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因實質一、易錯易混再判斷(1)格里菲思認為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的DNA是轉化因子。(×)提示 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只是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轉化因子”,使無毒的R型細菌轉化為有毒的S型細菌(2)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提示 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3)從格里菲思的第四組死亡小鼠身上分離得到的S型活細菌是由S型死細菌轉化而來的。 (×)提示 S型活細菌是由R型細菌轉化而來的(4)艾弗里的實驗中加蛋白酶的作用是使蛋白質失去活性,但其他物質如RNA、DNA等仍具有生物活性。(√)(5)肺炎鏈球菌屬于寄生細菌,其蛋白質在寄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提示 肺炎鏈球菌是原核生物,其蛋白質在自身核糖體上合成(6)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只將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7)用1個含35S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大腸桿菌,裂解釋放的子代噬菌體中只有2個含35S。(×)提示 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子代噬菌體都不含35S(8)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提示 病毒的核酸也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9)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結構時,運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10)磷酸與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了DNA的基本骨架。(×)提示 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11)DNA中一條鏈的嘌呤數或嘧啶數一定等于另一條鏈的嘌呤數或嘧啶數。(×)提示 DNA雙鏈中嘌呤和嘧啶互補配對,DNA中一條鏈的嘌呤數或嘧啶數一定等于另一條鏈中的嘧啶數或嘌呤數(12)DNA復制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新合成的DNA分子的兩條鏈均是新合成的。(×)提示 新合成的DNA分子的兩條鏈有一條鏈是新合成的(13)DNA雙螺旋結構全部解旋后,開始DNA的復制。(×)提示 DNA復制時邊解旋邊復制(14)單個脫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連接合成新的子鏈。(×)提示 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到DNA單鏈片段上形成子鏈(15)一種氨基酸只由一種tRNA轉運。(×)提示 一種tRNA轉運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可以由一種或多種tRNA轉運(16)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3個tRNA結合位點。(×)提示 應是兩個tRNA結合位點(17)核糖體從mRNA的3′ 端向5′ 端移動,讀取密碼子。(×)提示 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從mRNA的5′ 端向3′ 端(18)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來DNA,屬于基因重組。(×)提示 基因中插入一段外來DNA,使基因堿基序列發生改變,屬于基因突變(19)在一個細胞中所含的基因都一定表達。(×)提示 細胞中的基因是選擇性表達的(20)表觀遺傳現象由于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改變,因此生物體的性狀也不會發生改變。(×)提示 表觀遺傳現象中,雖然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改變,但由于部分堿基被甲基化等原因,基因的表達受到了影響,生物體的性狀會改變二、長句應答多強化1.核心概念(1)(必修2 P55)DNA復制:是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在真核生物中,這一過程是在細胞分裂前的間期,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2)(必修2 P59)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3)(必修2 P65)轉錄:在細胞核內進行,通過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4)(必修2 P66)翻譯: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5)(必修2 P66)密碼子: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叫作一個密碼子。(6)(必修2 P74)表觀遺傳: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2.結論語句(1)(必修2 P45)赫爾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通過32P、35S分別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證明了噬菌體中在前后代具連續性的物質為DNA。(2)(必修2P46)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3)(必修2 P69)在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載體,蛋白質是信息的表達產物,而ATP為信息的流動提供能量,可見,生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4)(必修2P7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5)(必修2P71)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6)(必修2P72)細胞分化的本質就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3.規范表述(1)加熱后S型細菌死亡,但加入R型細菌后能轉化成活的S型細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加熱會使蛋白質和DNA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但DNA在降溫后會恢復雙螺旋結構,蛋白質不能恢復原結構,恢復原結構的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發生轉化(2)艾弗里和赫爾希選用細菌或病毒作實驗材料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①個體小、結構簡單;②繁殖快(3)獲得32P標記的T2噬菌體的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首先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獲得被32P標記的大腸桿菌。再用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T2噬菌體,得到DNA中含有32P標記的噬菌體(4)如圖為DNA分子的復制過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①圖示中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各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蛙的紅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是否都能進行圖示過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①前者使氫鍵打開,DNA雙鏈解旋;后者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鍵,從而形成新的子鏈②蛙的紅細胞進行無絲分裂,可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各種細胞器,不能進行DNA分子的復制(5)通常DNA分子復制從一個復制起點開始,有單向復制和雙向復制,如下圖所示。放射性越高的3H 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3H 脫氧胸苷),在放射自顯影技術的圖像上,感光還原的銀顆粒密度越高。請利用放射自顯影技術、低放射性3H 脫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 脫氧胸苷,設計實驗以確定大腸桿菌DNA復制的方向,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和得出結論。提示 實驗思路:復制開始時,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 脫氧胸苷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一段時間后轉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H 脫氧胸苷的培養基中繼續培養,用放射自顯影技術觀察復制起點和復制起點兩側銀顆粒密度情況。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若復制起點處銀顆粒密度低,復制起點的一側銀顆粒密度高,則DNA分子復制為單向復制;若復制起點處銀顆粒密度低,復制起點的兩側銀顆粒密度高,則DNA分子復制為雙向復制。(6)圖示信息顯示一條mRNA可結合多個核糖體,A端是mRNA的5′ 端,還是3′ 端?(必修2P69“插圖”)提示 A端是mRNA的5′ 端。(7)原核生物的擬核基因表達速度往往比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表達的速度要快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基因表達時轉錄和翻譯可以同步進行,真核生物有細胞核,基因表達時先完成轉錄,再完成翻譯(8)同一頭大蒜上的蒜瓣,種在大田里長的葉片是綠色的,種在地窖里長的蒜黃是黃色的,說明葉綠素的合成需要光照,其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光照誘導了與葉綠素合成相關酶的基因的表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