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法治政府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組號:__________【學習目標】1. 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2. 明確建設法治政府的作用;3. 說明建設法治政府的措施和要求;4. 認識到建設法治政府不是減少政府職能;【重點難點】重點:法治政府的內涵,具體表現;難點: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及意義。【導學流程】(一)法治政府的內涵(認真閱讀教材P89-91正文部分,在教材中對以下內容勾、畫)1.法治政府的內涵及具體內容(二)建設法治政府(認真閱讀教材P92正文部分,在教材中對以下內容勾、畫)2.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意義(對政府、對公民、對政民關系、對國家)【知識拓展】理解錯位、缺位、越位3詞錯位:就是“該管的不會管”。指政府部門對于自己該管的事情,卻沒有能力去管好,亂用權力、亂搞一通,也就是“亂權”。缺位:就是“該管的不去管”。指政府部門沒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沒有管理好屬于本部門的事務,也就是“失權”。越位:就是“不該管的也去管”。指政府部門超越了本部門的職權范圍,管了別的部門該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權”。權責法定(1)權責法定是指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的權力和責任都應當于法有據。這里的“法”,是指法律、法規和規章。對于可能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權力,都應當有法律和法規的依據。(2)在法治國家,對政府而言是“法無授權不可為”,對公民、企業和其他組織而言是“法無禁止即自由”,權責法定就是這一原理的具體體現。【課堂檢測】1、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后,引發多地房地產投資客的搶房潮。為避免高房價影響新區的建設,當地政府決定暫時凍結全部房產過戶。這表明,政府( )。①實施宏觀調控,穩定房地產市場 ②落實國家政策,為房屋買賣定價③履行政府職責,加強市場監管 ④履行經濟職能,參與房地產經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司馬遷在《史記》中講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這一故事對今天政府增強公信力帶來的啟示有( )。①要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為全社會作表率②要高效運行,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③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④要依法辦事,不能朝令夕改、言而無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19年5月,山東省司法廳公布《山東省司法行政系統權責清單》,明確各個事項的設定、行使依據及有關條款、實施層級及權限、對應的責任事項和追責情形及依據等,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有效建立了權責清單制度。這有利于 ( )①縮小政府權力,避免出現權力濫用的現象②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③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④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A.①③ B.①④ A C.②③ D.②④4.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這能夠( )A. 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權力,提高行政服務水平B. 推動政府依法行政,解決所有突出矛盾和問題C. 使政府確認、切實保障公民的各項利益和尊嚴D. 政府要依法執政,提升執政水平【拓展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