙組起對照作用,A正確。
B.從免疫的角度考慮,甲組綿羊注射的脫毒病毒屬于抗原,注射脫毒病菌可引起特異性免疫,B正確。
C.第二次注射后沒有發病是因為在炭疽桿菌的刺激下產生了抵抗它的特殊的蛋白質抗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且甲組綿羊第二次處理產生的抗體多于第一次處理,C正確。
D.患炭疽的乙組綿羊死后,將其焚燒處理屬于徑控制傳染源,D錯誤。
故選D。
14. 【2023湖北鄂州真題】某農民發現種植的農田小麥產量總是比鄰近農田的低,他推測可能是該農田中某種無機鹽含量偏低。于是設計以下實驗:他將該塊肥力均勻的農田分成面積相等的五小塊,進行田間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實驗結果如下表:
分組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種類(含無機鹽的種類) 尿素(氮) 磷酸二氫鉀(磷、鉀) 磷酸氫鈣(磷、鈣) 硝酸鈣(氮、鈣) 不施肥
小麥收獲量(千克) 55.56 65.26 55.48 55.44 55.11
據表中小麥收獲量可判斷,該農田含量偏低的無機鹽最可能是( )
A. 氮 B. 磷 C. 鉀 D. 鈣
【答案】C
【解析】甲、乙、丙、丁、戊除施肥種類不同外,其他田間處理措施相同,由小麥收獲量可看出,施用尿素、磷酸氫鈣、硝酸鈣、不施肥時產量均在55左右,產量無明顯區別,只有施用磷酸二氫鉀的小麥產量最高65.26,說明該地塊產量低是因缺少鉀元素引起的,C符合題意。
故選C。
15.(2021·長春)為探究土壤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紙盒將其底部均勻劃分為兩部分(如圖),一側鋪一層濕土,另一側鋪一層干土,其他條件都相同。在兩種土交界處放置6條大小相同的蚯蚓,靜置一段時間后,每隔2分鐘統計兩側蚯蚓數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變量為土壤的   。設計濕土和干土兩種環境是為了形成   實驗。
(2)實驗材料選用6條蚯蚓,而不是1條,這樣做的目的是   。
(3)本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是,蚯蚓趨向生活在濕潤的土壤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蚯蚓需要依靠濕潤的   進行氣體交換。
(4)實驗結束后,應如何處理蚯蚓?   。
【答案】(1)濕度;對照
(2)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
(3)體壁
(4)放回大自然中(放回適合蚯蚓生活的環境中)
【解析】(1)取紙盒將其底部均勻劃分為兩部分(如圖),一側鋪一層濕土,另一側鋪一層干土,其他條件都相同。本實驗的變量為土壤的濕度,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濕土和干土兩種環境是為了形成對照實驗。
(2)實驗材料選用6條蚯蚓,而不是1條,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3)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后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4)實驗結束后應將蚯蚓放回大自然中(放回適合蚯蚓生活的環境中)。
1.如果學生沉迷于網絡,不但會影響學業,而且更容易患上近視。要了解某市中學生的近視情況,我們應選用(  )
A.觀察法 B.測量法 C.比較法 D.調查法
【答案】D
【解析】A.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不符合題意。
B.測量法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如用排水法測量果實的體積,不符合題意。
C.在生物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較的方法。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聯系的事物加以對比,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如科學家采用比較法從對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斷出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不符合題意。
D.調查法是指通過一定的途徑,深入實際了解特定事物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并完成科技活動的方式。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視率,應采用調查法,符合題意。
故選D。
2.科學探究是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如果某生物小組想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應選擇下列哪組條件作為對照(  )
A.干燥與陰暗 B.低溫與潮濕 C.干燥與潮濕 D.明亮與陰暗
【答案】D
【解答】解:由于該實驗探究的是光對鼠婦的影響,所以實驗的變量應該是光。實驗設計:選一個長方形的鐵盒,以中線為界,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即在鐵盒里設置了陰暗和明亮的兩種環境;然后把鼠婦放進鐵盒中,過一段時間后觀察、記錄鼠婦的分布情況。因此想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應選擇明亮與陰暗為條件作為對照。
故選:D。
3.小杰有一個能簡單對話、完成部分指令和會走動的智能機器人,但他卻說機器人不是生物。下列判斷機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確的是(  )
A.能自主運動 B.不需要營養 C.按指令做事 D.會發出聲音
【答案】B
【解答】解:智能機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長和繁殖、不需要營養物質等,所以不是生物。
而運動、按指令做事、發出聲音都不屬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為判斷機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可見B正確。
故選:B。
4. 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 蜻蜓點水 B. 蜜峰采蜜 C. 桃樹開花 D. 冰雪消融
【答案】D
【解析】結合分析可知:“蜻蜓點水 ”、“蜜峰采蜜”、“桃樹開花”都包含生物,都具有生命現象;而“冰雪消融”不包含生物,沒有生命現象。
故選D。
5.“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體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長和繁殖 B.應激性
C.能呼吸 D.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答案】A
【解析】生物體在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所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體現了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故選A。
6.用手觸碰含羞草,含羞草葉片會自然下垂,這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應激性 B.繁殖 C.新陳代謝 D.生長
【答案】A
【解析】含羞草遇到刺激后葉片合攏,是生物的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體現了生物具有應激性的特征。
故選A。
7.“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描寫了鳥類因受到驚嚇而起飛的情景,這體現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為( )
A.可以生長發育 B.能夠繁殖后代
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需要獲取物質和能量
【答案】C
【解析】AB.生物體能夠由小長大,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AB不符合題意。
C.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鳥類因受到驚嚇而起飛,就屬于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C符合題意。
D.生物的一生需要為斷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從而為自身提供能量,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池塘里游動的小魚,空中飛的小鳥都是生物。一位學生列出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生物都有循環系統
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長繁殖
【答案】D
【解析】A.病毒是生物,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因此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故A錯誤。
B.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沒有系統;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細菌、真菌、病毒、單細胞生物都沒有系統,故B錯誤。
C.植物的細胞內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細菌、真菌、病毒體內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故C錯誤。
D.能生長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D正確。
故選D。
9.下列現象與生物特征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A.岸邊的柳樹長出嫩芽和新葉——生物能繁殖后代
B.鯨浮出水面時產生霧狀水柱——生物能進行呼吸
C.樹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著翅膀飛走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盛開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變異現象
【答案】A
【解答】解:A、岸邊柳枝發出嫩芽,并有新葉長出,表明生物能夠生長,A錯誤;
B、鯨需氧時常露出水面進行換氣,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這說明鯨具有新陳代謝(呼吸)的生物特征,B正確;
C、樹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著翅膀飛走了,說明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即生物具有應激性,C正確;
D、盛開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體現了生物具有變異現象,D正確。
故選:A。
10.(2023·長春模擬)科研人員為探究赤霉素(英文縮寫GA3,一種植物激素)溶液對君子蘭種子發芽率的影響,進行了實驗。實驗期間,除探究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具體處理和觀察結果如下表。請結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君子蘭種子數 GA3溶液濃度(mg/L) 發芽的種子數
1 50粒 0(蒸餾水) 40
2 50粒 20 41
3 50粒 50 42
4 50粒 100 45
5 50粒 200 38
注:表中發芽的種子數為30天后科研人員統計的數據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
(2)第1組和第2組可形成對照實驗,所控制的變量是   。
(3)第3組實驗中種子的發芽率為:   (用百分數表示)。
(4)在本次實驗中,GA3溶液濃度為   mg/L時,君子蘭種子的發芽率最高。
(5)如果每組所用種子不是50粒而是1000粒,其弊端是   。(寫出一點)
【答案】(1)赤霉素(或GA3)溶液對君了蘭種子的發芽率有影響嗎
(2)赤霉素(或GA3)溶液濃度
(3)84%
(4)100
(5)浪費材料(或費時費力等)
【解析】(1)本實驗是為了探究赤霉素(英文縮寫GA3,一種植物激素)溶液對君子蘭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因此探究的故填: 赤霉素(或GA3)溶液對君了蘭種子的發芽率有影響嗎
問題是:赤霉素(或GA3)溶液對君了蘭種子的發芽率有影響嗎?
(2)第1組和第2組可形成對照實驗,除了赤霉素(或GA3)溶液濃度不同以外,其他條件均相同,因此所控制的變量是赤霉素(或GA3)溶液。
故填:赤霉素(或GA3)溶液
(3)第3組實驗,種子萌發數42粒,種子的發芽率是(42÷50)×100%=84%。
故填:84%
(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GA3溶液濃度為100mg/L時,君子蘭種子的發芽的種子數最多,其發芽率為(45÷50)×100%=90%。
故填:100
(5)如果每組所用種子不是50粒而是1000粒,1000粒耗費種子太多,其弊端是浪費材料、費時費力等。
故填:浪費材料
11.(2023·前郭模擬)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小組同學分別提出三種實驗方案的共同點足: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三種方案如下:
方案 實驗前準備 甲組 乙組
一 甲、乙兩組都未滅菌 放在無菌條什下 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二 甲進行滅菌處理,乙未滅菌處理 放在無菌條件下 故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三 甲、乙都進行滅菌處理 放在無菌條件下 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
(1)在上述三種方案中,哪個最佳?   ,為什么?因為:   。
(2)甲、乙兩組為什么要用相同樹的落葉?
(3)方案三中實驗組是   ,對照組是   。
(4)為什么要使樹葉保持潮濕?   。
(5)細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   的角色,
【答案】(1)方案三;方案三的設計中接種前都進行了滅菌處理,除接種與不接種這一單一變量外,對照組與實驗組又處于相同的條件。
(2)是為了保證除有無細菌條件不相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
(3)乙;甲
(4)細菌適合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5)分解者
【解析】(1)在上述三種方案中,方案三更能說明結論。因為實驗前對照組與實驗組所處的條件完全相同(都進行滅菌處理);而實驗后,除單一變量(接種與不接種)外,對照組與實驗組又處于相同的條件下(無菌的條件)。可見,只有方案三排除了所有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
故填:方案三;方案三的設計中接種前都進行了滅菌處理,除接種與不接種這一單一變量外,對照組與實驗組又處于相同的條件;
(2)因為這個實驗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設置對照組時,要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即除了有無細菌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甲乙兩組要用相同的樹葉;
故填:是為了保證除有無細菌條件不相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
(3)一般地沒有特別施加影響的一組作為對照組,施加了特別影響的為實驗組,所以,方案三中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的條件下是為了創造無細菌環境,為對照組,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有細菌存在,為實驗組;
故填:乙;甲;
(4)由于細菌適宜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此實驗過程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
故填:細菌適合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5)營腐生生活的細菌能夠將落葉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為植物所利用,這類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故填:分解者。
備考指南
知識清單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1 認識生物物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1 生物的特征 ☆
考點2 科學探究 ☆☆☆☆☆
考點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特征 舉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民以食為天;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生物能進行呼吸; 鯨魚浮出水面換氣;
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植物落葉;動物排尿、排汗、呼出氣體;
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 含羞草的葉子受到觸碰時會合攏;明月別枝驚鵲;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生長:一株幼苗長成大樹;蘑菇由小長大;
繁殖:鳥、魚等產卵;蜻蜓點水;
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遺傳: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變異: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考點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典例1:【2022吉林省中考】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 木偶人走路 B. 玩具蛙跳躍
C. 生石花開花 D. 鐘乳石長大
◆變式訓練
1.(2023·延吉模擬)下列物體屬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智能機器人 C.鐘乳石 D.雞蛋殼
2. 【2023湖北宜昌真題】與“植物的向光性”體現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詩句是(  )
A.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B.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C.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D.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3.【2023山東濱州真題】我國的多年生水稻,入選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評出的“2022年十大科學突破”。多年生水稻種一次可連續免耕收獲3~4年,下列相關生命現象與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水稻的莖中空——生物適應環境 B. 水稻季末落葉——排出代謝廢物
C. 草盛則稻苗稀——生物有應激性 D. 腋芽來年再生——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是生物)
考點二:科學探究
一、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科學探究活動包括觀察、調查、實驗、資料分析、模擬探究、設計、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
2.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或測量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法等。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探究前首先要明確探究目的。
3.當調查或檢測范圍很大,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測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抽樣檢測。如果用于調查,則叫抽樣調查。
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六個環節,請把以下探究過程補充完整:
(1)提出問題:從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資料中發現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書面表達這些問題。
(2)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
(3)制訂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
(4)實施計劃:進行觀察、實驗;收集證據、數據;嘗試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
(5)得出結論:描述實驗現象;分析和判斷證據、數據;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交流探究過程和言論,寫出探究報告。
2.探究實驗成功的前提是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做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制訂出恰當的科學探究計劃,則是探究能否成功的關鍵。
3.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設置的這種不同的條件即本實驗控制的單一變量。
4.設計對照實驗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實驗分組編號;確定并描述控制變量的方法;確定實驗能順利進行的其他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注意事項:
(1)明確實驗目的:對實驗的儀器、材料、步驟和方法進行規劃和設想,提出可行方案。
(2)設計原則:①對照實驗;②一般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保證除變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③可重復原則。另外,注意實驗的科學性、可行性、簡便性和安全性。
5.評價試驗方案
當實驗結果與假設不一致時,首先檢查實驗過程是否準確無誤,如果實驗過程完好,則說明作出的假設的有誤,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重新實驗。
6.解答實驗設計題的方法
方案在理論上是否科學合理,具有嚴謹性,特別是對照試驗是否合理;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是否簡單易行;從經濟角度評價,是否節約原料成本;從環境角度考慮,是否會給環境造成污染。
■考點二科學探究
◇典例2:【2023湖北隨州真題】“天宮課堂”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向我們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戰實驗:將飄浮在太空艙中形似果凍的“茶水”夾起,像吃菜一樣放入口中。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的哪一環節(  )
A. 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 實施計劃 D. 得出結論
◆變式訓練
1. 【2022吉林長春中考】 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來到長春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利用望遠鏡、攝像機、照相機等工具對鳥類的形態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 觀察法 B. 抽樣檢測 C. 推測 D. 實驗法
2. (2023·寧江模擬)在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設計對照實驗時應當注意(  )
A.所有條件都相同 B.所有條件都不同
C.只有光這一個條件不同 D.除光外其他條件都不同
1.命題思路:中考試卷最后一大題都是實驗探究題,6-7分,圍繞考點考查。主要考查控制單一變量的措施;如何設計對照試驗;使實驗結果可靠的措施:重復實驗—避免偶然性;取平均值—減少誤差;對實驗數據借助數學圖表如柱形圖、表格、曲線等分析得出結論,一般分步表達,,說出具體影響還需要定量,如在一定范圍。
2.探究題解題四步曲
(1)找目的:從題干或步驟獲取,表達為“探究單一變量對某對象的影響”。
(2)明分組:圍繞單一變量,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
(3)做分析:對結果(曲線、表格、柱形圖等)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
(4)得結論:根據結果分析,扣緊目的,分步表達,得到結論。
1. 【2023云南真題】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  )
A. 滇金絲猴 B. 機器人 C. 草履蟲 D. 綠孔雀
2. 【2023湖南衡陽真題】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類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鹽。這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 生物能進行呼吸
C.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D. 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3. 【2023湖南益陽真題】大雨過后,菜地里爬出許多蚯蚓,幾只鴨子忙著享受“美食”。以上沒有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 生物能進行呼吸
C. 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D.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4. 【2023四川涼山真題】西昌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春景里會看到許多生命現象,下列生命現象與生物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大魚吃小魚”——生活需要營養
B. “驚起一灘鷗鷺”——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 “岸邊柳樹發出嫩芽”——能夠繁殖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變異現象
5. 【2023湖南邵陽真題】下列詩句中不含生物的是(  )
A.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C.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6. 【2023四川眉山真題】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下列不屬于該特征的是( )
A. 向日葵的花盤受太陽影響會向日轉動
B. 感染新冠病毒后機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
C. 人進入寒冷環境中時,會發生“顫栗”現象
D. 曬干的大豆種子浸在水中會膨脹發軟
7. 【2023山東臨沂真題】下列與生命現象無關的詩句是(  )
A.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D.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 【2023安徽真題】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科研人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大熊貓的活動情況。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 觀察法 B. 比較法 C. 文獻法 D. 實驗法
9. 【2021年吉林長春中考】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人口普查所用到的方法是(  )
A. 觀察法 B. 實驗法 C. 調查法 D. 資料分析法
10. 【2023四川涼山真題】我國勞動人民總結的天氣諺語“螞蟻搬家,大雨來到”“蜘蛛結網,久雨必晴”,主要運用了(  )
A. 觀察法 B. 實驗法 C. 比較法 D. 調查法
11. 【2023湖南益陽真題】下表所列實驗操作步驟與實驗目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選項 實驗名稱 操作步驟 實驗目的
A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點燃種子后迅速放到錐形瓶底部 減少熱量的散失
B 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 時常往包裹小魚的棉絮上滴水 保持小魚正常呼吸
C 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D 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 實驗前進行饑餓處理 促使螞蟻積極覓食
A. A B. B C. C D. D
12.【2023廣東真題】某農業合作社開展火龍果促花增產實驗,探究夜晚不同時間段使用LED燈照明的增產效果,結果如下表。
組別 對照組 實驗組
甲 乙 丙 丁
夜晚照明時間段 ① 18:30-22:30 22:30-02:30 02:30-06:30
果實產量(千克/公頃) 1980 4693 9474 2940
請回答下列小題。
據表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①的處理是夜晚無照明 B. 各實驗組的照明時長相同
C. 增產效果乙>丙>丁 D. 丙組處理方法最具推廣價值
13. 【2023四川內江真題】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時,利用綿羊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實驗方法和過程如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第一次處理 10天后第二次處理
方法 結果 方法 結果
甲組綿羊 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乙組綿羊 不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患炭疽
A. 甲組綿羊為實驗組,乙組綿羊起對照作用
B. 甲組綿羊注射脫毒病菌可引起特異性免疫
C. 甲組綿羊第二次處理產生的抗體多于第一次處理
D. 患炭疽的乙組綿羊死后,將其焚燒處理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14. 【2023湖北鄂州真題】某農民發現種植的農田小麥產量總是比鄰近農田的低,他推測可能是該農田中某種無機鹽含量偏低。于是設計以下實驗:他將該塊肥力均勻的農田分成面積相等的五小塊,進行田間試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實驗結果如下表:
分組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種類(含無機鹽的種類) 尿素(氮) 磷酸二氫鉀(磷、鉀) 磷酸氫鈣(磷、鈣) 硝酸鈣(氮、鈣) 不施肥
小麥收獲量(千克) 55.56 65.26 55.48 55.44 55.11
據表中小麥收獲量可判斷,該農田含量偏低的無機鹽最可能是( )
A. 氮 B. 磷 C. 鉀 D. 鈣
15.(2021·長春)為探究土壤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紙盒將其底部均勻劃分為兩部分(如圖),一側鋪一層濕土,另一側鋪一層干土,其他條件都相同。在兩種土交界處放置6條大小相同的蚯蚓,靜置一段時間后,每隔2分鐘統計兩側蚯蚓數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變量為土壤的   。設計濕土和干土兩種環境是為了形成   實驗。
(2)實驗材料選用6條蚯蚓,而不是1條,這樣做的目的是   。
(3)本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是,蚯蚓趨向生活在濕潤的土壤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蚯蚓需要依靠濕潤的   進行氣體交換。
(4)實驗結束后,應如何處理蚯蚓?   。
1.如果學生沉迷于網絡,不但會影響學業,而且更容易患上近視。要了解某市中學生的近視情況,我們應選用(  )
A.觀察法 B.測量法 C.比較法 D.調查法
2.科學探究是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如果某生物小組想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應選擇下列哪組條件作為對照(  )
A.干燥與陰暗 B.低溫與潮濕 C.干燥與潮濕 D.明亮與陰暗
3.小杰有一個能簡單對話、完成部分指令和會走動的智能機器人,但他卻說機器人不是生物。下列判斷機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確的是(  )
A.能自主運動 B.不需要營養 C.按指令做事 D.會發出聲音
4. 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 蜻蜓點水 B. 蜜峰采蜜 C. 桃樹開花 D. 冰雪消融
5.“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體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長和繁殖 B.應激性
C.能呼吸 D.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6.用手觸碰含羞草,含羞草葉片會自然下垂,這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應激性 B.繁殖 C.新陳代謝 D.生長
7.“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描寫了鳥類因受到驚嚇而起飛的情景,這體現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為( )
A.可以生長發育 B.能夠繁殖后代
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需要獲取物質和能量
8.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池塘里游動的小魚,空中飛的小鳥都是生物。一位學生列出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生物都有循環系統
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長繁殖
9.下列現象與生物特征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A.岸邊的柳樹長出嫩芽和新葉——生物能繁殖后代
B.鯨浮出水面時產生霧狀水柱——生物能進行呼吸
C.樹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著翅膀飛走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盛開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變異現象
10.(2023·長春模擬)科研人員為探究赤霉素(英文縮寫GA3,一種植物激素)溶液對君子蘭種子發芽率的影響,進行了實驗。實驗期間,除探究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具體處理和觀察結果如下表。請結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君子蘭種子數 GA3溶液濃度(mg/L) 發芽的種子數
1 50粒 0(蒸餾水) 40
2 50粒 20 41
3 50粒 50 42
4 50粒 100 45
5 50粒 200 38
注:表中發芽的種子數為30天后科研人員統計的數據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
(2)第1組和第2組可形成對照實驗,所控制的變量是   。
(3)第3組實驗中種子的發芽率為:   (用百分數表示)。
(4)在本次實驗中,GA3溶液濃度為   mg/L時,君子蘭種子的發芽率最高。
(5)如果每組所用種子不是50粒而是1000粒,其弊端是   。(寫出一點)
11.(2023·前郭模擬)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小組同學分別提出三種實驗方案的共同點足: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三種方案如下:
方案 實驗前準備 甲組 乙組
一 甲、乙兩組都未滅菌 放在無菌條什下 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二 甲進行滅菌處理,乙未滅菌處理 放在無菌條件下 故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三 甲、乙都進行滅菌處理 放在無菌條件下 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
(1)在上述三種方案中,哪個最佳?   ,為什么?因為:   。
(2)甲、乙兩組為什么要用相同樹的落葉?
(3)方案三中實驗組是   ,對照組是   。
(4)為什么要使樹葉保持潮濕?   。
(5)細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   的角色,
備考指南
知識清單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蓬安县| 榆社县| 大化| 永城市| 民权县| 洞口县| 丹江口市| 常山县| 哈密市| 千阳县| 旌德县| 安新县| 贺州市| 嘉兴市| 绥阳县| 濉溪县| 封开县| 乌兰浩特市| 乌什县| 额济纳旗| 青田县| 霞浦县| 福鼎市| 抚州市| 文安县| 澄江县| 遂宁市| 分宜县| 湟源县| 吉隆县| 白城市| 红河县| 淮北市| 犍为县| 且末县| 宁远县| 南溪县| 绵竹市| 广宁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