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節(jié) 海陸變遷第一課時學習目標: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知道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要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規(guī)律,關(guān)注人類如何防震抗災,提高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學習重點:1、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學習難點: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前提測評:復習舊知新課導入:今天的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有8844米高,有人卻在其峰頂發(fā)現(xiàn)了魚骨化石,由此證明它原為海底的—部分,顯示出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自主預習:1、閱讀課本P40—43,完成《學習導引》P25填空題2、大陸漂移假說有哪些基本觀點呢?3、讀“圖2-55 六大板塊示意”觀察六大板塊名稱、位置及海陸構(gòu)成,回答:①全球分為哪六大板塊?②六大板塊中地表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哪一個板塊?其他板塊地表都是大陸嗎?合作探究:1、小組思考完成P.42活動2、學生閱讀P.42“閱讀——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引導思考:①現(xiàn)在什么技術(shù)證實了大陸在漂移?②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這讓我們得到什么啟示?3、引導學生完成P.43活動。4、閱讀世界地形圖,找出世界主要山脈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說說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老師點拔:1、采取探究法進行教學2、引導學生讀圖對比,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課堂小結(jié):反饋提高:完成《學習導引》P27綜合題板書設(shè)計:一、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1.緩慢地變化2.激烈地變化二、大陸漂移假說三、板塊構(gòu)造學說1.六大板塊2.板塊運動3.板塊運動與地形第二課時前提測評:復習舊知新課導入:你了解地震和火山嗎?全球數(shù)目眾多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哪些地區(qū)呢?有什么規(guī)律?自主預習:1、引導學生完成P.45活動第1題。(通過標注地震分布,了解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2、閱讀P.46閱讀:“火山之最”,在地圖上找出印度尼西亞,思考為什么這些地方多火山。(了解火山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合作探究:1、閱讀“圖2-56 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有哪些,它們與板塊運動有何關(guān)系?2、閱讀P.47“東日本大地震”,讓學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引導提問:你知道日本為什么多地震嗎?(感受地震的危害,敬畏自然;加強前面知識的運用)3、分析教材P.48活動第2題中的幾幅漫畫,判定地震發(fā)生時,哪些是正確的自我保護應急措施。討論除了這些之外,還可采取哪些應急措施。老師點拔:采用探究法教學課堂小結(jié):反饋提高:完成《學習導引》P25—26選擇題板書設(shè)計:四、火山與地震 1.火山、地震帶和板塊運動2.地震應急措施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