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第六章 亞洲 第二節 亞洲的自然環境(2) 課時 1課時 授課時間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亞洲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系。背景分析 在第一課時學習了亞洲地形地勢的基礎上,通過講解與引導學生讀圖,使學生自己嘗試歸納。提高學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習目標 1.運用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歸納亞洲氣候的主要特征。 2.運用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結合亞洲地形圖等有關資料,歸納亞洲河流的主要特征。 3.掌握描述大洲氣候特征的方法。掌握描述大洲河流特征的方法。 4.通過探究亞洲地形、氣候、河流之間的相互影響,初步理解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學習 重難點 1.亞洲氣候特征的主要影響因素 2.亞洲的地形地勢對河流的影響評價任務 1.說出亞洲的氣候特點及原因 2.解釋亞洲多長河的原因所需條件 教授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媒體:課本、PPT、黑板板書設計學習任務一、亞洲的氣候特點(目標1)學 習 過 程 學 習 過 程 學 習 過 程 學 習 過 程 學習內容 學習成果1.「導入」溫故知新 提問:(班級齊聲說出亞洲地形的三個特點) 提問:通過預習,大膽猜測這樣的地形特征給亞洲其他自然環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課題:亞洲的氣候與河流設計說明:在第一課時中講授了亞洲地勢地貌的特點,回憶舊知既可以鞏固所學又可以引出本節內容并能引導學生思考兩節課之間的關聯。2.「新課講授」 (1)學習目標 (2)氣候特點1 (3)氣候特點2 (4)氣候特征3 5小結1 6影響氣候的因素 7.遷移應用 齊讀學習目標 授課:引導學生讀圖回答問題,并提醒學生讀圖例獲取信息 授課:提問學生PPT上的問題,根據學生的作答補充講解 舉手回答問題 授課:引導學生讀圖,提問學生PPT上的問題,根據學生的作答補充講解 集體齊聲作答 授課:引導學生讀圖,提問學生PPT上的問題,根據學生的作答補充講解。 舉手回答問題 授課:在這一環節補充講解季風的概念以及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隨后提問學生原因解釋,落實學生是否理解。 點名回答問題 齊聲說出三項特征 提問:影響氣候的因素是什么? 授課:補充學生的回答,并展開講解每項影響因素是如何產生作用的 舉手回答 提問:根據所學的影響因素,綜合說明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 齊聲回答 授課:出示課件,帶領學生分條解讀,隨后大聲齊讀加深印象 授課:調動學生思考與討論,講授的重點主要放在引導學生使用剛剛學習的分析方法上和提醒學生歸納不同大洲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點名回答問題學習任務二、亞洲的河流(目標2)學習內容 學習成果1亞洲主要河流及流向 授課:引導學生讀圖回答可見上的問題。補充講述內流河相關知識 授課:引導學生把地圖上提取的信息歸納整合成完整答案,有條理的敘述出來 齊讀答案加深印象 提問:1說出亞洲河流的特點 2解釋為何亞洲多長河 舉手回答根據學生回答判斷掌握程度2遷移應用 3.小測驗 對比亞洲與北美洲的氣候與河流 4小結2 授課:調動學生思考與討論,講授的重點主要放在引導學生使用剛剛學習的分析方法上和提醒學生歸納不同大洲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點名回答問題 授課:通過回憶本堂課所學知識,進一步對比亞洲與北美洲的氣候與河流的特征,加深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印象。 授課:引導學生理順思路,師生共同繪制思維導圖總結所學一 致 性 題 目正確2分錯誤0分補救后得1分題 目正確2分錯誤0分補救后得1分142536作 業 內 容 《助學》完善預習填空并完成本節課后習題學 后 反 思 1知識與技能:本堂課知識完整,內容清晰,并且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地理分析能力和讀圖能力的培養。 2過程與方法:按照“講授+讀圖→提問→講授→總結知識點→歸納方法→遷移應用”的環節授課,過程清晰完整,基本每個知識點都能以不同方式講授三次以上,有助于學生記憶。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河流學習中通過圖片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并通過干涸河流、污染河流等圖片引起學生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 4不足之處: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對于基礎不好的班級來說課程速度推進較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