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課題 第四單元 美麗的校園 第1課 描繪我們的校園教學課時 1課時教材分析 本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屬于美術課程中的設計.應用領域。本課程叢校園入手,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激發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力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藝術的技巧豐富生活與學習。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美術基礎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也對我們的學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美麗校園的課程中能發揮主觀能動力去自主學習,豐富自我的藝術審美情趣,加強了對國家和校園的熱愛,同時也學會運用藝術的眼光看生活。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校園文化以及環境建設,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校園元素,學會提取元素以及運用藝術的視角看校園,并掌握一定的風景畫繪畫技法和構圖技巧,創作一副“我們的美麗校園”繪畫。過程與方法:通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賞析著名畫家風景畫作品,學習元素搭配和構圖方式,以合作探究的小組方式課后擴展觀察校園收集元素。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豐富學生繪畫技法和課余生活,使得學生更加的了解、熱愛校園,從校園文化著手,延展愛國情懷教育。會運用藝術的方式、觀察生活、品味生活。教學重難點 重點: 促使學生細心觀察校園文化以及校園建設,了解風景畫的繪畫技法和構圖,創作一副的校園繪畫作品。難點: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細心觀察生活,使得學生更加的了解、熱愛校園,從校園文化著手,延展愛國情懷教育。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指導法、示范法、討論法。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發。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多媒體音頻、馬克筆、A4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激趣導入 教師手提校園落葉制作而成的手工作品,給學生展示詢問是學校里的什么?學生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后給學生播放著名畫家圖片詢問學生屬于繪畫類中的哪一類? 學生回答: (問題一)是我們學校的樹葉; (問題二)屬于風景畫; 激發學生觀察校園,初步了解風景畫,引出課題。 【 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對這節課的興趣。 】(二)新知授予 教師運用講授法,播放音頻觀賞美術作品對比賞析(例:梵高《向日葵》、《村道》霍貝瑪等),分析靜物畫和風景畫固有特點。增強學生對風景畫的認識。 學生仔細觀察,小組合作探究分析靜物畫和風景畫的特點。 【 讓學生合作學習,激發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 增強學生對風景畫的認識。(三)深入探究 教師對風景畫的構圖進行解析,分為視平行、平行透視(也稱為焦點透視)、成角透視又稱為二點透視; 取景技法:近景、中景、遠景; 分析技法:寫實; 【 教師運用展示法展示自己的構圖卡片】 學生認真做筆記,聽教師解析,展示教師作品。 促進學生深入了解風景畫技法和構圖。(四)課堂活動 教師播放音頻,開展小組大比拼游戲,6人為一組,限時10分鐘即興創作,讓學生自主創作一幅窗外的校園,每組選出一幅作品參加評比展示。 學生合作學習 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加深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五)展示評價 小組大比拼游戲時間到,教師舉行自評、他評、互評方式選出優勝作品3個。 師生共同評價 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即興創作有利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六)總結擴展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內容:風景畫的構圖和技法,并布置課后擴展作業,觀察校園,課后創作一幅校園繪畫。 學生自主總結上課內容,完成課后擴展作業。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學科理論知識聯系實際。教學板書 描繪我們的校園 構圖方式:平行透視、成角透視 取景技巧:近景、中景、遠景 表現手法:寫實教學反思 多注意學生的課前預習,學生的自主創作內容才能更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