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區域認知目標讀圖描述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在北方地區地形圖上找出本區的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閱讀齊齊哈爾、石家莊和延安的氣溫和降水圖,總結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點,閱讀課文了解土壤特點,分析氣候與土壤對農業的影響。讀圖文資料總結本區的農業特色,試著分析農業發展的優勢與不足。綜合思維目標通過讀圖、用途,進一步熟悉讀圖、用途的方法。通過觀察氣溫、降水量圖,總結氣候特點,進而分析對發展農業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邏輯思維能力。地理實踐目標討論人們應對春旱而采取的種種措施,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激勵他們為改變家鄉的面貌而努力學習。人地觀念目標通過分析發展農業的優勢與不足,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重點和難點利用地圖識記北方的主要山脈、河流、地形區,了解農業特色。理解華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了解人們的應對措施。三、教材設計思路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通過上冊地理的學習,學生對中國地理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識運用,并具備了一定的地理思維能力和讀圖能力。因此本節課的學習需要注重對上學期所學內容的回顧,將上學期所學知識遷移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利用課堂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剖析自然環境的相應知識并平穩過渡到北方地區與其農業相互關系上來。最終使學生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為后面其他章節的區域地理學習打下基礎。四、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情景導入:毛澤東《沁園春.雪》朗誦。問題引領: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詞描述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哪個地區的景觀?學生回答:北方地區教師小結和承轉:就讓我們在這首大氣磅礴的詩詞中開始北方地區的學習。【講授新課】學生活動一:認識北方的概況。方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6.3-6.4和課本第9-10頁文字。問題引領:1.北方地區在全國的位置。學生讀圖回答:位于中國北部。教師小結和承轉:北方地區位于我國的北部,具體來講,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如何描述?問題引領:2.描述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學生讀圖回答: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教師小結和承轉:同學們能讀圖準確的描述出北方地區的位置和范圍,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從行政區圖上找出北方地區主要包括的省級行政區。問題引領:3.北方地區大致包括哪些省級行政區。學生讀圖回答:北方地區主要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的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和天津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的東部、江蘇、安徽北部。教師小結和承轉:認識某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是我們認識一個地區的第一步,是認識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的基礎。問題引領:4.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地形、土壤、河流、氣候)。(1)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地形特征學生讀圖回答: 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教師小結和承轉:地形特征是決定河流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對河流的流向、流速等有重要影響。問題引領:(2)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主要河流學生讀圖回答: 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遼河、海河、黃河、汾河、渭河等。教師小結和承轉:河流水文特征除了受地形的影響,還深受氣候的影響,氣候決定了河流的結冰期、汛期等水文特征。問題引領:(3)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氣候類型和特征(結合課本10頁活動題)學生讀圖回答:......教師小結和承轉: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但北方的北方-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呈現出冷濕的特點,在這種冷濕的氣候條件下會發育成什么土壤呢?問題引領:(4)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土壤學生讀圖回答:黃土地和黑土地。教師歸納:東北平原,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土。黃土高原被深厚的黃土覆蓋、華北平原由黃河、海河攜帶的大量黃土高原的泥沙堆積。(承轉)農業是典型的靠“天”吃飯,這個天就是自然特征,自然特征對農業生產有重要影響。學生活動二:了解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方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6.6、圖6.8和課本第11頁文字。問題引領:1.結合地形、土壤、氣候說說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和承轉:平原面積廣闊,耕地集中連片;土壤肥沃,利于農耕;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產,但由于本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旱地,成為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在這重要的旱作農業區都有哪些物產呢?問題引領:2.讀圖找出北方地區主要的農作物都有哪些?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和承轉:北方地區物產豐富,但是生產不穩定,容易遭受春旱的影響,你知道為什么嗎?議一議:你知道“春雨貴如油”指的是哪里嗎?問題引領:3.認識華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響(結合課本12頁活動題)。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華北平原有“春雨貴如油”之說,春季降水較少,同時氣溫上升蒸發量加大,降水沒有明顯變化;但此時冬小麥的需水量加大,加劇了華北的春旱。解決華北平原春旱的措施有:采取了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從長遠來看,發展節水農業選擇耐旱作物,才是這里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