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3年各省試題中對實驗的考驗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3年各省試題中對實驗的考驗題

資源簡介

13年各省試題中對實驗的考查
一、直接針對教材實驗的原理、操作
二、間接以實驗的背景,將實驗理論與知識能力考查融合
一、直接針對教材實驗的原理、操作
【例:四川卷第4題】
4.下列實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膠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臟研磨液促使過氧化氫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熱提高胡蘿卜素的萃取效率
【例:上海卷第7題】
(2013上海卷)7.紫色洋蔥的外表皮細胞能在一定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下列條件中屬于發生該現象必要條件的是A
A.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 B.細胞膜外側有識別水分子的受體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過原生質層進入液泡
【答案】A
【例:江蘇卷卷第17題】
(2013江蘇卷)17.將圖中果酒發酵裝置改裝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下列相關操作錯誤的是
A.探究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時打開閥a
B.經管口3取樣檢測酒精和CO2的產生情況
C.實驗開始前對改裝后整個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
D.改裝時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與管口2連通
【答案】B
【例:江蘇卷21題】
(2013江蘇卷)21.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發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后在1~4號試管中適量滴加斐林試劑,5、6號試管中合理滴加雙縮脲試劑,搖勻。預期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多選)
A.1、3、5號試管內都呈藍色
B.3組實驗中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相同
C.4號試管內呈磚紅色,其余試管內都呈藍色
D.4號試管內呈磚紅色,6號試管內呈紫色
【答案】AD
【例:江蘇卷23題】
(2013江蘇卷)23.為了探究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下列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多選)
試驗編號
探究課題
選用材料與試劑
A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過氧化氫溶液 新鮮的肝臟研磨液
B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C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D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試劑
【答案】ACD
【四川卷第10題】:微生物菌種篩選、發酵
10.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將地衣芽孢桿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轉入酵母菌中,經篩選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種(過程如圖甲所示)。(12分)
(1)圖甲中,過程①需要的酶有 。為達到篩選目的,平板內的固體培養基應以 作為唯一碳源。②、③過程需重復幾次,目的是 。
(2)某同學嘗試過程③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培養后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 ;推測該同學接種時可能的操作失誤是 。
(3)以淀粉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密閉發酵,接種 菌的發酵罐需要先排氣,原因是 。
(4)用凝膠色譜法分離α-淀粉酶時,在色譜柱中移動速度較慢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較 。
【例:廣東卷第29題】:酒精發酵 實驗拓展
2(2013廣東卷)29.(16分)
某新能源研究興趣小組嘗試用木薯塊根的淀粉制備燃料酒精。他們用酶將木薯淀粉講解成單糖。查閱資料后,安裝的酒精發酵裝置、采用的發酵條件如圖12。
(1)向發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開始試驗,發酵初期,通氣閥①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并在A通氣口處打氣,以利于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通氣閥②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但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發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的濃硫酸溶液來檢測酒精。
(3)檢測后發現,盡管酵母菌菌種合適、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確、發酵溫度和PH值適宜,但酒精含量(+)比預期低,我們展開了討論,認為還有其它影響因素,如__________,請設計試驗對此因素進行探究并預測實驗結果(用表格形式呈現;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為“+++++”)。

(4)請對預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

【答案】(1)提供氧氣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排出產生的二氧化碳以維持溶液PH穩定
(2)重鉻酸鉀
(3)隨著酒精濃度增大,酵母菌無氧呼吸受阻產生酒精量減少
實驗設計:
1.取五只錐形瓶,標號為1、2、3、4、5,分別加入等量的酵母粉、葡萄糖培養液和緩沖液。
2.向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蒸餾水進行稀釋各加入0ml、20ml、40ml、60ml、80ml、的水,密封在相同的條件下培養相同的時間,
3.一段時間后測定溶液中的酒精的量。
編號
1
2
3
4
5
酒精含量
+
++
+++
++++
+++++
(4)溶液稀釋倍數越高,產生的酒精的量越大,說明了酒精濃度越小,越有利于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的進行。
【例:江蘇卷27題】
滲透作用的經典實驗 進一步探究
(2013江蘇卷)27.(8分)右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內外起始液面一致。滲透平衡時液面差為△h,此時S1和S2濃度的大小關系為 。
(2)圖中半透膜模擬的是成熟植物細胞中的 ,兩者在物質透過功能上的差異是 。
(3)為進一步探究兩種膜的特性,某興趣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實驗材料:紫色洋蔥。
實驗器具:如圖所示的滲透裝置(不含溶液),光學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吸水紙,擦鏡紙,滴管,記號筆等。
實驗試劑:蒸餾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與其等滲的KNO3溶液,
部分實驗步驟和結果如下:
①選兩套滲透裝置,標上代號X和Y。在兩個燒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分別在裝置X和Y的漏斗內加入適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調節漏斗內外液面高度一致。滲透平衡時出現液面差的裝置有 (填代號)
②選兩片潔凈的載玻片, ,在載玻片中央分別滴加 ,制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并分別觀察裝片中細胞的初始狀態。
③觀察臨時裝片中浸潤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生的變化,兩者都能出現的現象是 。
(4)上述實驗中最能體現兩種膜功能差異的實驗現象是 。
【答案】(8分)
(1)S1>S2
(2)原生質層 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標號 蒸餾水 ③質壁分離
(4)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后會自動復原
二、間接以實驗的背景,將實驗理論與知識能力考查融合
1、選擇題
【例:全國新課標卷卷Ⅰ第4題】
(2013新課標卷Ⅰ)4.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
B.從圖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機體能產生體液免疫
C.從圖丙可以推測,HIV可能對實驗藥物a敏感
D.從圖丁可以看出,HIV對試驗藥物b敏感
【答案】D
【例:浙江卷第5題】
(2013浙江卷)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對某種植物莖伸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莖伸長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引起? B.赤霉素是影響莖伸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莖伸長與光照時間無關? D.該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
【答案】:B
【例:福建卷第2題】
(2013福建卷)2.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離體培養的成熟胡楊細胞質壁分離的影響,將細胞分別移至不同的培養液中繼續培養3天,結果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組別
培養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結果
NaCl
茉莉酸

+
-
部分細胞質壁分離

+
+
細胞正常,無質壁分離

-
-
細胞正常,無質壁分離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濃度為100mmol·L-1,茉莉酸濃度為10-3mg·L-1;
“-”表示無添加
A.胡楊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質壁分離的胡楊細胞液泡體積變小
C.NaCl 為自變量,茉莉酸為因變量
D.茉莉酸對NaCl 引起的胡楊細胞質壁分離有抑制作用
【答案】C
【例:浙江卷第2題】
(2013浙江卷)2.某哺乳動物神經細胞內外的K+和Na+濃度見下表。下列屬于主動轉運的是

A.K+經鉀離子通道排出細胞 B.K+與有關載體蛋白結合排出細胞 C.Na+經鈉離子通道排出細胞 D.Na+與有關載體蛋白結合排出細胞
【答案】:D Na+與有關載體蛋白結合排出細胞是逆濃度進行的,屬于主動運輸,D正確。
【例:安徽卷第3題】
(2013安徽卷)3.右圖為第10粒水稻種子在成熟過程中于物質和呼吸速率變化的示意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種子干物質快速積累時期,呼吸作用旺盛
B. 種子成熟后期自由水減少,呼吸速率下降
C. 種子成熟后期脫落酸含量較高,呼吸速率下降
D. 種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質合成
【答案】D
【例:天津卷第6題】
(2013天津卷)6.下圖為生長素(IAA)對豌豆幼苗莖內赤霉素生物合成影響的示意圖。圖中GA1、GA8、GA20、GA29 是四種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 能促進豌豆莖的伸長。若圖中酶1 或酶2 的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相應的生化反應受阻。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對去頂芽豌豆幼苗外施適宜濃度IAA,該植株莖內GA1 的合成可恢復正常
B. 用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處理豌豆幼苗的頂芽,該植株較正常植株矮
C. 對酶1 基因突變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該植株可恢復正常植株高度
D. 酶2 基因突變的豌豆,其植株較正常植株高
【答案】C
【點評】根據實驗原理,預測實驗結果。
【例:廣東卷第4題】
(2013廣東卷)4.圖1為去頂芽對擬南芥主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A.去頂芽能促進主根生長
B.去頂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長素
C.生長素由頂芽向下非極性運輸
D.外源生長素能替代頂芽促進主根生長
【答案】D
【點評】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或推廣。
【例:江蘇卷第24題】
(2013江蘇卷)24.將江蘇某地當年收獲的小麥秸稈剪成小段,于7月20日開始分別進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種方式的處理,3次重復,每隔15天檢測一次秸稈腐解殘留量,結果見右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多選)

A.秸稈還田后翻耕土埋應是利用秸稈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多種微生物對秸稈的分解
C.如果將處理開始時間提早30天,則3條曲線的位置將呈現上移趨勢
D.從堆放、水泡2條曲線可以推測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厭氧性微生物
【答案】AB
【例:2013上海卷】
(2013上海卷)已知酶催化水解的反應時間和產物生成量的關系如圖11。那么,在反應過程中酶·底物復合物濃度變化曲線正確的是B
【例:天津卷第4題】
(2013天津卷)4. 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抗性,原因是神經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查分析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變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
B.甲地區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
C. 比較三地區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
D. 丙地區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D
【例:四川卷12年第3、4、5題】
3.科研人員為研究脾臟中某種淋巴細胞(簡稱M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
組別
處理方式
檢測結果
實驗組
用肺癌細胞抗原處理M細胞后,分離出M細胞與胸腺淋巴細胞混合培養,再分離出胸腺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混合培養
部分淋巴細胞能殺傷肺癌細胞
對照組
未經處理的胸腺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混合培養
淋巴細胞均不能殺傷肺癌細胞
下列與該實驗相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實驗證明M細胞能夠將肺癌細胞抗原呈遞給胸腺淋巴細胞
B.經M細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細胞
C.實驗組培養液中含有能增強效應T細胞殺傷力的淋巴因子
D.實驗組培養液中含有能特異性識別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4.為研究根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關系,將水稻幼苗分別培養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或適宜濃度NPA(生長素運輸抑制劑)的溶液中,用水平單側光照射根部(如下圖),測得根的彎曲角度及生長速率如下表:
處理方式
測定指標
外源生長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彎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長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據此實驗的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根向光一側的生長速率大于背光一側
B.生長素對水稻根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C.單側光對向光一側生長素的合成沒有影響
D.單側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運輸有關
5.給實驗鼠靜脈注射不同劑量的胰島素,測得血糖的補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隨著曲線a的下降,非糖物質向葡萄糖轉化的速率加快
B.曲線b的上升是胰島素作用于肝臟、肌肉等細胞的結果
C.當胰島素濃度為40μU/mL時,在較長時間內血糖濃度會維持相對穩定
D.高濃度胰島素條件下,下丘腦中控制胰島A細胞分泌的神經中樞處于抑制狀態 2、簡答題
【例:全國新課標卷II第29題】
(2013新課標卷II)29.(10分)
已知大麥在萌芽過程中可以產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處理大麥可使其不用發芽就產生a-淀粉酶。為驗證這一結論,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注:實驗結果中“+”越多表示顏色越深。表中液體量的單位均為mL。
回答下列問題:
(1)α—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該二糖是_______
(2)綜合分析試管1和2的實驗結果,可以判斷反應后試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試管2中的____,這兩只試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綜合分析試管2、3和5的實驗結果,說明在該試驗中GA的作用是_____。
(4)綜合分析試管2、3和4的實驗結果,說明______。
【答案】(1)淀粉 麥芽糖 (2)少 帶胚的種子保溫后能產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誘導種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濃度高對a-淀粉酶的誘導效果好
【2013四川卷第9題】實驗現象分析及實驗對照
(2013四川卷)9.(12分)瘦素是動物脂肪細胞分泌一種蛋白質激素,機體脂肪儲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腦的某些細胞接受到瘦素信號后,機體能通過復雜的神經內分泌網絡調節攝食行為。
(3)現有兩類患肥胖癥的小鼠,A類小鼠肥胖是瘦素受體基因缺陷所致,B類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實驗:
組別
處理措施
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的實驗結果
1
正常小鼠與A小鼠連體共生
正常小鼠攝食量大量減少,A小鼠無變化
2
正常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
正常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略微減少
3
A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
A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大量減少
(注:連體共生即通過手術使兩只小鼠的血液循環貫通)
①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連體前A小鼠體內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②為排除手術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可增設一組處理措施為 對照實驗。
(1)儲能 更少
(2)氨基酸 內質網、高爾基體 血液 細胞膜上的受體
(3)①高 不能正常產生瘦素
②將兩只正常小鼠連體共生
【2013浙江卷第31題】
(2013浙江卷)31.(12分)某同學為研究甲狀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實驗思路:? ①將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為2組; 甲組不切除甲狀腺(假手術),乙組切除甲狀腺。? ②實驗開始時和實驗中每隔一段時間,分別測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體長,并記錄。? ③對測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要求與說明:假手術指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耗氧量用單位時間的氧氣消耗量表示; 實驗持續時間合適;實驗條件均適宜。)? 請回答:? (1)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預測實驗結果(在以下坐標系中用耗氧量和體長變化的示意曲線表示)? (3)分析與討論? ①用耗氧量作為檢測指標的依據是____________。? ②切除甲狀腺后,小鼠體長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上述分組時,還可增設丙組作為實驗組,丙組:______________。?
答案:
(1)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或耗氧量和體長)的影響
(2)甲組小鼠正常,其耗氧量應該穩定不變,體長應該逐漸增長;乙組切除了甲狀腺,不能正常生長發育,耗氧量降低,體長不增長。
(3)①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此過程需消耗氧;
②甲狀腺激素缺乏,小鼠生長發育停滯;
③切除甲狀腺、給予甲狀腺激素(或被切除甲狀腺、給予甲狀腺激素)
【例:全國大綱卷第32題】
(2013全國卷大綱版)32.用某種降血糖物質X做以下實驗(注:用生理鹽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1)某同學要驗證X的降血糖作用,進行如下實驗:
選擇一批體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測定____________;并將小鼠隨機等量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注射適量的________,對照組注射等量的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小鼠的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表明X有降血糖的作用。
(2)若要驗證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濃度下降到正常的范圍,進行如下實驗:
用__________小鼠作為實驗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為對照組1,用______小鼠作為對照組2;實驗組注射______________,對照組1、2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一定時間后,若實驗組和對照組___的血糖濃度均在正常范圍內,而對照組___的血糖濃度高于正常范圍,則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濃度下降到正常范圍。
【答案】
(1)血糖濃度 X溶液 生理鹽水 血糖濃度 對照組血糖濃度不變,實驗組血糖濃度下降
(2)患糖尿病 正常 一定量的X溶液(或X溶液) 2 1
【例:北京卷第31題】
(2013北京卷)31.(16分)研究者發現,小鼠舌頭上的某些味覺細胞和小腸上皮細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該蛋白能和脂肪結合。為研究蛋白C的功能,進行了系列實驗。
(1)蛋白C是一種膜蛋白,它在細胞內的 上合成,然后在 和 中加工。
(2)實驗一:讓小鼠舌頭接觸脂肪,結果發現正常小鼠小腸出現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顯減少。由此推測,脂肪通過與味覺細胞表面的蛋白C結合,刺激了脂肪味覺 ,產生興奮,傳到相關中樞,再通過刺激 刺激消化腺分泌。
(3)實驗二:分別培養實臉一中兩種小鼠的小腸上皮細胞,向培養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與正常小鼠細胞相比,進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細胞的脂肪分解物減少,表明小腸上皮細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
(4)為了證實其他哺乳動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從該種動物的基因文庫中 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 的小鼠為受體,導入該基因序列,檢測發育出的小鼠相關指標的恢復程度。
【答案】(1)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2)感受器 傳出神經
(3)促進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獲取/獲得 去除蛋白C基因
【例:安徽卷第30題.Ⅰ】
(2013安徽卷)30.(20分)
Ⅰ.(8分)將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做蛙心靜脈灌注,以維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動。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分別連接電位計和。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和有電位波動,出現屈反射。右圖為該反射弧結構示意圖。
(1)用簡便的實驗驗證興奮能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遞。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種藥物,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有波動,電位計未出現波動,左后肢未出現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 ;
② 。
【答案】
I(1)方法和現象:刺激電位計與骨骼肌之間的傳出神經。
結果:觀察到電位計有電位波動和左后肢屈腿,電位計未出現電位波動。
(2)①突觸前膜不能釋放遞質 。
②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不能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
【例:山東卷第25題】
(2013山東卷)25、(10分)大豆種子萌發過程中鮮重的變化曲線如圖

(1)階段Ⅰ和Ⅲ大豆種子的鮮重增加明顯,階段Ⅰ中,水進入種子胚細胞的穿(跨)膜運輸方式為 。階段Ⅲ中,種子胚細胞內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階段Ⅱ期間,大豆種子胚細胞合成的 解除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階段Ⅲ中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 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側生長受到 。
(3)若測得階段Ⅱ種子吸收O2與吸收CO2的體積比為1:3,則此時種子胚細胞的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為 。
(4)大豆幼苗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時,若突然停止CO2供應,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5和ATP含量的變化分別為 、 。大田種植大豆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 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量。
【答案】(1) 自由擴散 自由水 (2)赤霉素(GA) 生長素(IAA) 抑制
(3)6:1 (4)升高(或增加) 升高(或增加) 增加CO2濃度
【例:福建卷第26題】
(2013福建卷)26.為研究淹水時KNO3 對甜櫻桃根呼吸的影響,設四組盆栽甜櫻桃,其中一組淹入清水,其余三組分別淹入不同濃度的KNO3 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時測定甜櫻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結果如圖。


請回答:
(1)細胞有氧呼吸生成CO2 的場所是 ,分析圖中A、B、C 三點,可知 點在單位時間內與氧結合的[H]最多。
(2)圖中結果顯示,淹水時KNO3 對甜櫻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 作用,其中 mmol·L-1 的KNO3 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長均受到阻礙,地上部分葉色變黃,葉綠素含量減少,使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H]和 減少;根系缺氧會導致根細胞無氧呼吸增強,實驗過程中能否改用CO2 作為檢測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標?請分析說明 。
【答案】(1)線粒體基質 A
(2)減慢 30
(3)ATP 不能,因為無氧呼吸可能會產生 CO2
【2013上海卷】微生物菌株的篩選及鑒定
(2013上海卷)(三)回答下列關于微生物的問題。(10分)
阿拉伯膠是一種多糖。研究者從某地合歡樹下距離地表深10~15cm處的土樣中初篩到能合成阿拉伯膠降解酶的菌株SM01,以下為該菌株的鑒定過程。
41.為獲得單菌落,可采用_____法將初篩菌液接種在_____培養基上。
42.SM01的菌落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狀;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菌絲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細胞核直徑約1μm,初步推測為真菌,則其特征中,最能說明SM01是真菌的是_____。
A.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狀 B.菌落粉白色
C.有菌絲,白色致密 D.有細胞核,且有分生孢子
43.SM01還一定具有的結構有_____(多選)。
A.細胞膜 B.核糖體 C.擬核 D.莢膜 E.芽孢 F.菌蓋
44.表4中培養液pH均為6.0。若對SM01中阿拉伯膠降解酶的活力進行測定,則應選用表中的_____培養液。針對不選用的其他培養液,分別說明原因: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41.劃線法/涂布法 固體 42.D
43.A、B 44.D (1)A培養液缺少氮源,SM01不能很好生長(2)B培養液缺少氮源,SM01不能很好生長;且有阿拉伯膠酶,會影響對SM01自身產生的酶活力的測定結果(3)C培養液缺乏阿拉伯膠酶催化底物阿拉伯膠,會影響SM01的生長,也無法對阿拉伯膠酶活力進行測定對滲透作用、質壁分離、自變量因變量的概念的理解,也考察了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
【2013江蘇卷第30題】血糖濃度和胰島素含量
(2013江蘇卷)30.(9分)為了研究早餐質量對學生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某研究小組選取40名健康學生志愿者,按平時早餐習慣分成不進早餐組、高糖組、高脂高蛋白組和均衡營養組,按組別給予相應早餐,并分別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時取靜脈血檢測血糖濃度和胰島素含量,實驗期間不食用其他食物,實驗結果見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不進早餐組2小時后表現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主要原因是 。
(2)在4組實驗中,早餐后 組血糖濃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
(3)高脂高蛋白組胰島素水平較高,說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
(4)若餐后1小時取血的同時收集尿液進行尿糖含量檢測,不進早餐組(A)、高糖早餐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組(C)的檢測結果最可能的是 (填序號)。
①A(5)若對進餐組同時檢測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變化曲線的峰值出現在胰島素峰值 (在“之前”、“之后”、“同時”中選擇),這是因為 。
(6)胰島素分泌的調節方式既有體液調節又有神經調節,這與胰島B細胞的多種受體有關。下列物質中可被胰島B細胞受體識別的有 (填序號)。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狀腺激素 ④神經遞質
【答案】(1)血糖濃度降低,能量供應不足
(2)高糖早餐 糖類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4) ④
(5)之后 胰島素濃度的升高和血糖濃度的降低會促進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 ②④
【2013福建卷第27題】探究鉛中毒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
(2013福建卷)27(16 分)為探究鉛中毒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將大鼠分為四組,其中一組飲水,其余三組飲醋酸鉛溶液,60 天后進行檢測。檢測a:用下圖水迷宮(池水黑色,大鼠無法看到平臺)進行實驗,大鼠從入水點入水,訓練其尋找水面下隱蔽平臺,重復訓練4 天后撤去平臺,測定大鼠從入水點到原平臺水域的時間;檢測b:測定腦組織勻漿鉛含量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AchE 活性檢測原理:AchE 可將乙酰膽堿(Ach)水解為膽堿和乙酸,膽堿與顯色劑顯色,根據顏色深淺計算酶活性。
組別
醋酸鉛溶液濃度
/g·L-1
腦組織鉛含量
/g·gprot-1
AchE 活性
/U·mgprot-1
到達原平臺水域時間/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請回答:
(1)表中用于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 ,通過該指標可知 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弱。
(2)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該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 ,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后膜 變化。Ach 發揮效應后在 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實驗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的 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
(3)表中結果表明: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 水解速度越 。
(4)水迷宮實驗過程中,使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措施是 ,以此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系。
【答案】(16 分)(1)到達原平臺水域時間④
(2)突觸間隙 電位 乙酰膽堿酯 膽堿 (3)慢 (4)重復訓練
【2013山東卷第27題】遺傳實驗設計
(2013山東卷)27、(14分)某二倍體植物寬葉(M)對窄葉(m)為顯性,高莖(H)對矮莖(h)為顯性,紅花(R)對白花(r)為顯性。基因M、m與基因R、r在2號染色體上,基因H、h在4號染色體上。
(1)基因M、R編碼各自蛋白質前3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圖,起始密碼子均為AUG。若基因M的b鏈中箭頭所指堿基C突變為A,其對應的密碼子由 變為 。正常情況下,基因R在細胞中最多有 個,其轉錄時的模板位于 (填“a”或“b”)鏈中。
(2)用基因型為MMHH和mmhh的植株為親本雜交獲得F1,F1自交獲得F2,F2中自交性狀不分離植株所占的比例為 ,用隱性親本與F2中寬葉高莖植株測交,后代中寬葉高莖與窄葉矮莖植株的比例為 。
(3)基因型為Hh的植株減數分裂時,出現了一部分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細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失一條4號染色體的高莖植株減數分裂時,偶然出現一個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現有一寬葉紅花突變體,推測其體細胞內與該表現型相對應的基因組成為圖甲、乙、丙中的一種,其他同源染色體數目及結構正常。現只有各種缺失一條染色體的植株可供選擇,請設計一步雜交實驗,確定該突變體的基因組成是哪一種。(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都缺失時,幼胚死亡)
實驗步驟:①
②觀察、統計后代表現性及比例
結果預測:
Ⅰ若 ,則為圖甲所示的基因組成;
Ⅱ若 ,則為圖乙所示的基因組成;
Ⅲ若 ,則為圖丙所示的基因組成。
【答案】
(1)GUC UUC 4 a
(2)1/4 4:1
(3)(減數第一次分裂時)交叉互換 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染色體未分離
(4)答案一:①用該突變體與缺失一條2號染色體的窄葉白花植株雜交
I. 寬葉紅花與寬葉白花植株的比為 1:1
II. 寬葉紅花與寬葉白花植株的比為=2:1
III. 寬葉紅花與窄葉白花植株的比為2:1
答案二:①用該突變體與缺失一條2號染色體的寬葉白花植株雜交
I. 寬葉紅花與寬葉白花植株的比為3:1
II.后代中全部為寬葉紅花
III. 寬葉紅花與窄葉紅花植株的比為2:1
(2013上海卷)(七)回答有關動物體內穩態調節的問題。(8分)
G基因可能與肥胖的產生有關,某研究用高脂肪食物喂養G基因缺失小鼠和正常小鼠8周后,發現基因缺失小鼠的體重明顯大于正常小鼠,測量兩種小鼠的能量消耗,結果見圖18。

60.據圖18分析,G基因缺失導致小鼠肥胖的原因之一是_____。
61.G基因在下丘腦中表達。G基因缺失會使下丘腦“攝食中樞”的興奮性增加,進而減少下丘腦細胞分泌_______激素,此變化通過垂體,將減弱_______和_______兩種靶腺的活動,從而影響動物體內的能量消耗。
肥胖可能導致糖尿病,為了研究新藥T對糖尿病的療效,需要創建糖尿病動物模型。科學研究中常用藥物S創建糖尿病動物模型。給甲、乙、丙、丁4組大鼠注射藥物S,圖19顯示各組大鼠進食后血糖濃度的變化,虛線表示基礎血糖值。
62.圖19中_____組能用于研究新藥T療效。
63.分別讓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藥T或另外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P后,測定空腹血糖濃度、肝糖原含量、血液總膽固醇濃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受體表達量(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存在于組織細胞表面,可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參與血脂調節)。數據見圖20。圖中N表示正常大鼠、M表示無藥物處理的糖尿病大鼠、T表示新藥T處理的糖尿病大鼠、P表示藥物P處理的糖尿病大鼠。*表示與正常大鼠相比有顯著差異,#表示與糖尿痛大鼠相比有顯著差異。
利用圖20中的數據,針對新藥T調節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機制分別做出分析_____。
60.基因缺失小鼠的能量消耗減少 61.促激素釋放/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甲狀腺 腎上腺/腎上腺皮質(后兩空答案次序可變)62.丁 63.服用新藥T后使得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濃度降低和肝糖原含量增加。因此,新藥T可通過將葡萄糖轉化為肝糖原的方式降低血糖水平 新藥T致使糖尿病大鼠的總膽固醇含量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表達量增加。因此,新藥T通過增加組織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表達,進而與更多低密度脂蛋白結合,使其進入組織細胞內,從而降低血脂水平。
專題1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
課題1:果酒、果醋的制作
(2013江蘇卷)14.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櫻桃番茄為材料進行果酒、果醋發酵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酵母菌是嗜溫菌,所以果酒發酵所需的最適溫度較高
B. 先供氧進行果醋發酵,然后隔絕空氣進行果酒發酵
C. 與人工接種的發酵相比,自然發酵獲得的產品品質更好
D. 適當加大接種量可以提高發酵速率、抑制雜菌生長繁殖
【答案】D
【解析】醋酸菌是嗜熱菌,果醋發酵所需的最適溫度較高,A錯誤;進行果酒、果醋發酵實驗,要先進行隔絕空氣果酒發酵,再供氧進行果醋發酵,B錯誤;人工接種菌種單一,自然發酵菌群豐富,風味及品質更好,C錯誤;適當加大接種量,讓菌體快速形成優勢菌群,可以抑制雜菌生長,提高發酵速率,D正確。
課題3:泡菜制作
(2013新課標卷Ⅰ)39.【生物——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15分)
回答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習題:
(1)制作泡菜是,所用鹽水煮沸,其目的是 。為了縮短制作時間,有人還會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液,加入陳泡菜液的目的是 。
(2)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發酵過程即為乳酸菌進行 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乳酸菌的 中。
(3)泡菜制作過程中影響亞硝酸鹽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
(4)從開始制作到泡菜質量最佳這段時間內,泡菜液逐漸變酸,這段時間內泡菜壇中乳酸菌和其他雜菌的消長規律是 ,原因是: 。
【答案】(1)消滅雜菌 增加乳酸菌含量 (2)無氧呼吸 細胞質
(3)溫度、食鹽用量、腌制時間 (4)乳酸菌數量增加,雜菌數量較少 乳酸菌比雜菌更為耐酸 專題2 微生物的培養及應用
(2013四川卷)10.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將地衣芽孢桿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轉入酵母菌中,經篩選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種(過程如圖甲所示)。(12分)
(1)圖甲中,過程①需要的酶有 。為達到篩選目的,平板內的固體培養基應以 作為唯一碳源。②、③過程需重復幾次,目的是 。
(2)某同學嘗試過程③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培養后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 ;推測該同學接種時可能的操作失誤是 。
(3)以淀粉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密閉發酵,接種 菌的發酵罐需要先排氣,原因是 。
(4)用凝膠色譜法分離α-淀粉酶時,在色譜柱中移動速度較慢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較 。
10. (11分)
(1)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 淀粉 進一步篩選純化以獲得分解淀粉能力強的工程酵母菌
(2)稀釋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
(3)工程(酵母)工程酵母菌分解淀粉的能力強,產生的葡萄糖多;發酵產生CO2更快,氣壓上升更快
(4)小
(2013新課標卷II)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從樣本中獲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將樣本借種于固體培養基表面,經過選擇培養、鑒別等步驟獲得。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______法接種于固體培養基表面,在37℃培養箱中培養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濾紙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_____;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________;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據上述實驗結果,為達到抗菌目的,最好應選擇抗生素_______。
【答案】:(1)劃線 稀釋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該致病菌對C的敏感性比對A弱 耐藥菌 (4)A
有些細菌可分解原油,從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學欲從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問題:
(1)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 原油 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從功能上講,該培養基屬于 選擇 培養基。
(2)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菌落,常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兩種,即 平板劃線法 和 稀釋涂布平板。
(3)為了篩選出高效菌株,可比較單菌落周圍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說明該菌株的降解能力 強 。
(4)通常情況下,在微生物培養過程中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 干熱滅菌 和 高壓蒸汽滅菌 。無菌技術要求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 火焰 附近進行,以避免周圍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 【答案】(1)原油 選擇 (2)平板劃線法 稀釋涂布平板法 (3)強 (4)干熱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 火焰 專題6 植物有效成份的提取
(2013山東卷)34.(8分) 【生物-生物技術實踐】
胡蘿卜素是一種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別從胡蘿卜或產生胡蘿卜素的微生物體中提取獲得,流程如下:
(1)篩選產胡蘿卜素的酵母菌R時,可選用 稀釋涂布平板法 或平板劃線法接種。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時需要先灼燒接種環其目的是 滅菌(防止雜菌污染) 。
(2)培養酵母菌R時,培養基中的蔗糖和硝酸鹽可以分別為酵母菌R提供 碳源 和 氮源 。
(3)從胡蘿卜中提取胡蘿卜素時,干燥過程應控制好溫度和 時間 以防止胡蘿卜素分解;萃取過程中宜采用 水浴 方式加熱以防止溫度過高;萃取液濃縮前需進行過濾,其目的是 濾去不溶物 。
(4)紙層析法可用于鑒定所提取的胡蘿卜素。鑒定過程中需要用胡蘿卜素標準品作為 (實驗)對照 。
【答案】(1)稀釋涂布平板法 滅菌(防止雜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3)時間 水浴 濾去不溶物
(4)(實驗)對照
辣椒素作為一種生物堿廣泛用于食品保健、醫藥工業等領域。辣椒素的獲得途徑如圖。
① ②
細胞分離 提取
(1)圖中①和②分別表示辣椒組織培養中細胞的__脫分化_____和__再分化______過程。
(2)圖中培養外植體的培養基中常用的凝固劑是___瓊脂____。培養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低__(填“高”或“低”)時,有利于芽的分化。對培養基徹底滅菌時,應采取的滅菌方法是_高壓蒸汽滅菌__。
(3)圖中外植體的消毒所需酒精的體積分數是_70% _。用酶解法將愈傷組織分離成單細胞時,常用的酶是____果膠酶 _____和纖維素酶。
(4)提取辣椒素過程中,萃取加熱時需安裝冷凝回流裝置,其目的是__防止有機溶劑的揮發___。
【答案】(1)脫分化(或去分化) 再分化 (2)瓊脂 低 高壓蒸汽滅菌
(3)70% 果膠酶 (4)防止有機溶劑的揮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南雄市| 乡宁县| 临漳县| 中西区| 兴化市| 灵宝市| 格尔木市| 漠河县| 铜川市| 新竹县| 平乡县| 周至县| 沙洋县| 河间市| 文昌市| 黄山市| 沈丘县| 龙州县| 壤塘县| 阿克苏市| 扬州市| 湖北省| 芦溪县| 昭觉县| 广州市| 垦利县| 太仓市| 封丘县| 张家口市| 五常市| 剑阁县| 霍林郭勒市| 肇州县| 内黄县| 新乡县| 磐石市| 菏泽市| 分宜县| 阜阳市|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