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今天我們首先來欣賞一首歌,請大家猜猜他的歌名?這是大家喜歡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現(xiàn)代校園的一首校園民謠。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追溯到“五四”時期,那時學堂里又在唱些什么 那時人們把在學堂里唱的歌叫樂歌,因此就把20世紀初流行于學校的歌曲,叫學堂樂歌。學堂樂歌除向學生進行思想和知識教育外,還有反映人們要求“富國強兵”、“抵御外辱”的,還有宣傳學習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學堂樂歌:指20世紀初期中國新式學校音樂課程中大量傳唱的一些原創(chuàng)歌曲。送別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師。浙江平湖人,中國著名 音樂家、戲劇活動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開元寺。1906年李叔同,發(fā)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 話劇團體 “春柳社”,同年,又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并擔任了 《太平洋報》的文藝編輯。李叔同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他一生從事多方面的藝術活動,除音樂、戲劇外,繪畫、書法、篆刻、詩詞均所擅長。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主要音樂代表作品有《送別》、《西湖》、《春景》、《憶兒時》 、《春游》、《留別》、《早秋》等。《送別》節(jié)拍速度力度情緒四四拍子中速稍慢中弱憂傷 惆悵 深情請同學們用 ”音跟琴輕唱下面的樂句,注意聲音位置和氣息要保持穩(wěn)定。請視唱下面的樂譜,其中的附點節(jié)奏具有什么作用?請同學們視唱下面的樂譜,你認為這條旋律的節(jié)奏具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分兩組,視唱下面的樂譜,說一說兩個聲部的配合具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填詞演唱,注意演唱時力度的處理,高音不要喊唱,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仔細傾聽另一個聲部。請同學們再次完整欣賞這首歌曲,觀察歌譜,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什么關系和不同?請同學們隨老師琴聲輕聲跟唱第一部分,注意用聲音表現(xiàn)出歌曲表達的情感。請同學們隨老師琴聲完整演唱歌曲,歌曲中出現(xiàn)的D.C.和FINE,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請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看老師的指揮,按照老師的指揮完成歌曲的演唱。歌曲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最后一句應唱得漸慢漸弱。辯論:你更喜歡學堂樂歌還是校園民謠。請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