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大氣的運動(單元檢測)-高二地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大氣的運動(單元檢測)-高二地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2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大氣的運動 單元檢測
一、選擇題
讀圖,完成下列兩題。
1.四地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溫帶海洋氣候②亞熱帶季風氣候
B.②熱帶草原氣候④溫帶季風氣候
C.①溫帶季風氣候③亞熱帶季風氣候
D.③地中海氣候④溫帶海洋性氣候
2.四季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緯度40°—60°的大陸東岸
蒙古氣旋是發(fā)源于蒙古國的溫帶氣旋。下圖為“某年4月9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qū)海平面天氣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圖中蒙古氣旋總體上( )
A.氣壓梯度小,冷鋒活動弱 B.氣壓梯度大,冷鋒活動強
C.氣壓梯度小,暖鋒活動弱 D.氣壓梯度大,暖鋒活動強
4.此刻影響西烏爾特地區(qū)的氣團性質是( )
A.冷干 B.冷濕 C.暖干 D.暖濕
5.未來我國受該氣旋過境影響最大的地區(qū)是( )
A.華中地區(qū) B.華北地區(qū) C.東北地區(qū) D.西北地區(qū)
圖示意我國四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點各月平均氣壓狀況。完成下面小題。

6.甲、乙、丙、丁四個站點分別位于( )
A.海口、武漢、烏魯木齊、拉薩 B.武漢、海口、拉薩、烏魯木齊
C.烏魯木齊、武漢、拉薩、海口 D.武漢、烏魯木齊、海口、拉薩
7.丙地氣壓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熱,氣流輻合②夏季熱,氣流輻散③冬季冷,氣流輻合④冬季冷,氣流輻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影響四地氣壓年變化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緯度②天氣狀況③海拔高度④海陸性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區(qū)受到冷空氣影響,出現降溫。下圖為“冷空氣影響期間降溫范圍及31日地面天氣形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影響圖中降溫區(qū)分布特點的因素是( )
A.海陸位置 B.地形格局 C.植被覆蓋 D.洋流性質
10.因受暖鋒影響,31日最可能的降水區(qū)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造成此次降溫的天氣系統,31日已移向(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墨西哥灣
二、綜合題
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緩解淡水資源短缺問題,以色列政府從2001年開始推行海水淡化計劃,鼓勵企業(yè)實行“電水聯產”模式,即企業(yè)在建設海水淡化廠時,興建以地中海豐富的天然氣為能源的發(fā)電廠,且并入國家電網(由進口煤炭發(fā)電支撐,成本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區(qū)已建成5家這樣的海水淡化廠,每年生產的淡水相當于全國淡水用量的1/3,且被統一納入國家供水網絡優(yōu)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啟動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庫”,以緩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迅速下降的狀況。下圖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區(qū)海水淡化廠及供水網絡的分布。

(1)說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廠的區(qū)位特點。
(2)簡述以色列海水淡化廠配建天然氣發(fā)電廠的益處。
(3)指出以色列將海水淡化水納入國家供水網絡的目的。
(4)分析以色列打造淡水“蓄水庫”對海水淡化產業(yè)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嚴重異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場沙塵量創(chuàng)紀錄的沙塵暴襲擊了澳大利亞部分地區(qū)。下圖示意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當地時間10月23日4時的海平面氣壓分布。

(1)推測當年4~10月澳大利亞氣候異常的表現,并分析其在沙塵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圖示甲乙丙丁四地區(qū)中,指出10月23日4時正在經歷沙塵暴的地區(qū)并說明判斷依據。
(3)指出經歷此次沙塵暴的地區(qū)10月22~23日風向、氣溫的變化。
(4)對于“人類是否應干預沙塵暴”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2.A
【解析】1.氣候判讀要嚴格把握“以溫定帶、以水定型”仔細讀取各圖中的相關氣候信息:溫度(最高溫、最低溫、出現月份、各月溫差大小)、降水(總量多少、各月分布差異、降水多少的分布季節(jié)),將總結出的降水與溫度特點結合,即可用以描述各氣候類型特點,進而圈定類型名稱。四地氣候分別為:溫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故選C。
2.讀圖可知,①地為溫帶季風氣候,僅在北半球有分布(亞洲東部),②地為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10°~20°的大陸中西岸,③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大陸東岸,④地為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30°~40°的大陸西岸。故選A。
3.B 4.C 5.C
【解析】3.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此時蒙古氣旋與周圍地區(qū)之間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大,且冷鋒所處位置等壓線比暖鋒更密集,說明冷鋒活動強于暖鋒,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
4.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烏爾特地區(qū)位于冷鋒鋒前、暖鋒鋒后,受暖氣團控制,此時為4月份,位于亞歐大陸內部的烏爾特地區(qū)氣候干旱,所以該地氣團性質為暖干,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
5.我國東北地區(qū)距離該氣旋較近,且位于其移動路徑之上,受其影響較大,C正確;華中地區(qū)、華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距離該氣旋較遠,受其影響較小,ABD錯誤。所以選C。
【點睛】溫帶氣旋,又稱為“溫帶低氣壓”或“鋒面氣旋”,是活躍在溫帶中高緯度地區(qū)的一種近似橢圓型的斜壓性氣旋。溫帶氣旋活動時常伴有冷空氣的侵襲,降溫、風沙、雪、霜凍、大風和暴雨等天氣現象隨之而來。從結構上講,溫帶氣旋是一種冷心系統,即溫帶氣旋的中心氣壓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質。從尺度上講,溫帶氣旋的尺度一般較熱帶氣旋大,直徑從幾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徑為1000公里。
6.B 7.B 8.C
【解析】6.四地中,丙的氣壓值最低,從選項來看,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薩海拔最高,氣壓值最低,排除AD;1月,烏魯木齊雖然臨近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但由于海拔高度遠大于武漢和海口,因此烏魯木齊的氣壓低于武漢、海口,由此判斷,B符合題意,排除C。故選B。
7.從上題可知,丙地應為拉薩,夏季高原強太陽輻射炙烤大地進而向上加熱大氣,在近地面表現為輻合風場,四周空氣向此處聚合,然后在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對流層上部)則形成青藏高壓,①正確,②錯誤;冬季近地面氣溫低,近地面氣流輻散,高空形成低壓,③錯誤,④正確。①④正確,故選B。
8.甲地(烏魯木齊)緯度高,距離冬季高壓中心近,其1月氣壓值較大,①正確;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氣壓值最低,③正確;海南緯度低,距離海洋更近,氣壓值更小,烏魯木齊與之對應,受海陸性質影響較為明顯,④正確;四地氣壓變化受天氣影響較小,排除②。①③④正確,故選C。
【點睛】一般情況下,海拔越高,氣壓越低;下沉運動氣壓升高,上升運動氣壓降低;近地面,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9.B 10.D 11.B
【解析】9.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美大陸地形西側是世界最長的山系北段落基山脈,圖示區(qū)域中東側是美國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間是廣闊的中央大平原,材料顯示該時段北美受冷空氣的影響,出現圖示降溫的區(qū)域為中央大平原區(qū)域,因此主要受到地形格局的影響,導致降溫區(qū)分布狀況,故B正確;海陸位置影響,應該是沿海和內陸的差異,一般呈現遞增或遞減,但圖示區(qū)域不是,故A錯誤;北美大陸中,美國的中部和東部植被覆蓋率都較高,故C錯誤;洋流性質影響海洋沿岸地區(qū),但是圖示區(qū)域降溫不是沿海,故D錯誤。答案選擇B。
10.觀察圖中信息可知,圖中出現鋒面氣旋,北半球氣旋呈逆時針輻合運動,在低壓中心西側槽線上,受來自北面冷空氣的影響,甲、乙、丙三附近均形成冷鋒,ABC與題意不符;丁處位于低壓中心東側槽線附近,南面暖氣團主動向北面冷氣團推進形成暖鋒,暖鋒是鋒前降雨,丁位于鋒前,若是水汽足夠,最有可能發(fā)生降水,D正確。故答案選擇D。
11.受高空引導氣流的影響,在反氣旋與鋒面氣旋活動頻繁的中緯度地區(qū),反氣旋和鋒面天氣系統常表現為自西向東的移動趨勢(由于大陸冬季冷高壓的存在,反氣旋常自西北向東南移動),因此造成3月25—30日降溫的天氣系統,由北美大陸北部向位于東南的大西洋移動。故選B。
【點睛】冷鋒過境特點:冷鋒過境前:由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氣壓較低;過境時:大風、降溫、陰雨(降水集中在鋒后,鋒前也有);冷鋒過境后:由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天氣逐漸轉晴。
12.(1)以色列西部臨海,海水淡化廠空間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海水原料資源豐富;西部地區(qū)降水量較大,氣候相對適宜,人口密度較大;接近重要城市和一般城市,用水需求大,市場廣闊;接近城市能為其提供基礎設施(管線)、技術、人才、資金等支撐;鄰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統一的供水網絡。
(2)保障海水淡化廠(蒸汽和高溫水所需的)能源供應,進而保障海水淡化廠生產的連續(xù)和供應淡水的穩(wěn)定;降低海水淡化廠進口煤炭的生產成本;避免對國外煤炭的依賴,提高自給率,維護國家安全;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jié)約生產建設投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天然氣發(fā)電廠廢棄物的排放。
(3)緩解以色列淡水資源供應不足的矛盾;滿足以色列中東部內陸地區(qū)的用水需求;調節(jié)淡化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避免“棄水”;提高海水淡化廠的經濟效益。
(4)通過增大淡水需求,擴大海水淡化產業(yè)的規(guī)模;延長產業(yè)鏈和價值鏈,擴大海水淡化產業(yè)的利潤;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海水淡化產業(yè)的生態(tài)價值;便于海水淡化產業(yè)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取得持續(xù)發(fā)展;為海水淡化產業(yè)提供可靠的淡水滿足生產生活需求。
【分析】本題以以色列對淡水資源短缺所采取的措施為設題材料,涉及水資源、氣候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
【詳解】(1)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沿岸,據圖分析,海水淡化廠隨海岸線分布在西部,空間分布不均,但海水資源豐富。以色列西部地區(qū)降水偏多,向東降水減少,但此地人口密度大。生產生活的需水量很大,只依靠降水難以滿足需求,海水淡化市場廣闊。以色列作為較發(fā)達的國家,城市基礎設施完備,擁有資金和技術。供水主管道在其附近,有利于形成統一的供水網絡。
(2)海水淡化廠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配建天然氣發(fā)電廠,使得能源供應得到保障。淡水生產便更為穩(wěn)定。而降低了進口能源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時間接避免了對國外能源的依賴,提高本國自給率,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兩廠共用基礎設施,可以節(jié)約生產成本與建設投資。同時天然氣發(fā)電產生的污染也較低。
(3)此地氣候整體比較干旱,但生產生活用水量比較大。所以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是最直接因素。此外,納入國家供水管線,既保障了國家用水安全,又統一調度避免浪費。在另一個角度考慮,海水淡化工廠也可以賣出自己的淡水。提高了經濟效益。
(4)大量淡水如果不存儲,則可能存在浪費,而存儲淡水,也說明以色列對于海水淡化產出的淡水的銷路有保障。這樣可以保證相關企業(yè)擴大生產,獲得更多利潤以延長產業(yè)鏈。并且提高相關行業(yè)的技術水平。另外,蓄水庫的存在使得海水淡化還具有較高生態(tài)價值。保障國家用水安全的同時,使得在政策角度,國家對于該產業(yè)更加支持。
【點睛】
13.(1)表現:降水少,氣候異常干旱。
作用:干旱導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塵源,為沙塵暴提供物質基礎;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氣溫回升快,利于產生大風或強風的天氣,為沙塵暴提供動力條件。
(2)丙; 丙位于高壓中心及沙漠東側,以偏西風為,且風力較大,沙塵主要吹向丙地。
(3)風向變化:從偏北風轉為西南風;氣溫變化:氣溫降低,溫差變小。
(4)觀點:干預沙塵暴;理由:沙塵暴是自然災害,在一定范圍內,可對沙塵暴進行干預,控制沙塵暴發(fā)生的頻次和強度,減輕對經濟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言之有理即可)
觀點:不應干預沙塵暴;理由:沙塵暴是自然現象,是地球自然生態(tài)系統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質循環(huán)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干預沙塵暴會引起自然系統的連鎖反應,甚至引發(fā)其他生態(tài)災難。(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題以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為背景,以澳大利亞歷史上經歷的一場嚴重沙塵暴事件為情境,涉及了沙塵暴形成條件、有關天氣系統、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等內容,強調了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與靈活運用,突出了對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等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詳解】(1)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亞大部分氣候嚴重異常。由于該時段當地主要屬于冬、春季節(jié),受副高或信風控制,澳大利亞這段時間處于旱季,其主要表現可能為降水偏少,會導致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出現異常干旱的情況。
作用:2002年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出現異常干旱現象,加劇了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qū)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為沙塵暴和沙塵天氣的發(fā)生,提供物質基礎。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氣變暖,氣溫回升,為沙塵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氣背景,不穩(wěn)定的熱力條件是利于風力加大、強對流發(fā)展,從而夾帶更多的沙塵,并卷揚得更高,為沙塵暴提供動力條件。
(2)從圖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氣壓控制,乙地位于高壓中心附近,兩地均以晴朗天氣為主,且等壓線較為稀疏,風力較小;丁地距離沙漠較遠,且丁地西側有高大山脈阻擋,很難發(fā)生沙塵天氣;丙地等壓線較為密集,風力較大,同時丙地西部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時丙地為偏西風,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區(qū)的沙塵帶至此處,利于沙塵運動。
(3)此次沙塵暴受鋒面影響較為顯著,受鋒面西部高壓的影響,圖中槽線不斷由西向東移動。從圖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鋒后,鋒前為偏北風,來自低緯,屬于暖性氣流,鋒后為西南風,來自高緯,屬于冷性氣流。故沙塵暴所經過的地區(qū),其風向由偏北風轉為西南風,同時也是冷氣團取代暖氣團的過程,伴隨著氣溫下降;由于大氣中塵埃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強,氣溫較低,夜間保溫作用增強,使得全天溫差變小。
(4)觀點:人類應干預沙塵暴;理由:畢竟沙塵暴是自然災害。沙塵暴致使能見度下降,且大量的塵埃降落在農業(yè)農作物上,導致農業(yè)減產,影響農業(yè)生產,同時受沙塵暴影響,大氣能見度降低,影響交通,沙塵增多導致環(huán)境污染加重,干擾正常人類生活。通過對沙源地地區(qū)的環(huán)境改良,可以有效的減少沙塵暴的發(fā)生。 通過對沙化土地進行治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沙塵暴暴發(fā)的頻度和強度,進而能夠有效的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畢竟是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基礎。
觀點:不應干預沙塵暴;理由:沙塵暴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是地球自然生態(tài)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許多自然現象相互關聯、互為因果。假如我們消滅了沙塵暴及其源頭的沙漠干旱地區(qū),也就消滅了地球上的多種自然生態(tài),滅絕了適應干旱氣候的一切物種,并會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統的更加可怕的反饋和報復,甚至引發(fā)我們難以想象的災難。
【點睛】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三單元 大氣的運動 知識梳理
知識點01大氣的基本運動
一、大氣的基本運動——熱力環(huán)流
知識點02大氣運動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大氣環(huán)流。
(1)概念: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通常稱為 。
(2)形成大氣環(huán)流的因素:高、低緯度地區(qū)的 和 。
(3)意義:使高緯度和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 和 得到交換。
2.三圈環(huán)流。(以北半球為例)
(1)
(2)
(3)
[提醒]氣壓帶、風帶均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而且高壓與低壓相間分布。同一半球信風帶與西風帶風向相反,與極地東風帶風向相同。
【重點解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分布和季節(jié)移動
地球高低緯度之間的冷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環(huán)流,從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氣壓帶和風帶,突破該知識點應注意“四抓”:
1.抓“熱力”“動力”——突破氣壓帶形成。
2.抓“偏轉”——突破風帶風向。
在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中,先依據高、低氣壓帶的分布確定風帶的原始風向,再根據所在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具體風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斷。
(1)記憶——看緯度位置:緯線0°、30°、60°、90°分別是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的中心緯線。
(2)辨別——看相間特點:氣壓帶是高低壓相間分布;氣壓帶和風帶是相間分布。
(3)判斷——看圖形特點: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常涉及局部圖和變式圖,大都離不開以下三種類型:
側視圖北半球俯視圖南半球俯視圖
4.抓“移動”——突破季節(jié)影響。
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fā)生季節(jié)變化,如下圖所示:
二、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
1.成因:海陸的熱力差異影響海陸的氣壓分布。
2.北半球。
季節(jié) 亞歐大陸 太平洋、大西洋
冬季 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 形成了低壓中心
夏季 亞洲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 形成了高壓中心
3.南半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呈帶狀分布。
4.季風環(huán)流。
(1)東亞季風。
成因——海陸的熱力差異。
冬季風——風向:西北風;性質:寒冷、干燥。
夏季風——風向:東南風;性質:炎熱、濕潤。
[提醒]亞洲東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海陸氣壓差異最明顯,因此亞洲東部的季風環(huán)流最典型。
(2)南亞季風。
成因——海陸的熱力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冬季風——風向:東北風;性質:溫暖、干燥。
夏季風——風向:西南風;性質:炎熱、濕潤。
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影響原理。
(1)低壓帶控制的地區(qū),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高壓帶控制的地區(qū),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
(2)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或從海洋吹向陸地的氣流,降水較多;反之,降水較少。
[提醒]通常信風在從較高緯度的副熱帶高壓帶吹向較低緯度的赤道低壓帶的過程中,氣溫升高,水汽不易凝結,受其影響氣候一般比較干旱。
2.案例。
地區(qū) 赤道及其南北兩側10°之間 緯度40°~60°之間大陸西岸 緯度30°~40°之間大陸西岸
氣壓帶、風帶 全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全年盛行西風 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氣候特征 全年高溫多雨 終年溫和濕潤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中海氣候
3.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
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
四、氣候與自然景觀
1.氣候影響自然景觀的形成。
在影響自然景觀的各種自然因素中,氣候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氣候類型有不同的水熱條件,不同的水熱條件組合,對自然景觀的形成產生不同的影響。
2.案例分析。
(1)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少雨→風沙地貌廣布,河流稀少→少數耐干旱的植物生存→荒漠景觀。
(2)我國南方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豐富→河流地貌廣泛發(fā)育→植被繁茂→常綠闊葉林景觀。
[提醒]熱帶草原氣候濕季高溫多雨,草原一片蔥綠;干季天氣燥熱,植物凋萎,一片枯黃。
知識點03氣候的形成
一、氣候特征的描述
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征與分布
溫度帶 氣候類型 分布規(guī)律 成因 氣候特征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 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干濕季交替,全年高溫
熱帶季風氣候 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 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的大陸東岸 冬、夏季風交替控制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冬暖夏涼,全年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內部 受大陸氣團控制 冬季嚴寒,夏季高溫,干旱少雨
亞寒帶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北緯60°~70° 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控制 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
寒帶 苔原氣候 北緯70°~80° 極地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北半球的極地內陸 極地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氣候和山地氣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qū) 氣溫隨高度變化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三、氣候類型的判讀
(1)以“高”定球
根據最高溫最低溫出現的時間確定半球 6、7、8月氣溫高 北半球
12、1、2月氣溫高 南半球
(2)以“溫”定帶
根據最冷月、最熱月氣溫確定溫度帶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均溫0~15℃ 最熱月均溫>25℃ 亞熱帶氣候
最熱月均溫10~20℃ 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均溫<0℃ 最熱月均溫20℃以上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最熱月均溫10~20℃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最熱月均溫<10℃ 極地氣候
(3)以“水”定型
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年雨型(季節(jié)分配均勻) 年降水量>2000mm 熱帶雨林氣候
年降水量>700mm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500mm 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750~1000mm 熱帶草原氣候
年降水量>800mm 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500~800mm 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年降水量300~1000mm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終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mm 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知識點04天氣系統
一、鋒與天氣
1.重要概念。
(1)氣團: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勻,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質也很相似的大范圍空氣。按性質分為冷氣團和暖氣團。根據冷暖氣團的性質可判定,右圖中A所示為冷氣團,B所示為暖氣團。
[提醒]冷氣團和暖氣團都是相對概念,是和該氣團到達地區(qū)的氣溫相比較而言的,所以不要認為冷氣團溫度一定低,暖氣團溫度一定高。
(2)鋒面:當冷暖兩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移動過程中接觸時,它們之間就會出現一個交界面,叫作鋒面。鋒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氣團一側傾斜。
(3)鋒線:鋒面與地面相交而成的線,如上圖中字母C所示。
2.分類。
(1)冷鋒。
[提醒]鋒面過境時一定會帶來天氣變化,但不一定形成降水。例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jié)的沙塵暴天氣,就是冷鋒過境時產生的。
(2)暖鋒。
(3)準靜止鋒。
(4)比較
鋒面系統的類型及天氣特征比較
冷鋒 暖鋒 準靜止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使鋒面來回擺動
符號
剖面示意
位置 冷氣團密度大,在鋒下;暖氣團密度小,在鋒上
坡度 較大 較小 很小
雨區(qū)
天氣特征 前 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 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時 暖氣團被冷氣團抬升,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 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爬升,冷卻凝結產生連續(xù)性陰雨天氣 暖氣團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續(xù)性降水
后 冷氣團替代了原來暖氣團的位置,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驟降,天氣晴朗 暖氣團占據了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典型 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沙塵暴、寒潮,“一場秋雨一場寒” “一場春雨一場暖” 華南“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江淮地區(qū)的梅雨時節(jié),貴陽冬半年“天無三日晴”
二、低氣壓(氣旋)與高氣壓(反氣旋)
1.內涵:低氣壓或氣旋,高氣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
2.對比。
類別 低氣壓(氣旋) 高氣壓(反氣旋)
氣壓狀況 低氣壓: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 高氣壓: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于四周氣壓
氣流狀況 水平 輻合;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 輻散;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
垂直 以上升為主 以下沉為主
天氣情況 易帶來陰雨天氣 多晴朗天氣
特殊區(qū)域 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 高壓脊:從高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
3.低氣壓(氣旋)與天氣
4.高氣壓(反氣旋)與天氣
3.比較
比較內容 氣旋(低氣壓系統) 反氣旋(高氣壓系統)
氣壓狀況 低氣壓(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 高氣壓(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
水平氣流與風向 北半球 逆時針向中心輻合 順時針向四周輻散
東部:偏南風西部:偏北風 東部:偏北風西部:偏南風
南半球 順時針向中心輻合 逆時針向四周輻散
東部:偏北風西部:偏南風 東部:偏南風西部:偏北風
垂直剖面圖 (低空輻合,高空輻散) (低空輻散,高空輻合)
天氣狀況 多云雨天氣 多晴朗、干燥天氣
過境前后氣壓變化曲線
我國典型的天氣 夏秋季節(jié)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 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
不同部位的風向(北半球) 東部 偏南 偏北
西部 偏北 偏南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1)大氣環(huán)流
(2) 受熱不均 地轉偏向力
(3) 熱量 水汽
【分析】本題涉及大氣環(huán)流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通常稱為大氣環(huán)流。它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規(guī)模的、大范圍的大氣運行現象,既包括平均狀態(tài),也包括瞬時現象。
(2)形成大氣環(huán)流的因素:高、低緯度地區(qū)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高低緯度間的受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轉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主要因素。
(3)大氣環(huán)流的意義是能夠調節(jié)高低緯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分布,并對全球各地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黑水县| 龙南县| 会理县| 寿光市| 电白县| 板桥市| 疏勒县| 甘洛县| 蓝田县| 成安县| 图们市| 龙海市| 抚顺市| 沁水县| 右玉县| 青岛市| 陆良县| 密云县| 安庆市| 赤水市| 定陶县| 革吉县| 稻城县| 上高县| 深圳市| 迁安市| 修水县| 同江市| 肃北| 湖北省| 哈尔滨市| 台北县| 南雄市| 息烽县| 彩票| 昌黎县| 阿克苏市| 五莲县| 古田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