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山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難點: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山坡的陡緩。三、教學準備1.利用普羅米修斯軟件制作白板課件。2.樂恩學習系統實現一對一數字化學習。3.微信、問卷星、GPS、Google Earth、思維導圖等APP和小的功能平臺。4.超輕黏土、水槽、PVC板等材料。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融合點創設情境 展示微信聊天記錄:十一期間,老師的朋友聰聰去薊州山區看日出,他的腳意外受傷了,手機也沒電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重溫一下激動人心的救人過程。利用Goole Earth看看薊州山區的情況,薊州山區在天津北部,那里的山脈層巒疊嶂,到哪里去找聰聰呢?線索一:展示微信中聰聰發來的位置信息,利用高德導航緊急趕往被困山區。得到一張非常重要的救援圖。 從微信中的圖文信息尋找線索。通過操作Goole Earth,身臨其境感受薊州山區的復雜地形。感受GPS技術和高德導航在定位和引路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過微信聊天創設情境。利用Goole Earth軟件整體感知薊州山區地形特征。通過GPS的精確定位和高德導航的快速引路,順利趕往被困山區。講授新課講授新課教學環節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怎樣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繪制在一張平面圖上呢?請同學們打開iPad中的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小軟件和老師一起探索。引導學生對照山體模型和等高線地形圖,認識山峰、山脊、山谷等山體部位,請同學們利用超輕黏土捏出不同的山體部位,用水槽等材料,繪制一幅等高線地形圖。把表現出色小組的制作過程錄成微課,放到公眾號里。學生們對等高線地形圖已經非常熟悉了,繼續出發尋找聰聰。線索二:微信找線索,當地人說這座山有400多米高,聰聰通過手機GPS系統測出所在的高度卻是975米!根據線索一和線索二初步推測出聰聰所在位置已經快到山頂了。請同學們思考:他是從哪側上山?怎樣通過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坡度的陡緩呢?得出結論并補充陡崖在自然界中的形態和等高線特征。線索三:微信中聰聰還發來了沿途有河流的照片,他很有可能是從山谷處沿緩坡往山頂爬去的。分析完畢。終于找到聰聰了!今天遇到了困惑,但是大家勇于去探索,動手去驗證,獲得了可以運用的知識,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珍貴的寶藏。教師教學活動 操作軟件,探索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過程。讀圖對比,總結識別它們的方法。制作山體模型,繪制等高線地形圖。操作ipad中的小軟件,自學相對高度和海拔高度。有三個不同坡度的梯子,上面的木棍就好比等高線,請一位同學把他們垂直投影到平面上。利用交互式白板課件輕松解決難點知識。還原聰聰上山路線。學生學習活動 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軟件非常形象、生動、直觀,便于學生理解繪制原理。將學生的微課放到老師的微信公眾號里激發學生們的參與熱情,也便于與他人分享。利用GPS的測定實時高度功能。地面高度計算方法軟件非常直觀,便于學生理解相對高度和海拔高度。利用普米軟件的數學工具尺子讓操作更加準確,還用到了拖動副本的功能。從微信聊天記錄中獲得重要線索,利用普米的書寫功能還原上山路線。融合點歸納總結 請每位同學利用iPad中的思維導圖App繪制一幅屬于自己的導圖,完善學習檔案。通過樂恩平臺抓屏功能,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通過文字、拍攝照片等方式繪制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構建體現個性學習。樂恩平臺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系統,可以傳屏、抓屏,實現同屏共享,為每位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練習反饋 除了山區救援,等高線的知識廣泛應用于生活中,大家有信心解決實際問題嗎?課后練習導入問卷星中,鏈接發送到班級微信群里,針對重點習題和選項下節課著重講解。拓展學習 補充的學習資料還有錄制的同學們繪制等高線的精彩微課,老師都放到了關老師趣味地理課堂公眾號里,歡迎同學們隨時隨地閱讀資料并與老師交流心得。 接收習題,認真答題。課后到班級微信群里找到鏈接進行練習。課下隨時隨地查閱關老師趣味地理課堂微信公眾號。 樂恩學習平臺快速收集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反饋學情一目了然問卷星統計學生答題情況,突出問題一目了然。微信公眾號為學生提供無時不在的幫助。普米軟件普米軟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