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常見物質的分類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考點1 常見物質的分類 ☆ 本節的知識點中粗鹽的提純在實驗中考的比較多,要求同學們掌握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知道無機化合物可以分為氧化物、酸、堿、鹽等;初步學會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如過濾、蒸發、結晶等);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認識同類物質通常具有相似的性質;知道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知道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考點2 物質分離方法 ☆考點3 粗鹽提純 ☆☆考點4有機物 ☆考點5有機合成材料 ☆■考點①常見物質的分類 1根據物質組成區別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由 多種物質組成,如空氣、溶液等。一般沒有固定的熔點、沸點。 .純凈物:由 一種物質組成,如水、鐵等。有固定的熔點、沸點。2根據物 質組成元素區別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由 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化合物:由 不同種元素 組成的純凈物。3具體物質的類別注意: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可以用一個化學式表示,而混合物則不能。單質、化合物都是純凈物,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要分清物質和元素,不能將化合物當成混合物來看待。■考點②物質分離方法 分離和提純分離提純是指將混合物中的雜質分離出來以此提高其純度。分離提純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學方法,不僅在化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工生產中也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分離提純的方法不拘泥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在可能的條件下使樣品中的雜質或使樣品中各種成分分離開來的變化都可以使用。常用的分離提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分級結晶法。這種方法常用加熱蒸發溶液,控制溶液的密度,使其中一部分溶質結晶析出。經反復的操作可以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分步沉淀法。這種方法常選用適宜的試劑或調節pH,使溶液中的某一部分沉淀析出。經反復的操作,也可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選擇性氧化還原法。用適宜的氧化劑或還原劑,使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氧化或還原,并進一步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吸收、吸附法。用適宜的試劑吸收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例如用燒堿吸收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或者用適宜的物質吸附混合物中有的某些成分,如用活性炭吸附某些氣體,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液液溶劑萃取法。選用適宜的溶劑,把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溶解吸收,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蒸餾法。控制混合溶液蒸氣的冷凝溫度,使不同沸點的成分分步冷凝析出,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原則 不增(不能引入新雜質)。 不減(不減少被提純試劑)。 易分離。 易復原。補充物質分離的常用方法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3.過濾法:溶與不溶。4.升華法:SiO2(I2)。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l(OH)3。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11.雜質氣化法:使不同物質中的雜質轉化為氣體而除去。如(括號內的物質為所除去的雜質):氧化銅(碳粉),CaO(CaCO3)12,.洗滌法:使不溶性固體于可溶性固體分離(相對而言)如:NaCl含KCl可用NaCl飽和溶液洗滌;木炭粉含糖可用水洗滌。■考點③粗鹽提純 (1)實驗目的1.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2.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3.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4.制取精鹽。(2)藥品儀器藥品:粗鹽、蒸餾水、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鹽酸器材:托盤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漏斗,濾紙,鐵架臺(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研缽,研杵,火柴,若干一樣的小紙片(3)實驗步驟用托盤天平稱取2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藥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攪拌,加快溶解速度)。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將濾紙折疊后用玻璃棒蘸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并使濾紙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盛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裝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儀器不干凈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①“一貼”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②“二低”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于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③“三靠”一是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出。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等到蒸發皿中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玻璃棒的作用①.溶解時:攪拌,加速溶解。②.過濾前:蘸水潤濕濾紙。③.過濾時:引流。④.蒸發時:攪拌,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⑤.計算產率時: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注意玻璃棒攪拌時不要碰到杯壁)■考點④有機物 1.甲烷(CH4):最簡單的有機物,又稱沼氣,是天然氣、坑道氣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實驗過程:點燃甲烷氣體,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如圖所示,觀察實驗現象。現象: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結論:甲烷在空氣(或O2)中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用途:可作為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溫室氣體。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CO2+2H2O 由于甲烷等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易發生爆炸,故點燃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前要檢驗氣體的純度。(常見可燃性氣體:甲烷、氫氣、一氧化碳)2.除甲烷外,其他常見的簡單有機物還有丁烷(C4H10)、乙炔(C2H2)、酒精(C2H5OH)等。3.生命體中的有機物 糖類: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和淀粉都屬于糖類,也叫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細胞生長及組織修復的主要原料。雞肉、大豆、魚肉等食物富含蛋白質。 脂肪:生命體重要的營養物質,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營養素中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有機物,無機鹽和水是無機物。■考點⑤有機合成材料 有機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有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有機材料又可分為天然有機材料和合成有機材料。■考點1常見物質的分類[典例1]服用藥物“洛哌丁胺膠囊”可以緩解感染諾如病毒造成的腹瀉等腸胃不適癥狀。其主要成分洛哌丁胺的分子式為 C29H33ClN2O2。從物質分類角度分析,洛哌丁胺屬于( )A.氧化物 B.鹽 C.有機物 D.混合物【答案】C【解答】解:根據分析,洛哌丁胺的分子式為C29H33ClN2O2,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選:C。◆變式訓練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①漂白粉、氨水、干冰、碘化銀均為純凈物②CO2、SO2、Mn2O7均為酸性氧化物③膽礬、生石灰、燒堿、碳酸鈣均為強電解質④C60、金剛石、石墨均為碳的同素異形體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答】解:①氨水為氨氣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漂白粉為氯化鈣和次氯酸鈣的混合物,干冰、碘化銀為純凈物,故①錯誤;②酸性氧化物能夠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CO2、SO2、Mn2O7均為酸性氧化物,均能與堿反應,故②正確;③強酸、強堿、絕大部分鹽、金屬氧化物均屬于強電解質,因此膽礬、生石灰、燒堿、碳酸鈣均為強電解質,故③正確;④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種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C60、金剛石、石墨均為碳的同素異形體,故④正確;故選:A。■考點2物質分離方法[典例2]下列有關物質分離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過濾的方法除去食鹽中的沙石B.用蒸餾的方法除去食鹽水中的蔗糖C.用蒸發溶劑的方法除去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D.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除去氯化鈉中混有的硝酸鉀【答案】A【解答】解:A.食鹽可溶而沙石不溶,用過濾的方法除去食鹽中的沙石,正確;B.蔗糖與食鹽均溶于水,不能通過蒸餾的方法除去食鹽水中的蔗糖,故錯誤;C.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可以除去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故錯誤;D.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用蒸發結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鈉中混有的硝酸鉀,故錯誤;故選:A。◆變式訓練豆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從大豆到豆腐需經歷磨漿、凝固等過程。(1)如圖所示,將大豆研磨后倒入紗布,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該過程相當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2)豆乳凝固過程中需要加入硫酸鈣(CaSO4)等凝固劑。按物質的組成分類,CaSO4屬于純凈物中的 。【答案】(1)過濾;(2)化合物。【解答】解:(1)如圖所示,將大豆研磨后倒入紗布,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該過程相當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過濾;故答案為:過濾;(2)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硫酸鈣由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答案為:化合物。■考點3粗鹽提純[典例3]如圖是某實驗小組做粗鹽提純實驗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下列有關實驗敘述錯誤的是( )A.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粗鹽溶解C.上述操作順序為③①④②D.當②蒸發皿中液體完全蒸干時停止加熱【答案】D【解答】解:A、由圖可知,④是過濾,過濾液體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①是溶解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粗鹽溶解的速率,故選項說法正確。C、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氯化鈉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得到食鹽)得到精鹽的過程,故操作順序為③①④②,故選項說法正確。D、當②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使濾液蒸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變式訓練(2023秋 汶上縣校級期中)某興趣小組進行粗鹽(雜質只含有泥沙)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請完成下列問題:實驗一:如圖是甲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⑤的名稱 ,圖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你幫他們指出來 。實驗二:乙同學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假設稱量氯化鈉時1g以下用游碼)。(3)配制時,除圖中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 (填一種儀器名稱)。(4)稱量氯化鈉時如果發現指針偏向右側,正確的操作是 ,如果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其它操作步驟均正確,則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答案】(1)加速溶解;(2)過濾;沒有用玻璃棒引流;(3)膠頭滴管;(4)繼續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等于。【解答】:(1)操作④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物質溶解;(2)操作⑤是過濾,過濾時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灑出;(3)配制時,除圖中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膠頭滴管,膠頭滴管在量取水體積時用于添加液體;(4)稱量一定質量氯化鈉時,如果發現指針偏向右側,說明氯化鈉質量偏小,正確的操作是繼續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托盤天平1g以下用游碼)需要氯化鈉質量為100g×15%=15g,所以實驗中沒有使用游碼只使用了砝碼,如果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則氯化鈉質量仍等于砝碼質量,其它操作步驟均正確,則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15%。故答案為:(1)加速溶解;(2)過濾;沒有用玻璃棒引流;(3)膠頭滴管;(4)繼續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等于。■考點4有機物[典例4](2023秋 海曙區校級期中)平衡膳食是我們健康飲食的重要保證,其中糖類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下列寧波特產中主要為我們提供糖類的是( )A.油燜筍 B.腐皮包黃魚 C.十二雷茶 D.寧波年糕【答案】D【解答】解:“油燜筍”和“十二雷茶”主要含有水分、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物質。“腐皮包黃魚”主要含有蛋白質。“寧波年糕”主要含有的營養物質是糖類。可見D符合題意。故選:D。◆變式訓練(2023秋 上城區校級期中)建蘭中學食堂每日為學生準備不同的營養餐,其中早餐的建議食譜為: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適量的饅頭或面條、適量的蔬菜水果,鹵牛肉數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吃雞蛋主要補充蛋白質B.吃饅頭、面條主要補充糖類物質C.吃蔬菜、水果主要補充維生素D.吃鹵牛肉主要補充脂肪【答案】D【解答】解:A、雞蛋里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修復和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正確;B、饅頭、面條富含糖類,吃饅頭、面條主要補充糖類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正確;C、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常吃有益健康,正確;D、牛肉富含蛋白質,吃鹵牛肉主要補充蛋白質,錯誤。故選:D。■考點5有機合成材料[典例5]下列物體是使用塑料制成的是( )A.用金、銀、銅等制作獎牌B.用麻類纖維制作毛絨玩具C.用新型鋼材建造“鳥巢”D.用聚氟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層膜【答案】D【解答】解:A、金、銀、銅屬于金屬材料,錯誤;B、麻類纖維屬于天然材料,錯誤;C、鋼材屬于金屬材料才,錯誤;D、聚氟乙烯屬于塑料,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某品牌男士休閑西服標簽的部分內容如表,請根據標簽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等級 一等品成分面料 羊毛80%滌綸20%里料 滌綸100%熨燙標準 中溫熨燙、底板不超過150℃(1)該西服的成分中,屬于合成纖維的是 ;(2)在面料中加入滌綸的作用是(任答一條): ;(3)從熨燙標準推測,羊毛、滌綸這些纖維材料具有的缺點是 。【答案】(1)滌綸;(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合理即可);3)不耐高溫。【解答】:(1)羊毛屬于天然纖維,滌綸屬于合成纖維;故答案為:滌綸;(2)滌綸的特點是固色性、耐磨性與良好的抗腐蝕性,故答案為: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合理即可);(3)熨燙標準是:中溫熨燙、不超過150℃,說明它們不耐高溫,故答案為:不耐高溫。1.(2023 杭州)長征七號火箭采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煤油作為推進劑,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氧屬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屬于無機物C.保持液氧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CH3(CH2)10CH3可以燃燒,具有助燃性【答案】C【解答】:A、液氧是液態的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說法錯誤;B、CH3(CH2)10CH3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說法錯誤;C、液氧是液態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因此保持液氧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說法正確;D、CH3(CH2)10CH3可以燃燒,具有可燃性,而不是助燃性,說法錯誤。故選:C。2.(2023 衢州)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需攝入較多蛋白質。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A.米飯、土豆 B.番茄、絲瓜 C.雞蛋、牛肉 D.花生、奶油【答案】C【解答】解:A、米飯、土豆中富含有淀粉,不符合題意;B、番茄、絲瓜中富含有維生素,不符合題意;C、雞蛋、牛肉中富含蛋白質,符合題意;D、花生、奶油中富含脂肪,不符合題意。故選:C。3.(2023 永州)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除去水分,得到粗鹽。這樣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進行粗鹽提純實驗。溫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交流與表達】 (1)本實驗除了使用下列玻璃儀器外,還缺少一種多次使用的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2)用托盤天平稱取5.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為1g/cm3)的燒杯里,邊加邊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用托盤天平稱量剩余粗鹽的質量,讀數如圖所示,其質量是 (填選項)。A.0.2g B.1.2g C.2.8g(3)在進行蒸發操作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 ,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4)實驗中是通過蒸發所得溶液中溶劑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獲取食鹽晶體,其理由是 。(5)如果最后得到精鹽的質量為3.3g,則其產率為 (保留小數點后一位)。(6)實驗得到的精鹽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答案】(1)玻璃棒;(2)B;(3)加熱;(4)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5)86.8%;(6)混合物。【解答】:(1)本實驗除了使用下列玻璃儀器外,還缺少一種多次使用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2)用托盤天平稱量剩余粗鹽的質量,讀數如圖所示,其質量是1.2g,故選:B;(3)在進行蒸發操作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4)實驗中是通過蒸發所得溶液中溶劑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獲取食鹽晶體,理由是: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5)如果最后得到精鹽的質量為3.3g,則其產率為×100%=86.8%;(6)實驗得到的精鹽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所以實驗得到的精鹽是混合物。故答案為:(1)玻璃棒;(2)B;(3)加熱;(4)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5)86.8%;(6)混合物。4.從生活經驗到定性實驗,再到定量實驗,科學方法的進步推動科學的發展。材料一:公元前,亞里士多德認為萬物都是由火、空氣、土和水四種元素組成的,他把元素定義為其他物體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體。材料二:17世紀,玻義耳認為元素是只能通過實驗證明不能再進一步分解的物質。他把嚴密的定性實驗方法引入科學中,認識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機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材料三:18世紀,卡文迪許用酸與金屬反應得到“易燃空氣”,這種氣體在空氣中燃燒形成小露球。拉瓦錫知道后,進行定量實驗,發現“易燃空氣”與“氧”化合生成水的質量?兩種氣體消耗的質量,從而得出水是兩種氣體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種元素。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完全混合”后的物質,其類別屬于純凈物中的 。(2)材料三:作為“水不是一種元素”的證據,應在“?”處填 。【答案】(1)化合物;(2)等于。【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完全混合”后的物質,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易燃空氣”與“氧”化合生成水的質量等于兩種氣體消耗的質量,從而得出水是兩種氣體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種元素。所以應在“?”處填等于。故答案為:(1)化合物;(2)等于。5.為幫助人們設計健康的飲食方案,營養師用多種谷物配制了雜糧粉,并測得每100克小麥粉、玉米粉和雜糧粉的部分營養成分及含量如表。營養素食品 蛋白質/克 糖類/克 脂肪/克 鈣/毫克 膳食纖維/克小麥粉 9.9 74.6 1.8 38 0.6玉米粉 12.4 66.7 4.6 120 1.5雜糧粉 26.9 54.7 2.4 186 6.2(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食物,表中最適合的食品是 ;(2)食物中的糖類(淀粉)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被吸收。【答案】(1)雜糧粉。(2)葡萄糖。【解答】:(1)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細胞的更新和修復等都離不開蛋白質,此外,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人體對無機鹽的需要量很少,但其作用卻很大,如無機鹽中的鈣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物質,尤其青少年缺鈣易導致佝僂病。因此,處于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應多吃含蛋白質、多種無機鹽的食物。即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食物,表中最適合的食品是雜糧粉。(2)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故答案為:(1)雜糧粉。(2)葡萄糖。1.(2023 寧波模擬)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需要攝取較多的蛋白質.下圖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 B.西紅柿 C.大豆 D.玉米【答案】C【解答】解:A、橙子富含有維生素,A不符合題意;B、西紅柿富含維生素,B不符合題意;C、大豆富含蛋白質,C符合題意;D、玉米富含淀粉,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3 天臺縣一模)某興趣小組開展蔬菜染色再生紙的項目化學習,經歷了以下三個環節的探索。①制作紅色紫甘藍提取液:紫甘藍粉碎,加入稀鹽酸,充分攪拌后過濾取濾液備用。②制作原色紙漿:廢紙剪碎,熱水浸泡成糊狀后加入淀粉,攪拌得到原色紙漿。③制作染色紙張:制作染色紙張的過程中,“抄紙”這一固體與液體分離的過程類似于( )A.過濾 B.沉淀 C.結晶 D.蒸餾【答案】A【解答】解: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抄紙”能將固體與液體分離,原理類似于過濾。故選:A。3.(2023 寧波模擬)“粗鹽提純”的實驗內容和步驟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需查閱資料,了解食鹽在加熱至高溫時的溶解度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則實驗的產率將偏低C.操作Ⅳ中,得到的濾渣是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D.操作Ⅴ中,需加熱至液體中有大量固體出現為止【答案】A【解答】解:A、本實驗采用的蒸發結晶的方法,無需查閱資料,了解食鹽在加熱至高溫時的溶解度;需了解食鹽在室溫時的溶解度,可控制量取水的量,故選項說法錯誤。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會導致蒸發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產率偏低,故選項說法正確。C、操作Ⅳ中,進行過濾后,得到的濾渣是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故選項說法正確。D、操作Ⅴ中,需加熱至液體中有大量固體出現為止,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液體蒸干,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4.(2023 鹿城區三模)春季是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如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新冠肺炎等。在人員較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地方容易傳播。請回答。感染諾如病毒最典型的癥狀是腹痛、腹瀉,服用藥物“洛哌丁胺膠囊”可以緩解腹瀉等腸胃不適癥狀。這種藥物的主要成分是洛哌丁胺,分子式為C29H13ClN2O2。從物質分類角度分析,洛哌丁胺屬于( )A.氧化物 B.鹽 C.有機物 D.無機物【答案】C【解答】:A、洛哌丁胺是由碳、氫、氯、氮、氧五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選項錯誤。B、洛哌丁胺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不屬于鹽,故選項錯誤。C、洛哌丁胺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正確。D、洛哌丁胺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錯誤。故選:C。5.(2023 洞頭區模擬)垃圾桶由多種材料組成,如圖所示。(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它屬于化合物中的 。(2)垃圾桶的鐵質外筒很容易生銹,請你提一條防止生銹的建議: 。(3)國家提倡材料回收再利用,現有一杯含Al(NO3)3、Cu(NO3)2、AgNO3的廢液,小明向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濾液變成淺藍色,過濾得到濾渣。則濾渣中回收到的金屬一定含有 。【答案】(1)有機化合物;(2)刷漆(合理即可);(3)銀。【解答】解:(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2)鐵與氧氣、水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使鐵制品與氧氣和水隔絕可以防止生銹,垃圾桶的鐵質外筒很容易生銹,為了防止生銹,可采用刷漆(合理即可)的方法,原理是隔絕氧氣和水。(3)由金屬活動性Al>Zn>Cu>Ag,向含有含Al(NO3)3、Cu(NO3)2、AgNO3的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不能與Al(NO3)3溶液反應,鋅先與AgNO3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AgNO3反應完,若還有鋅粉,鋅才能與Cu(NO3)2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充分反應后濾液變成淺藍色,過濾得到濾渣,說明濾液中含有硝酸銅,無法確定硝酸銅是否參加了反應,則濾渣中回收到的金屬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故答案為:(1)有機化合物;(2)刷漆(合理即可);(3)銀。6.(2023 鹿城區模擬)小明同學在實驗室利用粗鹽提純所制取的精鹽,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1)粗鹽提純的主要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為加快粗鹽溶解,可采取的措施為 。(列舉一點)(2)為完成氯化鈉溶液配制,需稱量食鹽 克。(3)配制所得的氯化鈉溶液中,各元素質量分數如圖所示,圖中①所代表的元素是 。【答案】(1)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合理即可);(2)2.5;(3)氧元素。【解答】:(1)為加快粗鹽溶解,可采取的措施為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合理即可)。(2)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鈉的質量=50g×5%=2.5g。(3)5%的氯化鈉溶液中含有氯化鈉、水,含有鈉、氯、氫、氧四種元素,5%的氯化鈉溶液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水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則5%的氯化鈉溶液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圖中①所代表的元素是氧元素。故答案為:(1)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合理即可);(2)2.5;(3)氧元素。7.(2023 定海區校級模擬)分類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方法,分類有一定的標準。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答案】A;D。【解答】解: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氧氣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屬于單質;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屬于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氧氣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過氧化氫和水都屬于混合物。故答案為:A;D。8.(2023秋 臨海市校級期中)粗鹽的精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的名稱是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寫一種)。(3)操作正確,操作④后展開濾紙,若黑色代表泥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 。(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 。(填字母)。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D.蒸發皿內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答案】(1)過濾;(2)蒸發皿;(3)A;(4)C。【解答】解:(1)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操作④的名稱是過濾;(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還需要用到蒸發皿等儀器;(3)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可以折疊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兩個;有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故選:A;(4)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大,導致制得率較高;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故選:C。故答案為:(1)過濾;(2)蒸發皿;(3)A;(4)C。9.人類通過海水晾曬可以得到粗鹽,粗鹽需要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獲得精鹽;為了進一步除去精鹽中的硫酸鈉、氯化鎂、氯化鈣并得到氯化鈉。(1)小組成員做了模擬操作,有以下實驗步驟,請在空格中正確排列順序 c— —f。a.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 b.過濾 c.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d.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e.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f.蒸發結晶(2)若實驗室中沒有稀鹽酸是否可以用稀硫酸替代,請說明理由: 。(3)為了測定某實驗樣品中氯化鈉的含量,取 13 g 該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 100 g 硝酸銀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雜質均不反應),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質量為 28.7 g。試著計算該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答案】(1)eabd;(2)不能,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反應會生成硫酸鈉,形成新的雜質;(3)90%。【解答】解:(1)粗鹽提純時,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除去氯化鎂,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除去硫酸鈉,再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氯化鋇,過濾除去不溶物,繼續加入稀鹽酸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最后蒸發結晶,正確的順序為ceabdf,故答案為:eabd;(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反應會生成硫酸鈉,形成新的雜質,故答案為:不能,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反應會生成硫酸鈉,形成新的雜質;(3)設該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xNaCl+AgNO3=AgCl↓+NaNO358.5 143.513g×x 28.7g x=90%答:該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10.濟寧-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文化燦爛,食譽神州;據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濟寧用膳時,對文家水餃(如圖1)都情有獨鐘。(1)你認為該盤羊肉胡蘿卜水餃含有的營養物質主要有水、無機鹽、 (寫出2種)、粗纖維。(2)水餃皮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3)構成羊肉的基本微粒是 。A.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B.組織、器官C.分子、原子、離子 D.蛋白質、脂肪(4)圖2是御醫根據乾隆帝飯前、飯后血糖含量變化繪制的曲線圖,你認為促使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 。A.胰島素 B.甲狀腺激素 C.生長激素 D.雄性激素。【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羊肉胡蘿卜水餃含有的營養物質主要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等。(2)水餃皮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小腸。(3)構成羊肉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故選C。(4)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從而降低血糖的濃度。如圖,人在飯后,剛獲得了糖類等營養物質,因此血糖含量升高(B~C),這時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增加,來調節糖的代謝,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從而降低血糖的濃度(C~D),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故選A。故答案為:(1)糖類、蛋白質、維生素;(2)小腸;(3)C;(4)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常見物質的分類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考點1 常見物質的分類 ☆ 本節的知識點中粗鹽的提純在實驗中考的比較多,要求同學們掌握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知道無機化合物可以分為氧化物、酸、堿、鹽等;初步學會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如過濾、蒸發、結晶等);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認識同類物質通常具有相似的性質;知道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知道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考點2 物質分離方法 ☆考點3 粗鹽提純 ☆☆考點4有機物 ☆考點5有機合成材料 ☆■考點①常見物質的分類 1根據物質組成區別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由 多種物質組成,如空氣、溶液等。一般沒有固定的熔點、沸點。 .純凈物:由 一種物質組成,如水、鐵等。有固定的熔點、沸點。2根據物 質組成元素區別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由 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化合物:由 不同種元素 組成的純凈物。3具體物質的類別注意: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可以用一個化學式表示,而混合物則不能。單質、化合物都是純凈物,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要分清物質和元素,不能將化合物當成混合物來看待。■考點②物質分離方法 分離和提純分離提純是指將混合物中的雜質分離出來以此提高其純度。分離提純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學方法,不僅在化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工生產中也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分離提純的方法不拘泥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在可能的條件下使樣品中的雜質或使樣品中各種成分分離開來的變化都可以使用。常用的分離提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分級結晶法。這種方法常用加熱蒸發溶液,控制溶液的密度,使其中一部分溶質結晶析出。經反復的操作可以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分步沉淀法。這種方法常選用適宜的試劑或調節pH,使溶液中的某一部分沉淀析出。經反復的操作,也可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選擇性氧化還原法。用適宜的氧化劑或還原劑,使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氧化或還原,并進一步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吸收、吸附法。用適宜的試劑吸收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例如用燒堿吸收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或者用適宜的物質吸附混合物中有的某些成分,如用活性炭吸附某些氣體,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液液溶劑萃取法。選用適宜的溶劑,把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溶解吸收,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蒸餾法。控制混合溶液蒸氣的冷凝溫度,使不同沸點的成分分步冷凝析出,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原則 不增(不能引入新雜質)。 不減(不減少被提純試劑)。 易分離。 易復原。補充物質分離的常用方法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3.過濾法:溶與不溶。4.升華法:SiO2(I2)。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l(OH)3。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11.雜質氣化法:使不同物質中的雜質轉化為氣體而除去。如(括號內的物質為所除去的雜質):氧化銅(碳粉),CaO(CaCO3)12,.洗滌法:使不溶性固體于可溶性固體分離(相對而言)如:NaCl含KCl可用NaCl飽和溶液洗滌;木炭粉含糖可用水洗滌。■考點③粗鹽提純 (1)實驗目的1.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2.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3.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4.制取精鹽。(2)藥品儀器藥品:粗鹽、蒸餾水、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鹽酸器材:托盤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漏斗,濾紙,鐵架臺(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研缽,研杵,火柴,若干一樣的小紙片(3)實驗步驟用托盤天平稱取2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藥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攪拌,加快溶解速度)。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將濾紙折疊后用玻璃棒蘸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并使濾紙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盛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裝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儀器不干凈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①“一貼”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②“二低”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于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③“三靠”一是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出。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等到蒸發皿中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玻璃棒的作用①.溶解時:攪拌,加速溶解。②.過濾前:蘸水潤濕濾紙。③.過濾時:引流。④.蒸發時:攪拌,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⑤.計算產率時: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注意玻璃棒攪拌時不要碰到杯壁)■考點④有機物 1.甲烷(CH4):最簡單的有機物,又稱沼氣,是天然氣、坑道氣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實驗過程:點燃甲烷氣體,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如圖所示,觀察實驗現象。現象: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結論:甲烷在空氣(或O2)中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用途:可作為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溫室氣體。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CO2+2H2O 由于甲烷等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易發生爆炸,故點燃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前要檢驗氣體的純度。(常見可燃性氣體:甲烷、氫氣、一氧化碳)2.除甲烷外,其他常見的簡單有機物還有丁烷(C4H10)、乙炔(C2H2)、酒精(C2H5OH)等。3.生命體中的有機物 糖類: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和淀粉都屬于糖類,也叫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細胞生長及組織修復的主要原料。雞肉、大豆、魚肉等食物富含蛋白質。 脂肪:生命體重要的營養物質,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營養素中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有機物,無機鹽和水是無機物。■考點⑤有機合成材料 有機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有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有機材料又可分為天然有機材料和合成有機材料。■考點1常見物質的分類[典例1]服用藥物“洛哌丁胺膠囊”可以緩解感染諾如病毒造成的腹瀉等腸胃不適癥狀。其主要成分洛哌丁胺的分子式為 C29H33ClN2O2。從物質分類角度分析,洛哌丁胺屬于( )A.氧化物 B.鹽 C.有機物 D.混合物◆變式訓練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①漂白粉、氨水、干冰、碘化銀均為純凈物②CO2、SO2、Mn2O7均為酸性氧化物③膽礬、生石灰、燒堿、碳酸鈣均為強電解質④C60、金剛石、石墨均為碳的同素異形體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考點2物質分離方法[典例2]下列有關物質分離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過濾的方法除去食鹽中的沙石B.用蒸餾的方法除去食鹽水中的蔗糖C.用蒸發溶劑的方法除去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D.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除去氯化鈉中混有的硝酸鉀◆變式訓練豆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從大豆到豆腐需經歷磨漿、凝固等過程。(1)如圖所示,將大豆研磨后倒入紗布,豆渣留在紗布上,豆乳流入下方容器。該過程相當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2)豆乳凝固過程中需要加入硫酸鈣(CaSO4)等凝固劑。按物質的組成分類,CaSO4屬于純凈物中的 。■考點3粗鹽提純[典例3]如圖是某實驗小組做粗鹽提純實驗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下列有關實驗敘述錯誤的是( )A.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粗鹽溶解C.上述操作順序為③①④②D.當②蒸發皿中液體完全蒸干時停止加熱◆變式訓練(2023秋 汶上縣校級期中)某興趣小組進行粗鹽(雜質只含有泥沙)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請完成下列問題:實驗一:如圖是甲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⑤的名稱 ,圖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你幫他們指出來 。實驗二:乙同學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假設稱量氯化鈉時1g以下用游碼)。(3)配制時,除圖中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 (填一種儀器名稱)。(4)稱量氯化鈉時如果發現指針偏向右側,正確的操作是 ,如果稱量時氯化鈉和砝碼位置顛倒了,其它操作步驟均正確,則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考點4有機物[典例4](2023秋 海曙區校級期中)平衡膳食是我們健康飲食的重要保證,其中糖類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下列寧波特產中主要為我們提供糖類的是( )A.油燜筍 B.腐皮包黃魚 C.十二雷茶 D.寧波年糕◆變式訓練(2023秋 上城區校級期中)建蘭中學食堂每日為學生準備不同的營養餐,其中早餐的建議食譜為: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適量的饅頭或面條、適量的蔬菜水果,鹵牛肉數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吃雞蛋主要補充蛋白質B.吃饅頭、面條主要補充糖類物質C.吃蔬菜、水果主要補充維生素D.吃鹵牛肉主要補充脂肪■考點5有機合成材料[典例5]下列物體是使用塑料制成的是( )A.用金、銀、銅等制作獎牌B.用麻類纖維制作毛絨玩具C.用新型鋼材建造“鳥巢”D.用聚氟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層膜◆變式訓練某品牌男士休閑西服標簽的部分內容如表,請根據標簽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等級 一等品成分面料 羊毛80%滌綸20%里料 滌綸100%熨燙標準 中溫熨燙、底板不超過150℃(1)該西服的成分中,屬于合成纖維的是 ;(2)在面料中加入滌綸的作用是(任答一條): ;(3)從熨燙標準推測,羊毛、滌綸這些纖維材料具有的缺點是 。1.(2023 杭州)長征七號火箭采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煤油作為推進劑,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氧屬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屬于無機物C.保持液氧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CH3(CH2)10CH3可以燃燒,具有助燃性2.(2023 衢州)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需攝入較多蛋白質。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A.米飯、土豆 B.番茄、絲瓜 C.雞蛋、牛肉 D.花生、奶油3.(2023 永州)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除去水分,得到粗鹽。這樣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進行粗鹽提純實驗。溫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交流與表達】 (1)本實驗除了使用下列玻璃儀器外,還缺少一種多次使用的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2)用托盤天平稱取5.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為1g/cm3)的燒杯里,邊加邊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用托盤天平稱量剩余粗鹽的質量,讀數如圖所示,其質量是 (填選項)。A.0.2g B.1.2g C.2.8g(3)在進行蒸發操作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 ,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4)實驗中是通過蒸發所得溶液中溶劑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獲取食鹽晶體,其理由是 。(5)如果最后得到精鹽的質量為3.3g,則其產率為 (保留小數點后一位)。(6)實驗得到的精鹽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4.從生活經驗到定性實驗,再到定量實驗,科學方法的進步推動科學的發展。材料一:公元前,亞里士多德認為萬物都是由火、空氣、土和水四種元素組成的,他把元素定義為其他物體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體。材料二:17世紀,玻義耳認為元素是只能通過實驗證明不能再進一步分解的物質。他把嚴密的定性實驗方法引入科學中,認識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機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材料三:18世紀,卡文迪許用酸與金屬反應得到“易燃空氣”,這種氣體在空氣中燃燒形成小露球。拉瓦錫知道后,進行定量實驗,發現“易燃空氣”與“氧”化合生成水的質量?兩種氣體消耗的質量,從而得出水是兩種氣體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種元素。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完全混合”后的物質,其類別屬于純凈物中的 。(2)材料三:作為“水不是一種元素”的證據,應在“?”處填 。5.為幫助人們設計健康的飲食方案,營養師用多種谷物配制了雜糧粉,并測得每100克小麥粉、玉米粉和雜糧粉的部分營養成分及含量如表。營養素食品 蛋白質/克 糖類/克 脂肪/克 鈣/毫克 膳食纖維/克小麥粉 9.9 74.6 1.8 38 0.6玉米粉 12.4 66.7 4.6 120 1.5雜糧粉 26.9 54.7 2.4 186 6.2(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食物,表中最適合的食品是 ;(2)食物中的糖類(淀粉)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被吸收。1.(2023 寧波模擬)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需要攝取較多的蛋白質.下圖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 B.西紅柿 C.大豆 D.玉米2.(2023 天臺縣一模)某興趣小組開展蔬菜染色再生紙的項目化學習,經歷了以下三個環節的探索。①制作紅色紫甘藍提取液:紫甘藍粉碎,加入稀鹽酸,充分攪拌后過濾取濾液備用。②制作原色紙漿:廢紙剪碎,熱水浸泡成糊狀后加入淀粉,攪拌得到原色紙漿。③制作染色紙張:制作染色紙張的過程中,“抄紙”這一固體與液體分離的過程類似于( )A.過濾 B.沉淀 C.結晶 D.蒸餾3.(2023 寧波模擬)“粗鹽提純”的實驗內容和步驟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需查閱資料,了解食鹽在加熱至高溫時的溶解度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則實驗的產率將偏低C.操作Ⅳ中,得到的濾渣是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D.操作Ⅴ中,需加熱至液體中有大量固體出現為止4.(2023 鹿城區三模)春季是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如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新冠肺炎等。在人員較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地方容易傳播。請回答。感染諾如病毒最典型的癥狀是腹痛、腹瀉,服用藥物“洛哌丁胺膠囊”可以緩解腹瀉等腸胃不適癥狀。這種藥物的主要成分是洛哌丁胺,分子式為C29H13ClN2O2。從物質分類角度分析,洛哌丁胺屬于( )A.氧化物 B.鹽 C.有機物 D.無機物5.(2023 洞頭區模擬)垃圾桶由多種材料組成,如圖所示。(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它屬于化合物中的 。(2)垃圾桶的鐵質外筒很容易生銹,請你提一條防止生銹的建議: 。(3)國家提倡材料回收再利用,現有一杯含Al(NO3)3、Cu(NO3)2、AgNO3的廢液,小明向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濾液變成淺藍色,過濾得到濾渣。則濾渣中回收到的金屬一定含有 。6.(2023 鹿城區模擬)小明同學在實驗室利用粗鹽提純所制取的精鹽,配制5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1)粗鹽提純的主要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為加快粗鹽溶解,可采取的措施為 。(列舉一點)(2)為完成氯化鈉溶液配制,需稱量食鹽 克。(3)配制所得的氯化鈉溶液中,各元素質量分數如圖所示,圖中①所代表的元素是 。7.(2023 定海區校級模擬)分類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方法,分類有一定的標準。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8.(2023秋 臨海市校級期中)粗鹽的精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的名稱是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寫一種)。(3)操作正確,操作④后展開濾紙,若黑色代表泥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 。(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 。(填字母)。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D.蒸發皿內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9.人類通過海水晾曬可以得到粗鹽,粗鹽需要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獲得精鹽;為了進一步除去精鹽中的硫酸鈉、氯化鎂、氯化鈣并得到氯化鈉。(1)小組成員做了模擬操作,有以下實驗步驟,請在空格中正確排列順序 c— —f。a.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 b.過濾 c.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d.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e.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f.蒸發結晶(2)若實驗室中沒有稀鹽酸是否可以用稀硫酸替代,請說明理由: 。(3)為了測定某實驗樣品中氯化鈉的含量,取 13 g 該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 100 g 硝酸銀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雜質均不反應),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質量為 28.7 g。試著計算該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10.濟寧-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文化燦爛,食譽神州;據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濟寧用膳時,對文家水餃(如圖1)都情有獨鐘。(1)你認為該盤羊肉胡蘿卜水餃含有的營養物質主要有水、無機鹽、 (寫出2種)、粗纖維。(2)水餃皮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3)構成羊肉的基本微粒是 。A.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B.組織、器官C.分子、原子、離子 D.蛋白質、脂肪(4)圖2是御醫根據乾隆帝飯前、飯后血糖含量變化繪制的曲線圖,你認為促使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 。A.胰島素 B.甲狀腺激素 C.生長激素 D.雄性激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名師導航】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1.7常見物質的分類(學生版).docx 【2024名師導航】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1.7常見物質的分類(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