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通過對景觀圖的分析,歸納大陸東岸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概括氣候形成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不同尺度氣候類型分布圖的分析,歸納歸納大陸東岸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分 布。概括氣候形成的因素。總結空間尺度思想。 教學重點:通過對景觀圖與氣候類型分布圖的分析,歸納總結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 教學難點:通過空間尺度轉化,滲透空間尺度思想。教學過程1′ 引 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探究了大陸西岸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影響。通過探究, 我們發現大陸西岸,大氣環流以三圈環流的形式顯著的影響著大陸西岸降水的 時空分布。通過探究,我們還發現, 由于太陽輻射是自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遞減的,這就導致氣溫也是由低緯向高緯地區遞減的。可見,太陽輻射、大氣環 流是影響氣候形成的兩個基本因素。 氣壓帶風帶影響著大陸西岸氣候的形成,通過前面所學,我們知道海陸分布破 壞了緯向氣壓帶風帶的分布,那么,這會不會影響到大陸東岸氣候的形成呢?10 分 活 動 一 : 大 陸 東 岸 的 氣 候 三 種 季 風 氣 候 的 特 點 6 分 師: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做一個小活動。 【展示三幅景觀圖】 師:這是三幅亞洲大陸東岸的典型植被景觀圖。高一的時候我們學過識 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現在我們嘗試觀察圖片從植被 角度說一說這三種景觀的差異。 生:是的, 甲地植被樹木高大,最茂密,垂直結構最豐富。乙地植被高 度、數量、垂直結構介于甲丙之間。丙地植被可見落葉。 師:為什么植被景觀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生:對,應該是水熱條件存在差異。 【展示三幅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 師:這是三地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請同學們,將亞洲大陸東岸 典型植被景觀圖與其對應的氣候類型區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連 線,并說明理由。 師:你是這樣連線的嗎?一般而言,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 被高度越大,植物種的數量越多,垂直結構越豐富。讀氣溫曲線與降水 量柱狀圖可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旱雨季,年降 水量最大,所以,熱帶季風對應甲地。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溫和少雨,水熱條件介于熱帶季風與溫帶季風氣候之間,所以其對 應乙地。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氣溫低于 0℃ , 可見落葉,對應丙地。三 種 季 風 氣 候 的 分 布 2 分 鐘 三 師:好了,接下來,請同學們猜一猜,這三種季風氣候分別位于 3、5、8 哪一地呢? 生:是的,熱帶季風氣候位于 3 地孟買,亞熱帶季風氣候位于 5 地上海, 溫帶季風氣候位于 8 地北京。 師 : 那么,你的判斷理由是什么呢? 生:因為太陽輻射自低緯向高緯減少,所以年均溫應該逐漸降低。而自 低緯向高緯,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增大,獲得的太陽輻射的季節差異增大, 氣溫年較差應逐漸增大。所以,3、5、8 地依次對應熱帶、亞熱帶、溫帶 季風。 師:緯度不同,獲得太陽輻射不同。可見,太陽輻射顯著影響著氣候的 形成。三 種 季 風 氣 候 的 成 因 2 分 鐘 師:討論完季風氣候的氣溫,我們再來看看降水。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 有什么共同點呢? 生: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師;為什么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生:因為夏季,東南季風與西南季風將水汽從海洋帶向陸地,形成降水。 冬季,西北季風和東北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水汽稀少,降水較少。 師:為什么上節課我們討論的大陸西岸的降水是受氣壓帶風帶的影響, 而大陸東岸的降水確是受季風的影響呢?生:因為,由于海陸分布的影響,破壞了原有緯向分布的氣壓帶,形成 了一個個的高、低氣壓中心,于是在大陸東岸進一步形成了季風環流, 從而形成了降水集中在夏季的季風氣候。 師:通過大陸東西兩岸氣候成因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太陽輻射影響著 大陸東西兩岸的氣溫的南北變化。而大氣環流以三圈環流的形式影響著 大陸西岸的降水, 以季風環流的形式影響著大陸東岸的降水。 師:那么,大陸的內部分布著什么氣候呢?它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及成因 呢?2 分 鐘 活 動 二 : 大 陸 內 部 的 氣 候 溫 帶 大 陸 性 氣 候 的 分 布 、 特 點 、 成 因 2 分 師:請同學們,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找一找,大陸內部分布著什么 氣候類型? 生:溫帶大陸性氣候 師:讀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他的氣候特點是什么? 生:冬冷夏熱,降水較少。 師:請你比較一下大陸內部與大陸東、西兩岸的降水,有什么差異? 生:大陸西岸、東岸降水比大陸內部降水多。 師:這是為什么呢? 師:這是因為距海近,隨著氣溫回升,蒸發旺盛,降水多;深居內陸,遠 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從而形成了大陸性氣候。 師:現在,我們知道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是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太 陽輻射,大氣環流的影響下形成了氣候分布的基本格局。但是,有一些 氣候在這種基本格局的基礎上,其分布位置和范圍卻發生了一些變化。1 分 鐘 活 動 三 : 氣 候 的 影 響 因 素 洋 流 1 分 師:比如溫帶海洋性氣候,首先,請你比較一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歐洲和 北美洲西部的分布位置有什么差異? 生: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歐洲西部分布位置已經到達北極圈以北,位置更靠 北。 師:為什么?想一想,誰會有這么強大的勢力,使得北極圈以北的氣溫都 高于 0℃ 生:北大西洋暖流 師:暖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 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2 分 鐘 活 動 四 : 氣 候 成 因 的 應 用 2 分 師:溫帶海洋性氣候受洋流、地形的影響,導致其分布位置和范圍發生了 變化,而世界上還有一些氣候出現在了非典型地區。讓我們去馬達加斯加 島看一看。 師: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部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西部分布著熱帶草原氣候。 師:想一想,為什么在遠離赤道的馬達加斯加島出現了熱帶雨林氣候呢? 生:因為馬達加斯加島的中部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其東部位于東南信 風的迎風坡,水汽受地形的抬升,降水較多。沿岸有馬達加斯加暖流流經, 增溫增濕。在地形,大氣環流,洋流的共同影響下,形成了高溫多雨的熱 帶雨林氣候。 師:請你課下思考,澳大利亞的東北部,中美地峽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 部,為什么也出現了熱帶雨林呢?活 動 五 : 總 結 師:好了,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 陸位置,洋流與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大陸西岸,東岸, 內部形成了不同 的氣候。下面,讓我們一起繪制世界的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 師:首先,請同學們填出大陸西岸的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師:你填的是不是這樣的呢? 師:其次,請同學們畫出西岸的洋流,并標出寒流,暖流。 師:你是這樣畫的嗎?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大陸西岸分布著哪些氣候類型。赤道到南北緯 10 ° 之間,受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分布著什么氣候呢? 生:熱帶雨林氣候 師:南北緯 10 °-20 °之間,受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的交替控制,形成什 么氣候? 生:熱帶草原氣候 師:南北緯 30 °-40 °之間,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形成 什么氣候? 生:熱帶沙漠氣候 師:南北緯 40 °-60 °之間,常年受盛行西風控制,形成什么氣候呢? 生:溫帶海洋性氣候 師:南北緯 60 °-70 °之間,受極地氣團控制形成了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在教材中將這個氣候簡化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緯 70 °-90 °之間,緯度更高,受極地氣團的控制形成了極地氣候。 師:好,完成了大陸西岸的氣候分布模式圖,下面請同學們分成兩組, 一組同學填寫大陸東岸的氣壓帶風帶與洋流的分布,并繪制大陸東岸的 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另一小組同學填寫大陸東岸的氣壓帶風帶與洋流 分布,并繪制大陸內部的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 師:你是這樣繪制的嗎?這就是世界的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細心的同 學發現,大陸東岸溫帶北界、亞熱帶北界位置較西岸偏南,這是為什么 呢? 師:是的,洋流的影響。中緯度的大陸東岸分布著寒流,對沿岸氣候降 溫減濕,而大陸西岸分布著暖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濕,從而使得大陸 東岸溫帶與亞熱帶的北界都偏南。 師:那么,現實世界中的氣候類型分布圖與你推理的模式圖是不是一樣 的呢?這就是現實世界中的氣候類型分布圖,是不是與你所繪制的模式 圖很接近了。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