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1

資源簡介

第2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一)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
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近代后中國人民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3.近代探索復興之路
辛亥革命前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運動
辛亥革命后 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帝制復辟、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形式,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體制
結論 艱辛的探索,反復證實了一個結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必須另辟新路。
4.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為什么走不通
(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2)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3)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4)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
1.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人民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
4.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5.取勝的三大法寶與兩個基本武器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
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特點
(1)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
(2)特點(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比較):
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
領導階級不同(決定性意義)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
指導思想不同 資產階級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觀念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革命前途不同 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后,還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革命范疇不同 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7.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
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1949年-1956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1949年)的必然趨勢,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
8.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標志: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
9.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創立
(1)在中國革命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易混時間節點
1840:鴉片戰爭,近代中國的開端,舊民主主義革命起點
191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
1919:五四運動,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1956: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典題1】
1.1899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萬國公報》上第一次介紹了馬克思和他的學說,但沒有引起中國知識界的廣泛注意。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使苦苦尋求救國良方的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一條嶄新的道路,燃起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希望,中國人民歷史性地選擇了社會主義。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于( )
①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②中國的近代歷史反復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③馬克思、恩格斯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了科學
④十月革命推動了我國人民的覺醒,誕生了中國革命的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題2】
2.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20世紀繼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歷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人民成為主人
②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③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意味著階級斗爭的消失
④在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中國人民站了起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典題3】
3.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感慨地說,我們的革命運動,黃花崗、潮州之役,人數極少;鎮南關之役不過二百人;欽廉之役不過一百余人;現在中共組織工農運動,群眾一起來,動輒成千逾萬;開灤罷工、“二七”罷工規模浩大,震驚中外,其勢尤不可侮!上述情況的出現說明了( )
①中國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②民主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
③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動員力和凝聚力
④馬克思主義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一)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1.過渡時期(1949-1956)
(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化三改”)
(3)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
社會主義改造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4)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過渡的原因)
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②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
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
④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2.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志 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偉大勝利的意義 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②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極大地刺激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穩固,從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
【典題4】
4.當一位在舊中國被稱為“紡織大王”的資本家被問到為什么自愿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走社會主義道路時,他說:“是的,我是一個資本家,但我首先是一個中國人。”他回顧了自己在舊中國夢想興辦民族工業救國圖強卻受盡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擠壓的歷程,又歷數了新中國的建設成就,感慨地說:“沒有共產黨,不走社會主義道路,哪能有今天?”這說明( )
①資本主義工商業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②國營經濟成為新中國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③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中國人民共同的愿望
④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人民的選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956年-1978年)
嶄新的歷史課題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
黨的八大(1956) 最重要貢獻 這次大會最重要的貢獻是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的主要矛盾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提出的主要任務 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取得成就 (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2)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意義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典題5】
5.1953年8月毛澤東同志在一個批示中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 )
①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②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變革
③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④讓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體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題6】
6.1979年3月,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中談道:“我們盡管犯過一些錯誤,但我們還是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①沒有吸收借鑒好蘇聯經驗是經歷曲折的主要原因
②印證了生產關系變革必須要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一次結合
④啟示我們經濟建設要牢牢地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步精練】
用時:40分鐘,分值: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湖南三模)
7.《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下列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的過程及影響,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②在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③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把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接受和傳播馬列主義
④在馬列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A.②→③→④→①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海南三模)
8.人民英雄紀念碑文:“30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據此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
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民主革命
②它是以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斗爭的革命
③其目的是為了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
④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遼寧模擬預測)
9.毛澤東同志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出發,深刻研究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從近代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出發,科學地論述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代特點。材料表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
①離不開無產階級先鋒隊在中國革命中的實踐探索和理性思考
②意味著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得以確立
③得益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④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遼寧一模)
10.1943年,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并傳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歌曲原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后來,毛澤東作了修改,在“中國”前面添加了“新”字。這一修改表明( )
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
B.未來中國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
C.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
D.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遼寧二模)
11.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由此可見( )
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②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③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④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山東模擬預測)
12.1953年,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說:“總路線也可以說就是解決所有制的問題。國有制擴大——國營企業的新建、改建、擴建。私人所有制有兩種,勞動人民的和資產階級的,改變為集體所有制和國營(經過公私合營,統一于社會主義),這才能提高生產力,完成國家工業化。”從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意在強調( )
A.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B.通過社會主義改造消滅剝削
C.通過擴大國有制完成國家工業化 D.總路線是為了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甘肅天水市第一中學模擬)
13.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下列選項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
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做了必要準備
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
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山東一模)
14.下列詞語能夠記錄“三大改造”時期特征的是( )
①“社會主義”“合作化”
②“公私合營”“過渡時期”
③“開國大典”“站起來”
④“一化三改”“共產國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河北衡水高三階段練習)
15.下列對中國社會性質發生的變化表述正確的是( )
①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
②中華民族從此由衰轉盛,迎來了民族資產階級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③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導致了這一變化
④鴉片戰爭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抗擊外敵入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黑龍江佳木斯·高三校考開學考試)
16.在課堂上,老師組織同學們討論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問題。你認為下列哪個小組的觀點是正確的(  )
A.第一小組的結論:兩國革命目標相同,都是用武裝斗爭推翻封建專制統治
B.第二小組的結論:兩國革命道路相同,都是由城市到農村,武裝奪取政權
C.第三小組的結論:俄國是無產階級領導,中國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D.第四小組的結論:俄國是由城市到農村,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
(廣東模擬)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總會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給人們以深刻啟迪。新中國成立70周年帶給中國人民最為深切的感受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某班就此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同學們搜集的資料。
【屈辱與探索】
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振興,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探索之路任重道遠。
【抉擇與奮斗】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展救亡斗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逐步探索出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改造與崛起】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做了艱辛探索。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一窮二白”邁向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結合以上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個觀點的理解。
(山東模擬)
18.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侵華軍全權代表無恥地宣稱:“只有焚毀圓明園一法,最為可行……此舉足以使中國及其皇帝產生極大的震動。”英國首相巴麥尊迅速批準這一計劃,對焚毀圓明園感到“由衷高興“,還叫囂,如果北京皇宮遭到同樣的命運,我會同樣十分高興。”歷史反復證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結合材料事實,運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近代中國屈辱的歲月,艱辛的探索,反復證實了一個結論是什么?
(2)簡要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原因。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D
【詳解】①: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與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沒有必然聯系,①不符合題意。
②:中國近代史上,無數仁人志士為探索救國救民不懈努力,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②符合題意。
③:馬克思、恩格斯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了科學,這與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沒有必然聯系,③排除。
④: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革命有了主心骨,④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2.A
【詳解】①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人民成為主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①②正確。
③: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并非意味著階級斗爭的消失,③錯誤。
④:三大改造完成使得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而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④錯誤。
故本題選A。
3.A
【詳解】①③:現在中共組織工農運動,群眾一起來,動輒成千逾萬;開灤罷工、“二七”罷工規模浩大,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動員力和凝聚力,①③觀點符合題意。
②④:材料主要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工農運動規模浩大,沒有涉及民主革命的不足,也沒有說明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作用,②④觀點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4.D
【詳解】①②:材料體現的是一位在舊中國被稱為“紡織大王”的資本家被問到為什么自愿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體現資本主義工商業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也沒有體現國營經濟成為新中國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①②不選。
③④:我是一個資本家,但我首先是一個中國人,沒有共產黨,不走社會主義道路,哪能有今天?都表明了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中國人民共同的愿望,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人民的選擇,③④入選。
故本題選D。
5.D
【詳解】①: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的是社會主義艱苦探索階段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①排除。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變革,②正確。
③:三大改造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③排除。
④:三大改造是對私有制經濟的改造,使得公有制占據了主體地位,④正確。
故本題選D。
6.C
【詳解】②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過程,印證了生產關系變革必須要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啟示我們經濟建設要牢牢地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要與國情相適應,②④符合題意。
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中國共產黨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①錯誤。
③: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一次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③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C。
7.D
【詳解】③: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把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故③排在第一位。
①:1919年,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故①排在第二位。
②:1921年,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故②排在第三位。
④:1949年,在馬列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故④排在第四位。
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③→①→②→④。
故本題選D。
8.B
【詳解】①③: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民主革命,其目的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①③正確。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②錯誤。
④:新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④錯誤。
故本題選B。
9.B
【詳解】①③: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實踐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對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①③正確。
②:無產階級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確立,是中國民主革命發展的結果,②錯誤。
④: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是由當時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④錯誤。
故本題選B。
10.B
【詳解】A:材料強調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的國家政權,未涉及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A不符合題意。
B:材料中強調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的國家政權,為實現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革命奠定基礎,B正確。
CD:材料強調的是“新”,指的是未來中國要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并沒有體現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取得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CD不合題意。
故本題選B。
11.B
【詳解】①④:三大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①④正確。
②③: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③錯誤。
故本題選B。
12.A
【詳解】A:材料中指出社會主義改造是解決所有制的問題,通過改變為集體所有制和國營來提高生產力,完成國家工業化,意在強調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故A正確。
BC: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國家工業化,未提到消滅剝削,故BC不選。
D:根據教材可知,1953年提出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而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故D不選。
故本題選A。
13.C
【詳解】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①說法錯誤。
②③: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做了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②③符合題意。
④: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但這并未體現歷史發展的繼承性,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4.A
【詳解】①②:“三大改造”時期屬于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生產資料公有制轉變的時期,因此“社會主義”“合作化”“公私合營”“過渡時期”是對這個時期的正確描述,①②符合題意。
③:“開國大典”“站起來”是對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描述,③不符合題意。
④:“共產國際”是1919年3月由列寧創立的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團體的國際聯合組織,不屬于“三大改造”時期特征,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15.B
【詳解】①③: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強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勒索巨額戰爭賠款,在中國設立租界、駐扎軍隊,擁有領事裁判權、內河航行權以及控制中國海關等特權,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是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導致了這一變化,①③符合題意。
②: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從此由盛轉衰;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軟弱性、妥協性的特點,②錯誤。
④:鴉片戰爭后,中國共產黨還未成立,中國共產黨誕生是在1921年,選項所述不符合實際情況,④錯誤。
故本題選B。
16.D
【詳解】A: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相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A錯誤。
B: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不同,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B錯誤。
C: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C錯誤。
D: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一條以農村保衛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俄國是由城市到農村,D觀點正確。
故本題選D。
17.①屈辱的歲月,艱辛的探索,反復證實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讓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新出路。③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做了艱辛探索。⑤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大地發生偉大歷史性變遷,決定性因素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分析】背景素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考點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公共參與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關知識,從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探索之路任重道遠→可聯系教材知識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
關鍵詞②: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可聯系教材知識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讓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新出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
關鍵詞③:中國共產黨逐步探索出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做了艱辛探索→可聯系教材知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做了艱辛探索。
關鍵④: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一窮二白”邁向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可聯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大地發生偉大歷史性變遷,決定性因素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18.(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2)①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②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③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
【分析】背景素材: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考點考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解答時,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和設問要求調動“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有關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歷史反復證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說明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2)本題要求結合材料事實,簡要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原因。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試題,解答時,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和設問要求調動“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有關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從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理論指導、三大法寶等角度來回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嵩明县| 竹山县| 洪泽县| 疏勒县| 阳信县| 社会| 盖州市| 酒泉市| 东安县| 德惠市| 扶绥县| 孙吴县| 中方县| 巨鹿县| 赤水市| 苏州市| 娄底市| 黔东| 丽水市| 宣威市| 年辖:市辖区| 纳雍县| 申扎县| 岑巩县| 黎川县| 杭锦后旗| 岫岩| 临颍县| 抚远县| 民丰县| 上蔡县| 高碑店市| 兴安县| 临江市| 栾川县| 韶山市| 阳江市| 方城县| 安图县|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