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03練 偉大的改革開放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3.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一、選擇題。1.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一事件給中國帶來的變化是( )A.中國人民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B.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C.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D.新中國實現了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2.下圖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下列對上圖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②改革開放符合時代特征,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③1998年,我國對外開放達到了新的水平④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40年春風化雨,砥礪前行,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中華民族的面貌得到極大改變。下列改革開放的進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②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③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④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4.高二(1)班王紅同學收藏了幾次黨代會為主題的一組紀念郵票:①黨的八大;②黨的十二大;③黨的十三大;④黨的十四大。他想根據每一次黨代會的主要內容確定幾個關鍵詞,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A.①良好開端②走自己的路③“一國兩制”④“三個代表”B.①市場經濟②中國特色③主要矛盾④科學發展C.①中國特色②國企改革③初級階段④“一國兩制”D.①主要矛盾②中國特色③初級階段④市場經濟5.下圖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的變化,貿易額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B.實行改革開放C.經濟特區的設立 D.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6.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 )①思想路線②政治路線③組織路線④群眾路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春天的故事》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自90年代以來被廣為傳唱,承載了國人對改革開放共同的歷史記憶。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1990年以后,我國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②改革開放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③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④改革開放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基本確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鄧小平對現代化的設計主要體現在( )①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②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③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④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框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強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改革開放走過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實踐發展,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日益顯現,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黨中央深刻認識到,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突出制度建設,注重改革關聯性和耦合性,真槍真刀推進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10.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探索物先鋒模范。有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人的者——于敏,農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崗村“大包干”18位帶頭人,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于漪,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許振超,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等。(1)結合改革先鋒的事跡,說說他們身上體現了怎樣的改革精神。(2)概括總結億萬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的巨大作用。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詳解】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A不符合題意。B: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B符合題意。C: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C不符合題意。D:我國截止目前為止還未實現了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D錯誤。故本題選B。2.A【詳解】①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總額、進口與出口均迅速增長,這說明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①②符合題意。③: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③錯誤。④:1984年,開放了包括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④錯誤。故本題選A。3.C【詳解】C: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改革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開放的進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①-④-②-③,C正確。ABD:根據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ABD均不正確。故本題選C。4.D【詳解】D:黨的八大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黨的十三大系統闡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黨的十四大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BC:通過以上分析發現,ABC均是錯誤的。故本題選D。5.B【詳解】B:根據材料時間1978—1985年,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B正確。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貿易無關,A排除。C:經濟特區的設立只是改革開放過程中的一部分,C排除。D: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確定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6.A【詳解】①②③: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①②③正確。④:十一屆三中全會沒有涉及群眾路線,④排除。故本題選A。7.B【詳解】①③:“1979年, 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春天的故事》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自90年代以來被廣為傳唱,1990年以后,我國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說明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①③符合題意。②: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②錯誤。④:“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基本確立,④錯誤。故本題選B。8.B【詳解】①③:鄧小平對現代化的設計主要體現在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故①③入選。②: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故②不選。④: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故④不選。故本題選B。9.①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②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③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分析】背景素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考點考查: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題,知識限定為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屬于微觀考查,解答時,考生應首先調動教材相關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黨中央深刻認識到,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突出制度建設,注重改革關聯性和耦合性,真槍真刀推進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可從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得分點②: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得分點③: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點睛】非選擇題的審題要求:(1)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認識;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分清題干要求答題的類別,即回答“是什么”、或“為什么”、或“怎么樣”、或“怎樣體現”中哪一類。(2)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這些應從解讀設問和材料中獲取。(3)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這樣做,一是為了正確聯想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三是關鍵的句子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的正確與否。10.(1)改革先鋒身上都具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2)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驗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中國人民的實踐和創造。【分析】背景素材:改革先鋒的事跡。考點考查:改革開放相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改革先鋒”,需要調用“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分析他們身上體現了怎樣的改革精神。回答這類主觀題,一般需要回答“如何體現”“體現了什么”。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涌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探索物先鋒模范。聯系知識點:改革先鋒身上都具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改革先鋒身上都具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億萬中國人民”,需要調用“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分析總結億萬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的巨大作用。回答這類主觀題,一般需要回答“作用”“意義”。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探索物先鋒模范→聯系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有效信息②:有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人的者——于敏,農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崗村“大包干”18位帶頭人,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于漪,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許振超,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聯系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驗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中國人民的實踐和創造。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得分點②: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驗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中國人民的實踐和創造。【點睛】非選擇題的審題要求。(1)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認識;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分清題干要求答題的類別,即回答“是什么”、或“為什么”、或“怎么樣”、或“怎樣體現”中哪一類。(2)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這些應從解讀設問和材料中獲取。(3)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這樣做,一是為了正確聯想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三是關鍵的句子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的正確與否。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