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獨立作業答題卷題 號 一 二 總分1~12 13 14 15得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26分)13.(8分)(1)(2分)(2)(4分)(3)(4分)14.(10分)(1)(2分)(2)(2分)(3)(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2頁 共2頁15.(8分)(1)(2分)(2)(4分)(3)(2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2頁 共2頁1中心貿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獨立作業參考答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D A B A B B C D B C C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題,共20分)13.(8分)(1)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等。(2分,寫出2個即可)(2)不對。(1分)①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②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③在現代社會,教師已發展成為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3分)(3)小東的做法是不尊重歷史老師的表現,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會引發與老師之間的矛盾。(1分)他應該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歷史老師與語文老師的不同,認真聽講,尊重、了解走近歷史老師。(1分)14.(10分)(1)傳承了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2分)(2)家庭和諧是主流,但也存在著親子沖突的現象。(1分)如果處理不好,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1分)(3)小威:可以試著接納媽媽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同時掌握和父母溝通的技巧。(寫出具體的技巧亦可)可以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3分) 媽媽:應該了解孩子的變化和需求,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愛。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作出理性溝通的榜樣。(3分)15.(8分)(1)①小華:從身體特征和生理狀況來認識陽陽(1分);②小麗:從個性心理特征來認識陽陽(1分)。(2)①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1分);②呵護友誼,需要學會尊重對方(1分);③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沖突(1分);④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1分)。(3)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動改正缺點;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 (2分,寫出2個即可)七年級歷史與社會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2分,共24分)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答案 D B C D B B B D D A A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28.(8分)(1)東北 西南(2分)(2)西北(1分)(3)東北 東 (2分)(4)注記(1分)(5)18(1分)(6)大(1分)29.(8分)(1)制度:郡縣制和皇帝制。(2分,各1分)舉措:設刺史制度。(1分)(2)圓形方孔(外圓內方)(2分)圖2或漢五銖錢(1分)(3)秦朝開創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朝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2分,各1分)30.(10分)(1)特征:保留秦國原有樣式并吸收各地服飾樣式。(1分)措施:統一文字。(2分)(2)作者:賈思勰。(1分)時代特征:民族交融。(2分)(3)信息:西漢在西域設置管理機構;在當地屯田,發展生產;漢與西域的交往頻繁等。(任答2點即可,各1分)結論:西漢中央政府已對西域進行管轄;新疆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絲綢之路在漢朝確已存在等。(任答1點即可,2分)52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獨立作業溫馨提示:1.這份作業分《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兩部分,滿分各50分。2.《道德與法治》題號為1-15題;《歷史與社會》題號為16-30題。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題目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第一部分: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又到班容班貌展評時,同學們踴躍參與、各顯神通,教室里增添了新氣象。回答 1—3 題。1.“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初中生活的序幕開啟了我們對未來的期望,為此,這次班容班貌展評主題的合理選擇有①“新成長、新起點” ②“編織人生夢想” ③“理性創業” ④“做更好的自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名言作品再次獲得大家認可并粘貼在教室墻上。這一名言表明了“學習”A.沒有終點,需要終身學習 B.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C.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D.需要憑借頑強意志并作出努力3.“我是誰”版塊記錄了同學們自己陳述的興趣愛好和性格情緒,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對于這種認識自己的做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從個性心理特征進行自我評價 B.從體貌特征出發認識自己C.借助他人評價來確定班級地位 D.與他人比較實現全面認識4.右圖中的對話告訴我們①在互幫互助中建立友誼 ②要學會坦然接受新朋友③友情能帶給人持久的溫暖 ④每一段友誼都會地久天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強調了教育懲戒是學校和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面對教師的合理懲戒,我們應該A.反省自己,改正錯誤 B.表面認錯,懷恨在心C.找準時機,進行報復 D.忍氣吞聲,放任自流6.亦師亦友是良好師生關系的體現。下列場景符合這一關系的是①師生共建班級群 ②師生在一起打球 ③學生拒與老師交流 ④老師傾聽學生發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杭州市多所學校辦起了“校園農場”,孩子們在“農場”里給果蔬澆水、松土……樂此不疲。這種將勞動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做法①拓展學習范圍 ②增加生活體驗 ③浪費學習時間 ④提升勞動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右圖漫畫《接力棒》告訴我們要接力的是①化解沖突的溝通手段 ②知恩感恩的孝心行動③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 ④亦師亦友的交往之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XS 第1頁 共6頁(2023.12)9.《詩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這讓我們感受到A.友誼要靠物質來維系 B.友誼是一成不變的C.友誼只有給予沒有回報 D.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10.婷婷的網友要求她提供家庭地址、電話,并要求與她見面。婷婷的正確做法是A.敞開心扉,無所不言 B.保護隱私,適當交往C.加強防范,不交網友 D.遠離網絡,專注學習11.對右圖漫畫寓意理解正確的是A.家務勞動很艱辛,收點小費沒關系B.撫養子女是義務,父母洗碗沒問題C.力所能及做家務,家庭和睦又溫馨D.少年兒童應學習,不做家務也可以12.“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這是網絡上對父母輔導子女學習狀況的調侃。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親子關系直接影響著家庭的氛圍 ②父母應該多理解包容和遷就子女③子女要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 ④心智、學識和經歷差異容易造成沖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13.(8分) 電影官博消息,根據張桂梅校長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于11月24日全國上映。對此,某校七年級(1)班決定以“最美恩師”為主題,組織一次班會活動。【情境體驗】張桂梅,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校長,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她和學生吃住在一起,早起晚歸,竭力改變貧困地區女孩失學輟學狀況,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張媽媽”,中央宣傳部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1)張桂梅老師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現了怎樣的教師形象?(2分)(2)有的同學說:“老師不就是在學校給我們上上課嗎?有什么了不起,我們在家也能學,現在網校多的是。”這一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4分)【行為提升】小東同學用日記記錄自己與老師的相處過程:(3)如果讓你給小東支招,你有哪些好的點子?(2分)14.(10分)在學習《親情之愛》時,七年級(1)班學生分兩個小組開展以“家和萬事興”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訪學·家風】第一小組 采訪了臨海市“最美家庭”周選芳一家。她說,我們家一直秉承祖訓——以孝為先、和諧相處,所以即使自己平時工作很忙也會照顧好公公婆婆。家族歷經好幾代,如今家人散落在各地,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家,總讓人感覺到溫暖而有力量。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XS 第2頁 共6頁(2023.12)(1)根據第一小組的訪學,指出周選芳家為什么被選為“最美家庭”?(2分)【調查·家庭】第二小組以“家庭關系面面觀”為主題,設計了10個問題的調查問卷,對本校學生開展了調查。收集問卷后進行了數據整理和統計,其中“親子關系問題”的統計如右圖所示。(2)右圖反映了什么現象?這一現象處理不當會帶來哪些影響。(2分)【漫畫·家和】(3)運用“愛在家人間”的相關知識,幫助小威和媽媽化解“愛的沖突”。(6分,請從不同人物多角度進行回答,表達全面,邏輯清晰。)15.(8分)認識自己,呵護友誼,追求卓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認識自己】陽陽剛被推選為班長,同學們投來羨慕的眼光。(1)小華、小麗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認識陽陽?(2分)【呵護友誼】小華和小麗是要好的朋友,經常分享彼此的小秘密。一天,小華突然跑來質問小麗:“為什么有別的同學知道我是父母領養的?我只和你講過的。”小麗覺得自己很冤枉,大聲說:“我從沒跟別人說過,信不信由你!”于是,兩人大吵了一架,漸漸疏遠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小華和小麗應怎樣呵護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4分)【追求卓越】班會課上,班主任給同學們播放了中國女排艱苦訓練、頑強拼搏、連連奪冠的故事片。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說:“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看完故事片后,同學們備受鼓舞,暗下決心,要做更好的自己。(3)聯系郎平教練的話,談談我們青少年怎樣做更好的自己?(2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XS 第3頁 共6頁(2023.12)第二部分:歷史與社會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6.有證據表明,大約距今6000年前后,中國先民采集野生果實的數量大大下降,種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漸上升。據此可以推斷,當時的中國A.早期國家開始形成 B.貧富分化日益嚴重C.牛耕技術開始萌發 D.定居生活開始出現17.周平王死后,周桓王與鄭國刀兵相見,結果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還中了一箭,狼狽撤走。此事件反映的是A.國人暴動 B.王室衰微 C.諸侯爭霸 D.百家爭鳴18.針對戰國時期的戰亂動蕩局面,某學派反對“大攻小,強執弱”的兼并戰爭,主張人人“兼相愛、交相利”。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 B.莊子 C.墨子 D.韓非子19.有學者認為,秦國與匈奴戰爭期間,每消耗192石糧食才有1石供應到軍隊,完全可以說“運輸決定戰爭”。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在征服南越的戰事中,秦朝修建了A.長城 B.都江堰 C.直道 D.靈渠20.凌統(189年-237年),吳郡馀杭(今杭州市余杭區)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下列戰役中他最有可能參與的是A.淝水之戰 B.赤壁之戰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21.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國家陷于分裂割據局面,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圖中,符合公元222年中國局勢的是A B C D22.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晉末年中原動亂、人口南遷的現象。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西晉完成短暫統一 B.江南地區得到開發C.北魏統一黃河流域 D.促進北方經濟恢復23.《二十四史》中的 《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講述了某一時期的歷史。這一歷史時期是A.三國時期 B.西晉時期C.北朝時期 D.南朝時期24.遷都洛陽后,北魏規定用漢服代替鮮卑服。孝文帝從前線返回洛陽時,在街頭看到有人仍穿著鮮卑服裝,就斥責留京貴族和官員沒有制止這種現象。這表明孝文帝A.注重經濟發展 B.強調保留鮮卑傳統C.改革北魏官制 D.堅決推行漢化措施25.魏晉南北朝時,中原王朝修造了許多聞名世界的石窟,如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等。這些石窟的修鑿主要適應了A.佛教的廣泛傳播 B.儒家思想的發展C.道家的日益興盛 D.中央集權的強化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XS 第4頁 共6頁26.讀甲、乙兩河示意圖(圖幅大小相同)。對甲、乙兩河的實際寬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河寬 B.乙河寬 C.一樣寬 D.無法判斷2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外出的人總是對家鄉有著無盡的思念,這緣于他A.鄰里關系不和睦 B.對家鄉的認同感C.不喜歡外地環境 D.對異鄉的排斥感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28.(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下圖為“湄尼風景區”景點分布圖。風景區主要旅游景點有“秀峰日出、尼湖風光、銀河飛瀑、漂流探險、古寺覽幽”等。(1)湄河的大致流向(箭頭所示)是自 向 流。(2分)(2)圖中主要旅游景點⑤“銀河飛瀑”在②“古寺覽幽”的 方向。(1分)(3)某游客甲乘車從賓館到湄尼鎮游玩,沿著公路應先向 行駛,再向 (填方向)行駛即可到達。(2分)(4)圖上所標的“秀峰”字樣,我們稱之為 。(1分)(5)已知A、B兩處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它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1分)(6)按比列尺大小分類,此圖屬于 (填“大”或“小”)比列尺地圖。(1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XS 第5頁 共6頁29.(8分)“漢承秦制,略有損益(增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帝國的版圖空前擴大,擁有84個郡和18個諸候國……皇帝無與倫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規范中得以體現……漢期延續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漢朝之所以能夠國祚長久,得益于它善于通過摸索或者以漸進的方式變通秦的舉措,……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摘自《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1)根據材料一,寫出漢朝延續秦朝的兩項政治制度。為加強對地方官員、豪強的監察,漢武帝采取了什么“新的控制手段”?(3分)材料二:小錢幣、大歷史(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兩種銅錢在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哪種銅錢見證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3分)(3)綜上材料,概括秦、漢兩朝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分別所作的歷史貢獻。(2分)30.(10分)交流 交融 交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統一后的各地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反映在服飾方面,這一時期的秦王朝一方面繼續保留、沿襲其原有的式樣,同時加以發展:另一方面,又吸收各地服飾的式樣,以補其原有之不足。——摘編自《中國服飾史稿》(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統一后服飾發展的特征。結合所學,說出秦朝在促進“各地文化交流”上的其他措施。(3分)材料二: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有一種叫“羌煮貊炙”的食物。羌和貊都是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據《齊民要術》講,羌煮是中原人仿照羌人將精選的鹿肉煮熟后切成塊,蘸著各種調料制成的濃汁吃。貊炙是貊人發明的一種烤乳豬,漢人仿其做法,用火慢烤乳豬,一邊烤,一邊往上灑酒和抹油。——摘編自《中國文化通史·魏晉南北朝卷》(2)寫出《齊民要術》的作者,并根據材料二,分析“羌煮貊炙”所體現的時代特征。(3分)材料三:以下是有關漢代西域的兩則史料。① ②《漢書·西域傳》:從敦煌到鹽澤(今羅布泊)之間,不僅設置亭堡,還在輪臺(今新疆輪臺)和渠犁(今新疆庫爾勒)等處屯田,設置使者校尉,保護漢與西域的交通要道。 左圖為“懸泉漢簡”,它出土于甘肅敦煌的西漢懸泉置遺址,留下了該驛站與西域屯田官之間物資、文書傳遞的記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兩則史料共同印證的歷史信息,從中你可得出什么歷史結論?(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XS 第6頁 共6頁(2023.12)日記一:“今天上午又有語文課,老師風趣幽默,講課生動形象,他的課我很喜歡聽,我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好了。”日記二:“下午上歷史課,老師上課總一板一眼地講一些枯燥的歷史年代和人物,很沒有意思,于是我干脆就在課堂上寫數學作業。”陽陽身材高大,178cm,又酷又帥。”“陽陽善良謙遜,積極樂觀,喜歡幫助同學。”小華小麗圖2:漢五銖錢圖1:秦半兩錢5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獨立作業答題卷題 號 一 二 總分16~27 28 29 30得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26分)28.(8分)(1)(2分)(2)(1分)(3)(2分)(4)(1分)(5)(1分)(6)(1分)29.(1)(2分)(1分)舉措:(2)(2分)(1分)(3)(2分)30.(1)(1分)特征:(2分)措施:(2)(1分))作者:(2分)時代特征:(3)(4分)七年級歷史與社會XS 第1頁 共1頁1中心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12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答題卷.doc 202312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答題卷.doc 202312七年級道法 社會答案XS.doc 202312七年級道法 社會試題卷XS.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