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二章第三節 河流主備人: 備課組長:集 體 備 課 個人備課一、教學目標: 1、掌握我國主要河流的名稱和位置。 2、了解外流河、內流河、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概念,并掌握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掌握長江和黃河的水文特征、水患和治理措施。 二、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讀圖分析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長江的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教學難點:分析、歸納、概括長江水能及航運特點;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水害的由來。 三、課時安排: 3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2分鐘)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我國河流向東流,這些河流對人類有何影響?一起來學習我國的河流。 學習目標(1分鐘) 1、掌握我國主要河流的名稱和位置。 2、了解外流河、內流河、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概念,并掌握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自學指導 一(先學)(3分鐘) 請同學們在3分鐘內完成課本42頁的內容,查找下列問題答案。 1、河流有什么作用? 2、從圖2.30中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總結出我國河湖特點。 (四)后教(8分鐘) 1、河流有什么作用? 提供淡水資源,塑造富饒的沖擊平原,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利于灌溉、航運、發電和旅游等 2、從圖2.30中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總結出我國河湖特點。 展示圖2.30,從圖中找到我國主要的河流及湖泊。 長江、黃河、黑龍江、塔里木河、珠江、瀾滄江等。 特點:河湖眾多。 補充:怒江、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洋,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 自學指導二(3分鐘) 請同學們在3分鐘內完成課本43-44頁的內容,查找下列問題答案。 1、什么是內流河、外流河、內流區和外流區?所占比例分別為多少? 2、水文特征包括哪幾個方面?外流河與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又如何? (六)后教(12分鐘) 1、什么是內流河、外流河、內流區和外流區?所占比例分別為多少? 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 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內流河,內流河流域稱為內流區。 外流:面積,水量超過95% 內流區面積,水量不到5% 2、水文特征包括哪幾個方面?外流河與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又如何? 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我國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秦嶺——淮河以北水量較小,汛期較短,有結冰期,含沙量大。 秦嶺——淮河以南水量豐富,汛期較長,無結冰期,含沙量小。 內流河水文特征: 1、內流河平均流量一般比外流河小。 2、夏季進入豐水期,補給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為主。冬季進入枯水期,可能會斷流。很多河流為季節性河流。 3、流程:不長(蒸發、下滲、灌溉用水多)。 補充:京杭大運河 流經省份:京津冀魯蘇浙。 溝通水系:海河、黃河、淮河 、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七)當堂訓練(10分鐘) 1.下列河流中全部屬于外流區的是( ) A.黑龍江、黃河、塔里木河 B.黃河、長江、珠江 C.淮河、塔里木河、怒江 D.淮河、珠江、塔里木河 2.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 A.塔里木河 B.長江 C.黃河 D.淮河 3.我國的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風氣候的影響B.受地勢西高東低的影響 C.受山脈分布的影響D.受社會環境的影響 4.我國唯一一條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長江 C.額爾齊斯河 D.黃河 5.我國的內流河與和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 ) A.氣溫、夏季風 B.夏季風、冬季風 B.冬季風、夏季風 D.夏季風、氣溫 6.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A.松花江 B.黃河 C.長江 D.珠江 7.下列河流中,汛期最短、結冰期最長的是( ) A.長江 B.淮河 C.黑龍江 D.珠江 8.下列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冰雪融水的是( ) A.長江 B.塔里木河 C.珠江 D.怒江 9.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是( )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伊利運河 D.京杭運河 課堂小結(1分鐘) 我國以外流河為主,河流的水文特征與氣候有密切聯系,氣候條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文、結冰期也不同。 第二課時 導入(3分鐘) 播放《長江之歌》,調動學生的激情,并導入新課。 學習目標(1分鐘) 1、掌握長江水系概況,知道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 2、掌握長江的水文特征、水患和治理措施。 (三)自學指導(6分鐘) 請同學們在5分鐘內完成課本44-48頁的內容,查找下列問題答案。 1、長江的基本情況怎么樣? 2、長江對我國的貢獻有哪些? 3、長江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態問題 如何解決? (四)后教(20分鐘) 1、長江的基本情況怎么樣? 展示圖2.34長江水系圖,找到長江的發源地,流經的省,最終注入的海洋。 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 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流量最大。 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源頭----湖北宜昌為上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為中游; 江西湖口----入海口為下游。 長江的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湘江、贛江。 長江干流流經省區:青海、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 長江干流流經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2、長江對我國的貢獻有哪些? (1)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其中可開發利用資源占全國的一半。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落差大)。 (2)我國東西運輸的大動脈,有“黃金水道”之稱。干流與多條鐵路和京杭運河相交,即溝通內陸和沿海,又聯系南北廣大地區。通航里程占全國總航道2/3。 3、長江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態問題 如何解決? (1)川江(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 問題:灘多流急 措施:興建水利工程,如三峽大壩,改善航道 (2)荊江(湖北枝城到湖南陵磯河) 問題:河道蜿蜒蛇形,多淺灘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河道彎曲,地勢低洼,水流不暢,易積水,發生洪澇災害。 措施:綜合治理。裁彎取直、建立分洪工程、水利樞紐工程等。 (3)上游: 問題:水土流失 措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植樹造林,提高地表植被覆蓋率。 (4)中下游: 問題:泥沙淤積、洪澇災害、水污染 措施:興修水利工程,建立分洪區,清理河道,建設污水處理系統。 當堂訓練(9分鐘) 讀長江水系示意圖,完成1、2題。 1.關于長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宜昌、武漢將長江劃分為上、中、下游 B.長江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C.長江中游江闊水深,利于航運 D.長江下游河道彎曲,灘多流急 2.合理利用長江各河段優勢發展經濟的是( ) A.河段①②發展淡水養殖業 B.河段②③發展水電業 C.河段①③發展內河航運業 D.河段①②③沿線發展旅游業 (六)課堂小結(1分鐘)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是我國的“水能寶庫”、“黃金水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 第三課時 導入(2分鐘) 圖片導入,黃河是我國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的發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學習目標(2分鐘) 1、掌握黃河的源流概況。 2、理解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掌握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三)自學指導(6分鐘) 請同學們在5分鐘內完成課本49-53頁的內容,查找下列問題答案。 1、黃河的基本情況怎么樣? 2、黃河對我國的貢獻有哪些? 3、黃河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態問題 如何解決? (四)后教(22分鐘) 1、黃河的基本情況怎么樣? 展示2.41黃河水系圖,找出黃河的發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經省份。 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黃河干流像巨大的“幾”字形,全長5464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 水文特征:水量較小(長江的1/15),集中在夏季,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初春或初冬時節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下游水流平穩,泥沙堆積形成地上河;降水較少,人為用水量大,有時導致斷流。 黃河上、中、下游的劃分: 源頭---河口:上游 河口---桃花峪:中游 桃花峪—入海口:下游 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水 流經省份: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內蒙古、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 黃河流經的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2、黃河對我國的貢獻有哪些? (1)提供豐富的水能資源。 (2)塑造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也是華北平原的塑造者之一。 (3)提供了灌溉之利。 3、黃河各河段存在哪些生態問題 如何解決? (1)上游 問題: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 措施: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護草地 (2)中游 問題: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含沙量大 措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樞紐 (3)下游 問題: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 措施:加固黃河大堤 當堂訓練(7分鐘) 1.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對各河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河段①水資源豐富B.河段②支流稀少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D.圖中水利樞紐是三峽 2.在黃河流域的開發與治理過程中,合理的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成為“塞上江南”。 B.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應采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C.下游“地上河”易發生洪水災害,應開挖新河。 D.黃河水運價值巨大,已成為北方地區東西運輸的大動脈。 課堂小結(1分鐘)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黃河的概況和治理,要了解黃河的“利”與“弊”。五、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