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什么是青銅器?紅銅錫鉛++=合金造型 紋樣 銘文一、青銅器的造型欣賞長信宮燈出土年代:1968年珍藏場所:河北博物院文物原屬:河北滿城漢墓陪葬品制造年代:西漢造型與用途完美結合的“中華第一燈。”鼎簋鬲盨觶尊卣盉爵斚勺盤匜盂缶一、青銅器的造型欣賞鑿錐犁尺量權軎鑾鈴銜燈帶鉤鏡鉞戈矢鏃鐘鼓鐃一、青銅器的造型欣賞根據(jù)不同的用途,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二、青銅器的紋樣欣賞饕餮紋二、青銅器的紋樣欣賞角眼耳鼻腳軀干二、青銅器的紋樣欣賞猙獰恐怖動物紋——鳥紋幾何紋——云紋人事活動紋——宴樂紋二、青銅器的紋樣欣賞紋樣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三、青銅器的銘文欣賞青銅器銘文,又稱為金文或鐘鼎文。青銅器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三、青銅器的銘文欣賞青銅器銘文是研究漢字發(fā)展演變的珍貴資料。三、青銅器的銘文欣賞四、青銅器賞析《珍愛國寶——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欣賞報告 基本信息 青銅器名稱:虎鈕錞于 鑄造時間:戰(zhàn)國時期 現(xiàn)館藏:重慶三峽博物館青銅打擊樂器,形狀橢圓盤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形,中空,近似桶形,所以錞于聲音悠長,清響良久。錞于是用繩系鈕,懸掛于架上,以擊打的方式使其發(fā)出聲響用于號令軍士行動之器、錞于頂部中央鑄有虎形鈕,虎形仰頭張嘴,倨牙翹尾。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紋勾畫出神物特征。反映遙遠時代巴人對于虎的崇拜,更能充分領略“虎”之魅力。錞于頂部分布著五組圖語符號:椎髻人面、羽人擊鼓與獨木舟、魚與勾連云紋、手心紋、神鳥與四蒂紋,說它是文字,跟我們常見的甲骨文、金文、篆書有極大差別,很難識讀;說它是圖像,似乎又有一定表意成分,至今仍眾說紛紜,但他們對研究巴文化是極為重要的資料。造型與用途紋樣與社會生活,思想觀念銘文與文字發(fā)展或歷史事件小組嘗試從造型、紋樣、銘文角度賞析青銅器,小組完成一份青銅器欣賞報告。學習要求:1.描述青銅器的造型特點,并通過用途的角度分析造型特征。2.描述青銅器的紋樣特點,并通過紋樣分析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3.描述青銅器的銘文特點,并通過銘文分析文字發(fā)展或歷史事件。五、藝術實踐《珍愛國寶——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欣賞報告 班級: 組號及成員: 指導老師: 自評分: 基本信息 青銅器名稱: 鑄造時間: 現(xiàn)館藏: (青銅器完整圖及細節(jié)圖3-5張)造型 (造型與用途)紋樣 (社會生活、思想觀念)銘文 (文字發(fā)展或歷史事件)《珍愛國寶——中國古代的青銅藝術》欣賞評價量規(guī) 評估標準 具體要求 最高標準 6分0分 不能選出作品,不能進行欣賞。 0-2分 能對選擇的作品進行簡單的描述。 3-4分 能對選擇的作品從造型、紋樣、銘文角度進行適當?shù)拿枋觯瑢τ猛尽⑸鐣钆c思想觀念、文字發(fā)展或歷史事件有一定的分析。 5-6分 能描述青銅器呈現(xiàn)造型、紋樣、銘文的基本特點,并能聯(lián)系造型與用途、紋樣與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銘文與文字發(fā)展或歷史事件的關系對青銅器進行理性分析。 六、交流與評價1.將本小組的欣賞報告與大家分享交流。2.小組間根據(jù)評價量規(guī),對同伴的欣賞報告給出合理評價,本小組結合同伴間的評價及建議進行自我修改并進行自我打分。七、拓展學習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國博導覽”小程序數(shù)字對后母戊鼎的介紹。謝謝觀看《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教學設計課題 古代的青銅藝術 學習對象 五年級 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課標分析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目標 欣賞中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術家。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用簡單的美術術語對美術作品的內(nèi)容與形式進行分析,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程設計是依據(jù)人教版五年級(下)第20課,《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屬于造型與表現(xiàn)學習領域。教材中讓學生欣賞各時代的青銅器,從青銅藝術的造型與用途、紋樣與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銘文與漢字發(fā)展的角度對青銅藝術進行分析,感悟青銅藝術造型、紋樣、銘文的藝術魅力,本教材針對造型、紋樣、銘文特征羅列了一些不同時代的青銅器,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從造型紋樣、銘文的角度學會欣賞我國的青銅藝術作品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青銅器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生活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于自主意識開始形成的年齡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完善能客觀觀察事物,并能根據(jù)觀察理性分析自己看的的事物。欣賞課是小學美術學習中的難點,學生四年級時也學習欣賞了雕塑作品,五年級上冊《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的欣賞課中,也學習從外形、紋飾、釉色的欣賞已進行欣賞學習,他們已具備一定的美術欣賞常識和審美判斷能力。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本節(jié)課教師通過青銅器造型、紋樣、銘文的內(nèi)容與形式的描述與分析,讓學生初步學會欣賞青銅器的方法。內(nèi)容分析 本課設置情景學習任務在“云端博物館”欣賞青銅器,學習分析青銅器造型、紋樣、銘文的內(nèi)容與形式,并能初步分析青銅器造型與用途、紋樣與社會生活、銘文與文字和歷史發(fā)展的聯(lián)系。學會欣賞青銅藝術基本方法。教學目標 了解青銅器造型、紋樣、銘文藝術內(nèi)容與形式特征,學習欣賞青銅器的方法。 創(chuàng)設“博物館”真實情景,通過交流討論典型青銅器的造型、紋樣、銘文特征,學會利用鑒賞報告對青銅器進行鑒賞。 體會鑒賞的樂趣,感悟青銅藝術的藝術之美。教學重點 學會從造型、紋樣、銘文的角度欣賞青銅器。教學難點: 從造型與用途、紋樣與社會生活、銘文與歷史資料和文字發(fā)展的聯(lián)系起來鑒賞青銅器。教學過程活動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創(chuàng)設 一、云端博物館情境開課 師:歡迎大家來到云端博物館的青銅器展覽館,你們知道什么是青銅器嗎? 生:初步了解青銅器。“青銅器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古人稱之為吉金,剛鑄造出來的青銅器是金色的,經(jīng)過幾千年氧化就變成我們看到的青綠色。 師:青銅器被譽為中華文明的象征和縮影,它的造型、紋樣、銘文特征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哪些信息呢?讓我們一起去發(fā)現(xiàn)吧! 博物館情境與真實生活聯(lián)系,激發(fā)興趣。二、青銅器造型分析 二、長信宮燈的造型賞析 師:這是西漢時期的長信宮燈,現(xiàn)藏于河北博物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長信宮燈有怎樣的造型特點? 生:它是一位跣足而坐的宮女,雙手執(zhí)燈,女子左手托起底座,右手提著燈罩,寬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扣住托盤,成為燈罩 師:這樣的設計有怎樣的用途呢? 生:由于古時燈燒的是動物油,照亮時會產(chǎn)生的煙塵污染。 師:這是漢代人實現(xiàn)環(huán)保的訣竅,燈點燃后,煙隨熱氣流順衣袖進入空腔過程中溫度逐漸下降,煙炱便隨附著在內(nèi)壁,避免彌散,保持空氣清潔。長信宮燈將造型與用途完美結合,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燈具,不愧被譽為“中華第一燈”。 師:除了長信宮燈,你還了解哪些青銅器,你知道它的用途嗎? 生 :我知道青銅爵,是古人用來喝酒的酒器,相當于現(xiàn)在的酒杯。 師:我國還有許多其他的青銅器,按照用途分類就可以分為禮器、樂器、兵器、工具、車馬具計量器、雜物7大類。根據(jù)用途不同,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 學生能夠通過欣賞長信宮燈的造型,分析造型與用途的聯(lián)系。了解因為青銅器用途不同,所以有各種不同的青銅器造型。三、青銅器紋樣探析 三、賞析饕餮紋 師:仔細觀察,青銅器上有一些獨特的紋樣,通過這些紋樣我們可以尋跡古人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這個紋樣你們認識嗎? 生:我知道,它是一種叫饕餮的動物,據(jù)說很貪吃最后被撐死了。 師:沒錯他叫饕餮紋,常出現(xiàn)在青銅鼎、簋上,是青銅器上具有代表性的紋樣之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饕餮紋眼、耳、口、鼻、眉、角,說一說它像什么動物呢? 生:它看起來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人 師:請同伴間描述一下饕餮的外貌長相,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生:大頭、大眼、大嘴、有鼻、雙角獸的面部巨大而夸張,四肢小,沒有身體。身體各部組合了多種動物的某些特征;給人猙獰恐怖的感受。 師:為什么古人要創(chuàng)造這樣恐怖怪異的紋樣呢? 生:可能這與商代至西周早期當時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有關,早期人類社會,對自然的無奈、恐懼與敬畏,使得人們期盼神力的庇護,甚至把自己想象為某種猛獸,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飾與神溝通,獰厲怪異的紋飾起到“辟邪免災,自我保護”,增強自身的安全感的作用。 師:青銅器上有許紋樣,常有動物紋、幾何紋、人事互動圖案,他們都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 學生能通過對饕餮紋的賞析了解青銅器的紋樣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四、青銅器銘文了解 四、利簋的銘文欣賞 師:對古代的歷史的研究,青銅器上的銘文具有十分重要價值,青銅器銘文,又稱金文或鐘鼎文。 我們一起來看這件利簋青銅器,腹內(nèi)底鑄銘文雖只有4行33字,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事件呢? 生:古代的漢字和現(xiàn)在不同,老師您能說說嗎? 師: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zhàn)”,商軍潰敗之后,身為有司的利得到周武王賞賜給他的青銅,并鑄造了一件銅簋,作為永世的紀念。因此,青銅器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 由于銘文的字體、布局、內(nèi)容隨著時代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所以青銅器銘文是漢字發(fā)展演變的珍貴資料。 學生能通過對利簋銘文的鑒賞了解青銅器銘文對古代的歷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價值,它還是漢字發(fā)展演變的珍貴資料。五、案例示范 六、“戰(zhàn)國虎鈕錞于”鑒賞案例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從造型、紋樣、銘文的角度欣賞一件青銅藝術作品。 生:咱們重慶的三峽博物館有一件展館之寶我戰(zhàn)國“虎鈕錞于”,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欣賞它吧。 造型:戰(zhàn)國虎鈕錞于,青銅打擊樂器,形狀橢圓盤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縮,作橢圓柱形,中空,近似桶形,所以錞于聲音悠長,清響良久。錞于是用繩系鈕,懸掛于架上,以擊打的方式使其發(fā)出聲響用于號令軍士行動之器 紋飾特征:錞于頂部中央鑄有虎形鈕,虎形仰頭張嘴,倨牙翹尾。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紋勾畫出神物特征。反映遙遠時代巴人對于虎的崇拜,更能充分領略“虎”之魅力 銘文:錞于頂部分布著五組圖語符號:椎髻人面、羽人擊鼓與獨木舟、魚與勾連云紋、手心紋、神鳥與四蒂紋,說它是文字,跟我們常見的甲骨文、金文、篆書有極大差別,很難識讀;說它是圖像,似乎又有一定表意成分,至今仍眾說紛紜,但他們對研究巴文化是極為重要的資料。 學生通過示范案例的學習能夠通過學習單的輔助下從造型、紋樣、銘文三個角度分析一件青銅藝術作品。六、藝術實踐 六、小組完成鑒賞任務 將自己課前收集的國內(nèi)優(yōu)秀的青銅器及相關資料,與小組交流分享,小組選擇出一件青銅器作品作為鑒賞對象,嘗試從造型、紋樣、銘文角度賞析青銅器,小組完成一份青銅器欣賞報告。 學習要求: 1.描述青銅器的造型特點;從用途的角度分析造型特征。 2.描述青銅器的紋樣特點;通過紋樣分析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 3.從文字發(fā)展或歷史事件的關系分析青銅器的銘文內(nèi)容 根據(jù)學習要求,在學習單上小組能夠完成一件青銅藝術的鑒賞任務,并寫好鑒賞報告。七、交流評價 七、評價反思 1.請同學們大膽將本小組的欣賞報告與大家分享交流。 2.小組間根據(jù)評價量規(guī),對同伴的欣賞報告給出合理評價,本小組結合同伴間的評價及建議進行自我修改并進行自我打分。 根據(jù)評價量規(guī)能對同伴及自我欣賞報告進行合理評價。八、拓展延伸 八、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介紹 中國青銅器,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許多特殊內(nèi)涵,我們不僅可以從造型、紋飾、銘文去欣賞他們,我們還可以了解它的制作方法,背后感人故事等,它對我們探尋歷史,了解社會發(fā)展有著許多重要意義,同學們可以借助數(shù)字博物館進行了解。 對青銅藝術遷移學習,持續(xù)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教案).docx 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