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期末重要考點歸納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期末重要考點歸納

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期末重要考點歸納
從世界看中國
(一)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國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4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緬、老、越。)
② 我國領土四至:最北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緯度相差49度,距離相離5500千米,因而產生了季節差異);最東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西是帕米爾高原(東西經度相差60度,距離相距5000千米,因而產生了晨昏差異);
③ 臨海(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領海及內水面積37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我國最大的鹽場是長蘆鹽場,最大的漁場是舟山漁場。
④ 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有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行政區劃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縣、鄉,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一:【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增長過快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延長,嬰兒的死亡率降低,從而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在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水平,因此形成了較高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和龐大的人口總量。
【人口政策的內容和要求】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我國人口問題和解決措施】
我國的人口形勢非常嚴峻,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導致人口問題過多,如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破壞污染環境、住房交通擁擠、就業機會減少等,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我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二、我國人口的分布
【我國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我國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勻,東多西少。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分布界線】黑龍江省黑河——云南省騰沖。
【我國前六個面積大省】
新疆內蒙和西藏;青海四川黑龍江;(內蒙與西藏串位,是為了押運)
1、為什么我國人口分布東南多、西北少?
答:①自然條件:東部耕地多,氣候溫暖濕潤,雨熱條件好,生產的糧食多,能夠養活的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氣候干燥,耕地少,能夠養活的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②社會經濟:東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城鎮多,城鎮人口集中。西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落后,城鎮少,城鎮人口也少。
③開發歷史:東部開發較早,西部開發較晚。
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開發歷史的綜合影響,我國人口在分布上呈現出東南多、西北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很多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
二、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
(一)地勢和地形
1.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地勢西高東低并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
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3.構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
第一階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等;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4.我國的主要山脈:
⑴ 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臺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 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⑶ 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 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5.我國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我國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我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6.山區面積廣大
2.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五個積溫帶的區別】
溫度帶 范 圍 ≥10 C積溫 作 物 熟 制
寒溫帶 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1600 C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
中溫帶 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1600—3400 C 一年一熟,春小麥、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溫帶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C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冬小麥復種早熟糜子、蕎麥或冬小麥復種玉米、谷子、甘薯
亞熱帶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4500—8000 C 一年兩熟或三熟,稻麥兩熟或雙季稻,雙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麥
熱帶 滇、粵、臺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C 水稻一年三熟
【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
【產生南北氣溫差異的原因】緯度位置是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國冬季最冷和最熱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的漠河鎮(52.3 C);最熱的地方是海南省;
【我國夏季最冷和最熱的地方及三大火爐】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人稱“火洲”(最高氣溫49.6 C);三大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二、東西干濕的差異
【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時間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間分布:東南多西北少;
【四類干濕區的區別】
干濕地區 降水狀況 分 布 地 區 植被 農業類型
濕潤地區 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發量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東北三省東部和青藏高原東南邊緣 森林 水田
半濕潤地區 年降水量400—800 mm、降水量>蒸發量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東南部 森林草原 旱地
半干旱地區 年降水量200—400mm、降水量<蒸發量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畜牧業
干旱地區 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發量 新疆、內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畜牧業
三、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隨著季節變換風向,并且風向相對的風。
【冬、夏季風的區別】
發 源 地 風 向 性質 影 響 范 圍
冬季風 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高原一帶 從陸地吹向海洋、偏北風(西北風或東北風) 寒冷干燥 我國東部廣大地區(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島、臺灣、四川盆地外)
夏季風 太平洋、印度洋熱帶洋面 從海洋吹向陸地,偏南風(東南風或西南風) 溫暖濕潤 東南季風影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西南季風影響我國西南、華南、長江中下游地區
【季風氣候的特點】低緯地區氣溫高、溫差小,降水多;高緯地區氣溫低、溫差大,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雨熱同期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名稱 影響程度 降 水 氣溫 地 區
季風區 夏季風影響顯著 降水多,為濕潤和半濕潤區 溫差小 東南部地區
界 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非季風區 夏季風影響不顯著 降水少,為干旱和半干旱區 溫差大 西北部地區
【氣象災害】
名稱 發生季節 原 因 危 害 預防措施
臺風 夏、秋 發源于熱帶洋面的大氣渦旋的強烈活動 狂風和特大暴雨 加強預報、建設防護林
洪澇 夏 雨帶持續時間長,連續性降水 洪水泛濫 加強預報、修建水利工程
寒潮 秋末、冬季或初春 發源于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的大范圍的強冷空氣的活動 嚴寒、大風、霜凍 預報及時,及早準備
干旱 春 、冬 降水異常減少 土地干裂、糧食減產、用水困難 節約用水,建設水利工程
【降水形式的區別】
降水形式 發生地區 成 因
鋒面雨 季風氣候區 冷、暖空氣交鋒時,暖濕氣流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地形雨 山地迎風坡 暖濕氣流在前進過程中,遇到山脈阻擋,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對流雨 赤道地區 暖濕氣流受熱膨脹上升,成云致雨。
四、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多樣性的原因及其優勢】
1、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更增加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
【我國五種主要氣候類型的區別】
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分布地區 滇、粵、臺南部,海南全部 東部緯度較低的南方地區 東部緯度較高的北方地區 西北內陸地區 青藏高原地區
氣候特征 高溫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冬暖夏熱,降水集中于夏季 冬冷夏熱,降水集中于夏季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 冬冷夏涼,降水稀少
主要差異 全年高溫,降水最多 溫差小,降水較多 溫差大,降水較少 溫差大,降水最少 全年低溫,植被垂直變化顯著
(三)河流與湖泊
1.知道內流區與外流區的概念及界線(季風界線)知道我國的主要河流。
外流區域:北段大致沿著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
分界線:南段沿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占全國總面積:2/3
(四)黃河的治理與長江的開發
【長江、黃河的概況】
源地 入海 源頭 形狀 流程
長江 唐古拉山 東海 沱沱河 “VW”形 6300千米
黃河 巴顏喀拉山 渤海 約古宗列曲 “幾”字形 5400千米
流量 流域面積 主要支流
長江 1萬億立方米 180萬平方千米 雅、岷、嘉、漢;烏、沅、湘、贛
黃河 600億立方米 75萬平方千米 湟、洮、渭、汾
各游分界 流經的省區 流經的地形區
長江 宜昌(鄂)、湖口(贛) 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黃河 河口(內蒙古)、孟津(豫) 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4.黃河概況: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呈巨大“幾”字型,向東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九省區,注入渤海;黃河上游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龍羊峽),中游則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寧夏平原),由于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致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5.長江概況: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東雪山西南側(正源沱沱河),流經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省區,注入東海。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上游:源頭——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6.開發:(1)水能寶庫: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頭——宜賓段和三峽段),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利用量占全國的一半。
(2)黃金水道:①干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萬千米,占全國的2/3,貨運量約占全國的60%。
7.治理:(1)長江洪澇發生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長、水量大;②有三大洪水來源(宜昌以上的長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漢江);③社會原因:圍湖造田、濫伐森林、陡坡開荒等)
(2)治理措施:①加固江防大堤;②興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修建許多水庫;④重點治理一些河段(如荊江,川江等);⑤在長江上游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亂砍濫伐森林、濫墾草地、過度放牧、破壞生態環境;⑥禁止圍湖造田,政府應實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實移民建鎮計劃,幫助農民發展替代產來,減少抗洪壓力;⑦教育人們退耕還林還草還湖;⑧建設一些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
8.京杭運河: (1)起、終點 :北京到杭州 地位:世界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 長度:1800千米 (2)經過省、市:京、津、冀、魯、蘇、浙 溝通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3)航運量:浙江、江蘇境內的運河段,仍是重要的運輸線,年運輸量在內河航運中僅次于長江。
3.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資源與我們
【自然資源】
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如:土地、陽光、水、水能、礦產、森林等。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分類】
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土地、陽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礦產資源。非可再生資源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對于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護和培育,便能夠實現永續利用;
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二、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從總量看,我國有許多自然資源位居世界前列,不僅總量大,而且種類多,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大國。但由于人口眾多,自然資源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第二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的
【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
【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土地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特征】耕地、林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二、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類 型名 稱 主 要 分 布 區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干 濕 地 區 主要地形類型
耕 地 季風區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 平原和低緩的丘陵
林 地 季風區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 山地和丘陵
草 地 非季風區 半干旱區和干旱區 高原和山地
未利用的土地 非季風區 半干旱區和干旱區 沙漠、戈壁、石山、冰川
【三大林區】
林區名稱 東 北 林 區 西 南 林 區 東 南 林 區
分布區 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區 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和喜馬拉雅山南坡 東南丘陵地區
主要樹種 針葉林(興安落葉松、紅松) 常綠闊葉林(紅木、楠木) 經濟林(茶樹、毛竹、馬尾松、漆樹)
林區特點 最大的天然林區 第二大天然林區 人 工 林 區
【四大牧區】
牧區名稱 內蒙古牧區 新疆牧區 青海牧區 西藏牧區
分 布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青海省 西藏自治區
優良畜種 三河牛、三河馬 細毛羊、伊犁馬 牦牛、河曲馬 牦牛、藏綿羊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做到合理利用、節約耕地、保護耕地。
【九大商品糧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區、太湖平原、江漢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第三節:水資源
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分 布 危 害 解 決 措 施
時間 夏秋多 汛期河水暴漲,易造成洪澇災害 修建水庫,可以調控徑流和水量季節變化,夏季儲水防洪,春冬供水抗旱
春冬少 河流進入枯水期,出現春冬旱情
空間 南方多 水資源占80%,土地資源只占40% 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引黃入晉、南水北調)
北方少 水資源僅占20%,土地資源卻占60%
二、中國水能的開發
水能蘊藏量 分 布 地 區 主 要 水 系 集中的河段
6.8億千瓦,世界第一 西南五省市區川、黔、滇、藏、渝 長江2.6億千瓦(占全國總量的1/3,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一半);其次為雅魯藏布江、黃河、珠江 長江、黃河、珠江和上游河段
三、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
【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原因】
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②人口增長,工、農業用水量大大增加;③不合理用水,浪費、污染現象嚴重;
【解決水危機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四、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交通運輸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運輸又比喻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以茶換馬:甘肅天水
2.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絡密度大,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絡密度較小。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3.我國的鐵路干線
(1)東西: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2)南北:京哈線;京哈線;京廣線;京九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3)青藏鐵路
4.交通樞紐:北京、鄭州、徐州、蘭州、株洲、成都等經過的鐵路線
5.交通方式的特點
鐵路速度最快,價格較低,數量較大公路速度較快,價格較低,數量較小航空速度快,價格高,數量小水運速度慢,價格低,數量大
6.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貴重或者急需的貨物而又數量不大的用航空運輸;容易死亡或者變質的貨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鐵路或者水運
(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1.定義和分類: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農業。
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分為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2.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南宜水稻北宜麥)、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糖料作物(南種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3.農業分布
(1)種植業:東部半濕潤和濕潤和平原地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為水田,以北是旱地。
(2)牧業: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青海牧區,內蒙古牧區
(3)林業:東北林區和西南林區,東南部人工林區
(4)漁業: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4.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三)工業和分布與發展1.定義和分類:工業生產主要是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分為重工業和輕工業。
2.地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3.工業的分布
(1)沿鐵路線,江河和沿海分布
(2)工業基地:滬寧杭(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
4.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1)特點: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占比重大;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換代快。
(2)分布: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淳安县| 克拉玛依市| 灵寿县| 临桂县| 湘潭县| 长春市| 乌鲁木齐市| 大荔县| 静安区| 什邡市| 清徐县| 永州市| 林周县| 旅游| 宝清县| 博白县| 陇西县| 陈巴尔虎旗| 五河县| 海宁市| 宁国市| 长垣县| 平定县| 渭源县| 邛崃市| 徐州市| 扎囊县| 德化县| 玉树县| 临海市| 唐山市| 孟津县| 平利县| 泰安市| 福州市| 陈巴尔虎旗| 沂南县| 文成县| 莫力|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