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人教生物一輪復習微專題4【知識必備】1.減數分裂與基因突變在減數分裂前的間期,DNA分子復制過程中,如復制出現差錯,則可能會引起基因突變,可導致姐妹染色單體上含有等位基因,這種突變能通過配子傳遞給下一代。 2.減數分裂與基因重組(1)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自由組合定律)。(2)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導致基因重組。3.減數分裂與染色體變異4.XXY與XYY異常個體成因分析(1)XXY成因(2)XYY成因:父方減數分裂Ⅱ異常,即減數分裂Ⅱ后期Y染色體著絲粒分裂后兩條Y染色體共同進入同一精細胞。【真題感悟】1.(2021·河北卷,7)圖中①②和③為三個精原細胞,①和②發生了染色體變異,③為正常細胞。②減數分裂時三條同源染色體中任意兩條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兩對同源染色體聯會B.②經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C.③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產生4種基因型配子D.①和②的變異類型理論上均可以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答案 C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①中R基因和a基因相互易位,屬于染色體的結構變異;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進行聯會,A正確;②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體多一條,A、a、a所在的三條同源染色體分離時任意兩條正常分離,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故只有第三條染色體移向的那極形成的配子有問題。因此②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一半是正常的,B正確;③為正常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產生2種基因型的4個配子,C錯誤;①和②分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都是細胞水平的變異,理論上均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D正確。2.(2021·廣東卷,16改編)人類(2n=46)14號與21號染色體二者的長臂在著絲粒處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者具有正常的表型,但在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其細胞中形成復雜的聯會復合物(下圖)。在進行減數分裂時,若該聯會復合物的染色體遵循正常的染色體行為規律(不考慮互換),下列關于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的敘述,錯誤的是( )平衡易位攜帶者的聯會復合物A.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也可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B.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C.女性攜帶者的卵子最多含24種形態不同的染色體D.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6種類型(只考慮如圖中的3種染色體)答案 C解析 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是最清晰的,因此可以選擇在有絲分裂中期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A正確;正常男性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46條染色體,由于一條14號染色體和一條21號染色體融合為一條染色體(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故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45條染色體,B正確;減數分裂時聯會復合物中的3條染色體,任意2條進入同一個配子中,剩余1條染色體進入另一個配子中,故女性攜帶者的卵子中最多含23種形態不同的染色體,C錯誤;假設平衡易位染色體標記為①,14號染色體標記為②,21號染色體標記為③,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6種類型,分別是①和②③、②和①③、③和①②,D正確。3.(2022·山東卷,8)減數分裂Ⅰ時,若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則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可進入1個或2個子細胞;減數分裂Ⅱ時,若有同源染色體則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若無同源染色體則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異常聯會不影響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體的行為。基因型為Aa的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時,僅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且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換。上述精原細胞形成的精子與基因型為Aa的卵原細胞正常減數分裂形成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已知A、a位于常染色體上,不考慮其他突變,上述精子和受精卵的基因組成種類最多分別為( )A.6;9 B.6;12C.4;7 D.5;9答案 A解析 基因型為Aa的多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Ⅰ時,僅A、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異常聯會且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換。(1)若A、a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交換,則A、a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①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1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或不含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產生了Aa和不含A、a的精子;②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2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基因型為A或a的精子;(2)若A、a所在的染色體片段未發生交換,③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1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或不含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可形成基因型為AA、aa和不含A、a的精子;④異常聯會的同源染色體進入2個子細胞,則子細胞基因組成為AA或aa,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基因型為A或a的精子;綜上所述,精子的基因組成包括AA、aa、Aa、A、a和不含A、a,共6種,與基因組成為A或a的卵細胞結合,通過棋盤法可知,受精卵的基因組成包括AAA、AAa、Aaa、aaa、AA、Aa、aa、A、a,共9種。【精準訓練】1.(2023·西安高新一中聯考)同種的二倍體雄、雌動物減數分裂某時期的細胞分裂圖像如甲、乙所示。雄性動物基因型為AAXBY,雌性動物基因型為AaXBXb。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乙細胞分別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B.與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細胞基因型可能是AAXBXBC.動物體產生甲、乙細胞的過程中分別發生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D.雌雄動物雜交產生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答案 D解析 甲圖中無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乙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會,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確;雄性動物基因型為AAXBY,甲圖細胞基因型為AaY,兩條染色單體上基因不同,故動物體產生甲細胞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與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次級精母細胞基因型可能為AAXBXB,B正確;由乙圖可知,A和a位于的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互換,C正確;雌雄動物雜交產生受精卵細胞核中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而受精卵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幾乎全部來自母方,D錯誤。2.(2023·吉林長春聯考)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的二倍體生物。在基因型為AaXBY果蠅產生的精子中,發現有基因組成為AaXBXB、AaXB、aXBXB的異常精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裂與精子的形成過程受基因的控制B.基因組成為AaXBXB的精子的形成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C.基因組成為AaXB的精子的產生是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的結果D.基因組成為aXBXB的精子的形成是減數第二次分裂異常導致的答案 C解析 細胞中的正常生命活動都受基因的控制,A正確;精子的形成有細胞一分為二的過程,能體現生物膜的流動性,B正確;基因組成為AaXB的精子的產生是由于A基因與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沒有分開,C錯誤;基因組成為aXBXB的精子的形成是由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時著絲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子染色體移向了細胞同一極,D正確。3.(2023·河北正定調研)下圖中甲、乙為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的兩個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細胞中存在A、a基因可能是因為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互換或基因突變B.甲圖細胞分裂結束形成的每個子細胞中各含有兩個染色體組C.乙圖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其子細胞為精細胞或極體D.乙圖細胞已開始胞質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數與體細胞的相同答案 D解析 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而甲圖次級精母細胞含有A和a基因,乙圖次級精母細胞含有a和a基因,可見,甲圖次級精母細胞中a是A基因突變形成的,A錯誤;甲圖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B錯誤;精原細胞減數分裂不能形成極體,乙圖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其子細胞為精細胞,C錯誤。4.(2020·北京卷,7)已知控制玉米某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在同一染色體上。但偶然發現這兩對基因均雜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該染色體上其中一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 )A.發生180°顛倒B.重復出現C.移至非同源染色體上D.發生丟失答案 C解析 控制玉米某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正常情況下,兩對基因均雜合的玉米植株自交,后代不可能出現9∶3∶3∶1的比例,而題干中自交后代出現了該比例,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其中有一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轉移到非同源染色體上,C正確。5.(2018·全國卷Ⅲ,4)關于某二倍體哺乳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發生染色單體分離B.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都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C.一次有絲分裂與一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次數相同D.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體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 B解析 染色單體分離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確;同源染色體聯會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錯誤;無論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染色體僅復制一次,C正確;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整齊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確。跳出題海 1.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等位基因2.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異常細胞的原因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