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注你 我 他》一、教材分析本課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上冊“造型 表現”單元的第一課。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人物肖像速寫,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線造型,抓住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形象而生動的表現人物的特征。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能在寫生練習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維,提高造型表現能力,為下一課全身動態速寫作好鋪墊。二、學生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人物肖像畫只有感性的思維,缺乏理性的觀察力及表現力。新課標要求美術課中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結構比例關系的講解的環節中,我刪除復雜、枯燥的理論知識,選取最重要的部分結合啟發、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培養學生理性的分析能力。三、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①讓學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征。②讓學生了解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及繪畫步驟。2、情感目標通過徒手肖像畫的練習,培養學生理性的觀察力及造型表現力。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了解五官的特征,掌握人物頭部的比例結構關系。對不同表現技法與人物的對應性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能對人物肖像進行寫生。五、教學過程一、相似名人照片找不同(教師)同學們,我們眼前的這兩位明星大家見過沒有?他們有哪些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呢?(學生)見過了,長得比較像,但是有些地方還是不同。(教師)下面請大家左右討論一下,然后具體說說同與不同。(學生一)他們倆臉型、發型、眉毛、眼睛、嘴巴、服裝都比較像。(學生二)他們倆膚色、鼻子、年齡不同。(教師總結)我們看到任何一個人,首先會關注他的長相,也就是他的特征(特征:人與人之間的區別)。(說明:以學生熟悉的知名人物導入,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新授1、理論新授(教師)下面,我們看另外一個明星人物的標準五官比例:(具體分析畫像,教學生認識人臉部的幾種特征)(說明:緊緊圍繞“明星人物”這條線索,讓學生在“比較觀察”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掌握臉部五官的幾種特征。)2、技法分解比較下面的幾張作品運用的材料技法是否符合所表現的對象,有沒有更合理的安排構思呢?我們現場畫一張,請同學們仔細觀看,然后回答幾個問題:1)繪畫的順序是什么?臉型輪廓、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頭發2)其中輔助線的作用?“ ”是中軸線,把臉平分為左右兩邊。“ ”比例線。眼珠把人的臉平分上下兩半,鼻子在下半邊的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嘴巴在剩下一半偏上一點的位置。注:這是一般人正常的比例結構,當然也有些情況比較特殊,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說明: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學生難掌握的地方,在這個環節的講解中,我選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使之簡單化并結合演示的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3、回顧熟悉的人的特征1)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大家都熟悉的明星的特征。如:劉德華 周杰倫 … … (可以展示一些大家熟悉明星的圖片)2)說一說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征… …(能說出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的特征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教師總結)同學們對明星觀察的很仔細,而忽略了身邊的、最親近的人。4、作業布置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技法表象科學巨人愛因斯坦。要求:仔細觀察愛因斯坦的照片,同時看一看他的人生經歷,抓住他的特征,用綜合材料技法恰到好處的表現。注意人物頭像的比例結構。反思:在沒有充分準備的前提下上的一節公開課,剛拿到課題的時候,我真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一般的“造型 表現”單元的課上起來是比較困難的。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為我思考的重點,我將本課新課的內容貫穿在名人之中,以學生普遍都熟悉的人物形象貫穿始終,容易激起共鳴提高學習興趣,在如何表現對象的環節中,教師遵循美術課上“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要求,減輕技法的難度,結合啟發、演示等手段,引導學生對人物頭部的結構比例關系有了理性的分析能力。本課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讓學生體會到“造型 表現”中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