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科學立法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組號:__________【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認可科學立法的過程,認同我國立法的科學性、民主性。2.科學精神:理解科學立法的內涵、原則和標準。3.法治精神:增強公民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國家大事,積極為國家立法建言獻策。【重點難點】重點:科學立法的原則和標準;推進科學立法的具體要求。難點:推進科學立法的具體要求。【導學流程】知識回顧1.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P772.良法的標準:一方面,良法應內容合理,在制定過程中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符合社會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應體系完備、規范系統、類別齊全、協調統一,能夠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P853.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P884.我國主要的法律規范有著不同層級,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P88基礎感知(一)科學立法的內涵(認真閱讀教材P98至P99“相關鏈接”,在教材中對以下內容勾、圈、畫)1.理解:科學立法的內涵:1核心、1關鍵“科學”性——即立法質量??茖W立法主要是從“質”的角度考量,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質”。2.掌握:科學立法的原則和標準:①立法方向:體現國家性質,保障人民權利;②立法實效:符合國情和實際,合理規范權利和義務;③立法方法:遵循邏輯和規律,遵循立法程序3.理解:“相關鏈接”: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理解我國的立法體制機制思考: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國家立法機關?若不是,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什么?我國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還有哪些?它們可以制定什么類型的法律?注意:1.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中發揮主導作用2.我國立法體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實行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層級分權相結合的立法體制。中央與地方、權力機關與行政機關有各自的立法權限。3.從法律效力高低看: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4.從適用范圍看:法律和行政法規在全國范圍內有效,而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有效。5.普通的區、縣人大無立法權;自治縣的人大有立法權,人大常委會無立法權。6.黨、公民、人民政協無立法權,立法主體是國家機關不是人民。對議:根據課件展示的五條關鍵信息,找出與之相對應的科學立法的原則ABC并填到括號內。①歷時五年,2015年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啟動,2020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2021年施行。( )②《民法典》針對時代和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氣象,提出了新的條文。( )③原《婚姻法》規定的患有三種不宜或暫緩結婚疾病的,現在有結婚的權利,前提是告知對方,由對方選擇是否結婚。不告知的,對方可申請撤銷婚姻。( )④我國離婚登記采取雙軌制,是世界上離婚最自由的國家。( )⑤設立“離婚冷靜期”,尊重離婚自由,也是最大限度保護當事人權利。( )A.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障人民各項權利 B.符合國情和實際C.遵循法律體系的內在邏輯和立法工作規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術,實現立法過程科學化。(二)推進科學立法(認真讀教材P99-P100“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在教材中對以下內容勾、圈、畫)1.掌握:推進科學立法的具體要求①依法立法 ②充分發揚民主——民主立法 ③合理設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合理立法2.比較: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材料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編纂工作歷經近6年時間才最終完成。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總則。 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由民法總則與經過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2020年兩會期間,根據各方面意見,又作了100余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10余處。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專家指出:民法典的編纂是我國科學立法的典范。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說明。三、知識拓展1.立法程序:一般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表決通過、法律的公布4個程序。2.立法技術:包括立法體制確立和運行技術、立法程序形成和進行技術、立法表達技術等。我國民法典編纂采取了“提取公因式”這種立法技術。由總則編規定一般性規則,按照“同一和差異”的區分,將同一類規范和制度整理在一起,從中提取一般規則,在此基礎上形成總則;然后將總則之外的其他法律規范,按照其內容的同一性,將它們規定在一起形成分則各編。3.立法法:管立法的法律,被稱為“管法之法”,有“小憲法”之稱。其規定了立法原則、立法權限、立法程序等。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都得按照它說的來辦。它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其他法律的立法質量,今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立法法作出了第二次修改。四、知識體系(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自習時自主整理本框題的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