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高一地理備課組課題: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課標解讀】運用圖像、視頻等資料,說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重要意義。運用示意圖和有關資料,描述太陽大氣層的結構和主要的太陽活動現(xiàn)象舉例說明太陽活動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核心素養(yǎng)】1.人地協(xié)調觀:能夠合理描述和解釋太陽活動,并說明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綜合思維:能夠運用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說明相關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過程。3.區(qū)域認知:能夠解釋不同區(qū)域太陽輻射強弱差異的原因。4.地理實踐力:具備一定的運用考察、調查等方式進行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難點】1.運用資料,描述和解釋太陽活動。(重難點)2.掌握并能說明不同區(qū)域太陽輻射強弱差異的原因。(重點)【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活動探究法、對比分析法、多媒體教學法。【教學媒體】 希沃白板【教學課時】 2課時【教學過程】第二課時【新課導入】(學習活動)1)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分為哪三層 2)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是什么 它出現(xiàn)在哪一層 變化周期為多少年 3)什么是太陽活動最劇烈的顯示 它發(fā)生在太陽大氣的哪一層 4)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太陽的大氣層,是人類能觀測到的太陽的部分,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個圈層 。太陽大氣變化稱為太陽活動,太陽活動現(xiàn)象較多,主要有太陽黑子、太陽耀斑、日珥、日冕物質拋射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風變得強勁,會擾動地球磁場和大氣層,產生磁暴、極光等現(xiàn)象。當這種擾動足夠強烈時,還會對衛(wèi)星導航、空間通信、電網(wǎng)、航空航天等人類活動產生災害性的影響。【思考交流】問題1 (地理實踐力)在圖中你可以獲取太陽黑子的哪些信息?提示:(1)時間分布:太陽黑子活動具有周期性,約11年;(2)空間分布:黑子分布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太陽南北緯30°內,且南北對稱;(3)動態(tài)分布:在一個周期內,黑子從南北緯35°開始,逐漸向太陽赤道位置集中。問題2 (區(qū)域認知)太陽大氣層與太陽活動現(xiàn)象列舉提示:問題3 (綜合思維)據(jù)圖,描述太陽黑子和氣候之間的關系提示:近幾十年的研究還表明,地球上許多自然災害的發(fā)生與太陽活動有關,如地震、水旱災害等。太陽活動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概率明顯增加,反之,則相對平穩(wěn)。【歸納總結】1.人類能夠直接觀測到的太陽,是太陽的大氣層,它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不同的大氣層上發(fā)生的太陽活動類型不同,其特征及對地球的影響如下所示。【針對性訓練】日照時數(shù)指太陽在某地實際照射的時間。圖們江是中國與朝鮮的界河。下圖為圖們江流域日照時數(shù)年內變化柱狀圖。完成1~2題。1.該流域日照時數(shù)在7月出現(xiàn)低谷的影響因素是A.云量 B.海拔C.下墊面 D.正午太陽高度2.日照百分率為一個時段內某地日照時數(shù)與理論上最大的日照時數(shù)的比值(%)。該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約為A.53% B.62%C.70% D.78%2013年3月5日,太陽劇烈活動產生了巨大的發(fā)光現(xiàn)象,太陽表面還催生了一團熾熱氣體,該氣體以每小時322萬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進。讀圖回答3題。3.下列關于在太陽劇烈活動時期采取的保護措施,可行的是①適當調控人造衛(wèi)星的運行②盡量減少室外活動③關閉所有通信設施④關閉所有大型發(fā)電設施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學生課后完成《高中同步導練》課時作業(yè)【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