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歷史 九年級 第一學期 統編人教版 封建時代的亞 洲國家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古代日本 第四單元第 11 課2 阿拉伯帝國 第四單元第 12 課二、單元分析( 一) 課標要求本單元內容是統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單元標題是“封建 時代的亞洲國家”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 (2011 版) 》對本單元的教學要 求如下:1.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會。2.了解伊斯蘭教的傳播,初步認識阿拉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本單元主要介紹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國的歷史進程,5 世紀,大和政權統 一 日本;7 世紀時, 日本開展了一場全面向中國學習的社會變革——大化改新, 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開始步入封建社會;9 世紀中期后,武士和 武士集團出現;12 世紀晚期, 日本進入幕府統治時期,出現幕府與天皇朝廷并 存的局面。7 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在傳教和征戰的過程中建立了阿 拉伯國家的雛形并推動阿拉伯半島的統一;8 世紀中期,穆罕默德的繼任者們把 其發展為地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文化獨具特色,并且阿拉伯人在 保存、傳播西方文明,溝通東西方文化中作出重要貢獻。此外,課程標準在“教 學活動建議”中,建議:列舉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大帝國。(二) 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12.教學內容分析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封建時代,教材選取了亞洲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日本和阿 拉伯帝國。從兩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發展、文化創造、傳播和溝通中,體現 封建時代亞洲國家的概況。本單元兩課的內容是都緊緊圍繞著核心概念“封建時代”展開,它們之間既 有相似之處,也有其獨特之處。第 11 課古代日本,講述日本學習中國的社會變 革運動大化改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完善其統治制度,由此進入封建社會,可以 看出這受到東方封建因素的影響;莊園的建立,為了保衛莊園和擴張勢力建立私 人武裝,從而逐漸形成武士和武士集團,這和第三單元歐洲中世紀的莊園以及騎 士集團有許多相似之處;從鐮倉幕府開始,日本進入長達 700 年的幕府統治時期, 這一種專制集權的存在,加上莊園,可以看出日本長期受封建方因素影響。第 12 課阿拉伯帝國,講述 7 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在傳教和征戰中, 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后他的繼任者們繼續對外擴張,到 8 世紀中期,成為地 跨歐亞非的當時疆域最大的帝國。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創 造出獨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在溝通東西方文化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對封建文化 的發展、傳播與交流起重要作用。本單元的教學,圍繞封建時代展開,通過對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國具體史實 的學習,體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的發展和特點。引導學生回憶并討論七年級唐 朝與日本交往的史實,初步培養他們知識點的相互串聯、結合所學知識綜合分析 問題的能力,感受唐朝開放交流、兼容并包對世界各國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增 強民族自豪感。讓學生知道日本在學習和模仿中國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文化進行 大化改新后,進入封建社會,使學生認識,學習與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種重 要途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通過了解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和阿拉伯帝國的形成,獨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實,使 學生思考和認識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識讀地圖《阿拉伯帝國示意圖》, 使學生直觀認識到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被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及希臘羅 馬文明所環繞,對外征服中又吸收波斯、印度文明成果,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阿 拉伯文明,使學生體會文明的多樣性,認識文明交流互鑒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然2趨勢,也是當今時代的主流。(三) 學情分析學生在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第 4 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學習過“遣 唐使和鑒真東渡”,在七年級地理課中,已經學習了一定關于日本、阿拉伯地區 相關地理、人文知識。九年級的他們已經有一定判斷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加 上思維活躍、求知欲強烈,這些都有助于他們對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從 他們已知的事物或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設計引導。但九年級學生受認知結構、能力 水平的限制,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還停留在表面上,他們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 維過渡的階段,對歷史的認識還處在感性認識階段,辯證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不 強。因此,在本單元學習中,要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用《阿拉伯帝國》地圖; 增強趣味性,如讓學生在課堂中扮演日本的武士和歐洲的騎士,引導學生發現他 們的不同,鼓勵他們可以說出或寫出自己的觀點,之后老師進行補充,并作出解 釋,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并進一步加深對歷史概念的認識。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一) 單元學習目標1.識記大和政權統一 日本,了解 6 世紀前日本的社會狀況,從而認識到當時 的日本還是落后的奴隸社會。2.識記大化改新的內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 標志。3.了解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團的形成,通過幕府統治,進一步了解日本古代社 會。4.了解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和阿拉伯帝國的形成,獨 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實,思考和認識這些歷史史實之間的內在聯系。5.通過對阿拉伯帝國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點,認識阿拉伯人在保存傳播西方 古典文明,溝通東西方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體會文明的多樣性。(二) 單元作業目標1.構建時空觀念:掌握并鞏固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如日本的地理位置;大和 政權統一 日本的時間;大化改新開始的時間,出現武士及武士集團的時期,進入 幕府統治的時間;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創立者,最初傳教的地點;阿拉伯帝國 擴張后的版圖等。2.掌握史料實證:學習抓住歷史課本導言、正文、相關史事、歷史圖片、課 后活動、知識拓展以及老師在上課時,課后作業中的史料,來推演、印證、理解 相關史實。3.培養歷史解釋:通過學習課本內容或老師補充相關歷史名詞的概念,學生 能夠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述。如武士的定義、幕府統治的特點、阿拉伯數字 名稱的由來。4.形成唯物史觀:通過日本大化改新背景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生產關系一3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通過學習日本莊園概況,發展學生對莊園經濟的認識,明 白武士和武士集團的形成是莊園經濟發展的需求,從而使學生體會經濟基礎決定 上層建筑。通過學生搜集了解阿拉伯文化的代表作品,使學生認識人民群眾是歷 史的創造者。5.樹立家國情懷:通過大化改新的學習,使學生回憶感受唐朝開放交流、兼 容并包對世界各國文明發展的推動作用,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掌握阿拉伯人溝 通東西方文化,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傳入歐洲,推動歐洲近代化的到 來,激發學生“恪盡興國之責”的愛國之情。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基于學習目標和作業目標,緊扣單元核心概念,關注學情,注重作業與學習 的關系,構建作業的“學習”屬性,將完成作業過程和學習過程相統一?;诖?, 在目標設定、內容選擇、完成方式、作業評估做如下設定。設計內容 構建作業的“學習”屬性目標設定 以“立德樹人”為總目標,將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與歷史核心素養 融合其中,兼顧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培養。內容選擇 作業與教學緊密結合,重發展學科素養、重拓展、重實踐、重層次、 重遞進,打破和超越課堂的狹小邊界,做有益的補給。完成方式 以多種形式達成目標:可以口頭與書面、操作練習、設計制作、參 觀考察訪問、課題探究、專題調研等結合,可以獨立完成和合作完 成結合,可以即時與長效結合。作業評估 關注完成作業的情境、過程表現、任務的達成情況,能夠讓學生在 作業中自評、互評,教師評價注重成長性表現的評價。具體設計思路考慮如下:結合上表,對每個課時作業設計為:1.在預習時布置的“引導性作業” (時長約 10 分鐘,長效作業)這是學生進入課堂前完成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原來的“預習作業”。正如葉 圣陶先生所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 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 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 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 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笨梢婎A習 的重要性。但我們歷史學科的預習作業多數情況下,形式單一,內容重復,如閱讀課文, 圈劃出相關知識點;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或者就是讓學生通讀一遍課文……這樣 的預習流于形式,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起不到真正預習要達到的效果。 所以,我們要改變預習形式,給學生更多的預習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讓 他們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真正投入到預習新課中,獲得成果,并展現4自己的成果。這部分我們設計的形式有:給定新課范圍內容內,自己組織的演講;新課內 容中與學過的相同類目知識的類比;學生在新課范圍內的設計的問題,進行相互 問答。學生在這些預習內容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擅長進行選擇,選定 預習題目后, 自己的通過一定的外界輔助,如師長、父母、相關書籍、網絡等, 更好的了解新課的相關內容,做到“緊扣新課,又不拘泥于新課”。這部分作業的評價標準,就放在題目要求里,讓學生明晰評價內容,有明確 的努力方向。在學生的準備過程中對照評價標準,也是一個對自己的過程性評價。 預習自我鑒定表:自己做得好的原來不知道的我需要幫助的我仍然困惑的我還想知道的評價主體:生生互評,學生自評2.在課堂教學時同步完成的“過程性作業” (時長約 10 分鐘,即時作業)這是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同步完成的作業,也就是原來的“課堂同步作業” , 但又有所不同。這部分總體設計的思路是在“教”中嵌入“學”,“學”與“練” 結合,同時伴隨著過程性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以往是老師主導,不停的“教”,在這個過程中會對所學新 課進行一些提問,或者是一節新課學習完了,老師白板出示相關題目,學生作答。 “過程性作業”中期望做到的是,每個階段都有學生反饋,都能熱情參與,都可 以隨時進行調整,提高課堂效率。在這部分設計里,可以是課前預習的具體展示,也可以是結合本課設計的適 宜活動,并且不局限于歷史學科,可以是語文、美術、地理、政治等學科和歷史 的聯動,展現一個飽滿、豐富、生動、有趣的歷史課堂,同時活動的主導者一定 是學生。評價標準教師在作業過程中用白板展示,讓全班同學一 目了然。評價主體也 應該是學生,可以是學生代表對照標準的自評,也可以是學生間相互的互評,教 師在旁應該是一個“欣賞者”和“點播者”。3.在學習之后安排的“診斷性作業” (時長約 8-15 分鐘)這是有助于復習鞏固的課后作業,也師生明確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依據。 該部分作業的設計應突出基礎性、提升性和拓展性,尊重學生個體和認知上的差 異,設計不同的層次和梯度,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坝梢椎诫y,由淺入深”, 既保證所有學生都掌握基礎知識,也保證能力強的學生有拓展。診斷的結果也應該分類對待:如果診斷合格,學習活動繼續,尋求更高的標 準進一步提升自己;如果診斷不合格,學習活動應該回歸課本,補缺補漏,強化 基礎。這部分課時作業設計為基礎過關 (必做類) ,進階提能 (選做類) 。5(1) 基礎過關 (必做類)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作業正確率 (A) A≥85% 85%>A≥70% 70%>A≥60% A<60%評價主體:教師(2) 進階提能 (選做類)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作業正確率 (A) A≥85% 85%>A≥70% 70%>A≥60% A<60%評價主體:教師4.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時長約 30 分鐘,即時作業及長效作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的設計應立足于單元整體,依據單元學習目標,整合單元 中所有課程,立足學生的能力和差異性,進行有遞進,有層次地設計,并適當設 計探究性和實踐性作業,以鞏固和拓展學生的單元知識。所以,設計為以中考題 型為模板的檢測作業和實踐檢驗 (挑戰類) 。(1) 檢測作業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分值 (P) P≥85 85>P≥70 70>P≥60 P<60評價主體:教師(2) 單元實踐檢驗 (挑戰類)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主題內容 對主題把握準確; 有相關史實依據思維含量 思維層次豐富; 有創作者的發現、感悟和思考 思維導圖中歷史事件邏輯關系正確語言表達 語言流暢,條理清晰, 語音適當,語速適宜評價主體: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最后說明:具體到每一題的設計,都按照美國學者洛林 ·W.安德生所著的《提高教師教 學效能》中提出: 目的、定向、主題、范圍、形式、復雜性這六個維度。這里先 解釋一下這六個維度的概念: 目的,指的是“為什么要完成這個任務”;定向, 完成作業的物理環境;主題,不同學科需要認定相應主題;范圍,指完成作業的6時間;形式,指作業過程和結果的呈現;復雜性,完成作業的難易程度。五、課時作業第 11 課 古代日本作業 1:“引導性作業” (時長約 10 分鐘,長效作業)結合自己的興趣、喜好,任意挑選兩題中的一題完成:題目一:說起日本,我們都很熟悉,他是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你可以寫一 寫日本與中國的關系嗎?上課時給同學們講一講。 (課堂分享:2 分鐘內;評價 標準見下表)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主題內容 對中日關系概括準確; 有相關史實依據; 史實準確,史論明確,有歷史學科特色思維含量 思維層次豐富; 有創作者的發現、感悟和思考語言表達 語言流暢,聲音富有表現力; 語音適當,語速適宜肢體語言 動作得體,符合內容; 能幫助聽眾形象化題目二:同學們,在講第 7 課封君與封臣時,老師給你們介紹過騎士,你對 他們感興趣嗎?在這節課中,我們又要學習武士。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多 不同之處,我們可以以六人小組為單位,結合課本,分別查找騎士和武士的資料, 寫一篇關于騎士和武士的小劇本,主題自擬,上課時每組推舉兩位同學們給全班 演一演。 (課堂分享:5 分鐘內;評價標準見下表)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主題內容 對騎士和武士有自己的認識; 編寫劇本生動,邏輯清晰,有相關史實依據; 史實準確,有歷史學科特色思維含量 邏輯嚴密,編排完整,有創意語言表達 語言流暢,聲音富有表現力; 語音適當,語速適宜肢體語言 動作得體,符合內容; 能幫助聽眾形象化服裝道具 有符合角色的服裝道具7完成預習后, 自我鑒定表:自己做得好的原來不知道的我需要幫助的我仍然困惑的我還想知道的【評價實施主體】生生互評、學生自評【評價標準】展示在題目中,讓學生在整理搜集資料,自我展示時,有明確的努 力目標;完成預習后,對自我進行評價 (見上三張表格)【作業分析】目的:對日本做一定了解;引發對古代日本的興趣;類比學過知識, 發現不同;訓練史論結合的思考方式定向:家庭、學校、圖書館主題:古代日本范圍:提前 7 天布置,上課之前完成形式:寫作、編寫劇本, 口頭表述、表演復雜性:獨立完成時,可以利用課本、借助網絡、查閱書籍,也可與家人或同學 討論。課堂口述時,能夠組織語言,敢于展示自己。【設計意圖】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從他們已知的事物或感興趣的事物進行 引導,改變長期以來,歷史作業形式單調,學生感到乏味的狀況。在準備的過程 中,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刺激度”, 加深印象,通過新舊知識的串連、類比,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把握史實的特征,同 時還能培養學生有目的地搜集史料、運用史料,展示表現自我的能力。同時,完 成預習后,通過《自我鑒定表》,對完成過程加以思考和反思。作業 2:“過程性作業” (時長約 10 分鐘,即時作業)在學習課本“武士和武士集團”這一幕之前,請選擇課前預習第 2 項作業的六人 小組推舉兩位“演員”上講臺表演。歷史話劇《騎士與武士的奇遇》地點: 日本鐮倉城郊一山洞前旁白:12 世紀末的日本鐮倉,武士小五郎剛結束一天的訓練走山路回家。這時, 誤入神秘山洞的騎士杰克,竟然穿越到了日本鐮倉城郊的某一山洞,驚魂未定跑 出山洞的杰克和小五郎撞了個滿懷。小五郎:八嘎,你走路不長眼啊。杰克:Sorry,這是哪里?我誤入了一個山洞,眼前一道亮光,怎么就在這了?小五郎:這里是日本,怪不得你長得和我們不一樣,金黃的頭發,藍眼睛。你是 哪人?8杰克:我來自法蘭西,那是個美麗的國家。我叫杰克,我是一名騎士,我的封君 約翰,哦!仁慈的主?。∷n給我土地,我效忠于他,在我的莊園里過著幸福的 生活,天知道,我怎么來到這里?兄弟,看你的裝束這么特別,你是干嘛的? (杰 克打量了一下小五郎的甲胄和腳上的那一雙木屐。)小五郎:我啊,我是武士,剛操練完回家,就在這被你嚇了一跳。說來話長,500 年前,孝德天皇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不再國有,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 兼并土地,建立莊園。那些地方豪強有錢有地,為了保護自己偌大的土地就組織 了武士,說白了我們就是他們的打手。唉……但能怎么辦呢?我曾經夢想“和太 陽肩并肩,但現實無情的打我臉”。杰克:說到這,其實我們很像。當我的封君約翰遇到侵犯或戰爭時,只要他一聲 令下,我立馬跨上我的戰馬,飛奔而去。誰讓我接受了他的封地呢!小五郎:你們那兒可真好,還有老大給的封地!我誓死效忠主公,也沒有真正屬 于自己的土地。 (表情哀傷) 我原來的老大其實就是我的遠房堂哥,我的好幾個 武士哥們兒原來就是我堂哥的園丁、家仆,唉 !都姓武田,同族不同命啊!杰克:兄弟,那你確實不如我。我的出生根本不是貴族,想當初我自己置辦了裝 備和武器,向約翰行了“臣服禮” ,我就成為了騎士。獲得約翰賞賜的土地后, 我的地位、生活都提高了。 小五郎 ( 一臉羨慕狀) :唉!只怪我沒有生在法蘭西,但我們現在也好多了。我 的堂哥后來投靠了更大的武士團——源氏武士集團,跟著我們現在的老大——源 賴朝大人,征戰沙場,打敗了他的死對頭“平氏”,我們老大被天皇封為“征夷 大將軍”,他在鐮倉建立幕府,連天皇那老兒都要敬我們三分,國家的實際大權 都掌握在我們老大手里,你說可威風? 杰克 (聽得不由得瞪大了眼,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你們的老大可真威風。我 和你不一樣,在我們那兒,連國王也關不了我,我只聽授予我封地約翰的話,我 的主??!我可是他最忠誠的封臣。旁白:兩人交談完,感情倍增,準備結拜為兄弟,明日共游鐮倉。 謝幕……師:同學們覺得這兩位同學演的好不好?生:好…… (報以熱烈的掌聲)師:通過觀劇,有哪位同學說一說,騎士和武士這兩個階層分別的特征是什么? 【評價實施主體】師生共同完成 【評價標準】9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主題內容 對騎士和武士有自己的認識; 編寫劇本生動,邏輯清晰,有相關史實依據; 史實準確,有歷史學科特色思維含量 邏輯嚴密,編排完整,有創意語言表達 語言流暢,聲音富有表現力; 語音適當,語速適宜肢體語言 動作得體,符合內容; 能幫助聽眾形象化服裝道具 有符合角色的服裝道具【作業分析】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實踐能力;把枯燥的知識演 繹的生動,通過試聽“刺激”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新舊知識的串連、類比,強 化知識點的特征定向:家庭、學校、班級主題:歷史話劇范圍:10 分鐘內形式: 口頭表述、表演復雜性:編寫劇本并進行演繹較為復雜,由 6 人小組合作互助完成,可以利用課 本、借助網絡、查閱書籍,也可與同學討論,排練。課堂表演時,敢于展示自己。【設計意圖】本題的設計意在,用新穎的形式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從劇本寫 作到演繹,學生既要合作去查閱資料豐富劇本,也要相互幫助去準備道具并實踐 表演。這一套遞進式的流程下來,不僅加深學生對史實的掌握和理解,還鍛煉了 他們動手、表演的實踐能力。同時不參與的學生通過自己同學的幽默表演這種別 出心裁的歷史問題呈現方式,也激發他們對“騎士和武士”對比思考與總結,做 到新舊知識的承接,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做到讓歷史“活起來”。作業 3:“診斷性作業” (時長約 8-15 分鐘)一、基礎過關 (必做題)知識點 1 6 世紀前的日本1.《漢書.地理志》記載: “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 ”在 5 世紀時,基 本實現統一“百余國”的是 ( )A.高句麗 B.大和 C. 琉球 D.新羅 【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B【作業分析】 目的:鞏固大和政權統一 日本史實,滲透史料實證素養 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分析史料,辨別選擇正確選項10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回憶課本知識結合對史料的分析 【設計意圖】5 世紀,大和政權統一 日本是古代日本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個知識點。本題通過學生對文獻史料的辨析,既可以鞏固大和政權統一 日本,又可以滲透史料實證的素養。2.右邊圖片是 1784 年在日本出土的倭王印。據《后漢書 ·東夷列傳》記載,東漢初年, 日本派遣使臣入洛陽進貢,光武帝賜名為倭國,并授予“漢倭奴國王”印。這可以證明 ( )A. 日本一直是中國的藩國B.中日之間始終保持友好的交往C.漢朝實力強大D. 日本早期政權與中國的交往【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D【作業分析】 目的:認識日本早期政權和中國的交往,滲透史料實證核心素養 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培養學生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聯系課本知識,以題目出示的史料為基礎,對其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中日的交往早在漢朝就已經開始,本題通過《后漢書 ·東夷列傳》中的記載讓學生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呈現歷史真實的態度,從而幫組學生學會對 史料的辨析與處理史料中歷史信息的方法。知識點 2 大化改新3.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時期的僧人,在 649 年東渡到達日本,他帶回來的信息中 正確的是 ( )A.他在招提寺研究和傳布律學B.他和阿倍仲麻呂討論茶道C.他發現當時的日本正由幕府將軍專權D.當時的日本土地已經歸國家所有【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D【作業分析】目的:檢測對大化改新內容的掌握,幫助回憶中國與唐朝交往的相 關史實,滲透歷史時空觀念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史事與時間、空間的聯系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課本知識,回憶七年級史實11【設計意圖】大化改新是本課的重點,日本當時為什么會發生這場社會變革的國 際背景就是中國文化直接影響。學生在完成本題過程中,可以利用歷史知識的遷 移。7 世紀時,我國正是繁盛的唐朝, 日本不斷派遣唐使來華學習,回國后推動 日本社會變革與發展。促進學生學會知識遷移,也使他們體會在一定時空內,歷 史事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4.“倭國自知落后,深慕中華文明,引頸向望,欲移為己用。于是,便不惜萬 般艱辛,遠渡重洋,學習中國文明。使日本漸為文明先進之國?!辈牧现饕撌?大化改新的 ( )A.歷史背景 B.改革措施 C.成敗得失 D.歷史影響【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A【作業分析】目的:提升厘清歷史事件 (大化改新) 要素的能力,滲透歷史解釋 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辨別歷史事件的要素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課本知識,厘清歷史事件要素【設計意圖】大化改新是本課的重點,厘清歷史事件的要素,是初三學生應該具 備的一個基本技能。本題的設計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區別大化改新的背景、內容 和影響,進一步加深對大化改新內容背景的認識。知識點 3 武士和武士集團5.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 日本出現許多大莊園。大莊 園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 莊園事務。其直接結果是 ( )A.幕府統治時期,國家大權實際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B.武士始終對抗地方政府C.出現一種以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武士集團D.武士集團長期統治,逐步形成武士道【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 目的:正確掌握武士集團及武士的概念,學會提取題干有效信息, 滲透歷史解釋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武士的概念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課本知識,正確理解武士集團及武士的概念【設計意圖】本題意在考察學生對武士集團及武士概念的掌握,目的想培養學生 歷史解釋這一核心素養。通過審題從本題干上獲取有效的信息結合武士集團及武 士的定義,得出答案。從而訓練學生提煉歷史解釋的特征而區別于其它概念。126.12 世紀晚期,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置幕府于鐮倉, 日本進入幕府統治時期。當時,幕府與天皇并存,其當社會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 )A.天皇獨攬大權B.武士集團開始形成C.武士貴族專權自此始,天皇形同虛設D.廢除一切私地,土地收歸國有【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目的:了解幕府統治及其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學會提取題干有效信 息,滲透歷史解釋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幕府統治時期的特征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課本知識,對幕府統治的特征有清晰了解【設計意圖】本題題干上出現了日本社會進入幕府統治時期,“幕府與天皇并存”, 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回憶出“幕府統治”時期的時代特征,選出正確的選項,本題充分考察了學生對幕府統治特征的掌握。根據完成情況,教師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作業正確率 (A) A≥85% 85%>A≥70% 70%>A≥60% A<60%二、進階提能 (選做題)7.大化改新詔:“大化二年……春正甲子塑,賀正禮畢,即宣改新之詔曰;其一 曰,罷昔在天皇所立子代之民。其二曰,初造戶籍,計帳,班田收授之法。其三曰,罷舊賦役而行之調。 ”改新后 ( )A.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勢力,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B.公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展,商業活躍C.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為以后的繁榮奠定了基礎D.成為日本社會的重要轉折點【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B【作業分析】目的:提升對大化改新影響的掌握,強化對材料的理解,滲透歷史 解釋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強化對歷史材料的理解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13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課本知識,讀懂材料,【設計意圖】本題的設計意在提升學生對大化改新影響的解讀和提升學生解讀材 料的能力。大化改新的影響很多,對政治上的,經濟上的,如果學生能夠讀懂材 料,根據所學可知,大化改新使公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展, 商業活躍屬于經濟方面的影響,區別四個選項中哪一個是經濟方面的選項,就可 以選出正確答案。8.公元 7 世紀,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內容包含 ( )①實行班田收授法 ②實行租庸調制 ③土地、部民收歸國有④由中央派遣官員治理地方 ⑤建立起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A【作業分析】目的:對題干的認真解讀;全面考查對大化改新內容的掌握;滲透 歷史解釋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大化改新的內容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讀清題目內容和選項,結合課本知識,對大化改新的內容有 清晰了解。【設計意圖】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內容的掌握,及審題的仔細、認真。 學生可以結合所學回憶大化改新內容分政治和經濟方面,厘清選項中哪些是政治 方面,哪些是經濟方面,就不難得出正確答案。通過這樣的題目,可以讓學生綜 合運用所學知識,滲透核心素養。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化改新以前,蘇我氏等大豪族控制了大和國的政權,而天皇家族基本上沒 有什么實權。貴族瘋狂地兼并土地,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公元 645 年 6 月,皇室 中大兄皇子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除去掌握朝政的權臣蘇我氏父子……中 大兄皇子等擁立孝德天皇,定年號為大化。646 年元旦,新政權以唐代律令制度 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發布《改新之詔》……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加強 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是日本進入封建社會的起點。——摘編自“百度百科” (《大化改新》詞條)請回答:(1) 根據材料一歸納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指出其對日本社會生產的影響?材料二14(2)材料二中圖片再現了中華文明對日本文化產生的重大影響,依據圖片你能獲 取哪些信息?材料三 像日本那樣自覺的、大規模的文化引進,在西方歷史中是找不出同樣 的例子的。——摘自賴肖爾《當今日本人》(3) 日本因善于學習而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這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 供了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根據完成情況,教師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作業正確率 (A) A≥85% 85%>A≥70% 70%>A≥60% A<60%【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 (1) 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大豪族專權,社會矛盾尖銳;大化改新的影響: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 是日本進入封建社會的起點。(2) 日本是一個善于向外國學習,吸納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國家。日本的服飾、 建筑和書法深受中國的影響。 日本傳統文化處處洋溢著濃郁的中華文化氣息。(3) 對改革的認識: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改革是發展的必由之路。【作業分析】目的:訓練解讀材料,識讀圖片,讀清問題的解題方法;嘗試提取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鞏固、運用日本大化改新相關知識解題;培養史料實證、唯 物史觀及家國情懷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并運用大化改新相關內容范圍:即時完成,5 分鐘內形式:材料解析15復雜性:獨立完成,讀清材料和問題,識讀圖片內的信息,結合課本知識,熟悉 大化改新的相關史實;最后一題能結合所學,談自己的感想,要有唯物史觀的分 析,也要有家國情懷的高度。【設計意圖】大化改新是本課的重點,對其背景的了解是深入學習大化改新內容 的前提,通過材料的解讀理解日本這次改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同時對材料二圖 片的識讀也使學生從體會到大化改新使對中國唐朝的全方位學習,所以對大化改 新的背景、影響都做到了詳細的考察。在本題中,通過解析材料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一方面能夠 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補充拓展教材知識點,促 進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背景的深度理解。材料二圖片中的展示的史料,而史料實證 是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可以訓練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和能力。材料題的 (1) 、 (2) 、 (3) 三個問題梯次性遞進,先從思考學生大化改 新的背景,再進一步了解日本學習中國先進文明和感知中國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 響,進而深化對大化改新的認識,培養學生形成正確開放意識和改革觀念。正確 評價歷史事件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問對日本大化改新的感想就是既 要將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歷史背景中,理解其產生的客觀必然性,也要用發展的 眼光分析其變異性后果,培養學生客觀認知歷史的方法。最后,通過對日本學習 中國后的進步讓學生聯系祖國,樹立遠大的報國理想。第 12 課 阿拉伯帝國作業 1:“引導性作業” (時長約 10 分鐘,即時作業)準備新課前小游戲“快問快答 3 分鐘”全班同學準備 3 個和第 12 課內容有關的簡短問題,并做好答案。 游戲具體要求:1. 范圍:九上歷史第 12 課,可以從課本導言、正文、人物掃描、相關史事、地 圖、課下注釋以及知識拓展找尋問題和答案。2. 時間: 問題時長不超過 10 秒,答案時長也不超過 10 秒。整體游戲時長 3 分 鐘。3. 形式:一個同學問一個問題,另一個同學回答。 (原則:提問或回答人不重 復;提問的問題不重復)4. 順序:可按學號、可按座位、可同學間相互指定5. 獎懲:全班同學都是評委,根據我們的評價表中的評價為度選 3 名同學可免 寫校本第 12 課校本作業;回答錯誤、提不出問題,承擔明天班級掃地任務。6. 評價標準:16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問答內容 1.范圍在題目要求內; 2.問答清楚、明確、簡練; 3.問答時間的控制按要求。思維含量 1.有提問者的發現、組織和思考, 2.有回答者的概況、組織和整理。語言表達 1.清楚、流暢, 2.語音、語速適宜。完成預習后, 自我鑒定表:自己做得好的原來不知道的我需要幫助的我仍然困惑的我還想知道的【評價實施主體】生生互評、學生自評【評價標準】展示在題目中 (見上兩張表)【作業分析】 目的:換一種預習方式,提高學生預習效率;鼓勵學生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定向:家庭、班級主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范圍:預習 12 課后,即時完成,10 分鐘內形式:一問一答,共 3 條問答并記錄在書上復雜性:獨立完成,通過預習第 12 課導言、正文、人物掃描、相關史事、地圖、 課下注釋以及知識拓展找尋問題和答案。【設計意圖】本題的設計意在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在學生的印象里,歷史的預 習作業不外乎:梳理新課知識點的填空題;上課前的全班齊聲朗讀課文;針對課 標在書本上找出相關知識點……這些預習形式單調,學生感到乏味,預習非常被 動,所以效率很低。本題就想換種預習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效率。同 時,在課堂問答時,全班其他同學就是“評委”,也是一種對全班同學本課歷史 知識的正面強化。同時,完成預習后,通過《自我鑒定表》,對完成過程加以思 考和反思。作業 2:“過程性作業” (時長約 10 分鐘,即時作業)在學習完課本第二部分阿拉伯帝國后,教師布置一個小活動:畫一畫:學生按座位前后 4 人為一個小組相互合作,繪制阿拉伯帝國的示意圖,17并在圖上標注古代亞非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波斯文明的大致位置。并說 一說,阿拉伯人在保存文化、創造文化上有什么貢獻? (時間:10 分鐘內,評 價標準見下表,每組組長自評)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畫面內容 描繪范圍是否準確; 大洲位置是否正確; 比例是否得當,是否標注相關文明位 置、大洲和重要城市名稱; 畫面是否清楚討論內容 史實是否準確; 是否有自己的發現、認識、感悟和思考語言表達 語言流暢,聲音富有表現力; 語音適當,語速適宜【評價實施主體】組長自評和教師點評【評價標準】展示在題目中 (見上表)【作業分析】 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歷史地圖的認識、掌握; 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的串連;培養團隊合 作的精神定向:班級主題:繪制阿拉伯帝國示意圖范圍:10 分鐘內形式:繪制地圖、 口頭表述復雜性:繪制地圖較為復雜,可以參照課本《阿拉伯帝國示意圖》,選小組內有 畫畫功底的同學;討論內容可以四位同學各抒己見,最后請表達能力強的同學代 為闡述;努力達到分工明確、團隊合作。【設計意圖】本題的設計意在,用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初三的學生 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對“阿拉伯帝國示意圖的繪制”加強學生對歷史地圖 的識讀能力,同時要標注其他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的串連, 并更直觀的認識到阿拉伯通過獨特的地理位置,便于溝通東西方文化。通過繪制 完地圖后的進一步討論,訓練學生對阿拉伯文化的認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 通過本題還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而組長的自評又讓學生找到自己本組的長處和 不足。作業 3:“診斷性作業” (時長約 8-15 分鐘)一、基礎過關 (必做題)18知識點 1 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1.中世紀時,“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種新宗教的產生,該宗教產生后不久,便沖出阿拉伯半島,影響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廣大地區”。這一“新宗教”( )A.最初傳教于麥地那 B.在麥加建立穆斯林公社C.信奉者稱“穆斯林” D.是目前傳播范圍最廣【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 目的:掌握伊斯蘭教的相關知識點并能靈活運用定向:家庭、學校主題:伊斯蘭教的相關知識點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根據題目中材料內容,結合課本所學,辨別伊斯蘭教相關史 實的正誤【設計意圖】學了伊斯蘭教后,世界三大宗教就全部學完了,對于三大宗教的掌 握可以通過同類事物的對比來鞏固,這也是初三學生一個經常要用到的能力。本 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區別世界三大宗教相關史實。學生對本題選項的推敲,不 僅可以加深對伊斯蘭教的掌握,也能鞏固佛教和基督教的相關知識點。2.在某國的國旗上用阿拉伯文寫著一句格言: “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 德,主之使者。 ”這表明該國的國教是 ( )A . 基督教 B . 伊斯蘭教 C . 佛教 D . 道教【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B【作業分析】 目的:提升對伊斯蘭教相關知識的掌握,滲透歷史解釋核心素養 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伊斯蘭教的相關知識點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根據題目中材料內容的提煉,結合課本所學,判斷出是什么 宗教【設計意圖】提煉題目給出材料中的知識要點,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是做題一個必 備的技能,根據“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可知是對伊斯 蘭教的描述。根據所學可知,7 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 蘭教,號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意 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從而得出正確選項。本題的設計目的讓學生運用 對材料的理解,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同時通過題目的練習再次加深對“伊斯 蘭教的創立”相關史實的掌握。知識點 2 阿拉伯帝國3.“對于歐洲其他民族來說,伊斯蘭教是一個遙遠的威脅,但在西班牙與葡萄牙19人眼里,則是一個傳統的、永遠存在的敵人。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大部分地區都曾 處于穆斯林統治之下。 ”與材料所述相關的史實是 ( )A.公元前 2 世紀,波斯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B.公元 2 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C.公元 8 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D.公元 14 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目的:區別地跨歐亞非的帝國;訓練對題干的認真解讀;加強學生 對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疆域相關知識點的識記;滲透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阿拉伯帝國疆域的相關要素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讀清題目和問題,結合課本知識,運用阿拉伯帝國擴張的相 關知識,類比其他地跨歐亞非的帝國【設計意圖】本題設計的題目內容就是對阿拉伯帝國擴張情況的一個復習,運用 學過的歷史知識應該不難判斷出是阿拉伯帝國。與阿拉伯帝國同樣是地跨歐亞非 三洲的大帝國,我們在前面也學過不止一個,所以要強化學生從建立時間、統治 特征來著手區別,而本題這樣設計正好符合。4.2022 年初 尼日利亞一名 13 歲男孩被指控“褻瀆先知”竟被判入獄 10 年, 這則消息一經披露震驚世界多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16 日對此進行了譴責。下 列有關這位“先知”的經歷的重大活動不正確的是( )①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②親自完成《古蘭經》的創作③建立了統一的阿 拉伯帝國④定耶路撒冷為伊斯蘭教的圣地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D【作業分析】目的:加強學生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相關史實的掌握,了解默 罕穆德的重要貢獻,認識阿拉伯帝國的建立者并非穆罕默德定向:家庭、學校主題:認識穆罕默德的所做的重要史事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可以分辨出穆罕穆德所做的重要史事,區別穆罕穆德沒有建 立阿拉伯帝國【設計意圖】本題設計意在強化學生對默罕穆德所做相關史事的掌握,題目選項 中設計一些學生自己本身就容易出現的錯誤,這樣也提醒學生什么地方容易出錯,20要避免。同時本題題干是一則時事新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并不遙遠,歷 史就在身邊,我們可以用學過的歷史知識解決現實中的一些問題。知識點 3 阿拉伯文化5.如圖中“數字”為何稱為“阿拉伯數字”? ( )A.阿拉伯人發明的 B. 阿拉伯人改造和傳播的C.阿拉伯創造了完整的代數學 D.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明的傳播者【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B【作業分析】目的:掌握識讀圖片,對阿拉伯數字名稱由來能正確認識,滲透歷 史解釋的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掌握阿拉伯數字的由來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仔細審題,學會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結合阿拉伯數字名 稱的由來,選出符合的選項【設計意圖】阿拉伯數字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數字,雖然不是阿拉伯人發明, 但他們對阿拉伯數字的改進和傳播卻功不可沒,阿拉伯人學會這一計數方法,對 它加以改造,12 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傳到歐洲,所以被稱為“阿拉伯數 字” 。本題這樣設計的目的就在于再次強化學生對阿拉伯數字由來的掌握。 6.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下 列事實不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 )A . 哈里發設立“智慧宮” ,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B . 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C . 佛教經中亞傳到中國,后又傳到朝鮮、 日本和越南等國D . 中國的造紙術、火藥、指南針等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 目的:加強學生對阿拉伯人溝通東西方文化做出重大貢獻的認識, 滲透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用史實使學生認識到阿拉伯人是溝通東西方的使者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仔細審題,認真閱讀選項內容,準確回憶阿拉伯人溝通東西21方的相關史實【設計意圖】本題設計意在加強學生認識,阿拉伯人在溝通東西方文化中扮演重 要角色,能夠辨析出阿拉伯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具體史實。做題的同時又再一次 強化學生對相關史實的記憶,同時區別選項中的內容也滲透時空觀念的運用。 根據完成情況,教師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作業正確率 (A) A≥85% 85%>A≥70% 70%>A≥60% A<60%二、進階提能 (選做題)7.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的形成和傳播對世界歷史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大宗教的共同之處是 ( )A.都產生于亞洲地區 B.統治者都將其定為國教C.都信宣揚眾生平等 D.都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A【作業分析】目的:對題目選項的認真解讀;跨學科 (地理) 的運用知識解決問 題;全面考查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基礎知識的掌握;滲透時空觀念的核心 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加強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區別與聯系的認識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認真思考題目中的每一個選項,結合課本知識,區分三大宗 教的相同與不同【設計意圖】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 掌握,要求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較高,同時對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也有所考 察。如 A 選項,學生必須先知道三大宗教的起源地,然后還要用到地理知識,得 出三大宗教雖然都起源于亞洲,但基督教、伊斯蘭教起源于西亞,而佛教起源于 南亞,從而排除該選項。既考察了學生對史實的掌握,又訓練學生跨學科解決問 題的思維。8.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 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阿拉伯人能夠創造輝煌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 )①阿拉人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消化外來文化,并加以改造③阿拉伯帝國疆域廣大,地跨歐亞非④阿拉伯統治者重視知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D【作業分析】目的: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對阿拉伯文化輝煌原因做深入地 探究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分析阿拉伯文化輝煌的原因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所學知識能從不同方面對阿拉伯文化作出分析,對學生 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設計意圖】對歷史問題能夠從多方面進行解讀,是中考考查學生歷史素養的一 個重要標準。作為初三教學就更要重視對相關題目的訓練。本題通過選擇題的形 式做呈現,相對來說難度有所降低,但對學生針對材料題的解答卻是一種“引導”。9.閱讀下列圖示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材料二:中世紀的阿拉伯人繼承和發展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在實驗科學、醫學、化學、 數學、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學家的“圖斯雙圓”理 論出現在 300 年后的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中,現代天文學家中的很多名稱和 術語來自阿拉伯天文學家,歐洲語言中的大多數星宿的名稱都來源于阿拉伯語。 12 世紀開始,許多希臘哲學著作的阿拉伯文譯本又重新譯成歐洲各種文字,歐洲 人才重新聽到亞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觸到真實的希臘古典哲學著作。從阿拉伯世 界涌來的知識潮流,給歐洲帶來了向心靈解放的“大躍進”,促進了發展自由思想 的偉大進步,導致了文藝復興的到來。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 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蔡德貴《中世紀阿拉伯人對哲學和科學的貢獻》23(1) 依據材料一《8 世紀歷史地圖》,結合所學完成下表。圖示區域 A B C重要國家 阿拉伯帝國 ② ③信奉宗教 ① 基督教 ④(2) 材料二記述了材料一中哪一區域 (字母) 的文明成果?根據材料二,概括 阿拉伯對歐洲社會的影響?(3) D 區域是中國哪一王朝?請寫出在阿拉伯帝國疆域最大時,中國處于什么 盛世?(3) 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古代文化的發展有哪些特點?【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 (1) ①伊斯蘭教;②拜占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③法蘭克王國。 (2) A;阿拉伯對歐洲社會的影響:①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領先全球 的成就,影響了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②將被中世紀湮沒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成果保存并重新傳回歐洲,為文藝復興提供了條件。(3) 唐朝;開元盛世。(4) 多元性 (獨特性) ,共容性 (傳承性、交融性) ,發展的不平衡性。【作業分析】目的:訓練識讀歷史地圖、解讀表格的能力;嘗試提取地圖、圖片 表格的有效信息;鞏固、運用阿拉伯帝國和阿拉伯文化的相關知識;培養依據材 料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定向:家庭、學校主題:運用阿拉伯帝國和阿拉伯文化的相關知識范圍:即時完成,5 分鐘內形式:活動與探究復雜性:獨立完成,也和同學相互討論。具備一定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能夠運 用所學知識加以解讀;會識讀表格,根據表格中已填出的信息推斷未知信息;能 夠從材料里提取有效信息:最后一題,能綜合分析已知材料,加以提煉概括【設計意圖】阿拉伯帝國和阿拉伯文化是本課的重點,前者也是本課的難點。對 阿拉伯帝國地圖的識讀,是直觀認識其疆域地跨歐亞非有效途徑,同時也便于認 識阿拉伯帝國周邊國家的狀況,發現政治、經濟發展、交流的地域背景。從圖片中獲取有效信息,是初中學生較為薄弱的方面,所以更要讓他們通過 做題意識到讀圖是在結合相關史實基礎上識讀的。24解讀表格相對來說要容易些,但也有一定方法所尋。就是要根據表格已知, 分析出未知。這也是一種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的體現。第 (4) 題綜上的歸納,則是對三則材料的串連,綜合分析材料加以提煉概 括。由此可以看出,本題的設計具有層次性,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地圖、 表格的使用讓學生認識到史料的重要性,培養他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材料的 (1) (2) (3) 和 (4) 四個問題梯次性遞進,讓學生從歷史地圖、 表格對阿拉伯帝國和阿拉伯文化的立體展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歸納古代文化發展的特點” ,又培養學生有目的地去探究歷史史實的能力。 根據完成情況,教師評價標準:評價標準 優秀 (A) 良好 (B) 合格 (C) 需努力 (D)作業正確率 (A) A≥85% 85%>A≥70% 70%>A≥60% A<60%六、單元質量測試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時長約 30 分鐘,即時作業及長效作業)一、單項選擇題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按照中國模式,全國劃分成若干國 和郡,分別由國司和郡司治理……新的自耕農有義務向中央政府納田賦和為國家 服徭役。 ”下列屬于材料描述事件的政治內容是 ( )A.學習唐朝文化 B.土地改歸國有C.實行中央集權 D.推行種姓制度【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 目的:加強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鞏固大化改新的的內容 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分析史料,辨別選擇正確選項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讀懂材料,回憶課本知識結合對材料分析【設計意圖】大化改新是第 11 課的重點,也是單元的重點。本題設計意在讓學 生鞏固大化改新的政治方面的內容,區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內容,注意掌握知識 的細節部分。2.某學生整理的關于日本武士的知識,其中有誤的是 ( )A.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B.是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C.不需要響應朝廷號召D.武士集團長期統治,形成武士道 【評價實施主體】教師25【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 目的:加強學生對武士及相關概念的掌握定向:家庭、學校主題:武士及相關概念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結合所學知識,辨別錯誤選項【設計意圖】武士的出現是幕府統治的基礎,本題雖然是整理相關武士知識,但 也考察了武士集團和武士道精神。本題設計目的,梳理出一些沒有掌握的知識細 節,加強學生對武士及其相關知識鞏固。1.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先后興起了四個地跨歐、亞、非的大 帝國。在下列帝國中,按興起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拜占庭帝國 ②亞歷山大帝國 ③阿拉伯帝國 ④羅馬帝國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C【作業分析】目的:加強學生對地跨歐亞非相關大帝國的掌握,滲透時空觀念的 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地跨歐亞非大帝國出現順序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做本題首先要判斷材料給的帝國是不是都地跨歐亞非,再用 所學知識推斷興起的先后時間【設計意圖】本題設計意在加強學生對于地跨歐亞非帝國的時空觀念,讓學生學 會把同類事物放在一起類比記憶,同時復習前面學過的版圖地跨歐亞非的的帝國, 學會新舊知識的串連。 4.“中世紀的阿拉伯人繼承和發展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阿拉伯天文學家的 “圖斯雙圓”理論岀現在 300 年后的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中……歐洲人……接觸到真實的希臘古典哲學著作” ,上述材料說明 ( )①阿拉伯人吸收西方文化,促進阿拉伯文化的發展②阿拉伯人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③哈里發重視知識④阿拉伯帝國勢力擴張到了歐洲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B【作業分析】目的:加強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鞏固阿拉伯人對文化交流與發26展的貢獻,滲透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定向:家庭、學校主題:阿拉伯人對文化交流與發展的貢獻范圍:即時完成,1 分鐘內形式:選擇題復雜性:獨立完成,讀懂材料,根據材料所述的內容選出正確的選項【設計意圖】本題設計意在強化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讀懂材料的內容,以材料 為依據,對題目所列史實進行客觀的判斷。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在做此類型選 擇題時,緊扣材料內容的重要性,材料中敘述的才能選,材料中沒有敘述的,即 使是學過的史實,也不能去選擇,這也滲透了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二、辨析改錯題5.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前的【 】內打“√ ”,錯誤的在題前的【 】內打“ × ”,并加以改正。【 】 (1) 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明治天皇繼位,年號大化。 改正:【 】 (2) 622 年,穆罕默德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加,建立穆斯林公社。改正:【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 (1) × “明治天皇”改為“孝德天皇”(2) × “麥加”改為“麥地那”【作業分析】 目的:訓練學生對辨析改錯的掌握;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點掌握 定向:家庭、學校主題:訓練辨析改錯題型范圍:即時完成,2 分鐘內形式:辨析改錯題復雜性:獨立完成,逐句閱讀題干內容,進行準確判斷,并能正確改正【設計意圖】辨析改錯題是中考的一個必考題,分值 8 分,所以初三學生對該題 型的熟練掌握尤其重要,在日常測試中我們應該設計這一題型。設計本題意在強 化學生掌握該題型的解答方法,應仔細讀題干,準確判斷,找準錯誤之處,加以 改正,最后還可以把改正后的內容還原到試題中,檢驗修改是否正確。三、材料解析題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學生來到唐都長安學習中國的典章制度、軍事 技術和思想文化,這些留學生學成歸國后在日本掀起了“中國化運動”,把日本 民族向前推進了幾個世紀。材料二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應退田者,每 至班年,即從收授。凡官人百姓,并不得將田宅園地舍施及賣易與寺。—— 日本《田令》27材料三 阿拉伯帝國位于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處,處在東西文明發源地之間, 這顯然有利于阿拉伯人繼承和吸收東西方文化。尤為可貴的是,阿拉伯人在汲取、 借鑒、容納外來民族文化方面,表現出積極、寬容和開放的心境。8 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興起,帝國對新征服地區各民族的各種文化兼容并蓄,統治者積極引 導阿拉伯人向外族學習,展開了大規模的“百年翻譯運動”,廣泛地吸收了各個 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從而使伊斯蘭文化成為東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體。——摘編自艾哈邁德 ·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1) 材料一中“中國化運動”指哪一事件?該事件對日本產生了什么重大影 響?(2) 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田令》頒布后, 日本土地所有情況。(3) 根據材料三,指出阿拉伯文化的基本特征,并概括形成這一特征的原因。(4) 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深刻的認識?【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 (1) 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2) 將 土地收歸國有。 (3) 東西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體,阿拉伯帝國有地理優勢;阿 拉伯人對外來文化心境積極、寬容和開放;統治者積極引導阿拉伯人向外族學習。 (4) 開放包容、改革創新能促進國家發展和文明繁榮;一個國家或民族,應該 善于學習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點,勇于正視自身不足,積極改革創新等。【作業分析】目的:鞏固學生本單元的知識點,強化結合史料對知識點的靈活運 用;加強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滲透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定向:家庭、學校主題:運用學過知識分析材料,解決問題范圍:即時完成,5 分鐘內形式:材料解析題復雜性:獨立完成,審讀材料和問題,結合本單元知識,對材料進行分析;對材 料有一定概括能力;解讀最后一題能結合所學,談自己的認識,要有家國情懷的 高度【設計意圖】本題的設計整合了本單元學習的兩課內容,加強學生對單元的整體 感知。設計的問題既結合所學知識又緊扣材料,訓練學生做此類題型必須結合材 料內容進行解答。28題目第 (1) (2) 題通過解析史料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內 容和影響,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第 (2) 題的材料補充拓展教材知識點,促進學生對大化改新內容的深度理解。同時,材料題的四個問題又呈現性遞進,一個問題比一個問題問的更考察學 生的能力。第 (3) 題要結合材料,從外部條件和內部原因加以分析,非??疾?學生對史料的概括能力,第 (4) 題,再進一步讓學生綜合分析所有材料,進而 深化對大化改和阿拉伯帝國創造出獨特文化,并溝通東西方文化等知識點的認識, 最后讓學生總結,學習歷史為什么?是為了“讀史明智”,是為了“以史為鑒”, 更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很好的滲透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三、論述題7.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曾對他的弟子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善于學習是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條件,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提出一個論 點并加以論證。【評價實施主體】教師【評價標準】圍繞主題、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據準確、論證角度等方面進行 綜合評價。示例:論點:善于學習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條件。論述:7 世紀的日本,通過學習中國隋唐政治經濟制度進行大化改新,發展成為 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重視知識,大量翻譯希臘、波斯、 印度典籍,在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而我國 清朝時期,實行“閉關鎖國”以天朝上國自居,看不到別國的發展,最終落伍于 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結論:綜上所述,善于學習他國的長處,有利于民族的發展,而閉關自守終會被 歷史大潮所淘汰,我們應該堅持改革開放,學習他國之所長,最終實現偉大復興 的中國夢。【評價等級說明】1 觀點明確,史實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優秀2 觀點較明確,能通過史實加以論證說明,表述較清晰 良好3 沒有觀點或觀點不明確,缺少史實或史實錯誤,邏輯混亂 還需努力【作業分析】目的:加強學生對論述題答題方法的掌握;靈活運用歷史史實;鼓 勵學生有獨特見解、有思想水平、有創新精神定向:家庭、學校主題:訓練論述題范圍:即時完成,10 分鐘內形式:論述題復雜性:獨立完成,審讀材料提煉觀點,說明解釋你所提出的觀點,最后進行總 結。注意圍繞主題、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據準確【設計意圖】近年安徽省中考中多次出現論述題,所以對論述題的重視以及訓練29在初三教學中應該予以重視和強化,本題設計意圖就是為了加強對論述題的解答 方法的訓練,同時也讓學生通過本題了解日本和阿拉伯帝國都是善于學習他國的 國家,因此,使社會進步、文化發達,樹立不斷學習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四、實踐檢驗 (挑戰題,選做)8.同學們本單元學習了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相信你對封建時代的日本和阿拉伯 帝國一定有所了解和認識了吧!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可以把你學習的知識 運用起來嗎?可以選一題,做一做。 1.找一本介紹封建時代日本或阿拉伯帝國的書籍、雜志或文章,試著寫一寫你的 讀后感或評價,并分享給同學們。 2.你看過描述阿拉伯帝國或封建時代日本的紀錄片或電影嗎?試著寫一篇紀錄 片評價或者影評,介紹給同學們。3.選本單元中任意一副插圖,對它加以介紹或說明,說給大家聽一聽。 4.制作一章“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思維導圖在班級展示,并加以解說。【評價實施主體】師生共同完成【評價標準】評價維度 評價內容及要求 評價等級優 良 需努力主題內容 對主題把握準確; 有相關史實依據思維含量 思維層次豐富; 有創作者的發現、感悟和思考 思維導圖中歷史事件邏輯關系正確語言表達 語言流暢,條理清晰, 語音適當,語速適宜【作業分析】目的:用多樣化的作業,讓每個學生對課堂中學習的內容加以展示 和表現;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用歷史知識聯系生活。定向:家庭、學校主題:實踐作業范圍:長效作業,一周時間完成形式:讀后感、評價、影評、介紹說明、思維導圖復雜性:選定適合自己的主題,可以獨立完成,可以和同學討論,可以請教家長、 老師,可以結合課本,也可以上網查詢【設計意圖】本題的設計的目的是想通過多樣化的作業形式,讓學生用自己擅長 的或感興趣的內容來展示本單元所學習的知識?!鞍严胱鍪裁礃拥淖鳂I?我能做 什么樣的作業?我適合做什么樣的作業? ”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 積極性,也讓學生更好的發揮主體作用來展示自己。本題的四個作業選項都是實踐型作業,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聯系生活,發現生 活中也處處充滿歷史知識,同時提升學習效果。讓作業回歸“學習”的實質,讓30學生在參與中提升學習力。(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作業 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解 理解 應用1 選擇題 3 √ 中等 原創 20 分鐘 (實 踐題為長效 作業)2 選擇題 1 √ 易 選編3 選擇題 1 √ 易 選編4 選擇題 3 √ 中等 原創5(1) 改錯題 2 √ 易 原創5(2) 改錯題 1 √ 易 原創6 材料題 1、3、5 √ 中等 改編7 論述題 2、3、4、5 √ 較難 原創8 實踐題 1、2、3、4、5 √ 中等 原創3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