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教學設計教學 目 標 1.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平均氣溫的分布圖,說出 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2.了解影響世界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重 點 氣溫的分布規律難 點 氣溫的分布規律 等溫線圖的判讀。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 入 新 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這節課我們學習氣溫的分布及規律。自 主 探 究 等溫線的判讀 (圖3.16) (1)等溫線是( )。 (3)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 )相同。 (4)等溫線數值大,氣溫( ),數值( ),氣溫低。 (5)等溫線( )的地方 ,溫差大,稀疏的地方,( )小。 (6)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 )低,表示的是( )中心,如果中心( )高,表示的是高溫( )。(2)運用等溫線圖是表示( )。 2. 氣溫的分布規律: (1)低緯度氣溫_____,高緯度氣溫______,其影響因素是________ (2)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______,海洋氣溫______,冬季相反,其影響因素是________ (3)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_______,大致每升高______,氣溫約下降______,其影響因素是________ 閱讀教材P55,自主嘗試完成合 作 交 流 合作探究: 1. 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與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有何相似之處? 師點撥: 判讀等高線地形圖,要根據等高線的形狀、疏密程度和海拔高度來判讀;判讀等溫線圖也要根據等溫線的形狀、延伸方向、疏密程度和等溫線上的溫度來判讀 2.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指出年平均氣溫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緯度范圍。 師點撥: 年平均氣溫高于20℃的地區主要分布南、北回歸線之間。(熱帶) 年平均氣溫低于-10℃的地區主要分布南極圈以(南),北極圈以(北)。(北寒帶、南寒帶) (2)從赤道向兩極,氣溫有什么變化規律?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緯度因素是影響氣溫分布的基本因素。緯度低——氣溫高,緯度高——氣溫低。 3.展示課本P52圖3.18“氣溫的垂直變化”,請大家幫助這位同學(指圖)來計算一下,山頂的氣溫應該是多少呢? 1520—720=800 800/100=8 8X0.6=4.8 28.8—4.8=24 4.讀圖3.19和3.20,回答下列問題 (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氣溫從低緯到高緯的變化規律。 點撥: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2)從等溫線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異?南北半球有什么差異?南北半球有什么差異? 點撥:1月等溫線密集,7月等溫線稀疏 北半球彎曲,南半球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氣溫受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的影響小,主要受緯度位置的影響,等溫線平直。 (3)北半球同緯度的大陸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氣溫高?7月哪里氣溫高? 1月海洋氣溫高,七月陸地氣溫高(海陸因素的影響) 討論交流,展示 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 板演 討論交流 展示拓 展 提 高 1.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詩中蘊含的地理原理是( ) A. 不同緯度地帶氣溫不同B. 同一緯度地帶,海洋和陸地氣溫不同 C.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D. 南方氣溫比北方氣溫高 2. 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A.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B. 同緯度地區,冬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 C. 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氣溫也越高D. 北半球的氣溫比南半球高 3. “高出不勝寒”的原因是( ) A. 海拔高,氣壓低B. 海拔高,空氣稀薄 C.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要下降0.6°C D.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要下降6°C 4. 緯度大致相同,拉薩的氣溫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 緯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陸因素 5. 下列關于氣溫的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 低緯度地區的氣溫一定比高緯度地區氣溫高 B. 海拔高處比海拔低處氣溫高 C. 海洋上氣溫高于陸地上氣溫 D. 同一緯度地區,陸地和海洋氣溫不一定相等 C A D D D達 標 測 評 同步學習P61-62的1—8 學生獨立做題,鞏固所學知識組內互評、互糾,老師抽批小 結 與 預 習 本節課主要了解了等溫線的判讀 ,學習掌握氣溫的分布規律。 預習:第三節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教后反思 這節課部分知識有一定難度,對于“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雖然使用了多媒體,但同學們還不是很理解。在根據“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攝氏度”這一規律,計算某些些題目時失分率還是很高。下節課對于這個知識點還要加以練習。達標測評題(時間約5分鐘)一、選擇題1.C2.A3.B4.C 5.B ?。叮谩 。罚隆 。福?/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