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13課教案教學課程 第13課 社會治理與總體國家安全觀 課型 新授課教學時間 課時 2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和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明確有序參與社會治理、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方法;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主要內容和豐富內涵,理解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理解推進新時代國家安全事業全面發展的舉措和新時代強軍目標。過程與方法 學會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情感與價值觀 感悟我國社會治理取得的成就;增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主人翁意識,擁軍愛國,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教學重點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有效維護國家安全。教學難點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教學方法 議題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踐體驗法教學用具 教材、教輔書、課件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第一課時 促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 導課:社會治理包括哪些方面 如何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為什么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 如何有序參與社會治理、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學習本課,我們將理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和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 一、促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板書) 1.認識社會治理(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121頁的閱讀思考1:“社會治理案例”。 【設計意圖】引入現實案例,引導學生思考社會治理的內涵,感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給群眾帶來的益處。 【呈現任務】仁化縣的做法為何會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學生活動】閱讀查閱資料,分組思考,從現象入手,感悟夯實基層黨建基礎,提升基層組織能力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性,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仁化縣的做法為老百姓辦實事,夯實了基層黨建基礎,提升了基層組織力和治理能力。這樣的基層活動有利于充分化解涉及社會安全穩定的社會矛盾,不斷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從而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理應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和支持。 (1)社會治理的基本內容: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領域,它包括:對重大安全事故的遏制、對社會矛盾的排查預警、對社會穩定風險的評估、對社會矛盾糾紛的化解、對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等。 【相關鏈接】1閱讀121頁材料,“楓橋經驗”,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設計意圖】介紹20世紀60年代浙江諸暨楓橋干部群眾創造的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該經驗是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成果,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社會治理的內涵和意義。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搜集“楓橋經驗”的具體做法和成效,分析其作用和意義,從而理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原因,感悟社會治理的內涵和意義。 【學生活動】搜集、整理的資料,分組交流分享,探討新時代全國各地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的做法,感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意義。 (2)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意義: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逐步實現社會治理結構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學化、治理過程的民主化,將有力推進國家合理現代化的進程。 (3)社會治理面臨新要求和新挑戰: 我國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社會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同時,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和環境更為復雜,如果利益關系協調不好、各種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問題激化,嚴重的就會影響發展進程。這對社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 2.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122頁的閱讀思考2,“街鄉吹哨,部門報到”。 【設計意圖】介紹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經驗,引入康靜里社區黨委一聲“哨響”,朝陽區多個部門迅速響應集結,通力合作解決社區問題的案例,旨在引導學生直觀感受社會治理新格局對于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意義,思考如何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呈現任務】“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做法好在哪里? 你所在社區(村)在社會治理方面還有哪些好的做法? 【學生活動】課前了解自己所在社區(村)在社會治理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起到什么作用;課上閱讀材料,觀看視頻,與同學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讓各類城市管理力量在街鄉綜合下沉、力量聚合,以黨建為引領,著力構建基層治理的應急機制、服務群眾的響應 機制和打通抓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機制。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城市治理優勢,切實保證了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基本要求: 新時代黨和國家堅持以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坐標,堅持問題導向,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認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相關鏈接】2閱讀123頁材料,“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設計意圖】是對我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介紹,有助于學生理解我國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原因和意義,進而認同黨和國家在社會治理方面的政策。 【學生活動】搜集資料,理解要義。 【教師活動】總結升華,闡述意義。引導學生理解我國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原因和意義,認同黨和國家在社會治理方面的政策。 (2)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必須提高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游發全社會酒力,掘病社會治理社會化水平。發揮法治對社會治理的可1領、規范和保醉作用。更生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敗,推進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建改高萘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和社會洽理各類人才隊伍。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要健全社會矛盾綜合洽理機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代化,編織全方位、立體化、智能化社會安全網,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健全覺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啟思導行】閱讀123頁材料,“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社會治理效能” 【設計意圖】體會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治理效能給人民群眾帶來的便利,理解提高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對于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的積極意義。 【呈現任務】你了解哪些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社會治理效能的案例?與老師同學分享。 【學生活動】交流分享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信息技術給社會治理效能帶來的變化,體會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治理效能給人民群眾帶來的便利。 第二課時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板書) 1.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 (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124頁的閱讀思考“生物安全”?!吨腥A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自2021 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生物安全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有人可能會覺得,生物安全是離自己很遠的宏大概念,其實不然散布虛假疫情信息、非法基因編輯、基因信息外泄、放生導致物種人侵… 生物安全遭受威脅的案例屢見不鮮,每個人都應該繃緊這根弦。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生物安全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國家安全的內容意義和維護生物安全的措施進而明白“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重要性。 【呈現任務】結合材料,談一談為什么說“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從維護生物安全的角度入手,思考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進行交流分享 【教師引導總結】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安全需要人民共同守護,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證,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增強優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覺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覺的十八大以來,黨創造性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塑了中國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指明了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方向。 (2)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主要內容和豐富內涵:總體國家安全觀關鍵在總體”,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傮w國家安全觀強調的是系統思維和方法,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 (五對關系) 【相關鏈接】1閱讀125頁材料“我國掃黑除惡斗爭成果”,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設計意圖】介紹黨和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定作出的努力,包括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團圓”行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文物犯罪等多領域犯罪活動。引導學生明白黨和國家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多領域發力,重視社會各領域安全。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理解要義;搜集材料,交流分享;舉例說明,強化認同。 【教師引導總結】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感悟總體國家安全觀關鍵在“總體” 2.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板書) 【情境創設】教師課件展示教材125頁的閱讀思考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年11 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問諜法》領布實施。國家安全機關不斷強化專業斗爭能力,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開展針鋒相對的較量,偵破了一批重大間諜案件。 隨著時代的發展,境外機構策反境內人員的手法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搜集大量人員信息,篩選具有情報價值的對象,如軍工、經濟、技術、材料、生物等領域人才,滲透的領城不局限于軍事、政治等傳統安全領域,還包含能源、金融、通信等非傳統安全領域。間諜可能潛伏在我們每個人身邊,處心積慮,設下“連環套”,發現可以利用的對象,就會以提供“兼職”“資助” 等方式,引誘目標一步步陷入他們設置的犯罪深淵。 【設計意圖】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領布和實施,簡要概述了近年來國家安全工作,尤其是反間諜領域面臨的形勢和挑戰。該內容有助于學生了解當前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引導學生培養反間諜意識,增強判斷能力,留意身邊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的異?,F象,樹立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呈現任務】聯系實際,說說你對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理解。 我們能為維護國家安全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課前查找近年來發生的危害國家安全的典型案例,課上進行分享,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探討問題,交流分享,形成共識。 【教師引導總結】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1)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就是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屣格局。 (2)推進新時代國家安全事業全面發展的舉措: 推進新時代國家安全事業全面發展,要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維護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尤其要高度警惕 “黑天鵝”和“灰犀?!笔录T鰪娙h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相關鏈接】2閱讀126頁材料““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兩個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威脅的事件,引導學生認識了解影響國家安全的各類潛在風險、事件,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理解要義;搜集材料,交流分享,思考討論,加深感悟。 (3)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把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相關鏈接】3“習近平強軍思想”,讀原文,找關鍵詞,劃重點。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學生認識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了解習近平強軍思想,認可黨和國家強軍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拓展提升。 【啟思導行】閱讀127頁材料“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查閱歷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設計活動方案,引導學生意識到國家安全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樹立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新課教學 【呈現任務】查閱歷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選擇其中一個,提出你的活動方案。 作為中職生,我們要做到: 始終樹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把國家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對國家安全秘密要有正確的認識,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資源秘密等,不要受人誘惑去竊取這些秘密,要保守已知曉的國家秘密,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對于試圖分裂祖國和竊取國家機密的人,要及時舉報,并與之進行斗爭,決不允許其恣意妄行。 國家安全宣傳視頻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 教師歸納(略) 基礎訓練板書設計 第13課 社會治理與總體國家安全觀 一、促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板書) 1.認識社會治理(板書) 2.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板書) 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板書) 1.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 (板書) 2.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板書)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