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選擇性必修Ⅰ第一單元第2課 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教學設計【教學理念】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體制各主要類型的產生和演變過程。【內容分析】梳理從古代到近代西方的主要政體,并選取雅典、羅馬政體作為切入點,探尋各政體的演變,分析近代西方政體對古代的學習與創新。【學情分析】學生對于西方政治制度有初步了解,但是對于專題西方政治體制的演變過程不清。【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的理論,客觀辯證地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的原因,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時空觀念:通過教科書課配套課件,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所處的特定的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實證西方政治體制產生和演變的史實、特點及影響,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4.歷史解釋: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的變化,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的線索,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5.家國情懷: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西方政治體制的產生和演變產生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教學重難點】1.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達的寡頭政治、羅馬共和國貴族共和制、羅馬帝國君主制的基本內容與特點2.中古時期英法兩國制度的發展變化及對后世的影響3.近代英法美三國政治制度的內容、淵源、特點以及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圖片展示]特朗普提名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的圖片和新聞,進而導入新課。【新課講授】一、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臘的政治制度1.城邦國家的形成與發展[教師講述]城邦國家的形成與發展(1)時間:公元前8—前6世紀(2)特點:城邦的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各城邦實際實行的制度千差萬別。2.雅典的民主政治[圖片展示][教師活動]PPT展示雅典國家權力機關的表格,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內容后完成表格。權力機關 產生方式 職責公民大會 全體成年男性公民 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決定國家法律和政策議事會 議員從公民中抽簽產生 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草案,并參與國家日常管理官員 由選舉產生 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時需要接受監督,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陪審法庭 抽簽產生 主要司法機關,陪審員全體達6000人之眾,組成規模不等的法庭審理大小案件[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材料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其權利通過公民直接參與和管理城邦事務的方式未實現。公民參政的最高民主機構是公民大會……雅典國家機構權限相互交叉,公職人員的權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說:“在雅典沒有總攬執行權力的最高官員”。——蔣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師】問:根據材料,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特點?【生】回答:直接民主;公民主權;權力制約【師】補充:公民意識、輪番執政。【師】通過對雅典民主的認識和了解,這種政治體制有什么進步意義呢?【生】公民擁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大大提高了他們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權力制約有利于決策的公平公正。[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材料 (雅典民主政體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權力交給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國家管理者具有專長,不要求他們具有真知灼見。一個國家應當由既有專業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統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選中的人,不是攫取財富的人,不是使用強術騙術的人,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蘇格拉底【師】問:根據材料,可以總結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局限性。【生】回答:不同素養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權利,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雅典民主具有狹隘性,享有公民權的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廣大的奴隸、婦女和外邦移民則沒有公民權。【師】教師總結補充:不同素養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權利,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雅典民主只有狹隘性,民主只被少數人享有,奴隸、外邦人、婦女、兒童被排除在外,是奴隸制下少數男性公民的民主;容易形成多數人的暴政,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3.斯巴達——寡頭政治【師】寡頭政治一詞,源自希臘,“oligo”就是“少數”,“arkhos”就是“統治”。在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提出六種政體,貴族制與寡頭制相同,統治權由某個階級中的少數人共有,但是貴族制是以公利為出發點,寡頭制則是以統治階級自身利益為出發,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有效地掌握在一小部分特權階級手上(無論是財富、家族、軍事力量、殘暴或政治)。斯巴達是崇尚武力的一個城邦,因為擁有強大的軍事,但是文明程度卻是低于雅典城邦,就是因為尚武,就需要一個絕對的核心來決策來領導,這樣就造就了寡頭政治的條件。[表格展示]PPT展示斯巴達權力機構圖片,請同學們填寫權力機構 產生方式 職責公民大會 全體男性成年公民 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王 世襲繼承 壟斷軍事統率權長老會 僅30人,終身任職 實際最高權力機關監察官 從全體公民中選舉產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連任 主持公民大會、審判國王[圖片展示]講解繪有重裝步兵的古希臘陶壺(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1.羅馬共和國——貴族寡頭制[表格展示]羅馬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的表格,請同學們完成表格權力機關 產生方式 職責執政官 有兩人,一年一任,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 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并執行相關決議元老院 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 負責向官員提出建議,協調他們的行動公民大會 全體成年男性公民 有權立法、宣戰、媾和與審判,是羅馬最高權力機關,但公民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都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師】總結特征:所有官職均無薪金,窮人實際上無法當選;帶有濃厚的貴族寡頭制特征。[思考點]雅典、斯巴達和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在那些方面相似?又有那些不同?相似點: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如都存在公民大會,官員都由選舉產生;都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工具。不同:三者的行政體制不同。2.羅馬帝國——君主制【師】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共和國崩潰,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材料展示]材料 屋大維……首先用慷慨的賞賜籠絡軍隊……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級長官乃至立法的職權都集于一身。——[古羅馬]塔西佗著,王以鑄等譯《編年史》上冊【師】請同學回答,羅馬帝國的權力機關有何特點?【生】皇帝掌握羅馬國家的權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軍隊聽命于皇帝,是實行獨裁統治的重要工具。【師】總結: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局限性:1.公民占少數2.婦女、外邦人、奴隸無資格參與政治,受到剝削和壓迫,實質是奴隸主專制二、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一)中古西歐國家的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圖片展示]【師】講解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背景及結果等內容。(1)背景: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建立了王國。(2)實質:是封建貴族等級制度(3)特征:君臣之間互為權利和義務關系(4)結果:查理大帝時期,達到鼎盛;后一分為三,形成法、德、意三國的雛形2.重要特征:世俗王權和基督教會的權力長期并立。國王依靠教會支持獲得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依靠王權擴展基督教,維護教會權威。(二)法國的等級君主制[圖片展示]三級議會召開的情形【師】(1)背景:①歐洲的分裂割據狀態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②在走向統一國家的過程中,王權與教會沖突不斷。(2)組成:由教士、貴族、城市代表組成。(3)意義:①三級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②國王與貴族、教士、市民通過三級會議相互合作,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王權。(三)英國的議會君主制(1)《大憲章》的簽署[圖片展示]【師】講解《大憲章》簽訂的背景和時間信息①背景:13世紀初,英王約翰內外政策失敗,遭到貴族、騎士、市民反對。②時間:1215年,強迫國王簽署《大憲章》。【師】請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回答《大憲章》的內容【生】①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與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②保障了教俗封建主的特權;③適當照顧騎士和市民的利益。(2)議會君主政治的確立①開始:1265年,英國召開國會,由大貴族、騎士、市民參加。②權力加強:1295年后,國王不斷召開議會,議會權力不斷加強。③發展完善:分化——14世紀中期,議會分成上下兩院;組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市民組成。④作用:確立了“王在議會”的歷史傳統;國王通過議會尋求政策支持,議會要求國王改善統治。三、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師】配合PPT展示講解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及成熟的概況(一)概況:1.確立:16—18世紀,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確立近代西方政治制度。2.成熟: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穩定與成熟。3.代表: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共和制,法國議會共和制最為典型。(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君主立憲制[圖片展示]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1)經濟基礎: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2)階級基礎:新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壯大(3)思想基礎:文藝復興的影響(4)歷史傳統:1215年簽署的大憲章確立了“王在法下”的歷史傳統;英國具有議會政治的民族傳統。(5)前提條件: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光榮革命)奠定基礎(6)制度保障:議會制的創立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標志[圖片展示]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此后,英國的法律由議會制定,國王無權廢止;議會定期召開,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征收新稅和招募常備軍。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完善(1)18世紀,英國逐漸形成議會內閣制度。(2)國王的權力限于邀請議會多數黨領袖出任首相,內閣實際掌握政府權力。4.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1)以代議制為基礎,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2)國王:虛君,統而不治,禮儀性的國家元首;(3)議會:國家的權力中心,掌握立法權;(4)內閣:內閣的首腦是首相,成員是各部大臣。首相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掌握國家行政大權。內閣實際上對議會負責。如果議會通過對內閣(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但首相也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5.英國代議制民主的發展[PPT]展示文字19世紀中期以后,英國的民主制度基本形成①1832年議會改革: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通過議會改革,在議會中取得更多席位;②1867年和1884年議會改革給予城市小資產階級、工人、農業工人以選舉權;③1928年實現公民民主。1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三次議會改革時間 議會改革1832年 第一次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首次進入議會1867年 第二次議會改革,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城市工人獲得選舉1884年 第三次議會改革,農業工人獲得選舉權【師】以上英國改革說明了什么 【生】體現了英國民主范圍的逐漸擴大。(三)美國的聯邦共和制【師】講解聯邦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區別民主共和制:是指國家的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權組織形式(政體)。聯邦制:中央集權,地方保留一部分自治權力(國家結構)。【師】引導學生,回憶美國確立政體前的背景。【生】①美國獨立后建立的邦聯體制,面對新形勢顯得軟弱無力;②確保國家的共和制度【師】問:美國共和政體確立的標志【生】確立標志:美國《1787年憲法》的頒布內容: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共和國,聯邦支付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定的權利,各州擁有一定的自治權,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總統是政府首腦,掌握行政權,兼任海陸軍總司令。國會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擁有立法權和批準稅收的權力,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和國會規定設立的下級法院。[圖片展示]教師講解美國三權分立的相互制約關系【師】通過對美國政體的講解和學習,應如何評價?從積極性和局限性兩個方面引導學生【生】①美國1787憲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使美國成為一個聯邦制的總統制共和國,保持了政治的長期穩定,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美國經濟社會的發展。②為美國內戰埋下隱患;③民主制度仍不完善,留下了種族歧視的烙印,沒有真正解決人權問題,如承認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印第安人的公民權利等。(3)完善此后,美國國會陸續以憲法修正案的形式,不斷完善1787年憲法①1865年,南北戰爭后美國廢除奴隸制,黑人隨之獲得公民權;②1920年,隨著女權運動的發展,婦女獲得公民權。(四)、法國的議會共和制1.法國大革命的歷程(1)1789年攻占巴士底監獄(2)1792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3)1848年建立第二共和國(4)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國【師】通過上圖,可以看出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有什么特點【生】過程艱難且具有曲折性【師】問: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標志是什么?內容有哪些?【生】確立標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頒布;內容:法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立法權由兩院行使,總統任期7年,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PPT展示]對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評價:(1)積極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理想。經過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推動了世界民主化的進程。(2)局限性:在資本主義社會,名義上人民享有廣泛、平等的民主權利,大實際上由于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這種表面上的平等往往為實質上的不平等所替代,法律上的平等往往為事實上的不平等所取代。如英國婦女長期沒有選舉權,美國憲法一度承認了黑人奴隸制的合法地位等。【課后總結】1、繼承古代政治的優良傳統。2、實行分權制衡原則。3、代議制。以議會作為參政的一個窗口。4、完善法律,強調法治。5、民主范圍逐漸擴大,民主制度逐步完善6、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少數人走向多數人。 (雅典:民主政治斯巴達:寡頭政治)(古希臘的政治制度古羅馬的政治制度)【板書設計】(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西方(中古歐洲國家的建立法國的等級君主制英國的議會君主制)國家古代和近代(概況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與君主立憲制美國的聯邦共和制法國的議會共和制)政治體制的演變【課后反思】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有哪些比較盛行的政體,然后著重講民主因素的傳承。在本課教授完后,我一直都有疑惑,到底該如何去處理本課,哪里才是重點。學生的任務也很重,要理解的專業性術語也比較多。一節課只能挑選簡單的來講,似乎抓不住重點。學生也沒有深入的了解政體背后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