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寒假預習第一講機械運動【知識點分析】一.參照物1.機械運動:空間位置不斷的發生變化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2.參照物: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取其他物體,選取的物體就是參照物。3.運動的判斷:相對于參照物距離,方向沒有變化為靜止,二者只要變化一個就為運動。4.參照物的選取:(1)參照物的選取是隨機的:選擇一個非自身的物體做參考系(2)參照物是假定不動的:選擇后假定參照物不動。二.機械運動的分類1.直線運動:(1)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發生變化的運動。(2)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發生變化,方向可能來回變化。2.曲線運動:運動方向發生變化的運動。三.速度1.運動快慢的比較:(1)相同時間比較運動距離 (2)相同距離比較運動時間2.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1)大小:物體運動得越快,則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慢,則速度越小。(2)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3)公式:速度=路程/時間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計算速度的公式可表示為v=s/t。(4)單位:常用的速度單位是米/秒和千米/時。“1 米/秒”的意義:如果物體在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1米,它的速度就是1米/秒。換算關系:1米/秒=3.6千米/時。3.路程時間圖像與速度時間圖像1.路程與時間圖像: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水平表示靜止不動。2.速度與時間圖像:圖像和時間夾的面積表示路程大小,水平表示勻速,向上傾斜為加速。【例題分析】1.二中學生用“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如圖是兩個小球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頻閃時間間隔為0.02s,閃亮時間可忽略不計。已知小球運動的方向未發生改變,根據照片記錄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不對的是( )A.兩個小球運動的時間一樣長 B.下方小球速度約等于83.3cm/sC.下方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D.上方小球速度等于0.8m/s2.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如圖所示,這是他半決賽時沖刺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蘇炳添在比賽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B.以旁邊的運動員為參照物,蘇炳添一定是靜止的C.獵豹奔跑速度可達100km/h,比蘇炳添比賽時的平均速度小D.裁判員是通過“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式判斷運動快慢的3.疫情期間利用無人機給居民送包裹,如圖所示,無人機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無人機為參照物,包裹是靜止的 B.以包裹為參照物,無人機是運動的C.地面為參照物,無人機是靜止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包裹是靜止的4.公路邊有一農舍,它的煙囪正冒著煙,插有旗幟的a、b兩車在農舍旁的公路上、觀察如圖所示,旗與煙的情況,判斷以下關于a、b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兩車一定都向左運動 B.a、b兩車一定都向右運動C.a車向右運動,b車可能靜止 D.a車可能靜止,b車向左運動5.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輛汽車的運動圖像,根據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一分鐘能行駛2000m D.0~40s內甲乙行駛的平均速度不同6.如圖所示,小芳正騎自行車向西行駛,她看到前邊的汽車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張都距自己越來越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小芳為參照物,汽車和小張都是靜止的B.以小張為參照物,小芳和汽車都在向東運動C.以汽車為參照物,小芳和小張都在向西運動D.以小芳為參照物,汽車向西運動,小張向東運動7.2022年9月30日,我國空間站組合體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如圖所示。在轉位過程中,若說問天實驗艙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A.地球 B.核心艙 C.核心艙上的太陽能帆板 D.問天實驗艙上的太陽能帆板8.運動會上高速攝像機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賽運動員,在某時刻三者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從起跑到該時刻,有關甲、乙、丙三位運動員的分析正確的是(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可以判斷甲運動員跑的最快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D.丙運動員每個時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9.動物界中水中游動最快的是旗魚,陸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獵豹,空中飛行最快的是褐海燕,它們的速度如圖所示。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 )A.旗魚最大 B.獵豹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樣大10.如圖所示,青龍橋處在大冶市城區內青龍山公園內,橫臥于大冶湖之上,青龍橋相對于以下哪個物體是處于靜止狀態的( )A.橋下的流水 B.順流而下的船C.天上的飛鳥 D.河岸的柳樹11.如圖所示,汽車制動后的5s時間內,每1s前進的距離分別是10m、8m、6m、4m、2m。已知汽車制動過程做勻減速運動。由以上數據可以判斷( )A.1s時汽車的瞬時速度為10m/sB.該減速過程,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汽車在5s內的平均速度為5.5m/sD.第5秒內汽車只運動了0.75s,有0.25s處于靜止狀態12.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天鵝飛行時的速度的實驗,由圖可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內,天鵝飛行的距離為75mB.天鵝通過30m標桿處的速度一定為10m/sC.內,天鵝飛行的平均速度是15m/sD.前6s天鵝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13.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下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下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用時0.4s,測速儀兩次發出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4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假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且聲速與車速均保持不變)( )A.汽車遇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204m B.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內行駛了32mC.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差為1.4s D.汽車的速度約為26.15m/s14.如圖所示的各種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15.如圖所示,在商場里,吳立和媽媽正站在自動扶梯上一起下樓。吳立說自己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身旁的媽媽 B.貨架旁駐足選購商品的顧客C.扶梯口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 D.貨架旁來回行走中的售貨員16.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以判斷( )A.0~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B.0~7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0~2s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第1s時的速度是1m/s17.2022年9月1日下午神舟十四號飛船問天實驗艙上搭載的小機械臂,托舉航天員到達指定位置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在機械臂托舉航天員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說航天員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另外一個航天員 B.問天實驗艙C.神舟十四號飛船 D.機械臂的限腳器18.如圖所示是汽車上的速度計,一輛汽車以此速度從凱里駛向長沙,若凱里距長沙6.3×105m,則( )A.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65km/h B.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70m/sC.該汽車9h可以從凱里到達長沙 D.該汽車9×104s可以從凱里到達長沙19.哈爾濱市的龍塔是亞洲第一高鐵塔,游人乘電梯登上龍塔就可以看到哈爾濱市美麗的景色,在游人乘坐電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電梯內的某一乘客為參照物,其它乘客是運動的B.以電梯為參照物,所有乘客都是運動的C.以龍塔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D.以路上行使的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20.如圖是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s—t圖像,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0~5s,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大 B.0~15s,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C.0~15s,甲、乙兩車路程相等 D.10~20s,乙車處于靜止狀態21.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 )A.兩同學在t=10秒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 D.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22.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號成功對接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進駐空間站,在軌駐留 6 個月,遨游太空(一天可繞地球 15 圈以上)。如圖當“神舟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好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運動的B.“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靜止的23.有關下列四幅圖片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飛行員能夠抓住子彈,因為子彈的速度很慢B.乙圖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機和受油機要保持相對靜止C.丙圖中的接力棒,相對于前面的同學是運動的D.丁圖中,司機相對于樹木是運動的,相對于太陽是靜止的24.如圖顯示了在陸地、水中、空中運動最快的三種動物和蘇炳添的百米記錄,其中運動速度最大的是( )A.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每秒跑40m B.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魚速度是108km/h空中飛得最快的褐海燕速度5km/min D.亞洲飛人蘇炳添的百米記錄9.98s答案解析【例題分析】1.二中學生用“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如圖是兩個小球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頻閃時間間隔為0.02s,閃亮時間可忽略不計。已知小球運動的方向未發生改變,根據照片記錄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不對的是( )A.兩個小球運動的時間一樣長 B.下方小球速度約等于83.3cm/sC.下方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D.上方小球速度等于0.8m/s【答案】ACD【解析】A.上面小球運動時間為下面小球運動時間為所以圖中上方小球運動的時間長,故A錯誤,符合題意;BD.由圖可知兩球通過的距離為上面小球運動時間為下面小球運動時間為上方小球速度為下面小球的平均速度約為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C.下面小球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間距越來越大,下面小球做直線運動,所以下面小球做變速直線運動,運動越來越快,故C錯誤,符合題意。2.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如圖所示,這是他半決賽時沖刺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蘇炳添在比賽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B.以旁邊的運動員為參照物,蘇炳添一定是靜止的C.獵豹奔跑速度可達100km/h,比蘇炳添比賽時的平均速度小D.裁判員是通過“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式判斷運動快慢的【答案】D【解析】A.蘇炳添運動員比賽過程中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一般情況下,百米比賽起跑階段速度較慢,沖刺階段速度較快,故A錯誤;B.由于其它運動員的運動速度不一定跟蘇炳添的速度相同,因此以旁邊的運動員為參照物,蘇炳添與旁邊的運動員的相對位置可能會發生改變,即蘇炳添不一定是靜止的。故B錯誤;C.蘇炳添運動的平均速度為此速度比獵豹奔跑速度要小。故C錯誤;D.百米賽跑時路程相同,裁判員通過比較時間來判斷運動快慢,即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來判定運動快慢,故D正確。3.疫情期間利用無人機給居民送包裹,如圖所示,無人機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無人機為參照物,包裹是靜止的 B.以包裹為參照物,無人機是運動的C.地面為參照物,無人機是靜止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包裹是靜止的【答案】A【解析】A.以無人機為參照物,包裹的位置不變,是靜止的,故A正確;B.以包裹為參照物,無人機的位置不變,是靜止的,故B錯誤;C.以地面為參照物,無人機的位置在改變,是運動的,故C錯誤;D.以地面為參照物,包裹的位置在改變,是運動的,故D錯誤。4.公路邊有一農舍,它的煙囪正冒著煙,插有旗幟的a、b兩車在農舍旁的公路上、觀察如圖所示,旗與煙的情況,判斷以下關于a、b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兩車一定都向左運動 B.a、b兩車一定都向右運動C.a車向右運動,b車可能靜止 D.a車可能靜止,b車向左運動【答案】C【解析】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因為房子的煙向右飄,所以風是向右吹,因為a車旗向左飄,所以a車只能向右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b車旗向右飄,所以b車運動狀態有三種:可能向左運動,可能靜止 ,可能向右運動,車速小于風速,故C正確,ABD錯誤。5.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輛汽車的運動圖像,根據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一分鐘能行駛2000m D.0~40s內甲乙行駛的平均速度不同【答案】A【解析】AB.由圖可知,甲車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說明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乙車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B錯誤;C.甲汽車的速度甲汽車一分鐘行駛路程為故C錯誤;D.0~40s內甲乙行駛的路程相同,時間相同,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D錯誤。6.如圖所示,小芳正騎自行車向西行駛,她看到前邊的汽車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張都距自己越來越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小芳為參照物,汽車和小張都是靜止的B.以小張為參照物,小芳和汽車都在向東運動C.以汽車為參照物,小芳和小張都在向西運動D.以小芳為參照物,汽車向西運動,小張向東運動【答案】D【解析】AD.以小芳為參照物,前邊的汽車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張都距她越來越遠,說明汽車向西運動,小張向東運動,故A錯誤,D正確;B.以小張為參照物,前面的汽車和小芳離她都越來越遠,說明都在向西運動,故B錯誤;C.以汽車為參照物,后面的小張和小芳離它越來越遠,都在向東運動,故C錯誤。7.2022年9月30日,我國空間站組合體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如圖所示。在轉位過程中,若說問天實驗艙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A.地球 B.核心艙 C.核心艙上的太陽能帆板 D.問天實驗艙上的太陽能帆板【答案】D【解析】ABC.在轉位過程中,問天實驗艙相對于地球、核心艙、核心艙上的太陽能帆板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以地球、核心艙、核心艙上的太陽能帆板為參照物問天實驗艙是運動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問天實驗艙相對于問天實驗艙上的太陽能帆板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以問天實驗艙上的太陽能帆板為參照物問天實驗艙是靜止的,故D符合題意。8.運動會上高速攝像機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賽運動員,在某時刻三者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從起跑到該時刻,有關甲、乙、丙三位運動員的分析正確的是(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可以判斷甲運動員跑的最快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D.丙運動員每個時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答案】C【解析】AC.在某時刻三者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甲通過的距離最大,丙通過的距離最小,根據可知,甲的平均速度最大,丙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錯誤,C正確;B.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一是相同路程比時間,二是相同時間比路程。根據上圖可知,本題是通過相同時間比較通過路程的方法來判斷甲運動員跑的最快的,故B錯誤;D.平均速度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運動的平均快慢,丙的平均速度最小,但不表示在任一時間內的速度都小,故D錯誤。9.動物界中水中游動最快的是旗魚,陸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獵豹,空中飛行最快的是褐海燕,它們的速度如圖所示。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 )A.旗魚最大 B.獵豹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樣大【答案】C【解析】旗魚的速度獵豹的速度褐海燕的速度則 v褐海燕>v獵豹>v旗魚褐海燕的速度最大,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10.如圖所示,青龍橋處在大冶市城區內青龍山公園內,橫臥于大冶湖之上,青龍橋相對于以下哪個物體是處于靜止狀態的( )A.橋下的流水 B.順流而下的船C.天上的飛鳥 D.河岸的柳樹【答案】D【解析】ABC.青龍橋橫臥于大冶湖之上,相對于橋下的流水、順流而下的船、天上的飛鳥,青龍橋的相對位置都發生了改變,因此是運動的,故ABC不合題意;D.青龍橋橫臥于大冶湖之上,相對于河岸的柳樹,青龍橋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是靜止的,故D符合題意。11.如圖所示,汽車制動后的5s時間內,每1s前進的距離分別是10m、8m、6m、4m、2m。已知汽車制動過程做勻減速運動。由以上數據可以判斷( )A.1s時汽車的瞬時速度為10m/s B.該減速過程,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C.汽車在5s內的平均速度為5.5m/s D.第5秒內汽車只運動了0.75s,有0.25s處于靜止狀態【答案】B【解析】A.汽車制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勻變速運動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得1s時汽車的瞬時速度為故A不符合題意;B.汽車制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在相等時間1s內的位移差為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由題意可知可得汽車的加速度為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故該減速過程,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故B符合題意;CD.由勻變速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可得,汽車制動時的初速度為因此汽車從開始制動到靜止的總時間為故汽車在第5s末還未停止,因此汽車在5s內的平均速度為故CD不符合題意。12.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天鵝飛行時的速度的實驗,由圖可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內,天鵝飛行的距離為75mB.天鵝通過30m標桿處的速度一定為10m/sC.內,天鵝飛行的平均速度是15m/sD.前6s天鵝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C【解析】A.時,天鵝飛行的距離為故A錯誤;B.天鵝通過30m標桿處的平均速度為但在某一時刻的速度不一定為10m/s,故B錯誤;C.的平均速度為故C正確;D.前3s和后3s內天鵝運動的時間相同,路程不同,所以前6s天鵝一定做變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13.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下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下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用時0.4s,測速儀兩次發出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4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假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且聲速與車速均保持不變)( )A.汽車遇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204mB.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內行駛了32mC.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差為1.4sD.汽車的速度約為26.15m/s【答案】D【解析】A.由圖知,汽車收到第一次信號時,經過的時間為由可得,距測速儀故A錯誤;B.由圖知,汽車收到第二次信號時,經過的時間為由可得,距測速儀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內行駛的距離故B錯誤;CD.汽車兩次遇到信號的時間差為汽車的速度故C錯誤,D正確。14.如圖所示的各種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答案】B【解析】①獵豹的奔跑,獵豹的位置相對于地面在變化,是機械運動;②聲帶振動,沒有位置的變化,不是機械運動;③蝸牛在緩慢的爬行,位置發生了變化,是機械運動;④燈光閃爍,沒有位置的變化,不是機械運動。綜上所述,①③屬于機械運動。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15.如圖所示,在商場里,吳立和媽媽正站在自動扶梯上一起下樓。吳立說自己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身旁的媽媽 B.貨架旁駐足選購商品的顧客C.扶梯口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 D.貨架旁來回行走中的售貨員【答案】A【解析】A.站在自動扶梯上下樓的吳立,和身旁的媽媽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相對于身旁的媽媽吳立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BCD.吳立相對于貨架旁駐足選購商品的顧客、扶梯口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貨架旁來回行走中的售貨員,他們之間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是運動的,故BCD不符合題意。16.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以判斷( )A.0~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B.0~7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0~2s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第1s時的速度是1m/s【答案】D【解析】A.由圖像可知,在0~5s的時間內,小車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運動的總路程為2m,小車的平均速度為故A不符合題意;B.在0~7s的時間內,小車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再后來又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運動的總路程為6m,小車的平均速度為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像可知,在2s~5s的時間內小車運動的路程為0m,小車的速度為零,處于靜止狀態,故C不符合題意;D.由圖像可知,在0~2s內,小車的s-t圖像是過原點的斜直線,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第2秒運動的路程是2m,小車此時的速度是第1s時的速度是1m/s,故 D符合題意。17.2022年9月1日下午神舟十四號飛船問天實驗艙上搭載的小機械臂,托舉航天員到達指定位置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在機械臂托舉航天員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說航天員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另外一個航天員 B.問天實驗艙C.神舟十四號飛船 D.機械臂的限腳器【答案】D【解析】ABC.小機械臂托舉航天員到達指定位置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時,他與另外一個航天員、問天實驗艙和神舟十四號飛船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以它們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運動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機械臂的限腳器和航天員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故以機械臂的限腳器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故D符合題意。18.如圖所示是汽車上的速度計,一輛汽車以此速度從凱里駛向長沙,若凱里距長沙6.3×105m,則( )A.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65km/h B.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70m/sC.該汽車9h可以從凱里到達長沙 D.該汽車9×104s可以從凱里到達長沙【答案】C【解析】AB.由圖可知,表盤的分度值為2km/h,該汽車的速度為70km/h,故AB不符合題意;CD.已知凱里到長沙的路程s=6.3×105m,由可知到達長沙的時間為故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19.哈爾濱市的龍塔是亞洲第一高鐵塔,游人乘電梯登上龍塔就可以看到哈爾濱市美麗的景色,在游人乘坐電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電梯內的某一乘客為參照物,其它乘客是運動的B.以電梯為參照物,所有乘客都是運動的C.以龍塔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D.以路上行使的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答案】C【解析】A.以電梯內的某一乘客為參照物,其它乘客的位置沒有改變,是靜止的,A錯誤;B.以電梯為參照物,所有乘客的位置沒有改變,是靜止的,故B錯誤;C.以龍塔為參照物,乘客的位置發生變化,是運動的,故C正確;D.以路上行使的汽車為參照物,乘客的位置發生變化,是運動的,故D錯誤。20.如圖是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s—t圖像,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0~5s,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大 B.0~15s,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C.0~15s,甲、乙兩車路程相等 D.10~20s,乙車處于靜止狀態【答案】A【解析】A.由圖可知,0~5s內乙車的路程比甲車大,所以乙車速度快,故A錯誤,A符合題意;BC.由圖像可知,15s甲車和乙車運動路程均為15m,根據公式可知,0~15s,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故BC正確,BC不符合題意;D.由圖像可知,10~20s隨著時間增加,乙車路程沒有改變,即乙車靜止,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21.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 )A.兩同學在t=10秒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 D.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答案】D【解析】A.由圖象可知,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路程,在10min時兩同學相遇,而不是在10秒時相遇,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象可知,甲同學10min經過的路程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乙同學10min經過的路程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即 v甲=3v乙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象可知,相遇后兩人從10min到15min,即5min內,兩人通過的路程為1km,故相遇后的乙的速度即故C不符合題意;D.由圖象可知,整個過程,甲經過的總路程為4km,總時間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乙經過的總路程為2km,總時間為15min,乙的平均速度即 v甲平=2v乙平故D符合題意。22.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號成功對接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進駐空間站,在軌駐留 6 個月,遨游太空(一天可繞地球 15 圈以上)。如圖當“神舟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好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運動的B.“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靜止的【答案】B【解析】AB.“神舟飛船”與“空間站”對接以后,以“空間站”為參照物“神舟飛船”位置不變,因此“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故A錯誤,B正確;CD.以地球為參照物,因此“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斷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CD錯誤。23.有關下列四幅圖片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飛行員能夠抓住子彈,因為子彈的速度很慢B.乙圖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機和受油機要保持相對靜止C.丙圖中的接力棒,相對于前面的同學是運動的D.丁圖中,司機相對于樹木是運動的,相對于太陽是靜止的【答案】B【解析】A.飛行員能夠抓住子彈,因為子彈與飛機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相對靜止,故A錯誤;B.空中加油時,加油機和受油機相對靜止,使油管能插入油箱進行加油,故B正確;C.接力比賽中,在交接棒的一瞬間,接力棒相對于前面同學的位置保持不變,所以是靜止的,故C錯誤;D.司機相對于樹木和太陽的位置都發生了改變,所以司機是運動的,故D錯誤。24.如圖顯示了在陸地、水中、空中運動最快的三種動物和蘇炳添的百米記錄,其中運動速度最大的是( )A.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每秒跑40m B.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魚速度是108km/hC.空中飛得最快的褐海燕速度5km/min D.亞洲飛人蘇炳添的百米記錄9.98s【答案】C【解析】A.獵豹的速度為B.旗魚的速度C.褐海燕的速度D.亞洲飛人蘇炳添的速度比較可知,運動速度最大的是褐海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