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8張PPT)高考物理備考策略與點滴體會1去年國慶,我的第一屆畢業生聚會,因我曾經是他們高中階段的班主任,同時任教他們的物理課,故被他們邀請到場,大家非常開心,興致勃勃,噓寒問暖,他們都大學畢業三年了,有的高中畢業后就未曾謀面。一朝相聚,不免要回憶高中階段的一些學習片段,一位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順手拿起桌上的一個蘋果向空中拋去,然后用手接住,笑著對我說,老師,加速度多大?旁邊一大幫同學笑嘻嘻地搶著回答:題外話:摘自《物理教師》2你是指拋上去還是落下來的過程?(一個女孩,也是醫科大學畢業的)上升加速度朝上,下降時加速度朝下。(軍事指揮院校的畢業生干脆利索地回答)上升過程中速度都沒增加,哪有加速度?下降才有加速度吧?(師范大學畢業的,不是學物理專業)最高點蘋果都停下來了,肯定沒有加速度。(竟然是一個重點大學理工科畢業生的回答)老師,我忘得一干二凈了,全還給你了,白學了。(一個女孩,后來學文科了)······3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我們的物理教學到底留給了學生些什么?!4核心素養總體框架5目標上,核心素養回答了教育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性質上,核心素養是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內容上,核心素養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綜合表現功能上,核心素養同時具有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培養上,核心素養可通過接受教育形成和發展作用發揮上,核心素養的作用發揮具有整合性核心素養的理解(林崇德)6學科核心素養物理觀念物質觀念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科學思維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科學探究問題證據解釋交流科學態度與責任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7物理核心素養之一:“物理觀念”“物理觀念”是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認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和升華;是從物理學視角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物質觀念、 運動觀念、相互作用觀念、 能量觀念具體的知識——這是一切的基礎和載體知識的形成帶有方法性—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的基礎應用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科學思維、科學態度與責任8物理核心素養之二:“科學思維”“科學思維”是從物理學視角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的認識方式;是基于事實證據和科學推理對不同觀點和結論提出質疑、批判、檢驗和修正,進而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和品格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要素——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構建理想模型的意識和能力;正確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科學推理、找出規律、形成結論;能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使用科學證據的意識和評估科學證據的能力;能運用證據對研究的問題進行描述、解釋和預測;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意識;9物理核心素養之三:“科學探究”探究意識: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探究能力:設計實驗與制訂、獲取和處理信息;分析論證:基于證據得出結論并作出解釋合作與交流:對過程與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和反思;是一種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是形成其它物理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10物理核心素養之四:“科學態度與責任”以正確認識科學的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為基礎:學習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與他人合作的意愿和能力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關心科技發展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規范科學態度與責任的落實不能是說教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11學生教師物理知識核心素養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變由重知識傳授向重素養提升轉變1213內容提要高考大綱解讀一高考備考策略二高考復習建議三13高考物理學科要考查的五種能力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一、 高考大綱解讀14關于理解能力的要求(1)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理解:①了解概念的形成和演變②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理解概念③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④理解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15速度(1)速度是學生初中已有的概念,難點表現在對概念的建構和進階上。(2)由于位移和路程的不同,高中所學的速度概念與初中不同,應以比較的方法加深對新概念的理解。(3)速度概念的深化還體現在矢量性上,逐步加強對矢量的理解。16(4)從觀察位置變化以及變化的快慢抽象出速度概念,再到科學地定義,最后對實際運動的速度測量,經歷速度概念的建構過程。(5)圍繞“運動與相互作用”這一學科核心概念認識速度概念的構建及其縱向、橫向關聯,對促進學生認知的整合具有重要意義。17速度的進階初中“速度”矢量性平均速度瞬時速度曲線運動線速度(6)速度概念的進階18關于理解能力的要求(2)物理規律的理解與應用:①弄清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②注意物理規律之間的聯系③深刻理解規律的物理意義④注意物理規律的適用范圍19合力對甲物體作用一個-0.2N﹒s的沖量,合力對乙物體做功-0.2J。則( )A.乙物體的動量一定減小B.甲物體的動量一定減小C.甲物體的末動量一定是負的D.乙物體的機械能一定減小動能定理動量定理20關于分析綜合能力的要求分析綜合能力的要求分為以下個層次: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關條件;【說題:情景與過程;關鍵語句與隱含條件;物理知識;解題方法;解題結果】能夠把一個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較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處理復雜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先拆后合:①學會分析物理過程(從時間的角度、從空間的角度);②學會等效物理過程;③學會利用物理過程】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要培養解決問題的高手,形成分析問題的能力】21關于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要求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要求分為以下兩個層次:根據具體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進行推導和求解,并根據結果得出物理結論;必要時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22關于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要求能獨立的完成表2(必考)、表3(選考)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什么叫“已學過”—以課標為準,不局限于表2、表3中所列的實驗】教材中整節為實驗的,全體學生都必須完成的,共6個;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共16個;“演示”實驗共29個;學生“做一做”的實驗,共36個。以上共87個實驗。還有些重要實驗安排在問題與練習中的,如安培表的內接和外接、電表的改裝等——這些都是“已學過”的。23二、高考備考策略24高考,承擔著兩個功能:一個是給高等學校選拔合格的新生;一個是有利于對中學學科教學的引導。高考是選拔、擇優,實質上是排序。現實決定了它的競爭性和難度降不下來。高考最突出的特點:出活題、考能力,就是由它的性質所決定的,不這樣不行。1、要重視考試研究25高考要求什么,我們就準備什么!!!最瘋狂時期:34T/2h~1T/3.5min;要求非常熟練目前:12T/1h~1T/5min;熟練最瘋狂時期:成題多,計算量大目前:新知識多,計算量已大大減少趨勢: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題海戰術還靈嗎?26在總復習當中,老師和同學如何恰當地定位?必須弄清楚,老師是干什么的?學生是干什么的?簡單說,老師指導,學生復習。指導什么呢?指導他復習、備考,既包括知識和能力,還包括方法、策略、心理、身體各方面的指導和準備。指導他60分的變80分,100分的變110分,這就是您指導得好。指導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提高,指導他考上對自己來說理想的大學。2、教師和學生要恰當定位27具體地說,老師在教學當中的作用有:第一,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當然包括生動、直觀的興趣和動手操作的興趣。但是對于高中畢業班,更需要啟發出學生的鉆研興趣。28第二,創設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條件。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主角。學生在課上課下的學習都應該是有效的。學生上課應該有七件事:觀察、思考、聽、寫、讀、寫、做。29策略:雙基+能力以扎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加大能力培養力度。3、教學策略必須抓的幾件事:閱讀能力的再培養學科結構的再建上位性總結放---飛---收30三、高考復習建議31復:形聲。本義:返回,回來習:會意。從羽,與鳥飛有關。本義:小鳥反復地試飛1 .總體規劃2 .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3 .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4.重視審題能力的培養5.注意解題規范的訓練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指導學生回歸教材實驗復習三、高考復習建議321. 總體規劃總復習不是機械性的重復學習以前的內容,而是對整個高中所學知識的重整和優化。合理把握總復習的節奏很重要,節奏太快和太慢都不妥。一般高考總復習分三輪,每一輪都有各自的目的、計劃。不拘泥于考試說明,合理把握總復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33(1)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2)形成知識體系(3)反思、總結和歸納出一些解題的思路方法(4)在頭腦中“沉淀”一些典型的物理過程模型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34(1)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概念規律的學習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高三復習是仍是概念規律學習的重要階段。35重要概念如:矢量變化率功和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電路中的功率、電動機發動機的功率、摩擦生熱的功率、電磁感應中的電功率;能量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電勢能 分子勢能電動勢:電源電動勢、電磁感應(動生電動勢、感生電動勢、自感電動勢、反電動勢)(1)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36[例如]矢量的概念例:矢量的概念(必修1)P13第一章《運動的描述》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初步形成矢量的概念。矢量37例:矢量相加(必修1第一章)P13ACBxy38例:一維矢量減法(必修1第一章)P2739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速度的關系”:一維矢量式轉換為代數式的運算規則。40例:矢量相加(必修1第三章)P65第三章《相互作用》中的“力的合成”、“力的分解”:二維矢量運算規則——平等四邊形定則。例:矢量的概念(必修1)P6641例:二維矢量減法(必修1第三章)P6642例:二維矢量減法(必修2)P21第五章《曲線運動》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探究向心加速度的表達式概念和規律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歷一段過程,高三復習時也是概念規律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4344BAC變化率4546功FFS1S2當物體不能被看成質點時,關鍵在于確定力對哪一點做功? FB功4748FAMF對A做了多少功?FAMSθ功49以教材對彈簧彈性勢能的探究為背景,引導學生思考勢能概念的建立,理解勢能的概念。勢能50重要規律如: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關系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1)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5152合力與合外力不受力與合力為零靜止與靜止狀態動量與能量53(2)形成知識體系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54高中物理涉及到的性質力重力 彈力摩擦力 萬有引力分子力 電場力安培力 洛侖茲力核力要求熟練掌握每個力的大小、方向、及其特點55高中物理涉及的運動平衡狀態(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勻加(減)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簡諧運動變加速運動運動情景、受力特點、運動規律56高中物理涉及的能量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內能 電勢能 電能 核能能量的表達式與能量轉化對應的規律571.動能定理 ΣW=ΔEK2.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WG = -ΔEp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WF =-ΔE4.熱力學第一定律5 .滑動摩擦力做功 6. 核能 E=mc258功能關系 能量的變化 做 功 情 況動能的變化 合外力做功重力勢能的變化 重力做功彈性勢能的變化 (定性了解) 彈簧彈力做功分子勢能的變化 分子力做功電勢能的變化 電場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定律 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 重力做功或彈簧彈力做功5960數學表達式動能定理 W合=W1+W2+… = ΔEK功能原理 W非 = ΔEK +ΔEP = ΔE機械能守恒定律 ΔE = 0 ΔEK +ΔEP = 0熱力學第一定律 ΔE = Q+W電功 W = qU = UIt焦耳定律 Q = I2Rt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IEt =I2(R+r)t=qU+ I2 rt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E電 =W克安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 EKm = hν- W玻爾假設 hν= E2 - E1質能方程 E = m c2 ΔE = Δm c2變壓器 P 出= P入表現形式(類)平拋運動重力(萬有引力)彈 力摩擦力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簡諧運動圓周運動牛頓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能量守恒動量守恒運動力規律電場力磁場力力學是高中物理的基礎,力學的規律和方法貫穿高中物理學習的全過程,力學是高三復習的重要部分。61(3)反思、總結和歸納出一些解題的思路方法例:圖像法、極限與積分思想、對稱法、整體隔離、宏觀與微觀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62(4)在頭腦中“沉淀”一些典型的物理過程模型如圖,A與B通過彈簧相互作用,當彈簧最短時二者具有共同速度,此時系統的動能最小2.明確復習階段教學的目的63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電磁感應中兩導線之間的相互作用hMBN64(1)難度適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教學中例題、習題的難度要適當① 高考中的難題數量有限②學生的能力水平有限③ 難題過多會沖擊學生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3.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65學得會才能可能有興趣學得會才能清晰的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學得會才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66(2)習題成經典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①一題多解對于過去作過的、典型的“熟題”,重新復習。一方面“溫故而知新”——加深理解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尋求對本題的多種解法,以便把更多的知識和方法都聯系起來。這種聯系遠比知識結構圖的方式更本質!3.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6768實例:板塊模型已知:根據所學知識列方程69(1)受力分析:由滑動摩擦力公式:由牛頓第三定律:70(2)由運動學公式:對m:對M:(3)由牛頓第二定律:對m:對M:71(4)由動量守恒定律:對m、M系統 :(5)由動量定理:規定向右為正方向對m:對M:結論: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沖量等大、反向。系統內力對系統的合沖量為零。擴展:系統所受外力沖量的矢量和等于系統動量的變化。-72(6)動能定理:對m:對M:擴展: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反。系統所受所有外力和內力的總功等于系統動能的變化。(廣義動能定理)-(7)能量守恒與轉化:對系統:73總之,學生要提高能力,就要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對知識、方法進行對比、歸納和遷移,這就要求教師以實際問題為情景,以相關知識為載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組織,以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方式呈現出來。②一題多變:一種是本模型內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之間的相互轉換在原題基礎上改變設問的角度在原題基礎上不斷延伸通過初始條件的變換,研究對象所經歷的過程模型發生變化,接著物理規律也就全變了3.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74③多題歸一:將有利于學生理清分析問題的思路、認識和掌握典型的物理過程,辨別不同問題的過程特點,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方法。同時還可有效的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3.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7576(3)例題成系列① 為什么要選擇這幾個例題② 每個例題之間是什么關系對知識理解深度的遞進關系對分析問題能力要求的遞進關系問題綜合度的遞進關系③ 根據高考試題特點,看知識、方法、能力④ 每個例題的講解重點是什么⑤ 每個題的拓展內容是什么3.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77(4)神似高考題① 題目背景的選擇背景真實、可靠,不計的現象明確說明② 文字表述嚴謹,不吝嗇文字,圖文獨立③ 設問角度靈活、開放④ 題型功能⑤ 能力層次設計3.編選好講、練的習題,提高教學效益78審題的要點可歸結為三句話:關鍵詞語的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的排除培養審題能力,教師要做的四件事:第一,要明確審題能力是學生通過訓練形成的能力第二,教師要做好學生模仿的示范第三,教師要給學生可操作的模仿動作第四,教師要給學生時間去思考、模仿4.重視審題能力的培養79教師的示范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實質是在教一種方法。例如,讀書的方法,做作業的方法和基本規范(規范是方法的要求,即程序化的方法)等。示范80模仿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步,開始應該將重點放在規范化上,即學會應用一種恰當的、科學的方法做事情。模仿實踐是在模仿的基礎上的熟悉、熟練過程,即按照一定的思路去想,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寫,而其中的內容則必須是學生自己完成的。實踐8182審題(1)解答物理習題的思維操作規范學生感覺解物理題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良好的解題習慣,看完題后就想列方程,結果是題目中敘述的物理情景沒有分析清楚,對應的物理規律“似是而非”。5.注意解題規范的訓練8384良好的解題習慣就是要突出思維的條理性,展現思維的層次感。解決一個物理題的一般步驟是:第一步:將“文字表述”轉譯成“物理情景”;第二步:分解或剖析物理情景,尋找對應的物理規律;第三步:根據物理規律列出對應方程;第四步:解方程并進行必要討論。5.注意解題規范的訓練85解題的基本程序文字表述物理圖景對應物理規律列出對應方程解方程并討論?訓練良好的思維操作規范:教師課上講的例題不宜多,有充分的時間做示范,讓學生思考后進行模仿教師給學生留的練習題不宜多,使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有時間進行規范的模仿教師給學生留的練習題不宜過難,使學生有能力進行規范的模仿5.注意解題規范的訓練86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1)練習反饋要及時①反饋不及時的原因及其后果時間太久,學生對練習過的習題已印象不深。限于“時間緊任務重”的壓力,在課堂上講評練習時總不能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去審題和思考,所以學生只是追著教師講課的思路簡單的順了一下出現問題的習題,而在課后又沒有及時反思和鞏固,因而練習的效果很難盡如人意。講評課上只是對問題較為集中的習題進行“就題論題”的講析,學生緊隨教師的思路,只是聽懂了這個具體的習題,而并沒有抓住解決此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出現“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仍犯相同的錯誤”的現象。87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1)練習反饋要及時②及時反饋的操作建議a.及時公布答案與提示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答案與提示,不是一般性的解答過程,而應是教師在充分思考學生在解答每一道題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認知障礙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疑難點給出簡明的點撥與提示,也可以有一些思路、方法的滲透與小結。這樣的提示,文字量雖然不太,但對于學生的閱讀而言其利用率很高,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88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1)練習反饋要及時②及時反饋的操作建議b.盡快發還學生的練習學生練習過的習題要盡快發還給學生,以便學生在聽講評之前對于自己的問題能有所準備89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1)練習反饋要及時②及時反饋的操作建議c.講評時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追求所謂的“效率”,總想多講一些,而不給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時間,導致課堂上教師發出的信息量足夠大,但學生接受的有效信息量卻不大,學生只是盲目的緊跟教師的思路跑,通常是“只知道是什么,并不知道為什么”,因而導致師、生都很辛苦,實際成效甚微90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2)反饋練習的編纂與使用①使用反饋練習的意義所謂反饋練習,就是在原已練習過的習題基礎上,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或解答過程的思維障礙重新編纂出的練習題,這種反饋題與原練習題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又不是原題的簡單重復。進行反饋題的練習,看似不如給學生一份全新的練習那樣利于學生見到更多的題型,但由于反饋練習是針對學生在知識的理解、方法的掌握、技巧的落實等方面而編纂的,因此對于原練習的落實是十分有利的。反饋題的使用,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原練習題所涉及到的知識和物理過程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強化解決同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1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2)反饋練習的編纂與使用②對反饋題編纂的操作建議a.利用方法,解決同一模型的較復雜的問題b.將題目的已知與未知互換c.相同背景下改變設問角度d.原題基礎上的延伸e.關鍵性物理條件的細微變化,防止思維定勢f.利用原模型或方法,解決新問題926.抓好反饋落實,提高習題的使用效益反饋的時間要及時以求在未遺忘前給以落實反饋的針對性要強以求解決學生在對知識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的問題真懂——代替盲目的追求數量學生自己并不知道何為真懂學生自己并沒有逼迫自己真懂的能力93教材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按照課程理論,遵循物理學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編寫。是知識方法的載體和體現,是任何教輔都無法替代的。(1)為何回歸教材? —— “題在書外、理在書中”7.指導學生“回歸教材”94知識形成過程(2)如何 “回歸教材”?—— “轉變觀念、進行指導”7.指導學生“回歸教材”95多元表征教材明線研究什么問題如何研究得到什么結論為什么研究這個問題為什么要這樣研究暗線關注問題7.指導學生“回歸教材”96用模型描述自然用數學表達模型用實驗檢驗模型關注思想方法7.指導學生“回歸教材”97教材中有最嚴謹規范的物理語言和解題方法。7.指導學生“回歸教材”98電磁感應課本回顧沿東西方向站立聯系實際,了解地磁場99基礎知識:感應電流的條件100難點:鐵環中的磁場101物理方法的滲透嚴謹的推理102電流方向從下往上基礎知識:切割磁感線103104推導方法:運動的分解105難點:反電動勢106難點:非純電阻電路的深入理解107聯系現代生產實際108難點:渦旋電場109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110演示實驗的深入分析111斷電自感的深入分析112用物理解釋現象113由淺入深的討論范例114用物理解釋現象115電磁感應現象的多重表現,力、能量等116實驗對學生概念、規律的構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實驗設計真做實驗、重視原理8.實驗復習117在高中復習備考的一年里,教師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的勞動是創造性的勞動!1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