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國家是什么》教學設計課型 新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授課對象 高二上學期學生教材 分析 本框“國家是什么”第一目從國家的產生性質及其決定因素、基本要素、國家職能等等角度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國家觀,使同學們清楚國家是什么?國家是怎樣分類的?第二目全面闡述國體與政體的關系,介紹代議制,使同學們明白一個國家采取什么樣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情 分析 通過必修一、必修三的學習,同學們初步了解了國家產生的原因與過程,知道我國的國體與政體,熟悉我國的國家職能。在此基礎上學習本框題,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科學認識國體與政體的關系,自覺維護國家安全。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部分對學生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在初中階段尚未系統接受哲學知識,這些為本課的講授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以發展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高二學生的思想活動和行為方式具有多樣性、可塑性,教師要創設合適的情境,設計有梯度的任務,組織有效的學生活動,通過問題的引導和討論,全方位、多角度給予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在合作探究中落實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落實核心素養。但是本課涉及專業的哲學術語,具有一定難度。)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 通過學習明確國家的基本要素、性質及其決定因素,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理論。 科學精神: 了解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揭示國家的本質,理解國家管理形式的多樣性。 3、公共參與: 通過對比,闡釋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教學 重難點 重點:1、民主和專政的關系。 國體和政體的關系 難點:1、國家的含義。 2、民主的階級性。 民主政體與專政政體的區別。新課 導入 1.同學們知道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個國家嗎? 2.結合必修一的知識談一談最初的國家是如何產生的 新課 講授 一、國家的本質 1.國家的產生: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2.本質屬性: 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工具)。 3、國家的構成要素 它們是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權。 4、國家的性質及決定因素 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即國體。 它表現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 決定因素: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5、國家的職能 (1)社會管理職能:如管理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維護公共秩序,興建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等。 (2)政治統治職能:即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這就是專政。(根本職能) 6、國家的類型 當今世界主要有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兩類性質根本不同的國家。 7、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 ①對象:對占人口絕大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②人民民主的優點: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優于資本主義民主。(表現) ③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特征。 認識國體與政體 國體與政體的含義及關系 你如何認識上述觀點?談談你對國體與政體的理解 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但國體相同的國家政體不一定相同,不同國家的政體可能多種多樣,但終歸是其國體的表現形式。一定的政體服務于一定的國體。 世界上沒有兩個國家的政體是完全一樣的。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外,政體還受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2、政體的相對獨立性 (1)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種變化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而發生的根本性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的變遷,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不斷變化。 (2)影響政體的因素 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政體是完全一樣的。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外,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 【注意】國體相同的國家可以采取具體形式不同的政體,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政體的具體形式也會有所不同。政體作為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并非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它在實現和保證統治階級的地位和權力、增強政權的統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代議制 (1)含義:就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 (2)原因。 一方面,只有公民廣泛參與,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體;另一方面,不可能全體公民都經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國家事務。因此,代議制是公民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這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 【提示】現代民主政體大都實行代議制。代議制的基本原理是以選民選舉產生的代表來審議和決定國家的政治和公共事務。這些代表對選民負責,并且受其監督,以此來實現人民主權和民意決策的要求。因此,代議制是一種間接民主形式。板書設計課堂練 習 1、美國、日本和德國都是當今世界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美國實行總統制共和制,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德國實行議會制共和制。這表明( ) ①同一國體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權組織形式 ②一個國家采取什么政體與國家的性質無關 ③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有其相對獨立性 ④國體確定后采取什么政體并不重要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列寧指出:凡是存在著土地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資本占統治地位的國家,不管怎樣民主,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是資本家用來控制工人階級和貧苦農民的機器。至于普選權、立憲會議,那不過是形式,不過是一種空頭支票,絲毫也不能改變事情的實質。這說明( ) ①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 ②民主和專制是統一的 ③世界上不存在全民的民主 ④資本主義國家只有專政,沒有民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