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節 防災減災》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節 防災減災》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六章 自然災害 
第三節 防災減災
通過前面兩節內容的學習,自然災害會給人們帶來中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本課要學的內容是怎樣把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降低,也就是要掌握一些防災減災手段,理解它的關鍵就是要聯系實際,結合我國或者世界上其他地區所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危害,看人們怎樣進行防災減災。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明白災害確實可怕,但比災害更可怕的是無知,只有認真學習“防災減災”的基本常識,提高逃生的自救互救常識,完全可以把災害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災害的發生。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目標
課程標準 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措施 綜合思維 會結合某一種發生的自然災害案例,認識和理解防災減災手段以及自救與互救的重要性。
核 心 目 標 1.識記主要的防災減災手段。 2.掌握防災減災的具體措施。 3.掌握災害中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區域認知 結合區域圖文材料和地理特征,會理解分析區域內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措施
地理實踐力 了解自己家鄉所在地發生的自然災害情況,以及防災減災的措施。
人地協調觀 針對不同自然災害中防災減災措施,制定切實可行的預案。
重點:防災減災的主要措施。
難點:自然災害中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多媒體 自制教具
新課導入
天災無情人有情,防災減災要先行。通過前兩章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的學習,我們知道自然災害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我們怎樣才能把自然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呢,了解一些怎樣防災減災的知識就顯得很有必要了,今天這堂課我們將學習防災減災。
教學過程
一、防災減災手段(教師板書)
(過渡)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每年都會因為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各方面的傷害,為了應對自然災害的影響,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介紹)指導方針:“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承轉)那么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主要采取了措施來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呢?
學生閱讀教材思考,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材料
(1)災害監測(教師板書)
(教師講解)要對災情進行監測,必須建立災情監測系統,
(教師設問)災情監測系統有那些組成呢?聯系實際讓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并多媒體展示。
災情監測系統由人造衛星、氣象站、水文站(教師分析圖6.15)、地震臺、地質環境監測站等
吊箱測流是目前最適合對高含沙、沖淤變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進行流量測驗的設施。圖為黃河龍門水文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吊箱內進行水文測驗
圖6.15 水文測驗
(過渡)災情監測系統主要對自然災害的哪些方面進行監測呢?
學生思考回答
災情監測系統主要對自然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和致災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
學生閱讀P111案例,地震預警系統,教師分析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測儀探測縱波,傳給計算機,即刻計算該次地震的震級、烈度、震源等,并搶在橫波到達前,通過傳播速度遠快于地震波的電磁波發出警報。
(承轉)在對災害進行監測的同時,為減少自然災害的損失,更要注重對自然災害的防御
(2)災害防御(教師板書)
(教師設問)哪些手段可以用來對災害進行防御呢?
學生舉例:
從非工程防御(軟件)和工程防御(硬件)兩大方面進行解釋,并指出二者相輔相成,同等重要,同樣落實到位的重要。
教師小結歸納:我國為控制和減少自然災害的損失,主要采取防災工程與法律法規結合。
(過渡)當災害發生時,達到了自然災害應急等級,需要專業的救援隊醫療人員進行救援、善后工作、對受災群眾進行心理輔導。
(3)災害救援與救助(教師板書)
災害發生 啟動應急預案 調動救援物資和人員(學生閱讀圖6.17) 穩定社會秩序、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
2010年4月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青海玉樹地震后開展搜索營救、醫療救助、后勤保障等救援工作。圖為救援隊正在廢墟中進行搜救。
圖6.16 災害救援
(承轉)在展開災害救援與救助的同時,還要盡快進行災后恢復
(4)災后恢復(教師板書),教師多媒體展示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圖片,
教師講述災后恢復的主要目的:
①恢復災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②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對照教材圖6.17)教師可以說說中國在災后重建的一些成就
③幫助重建區增強防災能力。
北川是“5.12”汶川地震的重災區,整個縣城在地震中損毀嚴重,幾乎被夷為平地。圖為異地修建的北川新縣城
圖6.17 災后恢復
學生閱讀p121,活動探究,教師講解
認識地震專業救援隊
地震救援對專業知識、專業設備和相關技能的要求很高。地震發生后,地震專業救援隊是地震救援的主要力量。世界上多個國家,如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成立了地震專業救援隊。
時間 救援事項 時間 救援事項
2003年2月 新疆伽師地震救援 2010年1月 海地地震救援
2003年5月 阿爾及利亞地震救援 2010年4月 青海玉樹地震救援
2003年12月 新疆昭蘇地震救援 2011年2月 新西蘭地震救援
2003年12月 伊朗巴姆地震救援 2011年3月 日本地震海嘯救援
2004年12月 印度尼西亞地震海嘯救援 2013年4月 四川蘆山地震救援
2005年10月 巴基斯坦地震救援 2014年8月 云南魯甸地震救援
2006年5月 印度尼西亞日惹地震救援 2015年4月 尼泊爾地震救援
2008年5月 四川汶川地震救援 2017年8月 四川九寨溝地震救援
表6.2 中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地震救援行動(2001-2017年)
1.你認為地震專業救援隊應包括哪些專業救援人員?
2.計算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參與國際地震救援次數占全部地震救援次數的比重?
3.討論強震發生后國際救援的重要性。
(過渡)在自然災害中,除了政府組織的救援外,自救與互救也是防災減災的必要內容。
自救與互救(教師板書)
自救與互救,是防災減災的主要任務。自救與互救對挽救生命也至關重要。自救和互救包括災前準備、災中救助和災后自我保護三個方面。
教師講述(多媒體課件展示配合)
1.災前準備(教師板書)
(1)對可以較準確預測的災害,對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2)對于突發的較難準確預測的災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例如:地震震前準備應急救援包(圖6.18),牢記地震撤離路線和附近應急避難場所,經常參加地震演習活動,樹立防震意識。
圖6.18 應急救援包
2.災中救助(教師板書)
(1)災害發生:按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進行撤離(學生思考,教師講解時注意不同的自然災害,處理措施不一樣)
例如:洪澇,則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地震來襲,應及時、有序的撤離到安全地帶,遭遇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轉移。
(2)如不能逃脫或被掩埋,盡可能進行自我保護,進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3.災后自我保護:災害過后,需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學生閱讀教材,再討論在自然災害發生之后,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教師舉例講解)學生閱讀p113,了解身邊的應急避難場所
應急避難場所是城鎮供人們躲避自然災害的場所。這里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并配有一定功能設施。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城鎮空曠地帶
圖6.19 應急避難場所指示牌
板書設計:
防災減災
一、防災減災手段
1.災害監測
2.災害防御
3.災害救援與救助
4.災后恢復
二、自救與互救
1.災前準備
2.災中救助
3.災害自我保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省| 连江县| 云阳县| 林州市| 绿春县| 县级市| 临潭县| 咸宁市| 饶阳县| 会东县| 洞头县| 田阳县| 沁水县| 茂名市| 桃园县| 陵川县| 永春县| 英德市| 五华县| 临湘市| 呈贡县| 成都市| 甘泉县| 紫阳县| 北流市| 石城县| 清水河县| 肇源县| 麻栗坡县| 古丈县| 张北县| 阿克陶县| 称多县| 芦溪县| 南部县| 邢台市| 民和| 永靖县| 冕宁县| 封开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